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信條》男主為什麼不逆向回到過去,直接殺死小時候的反派?

2020-12-06 電影玩家張小帥

《信條》這部電影相信大家都看過了。

在這部電影中,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給觀眾拋出了很多物理學問題。像是熵的概念、熱力學第二定律、反熱力學第二定律、麥克斯韋妖理論、本片科學顧問著名物理學家基普索恩的老師約翰惠勒在1940年提到的單電子宇宙以及祖父悖論等科幻片中很常見的概念,在這部電影中均有體現。

我們不否認祖父悖論之類的穿越時空的科幻片套路已經玩得很習以為常了,但是我們同時也必須承認諾蘭導演在這部科幻片中仍然給我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反熱力學第二定律的熵減現象是本片奪人眼球的奇觀。

在主角第一次踏入逆世界的時候,倒著飛得鳥、向內波動的水坑、倒著開的輪船以及不能夠吸入體內的逆向空氣。可以說,諾蘭給我們先入為主地帶來了一個全新的設定,在這個設定中,我們不能夠繼續以習慣的思維方式來理解逆世界。當然,逆世界的設定無形中增加了電影的理解難度。這也正是很多觀眾看到逆世界的奇觀後一邊驚嘆又感到困惑的原因。

今天小帥和大家討論的問題,是與逆世界有關的一個問題。那就是《信條》的男主為什麼要費盡波折完成那麼多次的任務?而不是選擇直接在逆世界中回到過去直接殺死反派sator呢?

考慮到逆向思維的難度,我們先從簡單的祖父悖論開始講起。

電影中尼爾提到過祖父悖論。它講的是你回到過去殺了你的祖父然後你的祖父沒了,然後就不會有你,那麼你就會消失。然後你消失了你就無法回到過去殺死你的祖父。這在單一宇宙的時間線上是無法完成閉合的環的,麥比烏斯環不成立,於是這個結論就變成了互為對立的「悖論」。

理解了祖父悖論,接下來我們討論下男主為什麼不能回到過去直接殺死反派。

小帥將其歸為了兩方面的原因。

一,逆世界不允許男主存在時間太久。

這個怎麼解釋呢?我們知道男主回到逆世界每次都需要吸自身攜帶的氧氣。而且男主如果要想回到反派sator小時候直接幹掉他,那麼男主必須在逆世界裡搭帳篷逆向活到sator小時候。我們都知道sator看上去起碼有40歲了,先不說男主這一趟回去要耗費掉近50年的壽命,等他回到五十年前在那裡還要再通過旋轉門把自己正向過來,再活五十年。這樣一來,他的一輩子都將耗費在殺sator上面。

而且光他自身攜帶的逆向氧氣就是遠遠不夠的。每次他們執行任務所攜帶的氧氣,都是有限度的。如果他要逆向活50年回到過去,那逆向的那50年必須有足夠的逆向空氣供他呼吸才行。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逆世界並不可能允許男主存在時間太久。

二、單一宇宙的規則不允許男主這樣做。

我們現在看到的大多科幻片都是基於多元宇宙和量子力學的,因為多元宇宙有無限的可能性,遇事不決可以用量子力學。所以很多軟科幻片,都喜歡用這兩個概念。然而在《信條》中,諾蘭導演沒有選擇多元宇宙。他僅僅是在單一宇宙裡構建了一個連結過去和未來的時間迴環。這個迴環上不斷地發生著男主、尼爾、凱特、sator等人重複的故事,永不停歇。

也就是說,只有穿越到過去的行為能夠循循善誘的核未來構成一個時間迴環,那麼在單一宇宙中才可能儘量避免出現祖父之類的悖論,才能使迴環閉合完整。

在單一宇宙的規則中,如果男主選擇回到最遙遠的過去殺掉小時候的反派sator,那麼他將如何在未來的基輔歌劇院被尼爾營救?他又將如何第一次遇到教他使用逆子彈的女科學家?他又將如何一步步和尼爾合作將自己循循善誘到印度先知的計劃中?

如果他破壞了規則,沒有遵循自由意志下的行為,他可能會將再次創造一個和小時候sator之間的迴環,這個迴環裡,主角能否渡過這一劫是未知數。畢竟,未來人也有可能回到過去幫助sator,一場《終結者》的劇情很有可能上演。

在單一宇宙中創造一個不可預知的時間迴環的代價是非常大的。而且單一宇宙的規則也拒絕了男主不遵循自由意志的行為。

簡單點講,從一開始男主去歌劇院的時候,他就已經陷入了這個時間迴環中,他遵循的自由意志是他自己選擇的結果。但另一方面講,不管他的自由意志有多麼強烈,他總能夠到達唯一的終點。這反而就有點諾蘭常提到的宿命論的意思了。

好了,今天小帥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不知道大家對今天的這個話題「《信條》男主為什麼不逆向回到過去,直接殺死反派?」有怎樣的理解呢?歡迎大家在評論下方留言,和小帥一起討論吧!

相關焦點

  • 搞懂這5個名詞和人物,諾蘭電影《信條》「燒腦值」直降兩顆星
    影片中的解答是,當正向和逆向熵相遇,就會產生瞬間粉碎,讓能量歸零,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世界湮滅。記得《三體》中,也有類似的概念:宇宙必須回到零維,才能重新產生生命。而要實現零維,就必須要讓熵增到極限,產生宇宙大爆炸。而《信條》中世界湮滅、宇宙大爆炸概念,指的是正向和逆向相遇即會引發,比如正向的男主和逆轉時間的男主相認時,這兩個人都會瞬間粉碎。
  • 「未來的你」殺死了「過去的你」:被吹爆的《信條》在講啥?
    為解決這一已知科學難題,影片《信條》創造性的進行了科學假設,即「熵減」:時間旅行不再是通過精密的科學儀器直接定位到過去或者未來的某一個時刻,而是穿越者要經歷一系列的熵減過程,再通過轉換門進行轉換,才能 「回到過去」。 在這種假設理論的基礎上,要想「回到過去」就必須再度體驗已經發生過的事情,且是逆向化的體驗。
  • 《信條》究竟講了個啥,全解析來了!
    比如後半段男主一行人在女主凱特受傷之後,利用反派倉庫中的旋轉門將她逆向送回一周前,但回到一周前的他們無法再通過同一個旋轉門轉向 這時候有一個小插曲,男主想要奪回箱子,於是在逆向時間流中開車去阻止箱子被奪走,結果反倒促使了反派得到箱子。 因為「What happened happens」,已經發生的就會發生,無法改變。
  • 《信條》男主手機是怎麼回事 諾蘭燒腦新作《信條》到底講了個啥
    《信條》男主手機是怎麼回事諾蘭燒腦新作《信條》到底講了個啥此次上映的《信條》聚焦時間逆轉與多重平行宇宙,將諾蘭的燒腦系列再次拓展。擦拳抹掌的觀影者帶著對大師新作的期待興奮的進入影院,又帶著無限的迷惘走出影廳。
  • 《信條》男主回到過去後,其實一秒也活不下來?
    而在《信條》中,諾蘭則玩了一把時間逆流的概念。在此之前的科幻電影中,通過時間旅行回到過去的設定也時有出現,比如根據卡爾·薩根小說改編的《接觸》就可謂是這類電影的鼻祖。在這類電影中,時間逆流的工具往往是蟲洞。事實上,通過蟲洞回到過去在理論上是可行的。
  • 二百年前一幅油畫,揭示電影《信條》故事核心,尼爾才是關鍵
    我們當然也不是在說這一幅油畫,而是在說電影《信條》,確切說是《信條》和戈雅的關係。一、戈雅,一個不露面的配角在《信條》裡,已經去世近二百年的戈雅當然不能露面,但他的名字出現過好幾次。男主去接近反派大BOSS薩特的妻子凱特,拿的是一幅戈雅的贗品畫作。凱特欺騙丈夫薩特,讓他買了一幅贗品名畫,那幅畫的原作者也是戈雅。
  • 《信條》時間逆轉機器的奧秘 燒腦電影《信條》到底講了個啥
    相比較下,《信條》確實少了點內味兒。得承認,對比這幾部來說,《信條》總體色彩是偏弱的。最顯著的缺點是,無法讓觀眾共情。這部片,更像理科生想用一部電影的時間,告訴你關於時間的新玩法,更新敘事的新方法。唯二兩處動情處,是男主和夥伴尼克的生離死別,還有對女主的人性化寬容。也就點到為止,沒有過度延伸。
  • 三分鐘看懂《信條》:歷史無法被改變!
    外祖母悖論大家都知道:如果一個人回到過去,殺死了自己的外祖母,那麼這個人就不會出生,也不會殺死自己的外祖母了。對外祖母悖論,通常有三種解釋。第一種,霍金的時序保護假說,從源頭上掐死外祖母悖論:時間機器不可能存在,都是假的!
  • 諾蘭新片《信條》
    可那「毒藥」是假的,男主醒來後發現這「毒藥」只是一個名為「信條」的神秘組織的測試,隨後就正式加入「信條」去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發生拯救世界。在「信條」裡男主了解到這些逆向子彈是從印度來的。於是和男二尼爾一起通過潛入與印度軍火商普萊亞取得聯繫,並得知此次買家為大Boss薩託。
  • 細解《信條》整體脈絡,核心概念是熱力學第二定律
    影片的情節大概是這樣:男主加入一個叫"信條"的組織,利用時間逆轉裝置阻止反派毀滅世界的故事。簡單是真簡單,但是看起來真費腦子。諾蘭電影的牛逼之處就在於怎麼劇透都可以,但是你能看懂算我輸!不像某兄弟兩個為防劇透,預告假鏡頭演員看假劇本!
  • 《信條》,混沌世界裡誰是誰的主宰
    混沌的世界說的不就是這個不斷被逆轉錯亂的時空,黃昏時分沒有敵人對應到反派安德烈想要在黃昏時分結束自己的生命讓整個世界跟著一起陪葬。簡單一句暗號,也是這個世界的設定,還是整個故事的走向。電影結尾,通過兩男主的對話,算是簡單解釋了整件事的發展,看完覺得好像理解了點,逆轉世界就是負負得正。
  • 「星期五文藝」360度解讀諾蘭《信條》
    如果你看懂了此片,便不難發現《信條》裡大量地使用了這種時間逆向(先果後因)概念,只不過它是局部的,舉個典型例子:電影女一號上來就告訴男主說她在度假時看到一個女的從船上縱身跳入了水中,那是已經發生的事情,卻也是電影角色之後才會進行到的事情(先果後因)。
  • 深度解讀《信條》的逆熵概念,揭秘未來人為什麼要毀滅過去人?
    很多人都說諾蘭的《信條》太燒腦,是在故意玩弄時間線,其實看過《記憶碎片》和《西部世界》的人,早已對這種正反敘事手法司空見慣。局長今天要從逆商概念和宿命論的角度,徹底去解讀這部電影的真實時間線,絕對會讓你對這部電影有一層全新的認知,《信條》最大的邏輯問題就是敘事動機不明確,要想搞懂這部電影,我們必須先理解第一個為什麼,那就是未來人為什麼要毀滅過去的世界?
  • 因為電影《信條》,諾蘭應該獲得一個諾貝爾獎
    1、沒有名字的男主,在未來世界就是信條組織的老大,是他安排組織成員測試、訓練和幫助現在的自己,將自己引入信條組織。2、男二號尼爾,男主的幫手和僚機,實際上來自於未來,他是通過時間逆行一路回來遇到男主,幫助他並多次救了他。逆行而來的尼爾為了保護男主(為他擋子彈)死在了現在。而在未來,尼爾和男主是熟人,因此該片末尾,尼爾告訴男主:我在起點等你。
  • 女主紅衣服就是正常時空!觀影前知道這7個點,更容易懂《信條》
    電影票房水漲船高的同時影片的口碑卻是褒貶不一。截止出稿前《信條》的海外口碑持續走低,imdb降至8.0;Metacritic跌破70,爛番茄的口碑僅有78%新鮮度。有觀眾稱「《信條》是諾蘭繼《盜夢空間》之後最棒的電影。
  • 《信條》才不燒腦!看懂科幻神作《降臨》,逆向時間就是小菜一碟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大作《信條》終於揭開了神秘面紗。但令人遺憾的是,這部影片應該是諾蘭最「失敗」的一部作品。看懂《信條》並不難,它的燒腦並非在於懸疑伏筆、並非在於高概念,僅僅是玩弄了電影的敘事技巧。影片高潮部分,多條故事線同時推進,而且不明確告訴觀眾幾條線的人物狀態,這是依靠剪輯、甚至可以說要求觀眾高超記憶力的一種「偷懶」。
  • 關於《信條》的4大熵腦筋迷思
    以男主正視角為例,我們簡單梳理一下前半段故事:男主去奧斯陸機場偷畫、一場追車大戰後為了救女主去逆時間。這期間主要遇到的逆向事件有兩個黑衣人、一輛翻倒在地的車然後男主經過旋轉門,時間線被逆轉了,但我們還是按照他的視角走:開車出去被撞翻,又回機場救女主,這就完全對上了!AMAZING!一個完整的回形針已經新鮮出爐了!!是不是感覺豁然開朗!
  • 燒腦巨製大片《信條》上映,想看懂電影,你得先懂這些!
    如果你看過《信條》的預告片,一定對這些鏡頭很好奇↓↓地上的水倒流,吸回人的腳下逆向上樓,兩位特工仿佛有輕功護體這種時空逆轉在電影裡是怎樣的設定呢?這就涉及了我們所要講述的第一個概念——「熵值」。熱力學第二定律對於「熵增」的表述是:不可能把熱量從低溫物體轉向高溫物體,而不引起其他變化。
  • 《信條》中掩蓋不住的物理「硬傷」
    原標題:時間逆轉時空交錯的炫酷 也掩蓋不住《信條》存在的物理硬傷電影《信條》近期在國內影院上映。被這部電影「燒糊了腦子」的觀眾不計其數,其實電影的故事情節並不複雜,就是大反派想用逆轉時間的殺傷性武器毀滅現世,不過一系列和時空逆行相關的科學概念以及非線性敘事,直接把觀眾繞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