《信條》一部我從頭到尾都沒看懂的電影

2020-11-22 1905電影網

《信條》一部我從頭到尾都沒看懂的電影

時間:2020.09.16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微米電影 分享到:

推薦電影

微米是認真的

信條》是一部於2020年的英美合拍科幻動作諜報片,由克裡斯多福·諾蘭編劇和執導。主演包括約翰·大衛·華盛頓、羅伯·派汀森、伊莉莎白·戴比基、蒂普·卡柏迪亞、米高·肯恩和肯尼斯·布萊納。劇情是一名中央情報局探員受到神秘組織的招募,發現可以逆轉時間的方法,並嘗試拯救世界免於毀滅。

攝影指導霍伊特·范·霍伊特馬使用了IMAX和70毫米膠片的攝影機拍攝。場景拍攝於七個國家進行—丹麥、愛沙尼亞、印度、義大利、挪威、英國和美國,因此這些大場景值得去看的。

在愛沙尼亞的林納哈爾直升機場、派爾努公路,在義大利的拉維洛和英國的漢普斯特德大炮會堂拍攝場景。在挪威的奧斯陸歌劇院的屋頂上和賊島,以及在丹麥的尼斯泰茲風力發電廠拍攝。在孟買選擇在布裡奇坎迪醫院、蒙德加咖啡廳、戈拉巴堤岸、戈拉巴市場、印度門、格蘭特路、皇家孟買遊艇俱樂部以及泰姬瑪哈酒店進行拍攝。

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個會摧毀全人類的炸彈需要被拆除,這個炸彈奧秘之處是來自於過去與未來,也就是說未來的人類企圖將人類毀滅,所以這裡面有一個關鍵性的設備就是時間機器,也就是整部電影關鍵,在談所有活動都是可以逆轉的。

這部電影牽涉到戰爭動作場面及親情的處理,唯一不一樣的地方是看這部電影的人必須要有物理學的知識,也必須要有現在熱門話題平行宇宙的觀念,或者是時間機器的合理想像,如果沒有這些基礎知識的話,就會讓人看得眼花繚亂,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其中最困難的應該是電影在拍攝過程中,順時針時間的人與逆時序行動的人互相交錯處理,不知道這是如何處理的導演與攝影技術,片中的人物都不算是頂有名,有點像是超人電影的極限運動選手電影,但是還是有他的場面和其他可看的地方,只是在時空的來迴轉換過程中,有點讓人迷糊。

最後的玄機是,就像之前的星際電影一樣,其實人一直在這個輪迴中來來回回的做相同的事情,這是在劇中最後結局的時候從對話中可以看出來些端倪,有些燒腦。

這部電影其實談平行宇宙中的某些維度是真實的,因為劇中主角一直在重複相同的一個任務,這個任務為什麼相同,可以從結尾約翰·大衛跟羅伯·派汀森之間的對話可以看出來,平行宇宙的概念就是其實人活在任何一個空間時空都有可能,所以無關乎這個任務是否能夠完成,就算是不完成也也不過是其中一個時空發生的問題,其他的時空並不成問題,因為時間的機器可以讓大家都回到過去的時間重新再啟動另外一個時空的現況,所以在最後的結局是提到英文的reality,就是什麼是真實?

這部電影讓人家最受不了的地方,就是應該他的音樂,他的音樂用了非常重低音,可以直接的震動心臟與頭腦,這是這部電影非常沉重的原因,音樂有點類似於《降臨 》時候的交響樂曲調性,如果把聲音去掉音樂去掉,這部電影應該沒有那麼的難理解,只是他的動作片快速轉接,讓觀眾有點喘不過氣來。

相關焦點

  • 『九卦加油站』一部讓物理系學生陷入迷茫的電影——《信條》
    看電影當然也方便,9月1日幾個APP同時推出《信條》的預售,提天4天就能鎖定電影院場次和座位,於是第一時間就訂好了《信條》的電影票。滿心以為作為一個經常進出電影院,看完《記憶碎片》、《盜夢空間》這種燒腦神片沒有任何疑問的人,自以為已經完全明白諾蘭的套路,《信條》對我來說就是在上映當天早早走進電影院,享受一場視覺盛宴,然後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好好炫耀一下「信條都還沒看?你真的太落後了」。
  • 諾蘭導演作品《信條》,你看懂了嗎?
    電影院看了一遍,B站看了一遍,各種解析看了個遍,明白了一個道理:果然《信條》不是那種多看幾遍就能懂的電影。相信還有很多和我一樣的朋友。看了很多遍,還是看不懂《信條》,但是仍舊覺得一定不是導演的問題,一定是我太笨太膚淺。畢竟導演是諾蘭。諾蘭是誰?
  • 因為電影《信條》,諾蘭應該獲得一個諾貝爾獎
    諾蘭電影《信條》,註定將成為一部爭議巨大的電影。有些人說,這是「神作」,也有人說,讓人看不懂的電影就是垃圾。本文不去判斷電影的好與壞,也不分析什麼音效和畫面。用片中科學家蘿拉的話說就是:不要去判斷和理解它,而是去感受它。
  • 刺客信條電影科普文get 讓你輕鬆看懂影片故事情節
    電影《刺客信條》正在熱映,看過的觀眾紛紛為影片送上良心好評!但是對於很多觀眾來說,劇情故事有點難理解。別急,這正是一篇科普文!   作為一部好萊塢動作大片,電影《刺客信條》在動作戲的呈現方式上力求真實,最後的成果也得到了許多觀眾們的認可。
  • 電影的焦慮,諾蘭的信條
    《信條》作為一部電影的全部信息。 是的,這種複雜程度放在以燒腦著稱的克里斯多福·諾蘭身上也是罕見的,哪怕是過往《記憶碎片》、《盜夢空間》、《星際穿越》這些所謂的高智商電影,只要你集中注意力,一遍就看懂並不是什麼難事。 不過我並不認為這種所有人大呼看不懂,必須二刷三刷才能將將打開的狀態,是一個確實的誇獎。
  • 諾蘭電影《信條》:弄清5個燒腦問題,就能看懂劇情了
    克里斯多福·諾蘭改編並執導的科幻電影《信條》可以說是非常燒腦的,堪稱是他所有作品裡最深奧難懂的一部。電影《信條》海報截圖。有好多網友都這樣說:刷了幾遍《信條》,還是沒有看懂劇情。到頭來,所有的一切原來都是「自己」創出來,「信條」本來就是「主角」所制定的計劃。03.「逆轉時空」戰略「逆轉時空」的概念,就成了電影的主要戰略。
  • 《信條》熵增熵減是什麼意思?別怪我沒提醒你 明白熵增熵減才能...
    《信條》熵增熵減是什麼意思?別怪我沒提醒你 明白熵增熵減才能看懂電影時間:2020-09-05 11:47   來源:521經驗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信條》熵增熵減是什麼意思?
  • 《信條》到底在講什麼 被譽為今年最值得期待也最燒腦的外語電影
    影迷們喜歡諾蘭電影中建構的新世界,因此解讀諾蘭電影劇情也成為觀影之後的一種儀式感。那這部《信條》究竟有多難懂,連電影主演們都看不懂劇本。 9月4日本周五,《信條》將正式登陸中國大銀幕。 在影片上映之前,我想用完全不劇透的方式來聊聊這究竟是一部怎樣的影片。 目的只有一個,希望讀過這篇文章的朋友,在進影院前能帶著更加準確的預期,並且更好的體會這部獨一無二電影的魅力。 《信條》難懂嗎?
  • 諾蘭新片《信條》
    一個從頭到尾只有個代號「男主角」的CIA特工男主角混在烏克蘭特警中,進行一場表面上是歌劇院人質解救行動,實際上是為了取得核原料鈽241。男主在行動中被一個神秘人用逆向子彈所救,接著男主由於被烏克蘭人方面識破,被嚴刑逼供卻寧死不招,直接吞了「毒藥」自殺。
  • 星際特工:千星之城 一部讓你從頭到尾都震撼的電影
    星際特工:千星之城 一部讓你從頭到尾都震撼的電影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很好看的科幻大片《星際特工:千星之城》,這部由呂克·貝松執導 戴恩·德哈恩、卡拉迪瓦伊 等主演的動作電影,講述了韋勒瑞恩與洛瑞琳一起前往阿爾法的一個大都市
  • 《信條》時間逆轉機器的奧秘 燒腦電影《信條》到底講了個啥
    《信條》時間逆轉機器的奧秘這個向來喜愛玩弄時間的男人,再次精進完善了,他心中關於時間洪流的意義。於他而言,時間是個很有趣的命題,也是纏繞他後半生電影題材的主題。在他看來,穿梭在現實與夢境間,漫遊在宇宙與回憶間。時間都是極富存在感的東西。
  • 關於《信條》的4大熵腦筋迷思
    好在熱力學我學得尚可,面對這部電影還能勉強一戰。在此我就來跟大家共同探討下《信條》中的關鍵橋段,以及一些奇怪的迷思。PS:我也不知道自己懂沒懂,但諾蘭說了不要試圖理解,最重要的是感受!感受懂嗎!其實整個劇情就是這種迴轉結構的幾個循環而已,最後的紅藍小隊作戰、女主跳遊艇都是這樣,慢慢捋你可以的。整個電影也是這樣的閉環結構當然這只是我的理解!為了大家有更多嘗試的空間,其他的我就不細講了三、關於《信條》的幾個迷思看懂了基本的劇情,還有幾個問題一直縈繞著我,難受得很!這裡也跟大家探討一下。
  • 如何看懂《信條》?老師推薦看哪些電影?丨築基天文課齊銳老師見面會實錄
    信條=看不懂。我是刷了三遍,沒有聽說過刷一遍就看懂的,絕不可能的,刷個十遍八遍差不多。所以你看一遍不懂,說明你是正常的,你要是刷一遍看懂了,那你絕對是沒看懂。量子力學的創始人之一尼爾斯·玻爾,曾經說過一句著名的話:「如果一個人在第一次聽到量子力學的時候,不表示困惑或者說他完全沒聽懂,那就說明這個人完全沒有搞懂。」如果你第一遍看完這個電影就說「我看懂了」,完了,那你一定是沒看懂。
  • 《信條》為什麼沒「騙」到我們?
    ,《信條》將列入他口碑最差的電影之一。、號稱能逆轉時空的電影,人們想必都抱有超高的期待。然而平均分都在8.5以上的諾蘭,現在《信條》只有7.8分並持續下跌。 人們的失望來自於什麼?
  • 《信條》才不燒腦!看懂科幻神作《降臨》,逆向時間就是小菜一碟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大作《信條》終於揭開了神秘面紗。但令人遺憾的是,這部影片應該是諾蘭最「失敗」的一部作品。看懂《信條》並不難,它的燒腦並非在於懸疑伏筆、並非在於高概念,僅僅是玩弄了電影的敘事技巧。影片高潮部分,多條故事線同時推進,而且不明確告訴觀眾幾條線的人物狀態,這是依靠剪輯、甚至可以說要求觀眾高超記憶力的一種「偷懶」。
  • 看懂《信條》不用懂科學,讀完這篇就全明白了
    我當然是第一時間去看了首映,你還別說,我第一反應是感動得差點哭出來:別的科幻片都只知道用量子和黑洞,唯獨這片子竟然是用的熵,熱力學竟然有朝一日混出頭來了,真是可喜可賀可歌可泣……很多人說這個電影太硬核,其實並沒有,而且科幻電影本身也不需要觀眾了解概念。
  • 諾蘭新作《信條》委實燒腦
    這句話可以貫穿該影片…作為諾蘭大神燒腦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信條》千呼萬喚始出來。大神果然就是大神…一刷果然沒讓我失望,智商被碾壓的老陳內牛滿面的準備明天找個物理大神一起二刷。劇情倒是很美國大片。一個特工服務一個名為「信條」的組織,任務就是為了阻止一個俄羅斯的大亨瘋狂毀滅世界的行動。光看劇情主線,平平無奇。
  • 《信條》燒腦到反人類嗎?也許是未來的諾蘭回到過去,寫了一個流水...
    「字文的放倒讀閱法無類人像就,我們看不懂諾蘭的《信條》」。寫這篇影評之前,我原本想了這樣一個標題,因為擔心影響讀者閱讀而放棄了,但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顯然不擔心這樣的表述方式會影響觀眾觀影。這句話的正常表述順序是「我們看不懂諾蘭的《信條》,就像人類無法閱讀倒放的文字」。
  • 大熱電影《信條》裡這兩艘帆船,世界上最快
    SailGP美國隊舵手 Rome Kirby 和 SailGP第一季冠軍澳大利亞隊的舵手Tom Slingsby用了一周的時間分別駕駛兩艘F50,配合諾蘭完成電影中帆船場景的拍攝。Rome Kirby說:「攝製組租用的拍攝船是一艘超大的50呎雙體船,但是它完全跟不上我們的速度。我猜他們一開始完全沒預料到我們的速度會這麼快。」
  • 電影《信條》豆瓣評分跌至7.9分,諾蘭這回腦迴路跑得太快了
    答案就在於,這回諾蘭的腦迴路跑得太快,兩個《星際穿越》都跟不上。01故事整體太瑣碎,連貫性不足該片故事的瑣碎程度可以和他的電影《記憶碎片》相媲美,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02科學概念玩得太多太快,觀眾來不及消化科幻電影和科學教育類影片是兩類不同的電影題材,傳統的科幻電影雖然借鑑了不少科學概念,但都適可而止,並且在表現手法上儘量簡單明了。諾蘭作為不按常理出牌的「鬼才」導演,經常打破常規進行試驗性的電影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