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點子不是真正的瘋狂,停止思考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2020-12-05 國際教育漫談

有本書叫《如何移動富士山》,內容據說是收錄了矽谷知名科技大廠的面試題目,濃縮整理成56道很有意思的考題,目的是想了解每位面試者的反應、常識、邏輯推理能力。這裡簡單列舉幾個問題與大家分享:

全日本有多少電線桿?全世界有多少鋼琴調音師?為什麼啤酒罐的兩端比較窄?計算機化的微波爐應該裝什麼樣的軟體?你要怎麼製造 M&M巧克力?人孔蓋為什麼是圓的?如何移動富士山?

說實話,當時在書局翻閱,看完的第一個念頭是:「面試問這種問題真的可以找到頂尖人才?」我相信,如果你是第一次看到這些問題,應該也跟我有一樣的疑問,然而隨著時間經過,我慢慢能理解這些問題的意義。

以Google為例,假設你是Google的工程師,有一天,你的上司告訴你:「嘿,老兄,咱們來把全世界的街道景色放入地圖吧!」我猜一般人的反應或許會跟萊特兄弟成功發明飛機之前的人們一樣充滿質疑,甚至會當下直接告訴他:「你瘋了嗎?怎麼可能?!」

然而事實證明,Google提出的解決方案,就是實實在在的派出街景車,在全世界各地,一步一腳印的穿梭大街小巷拍攝,甚至連大型博物館、美術館、旅遊景點的室內景,全部收錄在地圖功能裡。

試問:「想把全世界的街景收錄起來算不算一個瘋狂的點子?」對很多人而言肯定是,甚至都會覺得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然而對那些通過上述這種「如何移動富士山」的面試者而言,他們的第一瞬間想法不是「不可能」,而是「我該怎麼做,才能解決看似不可能的事?」

正因為這一瞬間的差異,造就了不平凡與平凡。

這世界上存在許多機會,只是我們太習慣被教育保守、安分,特別是亞洲父母的教育觀,多數人總讓孩子活在填鴨式教育與安親補習的成長人生。

其實孩子們不需要被教育冒險心與想像力,那是他們的天賦!這些天賦之所以消失,是因為在成長過程中,被父母親的意志或教育環境給壓抑、扼殺,這才是真正的問題。每個孩子都有天生的好奇心,都有探究事物本質的冒險心,更有天馬行空的想像能力,是大人的世界抑制了這些天賦,卻在我們被壓抑多年以後,職場老闆要求我們得懂得變通,懂得創新,這是多麼諷刺的事。

我們的教育環境問題,竟然被看似奇怪的「如何移動富士山」這種面試考題,赤裸裸地暴露在我們眼前。如果你還覺得,這種問題完全測試不出什麼結果,那麼請你看看以下這些情境是不是更貼近你的職場現實:

老闆要你提出可執行的企劃案,如何讓公司的電子商務平臺成為世界第一?老闆轉投資聽都沒聽過的寵物旅遊市場,要你評估這個「未知」市場到底有多大?公司產品市佔率從第一名掉到第三名,主管要你想辦法將市佔率拉回第一

這些問題,本質上跟問你「全世界有多少調音師」沒兩樣。如果政府也沒有相關統計數據,你很可能得用推估的方式,例如上網找尋全臺灣有多少寵物醫院,或者有多少寵物相關的進口食品數據,從許多蛛絲馬跡中推算你評估的市場有多大。

又「以全日本有多少電線桿」這個問題來說,如果日本政府沒有統計資料,也許你會去查找學者研究報告,或者全日本的電力公司官網數據,假設都找不到,或許你可以實地跑去外面測量一下,每根電線桿之間的距離,推算出每單位面積內的電線桿數量,再乘以全日本的國土面積,約略就可以算出總數。

所以,為什麼能回答這些問題的人會是頂尖人才,是因為現代企業面臨的挑戰,大概已經不是相對單純的解答可以改善經營,而會是複合性的,甚至完全沒有參考前例,只能仰賴自己摸索的經營環境。就像在沒有iPhone以前,有誰想過一支「電話」能改變上億人的生活模式、工作模式、學習模式、娛樂模式,和行動通訊模式?一個當時的手機巨擘Nokia沒做到,卻被看似不相關的計算機公司Apple做到了,這當中的差異又是什麼?

「如何移動富士山」這種看似奇怪問題的背後,其實暴露出我們太多值得檢討與學習之處。你自己,你的孩子,絕對不會比老外笨,但我們的環境的確扼殺了我們的想像力與創造力。一開始差距很小,然而隨著一代一代下去,別人的領先優勢出來了、專利佔據了、產品市佔率高了,資源的吸收速度就會相當驚人,我們就只能代工,但真正的技術卻永遠在他人手中。

這種蝴蝶效應似的差距正逐漸擴散,要縮小差距的方式必須從根本做起,就是讓你自己、你的孩子,不要停止思考,不要阻止想像力,勇敢去嘗試未知,從嘗試中獲得挫折與成就,學習從黑暗中摸索前進的經驗。這些東西雖然看不到,卻非常重要,也會成為你此生最珍貴的寶藏。

「瘋狂的點子不是真正的瘋狂,停止思考才是」。記住這句話,或許就能改變你,也改變我們的下一代,擁有不平凡的人生。

相關焦點

  • 如何停止思考太多,集中精力辦事
    你是否考慮到你的二十個最親密的朋友的幫助來思考某件事?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是時候意識到,你只能在自己瘋狂之前就提出同樣的想法。人們經常告訴你停止思考嗎?人們嘲笑你是沉思的哲學家,還是一直盯著窗外的雨天?如果是這樣,他們可能有一個觀點。
  • 人無法真正的停止思考。
    或許很多人對這個題目不太理解,什麼事真正的停止思考?難道什麼都不想不是停止思考了嗎?是的,什麼都不想確實也是思考的一種,當你認為你什麼都沒想的時候,你的大腦仍在思考所謂的什麼都沒想。這裡所言的無法停止思考指的是大腦沒有停止運行的那一刻,當然,除死亡之外,當然,死亡之後也是無法論證的事情。可以仔細的想一下,我們的大腦真的有停止運行過嗎?真的有停止思考過嗎?你可能會說睡覺的時候大腦是休息的,不,睡覺的時候大腦僅僅是休息了一部分,其他的神經元可能有自己的思維而不是我們控制性的思考,這大概就是我們為什麼會走神,會做夢的原因。
  • 《瘋狂動物城》:偏見無處不在,瘋狂的背後是人類社會的縮影
    但當朱迪來到這座夢想的烏託邦時,才知道所謂的和平共處,不過是Zootopia表面上的假象,瘋狂動物城,它繁榮的背後,也有著人們看不到的陰暗面。人類社會中又何嘗不是如此?弱肉強食是大自然永遠不會改變的法則。
  • 角雕:醜不可怕,又美又醜才是世界上最糟心的事情!
    它的存在就是每時每刻提醒你:長得醜不可怕,又美又醜才是世界上最糟心的事情!!如果你第一眼見到的角雕是這樣的,覺得它高冷英俊像17世紀的帝國王爵:其實角雕嚴格意義上並不是雕,而是介於雕與鵟之間的種類。角雕的名字來自於希臘神話中的哈耳庇厄,哈耳庇厄是一種人面鷹身的怪物,負責將死人帶到哈底斯面前,象徵勇猛力量。
  • 瘋狂英語李陽「瘋狂往事」
    而且,閒下來的李陽正好有空慢慢的反思以前的得失,而不是天天忙於日常事務,把最根本的戰略方針給遺忘了。所以這一次,他們商量出了一種新的發展方案,那就是高價培訓。僅僅靠李陽到處去講課,然後現場賣點書和磁帶,能賺一些錢,但是賺不到大錢。舉辦一場演講的成本很高的,聯絡、場地、交通等等,所以必須要用高利潤的培訓來賺錢。
  • 被稱為臺積電「大功臣」的潮汕人林本堅:一個「瘋狂點子」讓全球光...
    一般讀者或許對他很陌生,但如果你知曉了他在半導體科研技術領域所寫下的成就篇章,就會明白他拿下未來科學大獎實至名歸:曾經因為他的一個瘋狂點子,讓老大哥英特爾(Intel)及設備商艾斯摩爾(ASML)、尼康(Nikon)等業內巨頭,捨棄耗費逾 10 億美元和數年的研究心力,跟著他與臺積電一起轉彎;他改變了全球半導體產業技術路徑,讓全球半導體製程得以往下推進 6 到 7 個世代,約 14 年時光
  • 瘋狂馬斯克:是改造火星還是星際大戰?
    有人說:天才和瘋子只有一線之隔,就是說很多天才,都會做出一些瘋狂的舉動。 火星,距離地球大約40億公裡,在人類的視覺上,它呈現暗紅色,古代西方稱之為馬爾斯,在古代中國則被稱為熒惑。
  • 高能預警,12生肖啥時候最易瘋狂
    每個人都是有血有肉、七情六慾的,即便是平日裡再理智的人也會有為之瘋狂的時刻,正如有人會因為錢財丟失而瘋狂,有人會因為心上之人不理會自己而瘋狂,而又有人會借著喝完酒後後的迷醉才將內心的瘋狂表露出來。——撰者:雲兮梵谷為了藝術而喪失理智為之瘋狂,用生命歌頌藝術,才能畫出一幅幅動人的圖畫;貝多芬在自己耳朵越來越聾的時候,仍然因為音樂瘋狂,才創作了一首首動聽的歌曲。瘋狂能夠很大程度激發人的創作欲望或者說瘋狂只是欲望的一種表達。
  • 《瘋狂的外星人》導演寧浩做客《今日影評》
    大年初一是奔跑福,新的一年人們是追夢者努力奔跑,而電影《瘋狂的外星人》中從天而降的外星人,也在一路奔跑步步高升。2月5日,為與瘋狂的外星人親密接觸,《今日影評》特邀《瘋狂外星人》導演、編劇寧浩來講述電影背後的故事與創作理念。
  • 《瘋狂的外星人》:荒誕是根本,小人物的生存法則才是內核
    然而隨著《瘋狂的石頭》(豆瓣8.4分)大火,以至於寧浩這十多年來,一直延續著「瘋狂」系列,2009年《瘋狂的賽車》(豆瓣8.1分)雖沒有超越《瘋狂的石頭》,但是依然口碑、票房雙豐收,而2019年《瘋狂的外星人》(豆瓣6.4分),網友們卻對寧浩導演能力遭到質疑,稱「視野和趣味狹窄,《瘋狂的石頭》後至今裹足不前,沒有一點突破」。
  • 《瘋狂的外星人》:充滿深意的黑色幽默,雙星激情加盟,笑料滿滿
    《瘋狂的外星人》:充滿深意的黑色幽默,雙星激情加盟,笑料滿滿寧浩的「瘋狂」系列電影,在笑過之後,還是會引發人們很多的思考,相比於前面兩部,《瘋狂外星人》明顯在口碑和票房方面都要稍微遜色一點,但是作為喜劇片,真正讀懂其中的黑色幽默,同樣會感觸良久,在電影院笑過之後,回過頭才發現,寓意還是有些傷感
  • 瘋狂原始人:原始人真的瘋狂嗎?更瘋狂的是現代人
    導語《瘋狂原始人》這一部動畫電影真的很鬧騰啊!不過也很有趣和令人深思。動畫中代表最原始人類的小伊一家為了躲避猛獸固守著洞穴生活,可是這並不能約束住女孩小伊對山洞外新奇世界的嚮往,因為每天聽她老爸將同一個故事真的好無聊啊!沒想到緊接著一場"世界末日"幫助小伊實現了內心的願望,山洞被毀,全新的旅程正式開啟,與危險伴隨而生的是新的生產機遇,與遊牧部落族人蓋的相遇,為這一家原始人打開了向"文明"人進化的道路。
  • 《認知天性》讀書心得一——永遠不要停止思考
    過去,像馬浩文教育孩子的方式,所有人都認為是偏離教育軌道,甚至是瘋狂的,不可想像的。就是這種不可想像思維,讓馬飛成為了學校最優秀的學生,在執行探月的意外中化險為夷,再次自救。馬浩文告訴兒子「永遠不要停止思考」,爸爸不在乎馬飛是不是前十,而在乎馬飛的腦子是在睡覺還是一直在轉,在爸爸看來,重要的不是知識,而是思想還有方法,他說試卷的選擇題有四個選項,但是孩子未來的一生中碰到的問題,並不只會跳出四個選項,知道ABCD很重要,但是孩子能想到XYZ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
  • 霍金很瘋狂的語錄,讓所有哲學家都感到可怕,值得很多人去反省!
    最讓人記憶猶新的怕還是霍金很涅槃重生的一段語錄,「在我21歲時,我的期望值變成了零。自那以後,一切都變成了額外津貼。」這段語錄,真的很涅槃重生,讓很多人同樣對人生失望的人,突然有了新的希望。為何呢?因為最糟糕,最困難,最失望不過是今天,明天還會和今天一樣失望嗎?後天還會比今天更令人失望嗎?不會的,只會越來越好。
  • 老師因孩子不識字,對其瘋狂踢打辱罵,學生爸爸:不是第一次了!
    老師因孩子不識字,對其瘋狂踢打辱罵,學生爸爸:不是第一次了!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的方式也在不斷地進行改革,很多老師都已經摒棄了之前棍棒之下出精英的教學方式,漸漸改成了春風化雨式的諄諄教導,這樣的教育方式的改變可以說是收效顯著。
  • 它是一個超大質量黑洞,質量是太陽的100萬倍,以50%光速瘋狂旋轉
    有的超大質量黑洞其質量能夠達到太陽的上百億倍,那才是真正可怕的宇宙黑洞。科學家探索觀測星空,最感興趣的一類天體就是超大質量黑洞,它是宇宙最神秘最強大的一種天體,如果能夠研究透黑洞的奧秘,或許能夠揭開宇宙很多的謎團,甚至宇宙的起源以及一些終極謎團都跟黑洞有關。
  • 私人影評:《瘋狂的外星人》並不瘋狂
    本來不想更新了(年三十到初六休息),但是看完電影《瘋狂的外星人》,還是按捺不住心情,於是乎,更新一篇。先從大的方面說說。 大的方面大概透漏了人類對自己、對外星人、對高級生物的這樣幾點思考:一是更願意外星人長成靈長類動物的模樣,這樣好像可接受性更強。片中對外星人,再次沿用了其他一些科幻片中描述的外星人猴的模樣。
  • 「瘋狂英語」李陽不再瘋狂
    提起李陽, 「瘋狂英語」和「家暴醜聞」是難以磨滅的兩個標籤,這仿佛是他人生的分界線。家暴門之後,瘋狂英語一落千丈。2013年,李陽加入著名直銷公司安利,並稱安利事業是世界上最無私、最助人的偉大事業,不久卻黯然離場。2014年,李陽在河南登封少林寺皈依佛門,師從少林寺方丈釋永信,號稱「我多年來尋找的智慧,幾乎都被佛教所包含」,卻是實現商業目的地另一個幌子。
  • 揭秘谷歌X實驗室:各種瘋狂點子都在這裡誕生
    《揭秘谷歌X實驗室:各種瘋狂點子都在這裡誕生》文章已經歸檔,不再展示相關內容,編輯建議你查看最新於此相關的內容:谷歌解僱48名員工是怎麼回事 解僱原因是什麼昨日,Google執行長皮查伊(Sundar
  • 停止思考有多可怕
    「好看的女的和有錢的女的可以很多,但是有腦子的女的不多,當這個社會「美」不再稀缺,財富也足夠自由的時候,思想和思維才是最核心的競爭力了」這是很優秀的一位女性告訴我的。猛的發覺自己平日太過懶散,也許久不曾思考過了。思考,是人與動物之間唯一的區別。而現在意識到自己快要失去思考的能力,這真的太令人感到恐慌。停止思考,就停止了學習,別說進步,退步是分分鐘的事。我已經打不出一篇優秀的文字,也只能結結巴巴的說兩句蹩腳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