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因為在我們人類一般理解的因果的框架裡面,比如說很多人說這個宇宙比如說很多人都知道實際上是從大爆炸開始。那麼大爆炸之前是什麼?宇宙如果起源於大爆炸,那大爆炸又起源於什麼?
鳳凰衛視12月24日《開卷八分鐘》,以下為文字實錄:
梁文道(主持人):宇宙的起源到底是什麼?傳說大哲學家羅素曾經有一次做過一場關於自然科學的演講,好像講的是《相對論》,我忘了。在那個演講裡面他提到了非常有名的亙古以來就有的問題,就宇宙的起源何在?宇宙到底是什麼?他講完他的見解之後,有位女士舉手就說,羅素先生,我覺得你剛才講的是錯的,宇宙不是這個樣子,宇宙結構不是這樣。然後羅素就問,喲,那這位夫人我想指教一下您認為宇宙的結構該怎麼樣?她說宇宙是這樣的,我們的地球是頂在一個烏龜上頭,一個烏龜,非常巨大的烏龜,我們地球在它的背殼上頭,在它殼的背上。那這個烏龜下頭有什麼呢?也是烏龜,那這個烏龜下頭又是什麼呢?是另一隻烏龜。也就是這個烏龜是一隻烏龜一隻烏龜,底下是無重無限那麼遙遠的,一隻一隻烏龜頂著我們的世界。這是她的宇宙共享。
但是其實從某個程度來講,這麼一個後來被人當成笑話的故事並不是太可笑,比如說像大科學家理察·費曼他也說到我們的物理學的進展是什麼呢?就是就像剝洋蔥一樣,每次出現新的度量,一些新的觀測,一些新的想法,我們就剝掉了一層,然後我們就不斷的剝啊剝啊剝,剝到什麼時候呢?沒人知道。我們對世界的認知也是如此。那麼我們剛才講這個問題牽涉到了什麼事兒?就是到底宇宙的起源為什麼會構成那麼難的一個問題呢?就是因為在我們人類一般理解的因果的框架裡面,比如說很多人說這個宇宙比如說很多人都知道實際上是從大爆炸開始。那麼大爆炸之前是什麼?一直推一直推,總得有個什麼吧。但是如果有個什麼,那個有又是誰造的呢?比如說關於有神論的宗教裡面最大一個挑戰就是很多人直覺就會問的問題,好吧,世界是上帝創造的,那麼上帝是誰創造的呢?然後就說上帝沒人創造,上帝是自有擁有。那怎麼可能呢?
也就是說我們人的自立的本能的要求就會使我們不斷追究這個問題,終於到了最後,最後出現一個矛盾,就這個宇宙它很可能是無中生有的,但是我們大家都覺得那是不可能的,因為它違反了我們的思維慣性。而現在有些學者真的相信宇宙是無中生有的,例如說我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本《無中生有的宇宙》,它的作者Lawrence Klaus,這個勞倫斯·克勞斯。勞倫斯·克勞斯非常有名,他也是一個很有名的科普書作家。但是像我們過去幾天介紹這些學者一樣,人家可科普書作家當然有的是很專業的科普書作家但這一位他們也有一些像他這樣的是很牛的本身就是一個最前沿,最本行正在做第一線研究的學者。他現在正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做他的基金會教授,是一個非常知名的宇宙學家。
他提出的那些觀念、想法,當然是他的看法,這些看法並不一定是所有人都會接受的,但是無論如何他這個看法也因為他的這本書而變得非常流行,就《無中生有的宇宙》。前兩年我知道還在美國的書評界引起過很多的論戰,就是關於它裡面的一些想法。為什麼會有論戰呢?其實就是你看他這本書,他就在裡面講宇宙的確是無中生有,如果你要說這一點,他等於就在挑戰歷史一直以來的很多的觀念,比如說對哲學的看法,對宗教的看法。而他又保持了某種比如說像理察·道金斯,Richard Dawkins那種科學家的態度。就他們覺得我們今天很多做哲學的人是食古不化,他們的很多的哲學觀念是建基在過去的世界認知裡面,跟不上時代的演變。現在這個時代已經不是這樣,我們今天這個世界對現實的認知已經變得非常複雜了。那麼在這個情況底下,所以建立在過去的對世界認知的模型上面的哲學也就站不住腳。比如說到底什麼叫無?虛無,nothingness這一點。
然後這本書裡面就做了很多論戰,它提出為什麼我們宇宙可以是無中生有。非常簡單一句話講是講當我們把宇宙裡面各種的粒,各種的包括負離子,負能量這些東西所有的東西加重整合,你會發現它們會彼此抵消。彼此抵消什麼概念?就宇宙我們現有所有的東西加起來彼此抵消掉,這時宇宙就不存在了。它是可以不存在的,而根據現有的物理學的一些知識理論我們可以推論,這個推論不一定對,就宇宙的確也可以是符合規律的,無中生有產生出我們今天所知道的這樣的一個宇宙出來。
這些東西當然會非常違反我們一般人的想法跟觀念,對不對?但是這個東西是可能的嗎?其實是有可能的,比如說這裡面我們還可以想像一些跟我們想像非常不一樣一些的情況,平常日常經驗非常不一樣的情況出來。比如說這裡面我們過去幾天談到的這些科普書裡面一定會談到有問題,也是大家應該知道的問題,就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裡面提出的一個核心的信念是什麼?物質或能量會使得空間跟時間彎曲。這個理論概念到了1919年之後,就不再只是個推測,因為那一天有兩支探勘隊伍在日食期間觀測太陽四周的星光,結果發現光纖偏折的角度和愛因斯坦的預測完全吻合,證實了太陽會彎曲周圍空間的推論。愛因斯坦是因為這個才成名的,而不是那個論事,那個是後來我們以為他當年憑這個出名,當年的老百姓一看哪懂得是什麼。
然後假如空間有可能彎曲,整個宇宙的幾何特性就忽然有趣多了。這跟我們過去想的宇宙的模型不同了,對不對。宇宙能彎曲,宇宙為什麼會彎曲呢?或者應該反過來講,重力恰恰是一種時空彎曲的狀態,這就是《廣義相對論》裡面的重力,或者gravitation,引力的定義嘛。然後我們這裡面還可以,我們這時間不夠多談了,但是我們也可以說一下這本書,你可以看到天文學家關心的東西的尺度跟我們一般人真是不一樣。原來勞倫斯·克勞斯曾經上過美國國會,提出希望加大政府的撥款,去研究宇宙天文。為什麼呢?這是因為他們擔心未來的天文學家再也看不到那麼多的星星了。那麼那就很悲慘了,以後的人就沒辦法做天文學研究了。這是為什麼看不到那麼多星星,因為根據宇宙膨脹的理論,我們知道所有的星星都在往外飛開,到時候也許過了大概2兆年之後,我們就再也什麼星星看不到了,您那時候研究天文就研究不了了,所以國會議員們趕緊撥款吧。
掃描屏幕下方的二維碼關注鳳凰衛視官方微信平臺,更多精彩盡在鳳凰私享會!
點擊關注@鳳凰衛視官網,更多精彩內容實時掌握
《開卷八分鐘》鳳凰衛視中文臺播出【節目專區】
主持人:梁文道【主持人專區】
首播時間:周一至周五17:05-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