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奏是音樂構成中的一個基本要素,在音樂語言中,節奏就好比是骨架。音樂離開節奏將成為雜亂無章的音符羅列,就更無從談起塑造音樂的形象了。因此,在演奏中,掌握好節奏是很重要的,它直接影響到藝術的表現!
在演奏中有些朋友喜歡用腳打拍子或數拍子,如果在練習中用這種方法作為加強對拍子的感覺,暫時採用一下是可以的,但是數拍子所體現的只是一種機械的數次,而不是具有輕、重、緩、急、富於表情的音樂律動。數拍子將使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感覺不到音樂的生動節奏,並有損於培養演奏者內在的節奏感。
培養內在的節奏感關鍵是要通過分析旋律,了解各種節奏在刻畫音樂形象中所起的作用。只有結合音樂內容,才能真正體會到什麼是生動的節奏,才能在演奏實踐中逐步加強內在的節奏感!
我認為在演奏中,在節奏中容易發生的問題有音符的時值奏得不夠準確,節拍或節奏重音安排不得當。
有些人對時值相同的節奏型把握非常不穩,一般是容易越吹越快。遇到這樣的情況,只要注意強調節拍重音,要使強拍與強拍之間保持穩定的時值就可以了,同時,要注意氣息的合理運用,讓時值相等的各個音的吹奏長度保持一致,手部活動也形成隨著節奏而活動的規律,注意兩手動作的緊密配合,保持節奏穩定!
有些朋友對附點音符的時值吹奏不夠準確,吹奏慢速的附點音符,往往容易把第一個音奏成自由延長的節奏,同時又容易把附點音符後面的音時值縮短,結果可想而知了。對速度較快的附點音符,往往容易把附點音符的時值吹的不足,糾正方法是,注意強調樂句的節奏重音,演奏速度很慢、時值較長的附點音符時,可以暫時用八分音符為一拍,待把附點音符節奏的比例關係吹奏準確後,再恢復到四分音符為一拍來演奏。同時在吹附點後面的音時,只要注意把氣息稍微加長些,就容易合上拍子,使節奏穩定。
如何培養內心節奏感,培養內心節奏感是正確把握音樂作品的首要問題,有些人的內心節奏感是與生俱來的,先天的,但是大多數人卻是依靠後天的刻苦練習培養出來的。我們在開始練習簡單的練習曲時,就應該注意培養內心節奏感。
組織起來的音的長短關係叫節奏。也就是說,我們在演奏練習曲時,就應該對各音符的時值長短要充分了解,不但要對它有感性認識,而且還要理性的分析。簡單的練習曲一般都是首先對最為基本的音符,節奏作籠統的介紹,讓初學者一邊演奏,一邊在心理數節拍,認清各種音符的時值,以獲得對簡單節拍的感性認識。然後再加上各種符號和記號,混合運用。
演奏者應該切實遵守各條練習曲的要求,紮實的訓練每一首練習曲,達到練習的目的,解決一切困難,牢記各種音符的時值比例。可以說內心節奏感實際上就是內心對各種音符時值的敏感度,說白一點,就是每個音要演奏多長,心裡應該清楚。如果有正確的內心節奏感,我們演奏出的音樂才是準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