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光師通過儀器檢測發現,網購眼鏡瞳距與實際瞳距存在較大誤差。
溫州網訊 「學生配鏡,超低價包郵!」開學季到來,不少網上的眼鏡店推出了針對學生的優惠活動,配一副近視眼鏡最低只需30餘元,吸引了不少學生網購族購買。
不過,這樣廉價的眼鏡真的靠譜嗎?為此,記者也從網上購得三副低價近視眼鏡,並交送實體眼鏡店檢測。結果發現,由於瞳距是自測的,網店最後製成的三副眼鏡均存在瞳距誤差,有些超過允許誤差的範圍。
網購低價近視眼鏡瞳距還得自己來量
記者瀏覽多家網上眼鏡店發現,網上配鏡的價格比實體店便宜不少,一些近視眼鏡連框帶鏡片配完只要30餘元。由於價格低廉,這些眼鏡的銷量十分可觀,銷量最多的一款,最近已有5000多副的成交量。
在一家網店,記者以購買眼鏡的名義諮詢賣家,賣家稱選好鏡框後,只要將近視度數和瞳距報給他就可以。
記者稱自己只知道近視度數,但不清楚瞳距是多少。對此,賣家回答:「如果沒法外出測量瞳距,也可以自測。就是對準兩眼瞳孔的中心,拿著尺子量這當中的距離。」在另外一家眼鏡網店,賣家甚至沒讓記者提供瞳距數據,只問了近視度數,就表示能夠立刻製作。
眼鏡測試
自測瞳距不靠譜誤差最大7毫米
記者選取了三家網店,用自測瞳距的方式選購了三副低價眼鏡,價格30—50元,近視度數為600°。這些三四十元的眼鏡是否真如賣家所說的「質量有保證」?記者拿著這三副眼鏡送至正規實體眼鏡店進行測試。
測試地點:好宜賣眼鏡超市
測試器材:電腦驗光機、焦度計、瞳距儀、標尺
測試項目一:度數測量
實驗步驟:驗光師將三款眼鏡分別放在焦度計上進行度數測量,儀器自動讀出眼鏡度數,並在屏幕顯示。
實驗結果:3副眼鏡的鏡片度數均與記者選購要求的度數一致。
測試項目二:瞳距測量
實驗步驟:為了進行比對,記者在網店拍下眼鏡之前用網店賣家所說的方法用尺子自測瞳距。記者拿著尺子放在鼻梁上,然後對著鏡子測量。結果發現,由於在查看尺子時,眼鏡會左右移動,因此實難準確讀數,最後,記者只得大致估計自己的瞳距為60mm。
那麼,依據記者的自測瞳距數據,所配的這三副眼鏡的實際瞳距又分別是多少?驗光師將3副眼鏡在焦度計上標記鏡片光心,使用專業測量瞳距的標尺進行測量,結果發現,三副眼鏡的瞳距不盡相同,一款60mm,一款63mm,還有一款是64mm。驗光師用專業瞳距儀測試了記者的真實瞳距,通過反覆幾次測試發現,記者的實際瞳距是67mm。
實驗結果:自測瞳距、配鏡瞳距與實際瞳距三者之間均存在較大誤差。如果以配鏡瞳距為準,其中一款眼鏡60mm的瞳距與記者的實際瞳距存在著最大7mm的誤差。
專家解讀
瞳距誤差過大對眼睛有損害
好宜賣眼鏡超市高級驗光師官雲峰表示,瞳距不正確容易產生稜鏡效應,表現為通過鏡片視物發現物體產生位移或變形扭曲。「眼鏡瞳距存在誤差是有國標的,度數不同允許的瞳距誤差也不同,度數越大誤差允許越小。」
「用尺子自己量瞳距時,眼球會移動,並且注視目標不同,瞳孔距離會發生變化,存在誤差是必然的,由此配出來的眼鏡自然也可能不過關。」官雲峰表示。
據介紹,按眼鏡加工的相關國家標準規定,600°的瞳距允許的誤差為2mm,而7mm誤差已經是允許誤差的3倍多。「佩戴這類眼鏡會讓人視線模糊、頭暈、不舒服,甚至還會加快度數的增長。」官雲峰表示。
專家提醒,如果一定要在網上購買近視眼鏡的話,應該先到正規醫院或實體眼鏡店驗光,詳細提供驗光單上的信息,才能最大程度防止誤差。
本文轉自:溫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