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讀《神聖的再創造》:物理學並非萬能

2021-01-10 鳳凰網

  

鳳凰衛視9月17日《開卷8分鐘》【本期節目視頻】【本期薦書:神聖的再創造】

鳳凰衛視9月17日《開卷八分鐘》以下為文字實錄:

梁文道:過去幾年圍繞著宗教的種種論戰,最激烈的戰場就發生在美國,為什麼呢?因為美國有一幫基督教界的人士,強烈鼓吹要在中學的生物學課程,除了達爾文的演化論之外,還要教創造論,或者智慧設計論,告訴學生們,生物的出現,生命現象的存在,不只是因為像達爾文所說的那一套這麼簡單,而且還包括了上帝的確創造了萬事萬物,甚至他可能就只是一個非常聰明的設計師,設計好了一個程序,讓生物自動的演化出現,因此雙方鬧得是不可開交。

這時候有一個學者,非常受人尊敬的學者,提出了一個第三條路的解決方法,這就是今天給大家介紹的一本書,叫做《REINVENTING THE SACRED》,叫做再創造,或者再發明神聖,神聖的再發明。它的作者叫做斯圖爾特·考夫曼,斯圖爾特·考夫曼是誰呢?這是一個非常受人尊敬的人物,他為什麼受人尊敬,他曾經在90年代的時候,在美國一個很有名的學術機構聖塔菲當主任。在聖塔菲的時候,他作出了很多貢獻,主要就是關於龐復理論的研究,龐復理論就是研究從數學到我們的生物,到我們的社會生活裡面,有各種各樣的複雜現象,非常Complex的理論,比如說大家可能聽過六度分離這種說法,也可以說是一個龐復理論的分支。

然後考夫曼也是一個了不起的生物學家,這時候,他就提出了這麼一本書,想在這裡面提出一個調和之道。這個調和之道首先他要處理的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現代的學者,現代的世界,會那麼難以接受宗教呢?是因為我們現代的世界觀,接受了科學裡面一個很重要的想法,這個想法就是還原論。什麼叫還原論,簡單的講就是這樣,就是人類的社會,怎麼樣解釋人類社會的現象?可以透過對人,個人的解釋,來了解整個社會。怎麼樣來了解人的行為,人的想法,甚至人的感受呢?我們可以從人的器官來理解。而器官就能夠還原到細胞,細胞能夠還原到生化學,生化學能夠還原到化學,化學最後能夠還原到物理學,也就是說,我們如果掌握好這些中間的種種的環節還原途徑,我們能夠把世界萬事萬物,包括你為什麼愛上一個人,這樣簡單的現象到最後都解釋成一個物理學上定律的使然。

這樣的一個還原論的講法,使得我們現在就覺得世界是沒有意義的,宇宙都是一連串物質的構成。因此在這樣一個世界觀底下,宗教是很難存在的。這個時候,考夫曼提出一個很特別的想法,首先他對還原論提出一個質疑,第一他認為,量子力學已經對這麼簡單的還原論的說法提出了挑戰,但是更重要,他從他的專業生物學龐復理論的現象,來講的話,他認為生物學是不能夠還原到物理學的。為什麼?簡單的講,他用心臟當例子,我們要解釋心臟的功能的時候,我們會說什麼?心臟的功能是什麼?我們就說心臟的功能就是一個幫補,把血液打進全身,對不對?讓血液在身體循環。

但是心臟,你可以換一個角度,從醫生的角度講,心臟的功能,就是他心跳有聲音,這個聲音,能夠讓醫生透過他去了解你的身體健康狀況,你認為心臟到底是為了醫生而跳動,還是為了人的幫補血液而跳動?這就牽涉到你用什麼樣的系統,把它放在什麼地方來理解了。假如我們大部分都相信,心臟是血液的幫補,我們要了解心臟的功能,就必須要理解一個東西,是什麼功能,我們要把這個功能放置在一個整體,一個全體的環境,一個生物演化的環境下,才能解釋清楚,比如說我們要了解為什麼生物需要血液,血液為什麼又要流動,然後我們才能夠解釋,這個心臟的作用。

好了,為什麼這樣的東西,不能還原到物理學呢?很簡單,因為在談功能的時候,你假設的是整個生存環境,整個生理的環境。這些所謂的環境跟功能這種東西,是很難用物理學去解釋,物理學能夠告訴我們血液流動的原理,能夠告訴我們心臟肌肉運作的方式。但是他不能夠告訴我們,心臟為什麼要有這樣的功能,對不對?他沒有辦法回答為什麼的問題。在這個生物上面,所以考夫曼認為,生物學是不能夠簡單的還原成物理學來理解的。

而且更複雜的地方在哪兒?就是達爾文都曾經提出一個觀念,就是先適應。什麼叫先適應?就是達爾文發現,很多生物它的器官,或者它的一些部件,原來出現的時候,好像是沒有什麼作用的,沒有什麼功能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後來它他慢慢的就會發展出一些功能,對這個環境,對它在這個生存狀態下的存在是有幫助的。那麼為什麼生物能夠預先的,好像未卜先知的知道將來有某個需要,我現在先創造一個器官呢?難道這就真像有些人講的,是因為有一個神,他預先設計好一切嗎?不是的,這只是一個偶爾出現的現象。

但是這種偶爾出現的東西,卻非常的複雜,非常的普遍。而且我們發現,很多生物之間,他們的生態系統的關係,使得你會覺得這些生物,它們都是恰當好處的構成一個生態系。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這就是所謂的生物界裡面的龐復的現象,它的龐雜的部分。而這種龐復的現象,龐雜的部分,包括我剛才所說的,有一些器官,是預先做好,將來才有用,這樣的狀況,考夫曼認為,他們都指出了一點,就是宇宙它具有這樣的特性,它具有不斷的創造力,它充滿很多的意外。這種不斷的創造力,創造出來的東西叫什麼?

他形容叫emerge,叫做出現,這個出現,他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字眼?就是為了要跟物理學上面講的發生區別開來。物理學上講,比如說太陽黑子的運動,會怎麼樣的在什麼時候發生,什麼樣的情況,這叫發生。而生物領域裡面的東西,就叫做出現。然後他後面這本書還談到很多,包括經濟、人類的社會文明道德價值觀各方面,都具有類似的特性。這些特性都沒有辦法用簡單的物理學去解釋。於是他很大膽的提出,我們不需要認為有神的存在,但是我們不妨假設用神這樣很模糊的概念,去泛指這樣的生物現象裡面的複雜的生生不息的創造力,這種創意,這種偶然出現的東西,這種預先發明的器官,還有各種生物機能之間的配合,這樣的東西,我們就能夠尊敬它,看到演化的奇蹟,我們不需要假設有神,也能夠為它而迷倒,相信這樣的東西是神聖的。

張哲

相關焦點

  • 梁文道讀《彌勒會見記》 大師的「吐火羅文之謎」
    那到底未來佛,彌勒這個未來佛是怎麼來的呢,然後再研究一下,彌勒這個字在梵文我不會念,所以我用英文的拼法念,叫做Maitreya,那麼到底這個Maitreya是什麼意思呢?又發現它原來跟印度教裡面,原來就有的觀念metrak是一樣的東西,那麼metrak又是來自什麼地方呢?再考察下去,就發現原來是來自伊朗。
  • 梁文道:物理學像剝洋蔥 不知何時可探得宇宙起源
    鳳凰衛視12月24日《開卷八分鐘》,以下為文字實錄: 梁文道(主持人):宇宙的起源到底是什麼?傳說大哲學家羅素曾經有一次做過一場關於自然科學的演講,好像講的是《相對論》,我忘了。在那個演講裡面他提到了非常有名的亙古以來就有的問題,就宇宙的起源何在?宇宙到底是什麼?
  • 梁文道:或有另一個自己在另一宇宙做節目
    鳳凰衛視12月25日《開卷八分鐘》,以下為文字實錄: 梁文道:之前的一部美劇,最近下架了,叫《生活大爆炸》,這個《生活大爆炸》講的就是幾個科學宅男,就幾個老美是科學宅男,住在一起裡面鬧出來的笑話、故事等等。播到第七季,現在下架了,很多網民追了很久,覺得非常可惜,於是寫信承情說這劇其實挺好的,好在哪兒呢?
  • 梁文道:潛伏「公知」游離商界,如何全身而退?許子東:太會包裝
    漸漸地,他的身上出現了名人效應,甚至有出版社為了利益,特地在不易銷售的書籍腰封處印上「梁文道」三個字,但不幸被粉絲發現並舉報。梁文道得知後主動聯繫那家出版社要求停止侵權,不料對方回應:「全國又不止你一個人叫梁文道。」
  • 楊照×梁文道:隔離時期的閱讀
    梁文道舉例法國古典學者Jean-Pierre Vernant對希臘古典思想的研究,難道人不能夠要故意蓋廢墟嗎?8. 為什麼不能把孟子讀成隔壁老王?為什麼我們不應該一直反覆只讀同一個時代的書,或者不應該用這種方式去讀?我們需要了解人的多樣性,現實的情況,或者是現實的這樣的一個時代,太有限了。我們不只關心現實,我們不得不思考未來,我們不得不去想像趨勢。
  • 梁文道做客B站「宅現場」:講述好奇與思想實驗的那些事
    而來到首日場直播間的出席嘉賓,正是身為「看理想」的策劃人梁文道先生。慕名來到「B站宅現場」活動現場的觀眾們,通過彈幕與梁文道先生熱情互動,並對道長的皮膚、書架產生了濃厚興趣——人氣在短短的半小時內,就迅速突破60萬。梁文道先生一直活躍在兩岸三地的文化界,其著作和原創類節目收穫擁躉無數。
  • 這樣讀文獻,你才能進行「再創造」
    這樣讀文獻,你才能進行「再創造」
  • 梁文道:富豪徵婚不談愛情只為「配種」
    梁文道表示難以理解為何中國的富豪如此熱衷於徵婚。鳳凰衛視5月23日《鏘鏘三人行》,以下為文字實錄:竇文濤:這個結婚是吧,扎克伯格這個什麼跟他老婆結婚了。梁文道:是,對。竇文濤:這個老婆,許老師你知道什麼資訊?
  • 王正行讀《物理學的進化》︱愛因斯坦眼中的物理學三百年
    《物理學的進化》、《狹義與廣義相對論淺說》與愛因斯坦合寫《物理學的進化》這本書的英費尓德,他的名字我在胡寧的《電動力學》中讀到過。他與玻恩(M. Born,量子力學創始人之一)合作研究如何修改電動力學的麥克斯韋方程,以描述電子的經典結構,被稱之為Born-Infeld模型或Born-Infeld理論。
  • 梁文道:日本把很多小孩愛看的動畫片都改編成AV
    核心提示:本期節目竇文濤、王蒙、梁文道從電影《灰姑娘》談起,談到《灰姑娘》在全世界有一千種原始版本,很多童話故事的原始民間版本是充滿了血腥和暴力。各國文學都有自己的特點,梁文道談到,日本把很多的小孩愛看的動畫片都能夠把它改編成AV,你比如說有很流行的動畫,像《新世紀福音戰士》什麼,他們就有色情版、黃色版,他們很喜歡把這些東西扭邪、扭曲,有的很黃很暴力。
  • 聽出奇蹟•理科差生如何逆襲「萬能科學家」?
    錢偉長生在一個傳統文化氛圍濃厚的家庭,其四叔為著名國學大師錢穆。我們這裡著重要思考的是:作為一個已經步入大學的學生, 一個成年人,那麼差的理科底子為什麼還能創造出「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奇蹟?答案如果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 :潛能是本,知識是末。但 得本,何愁末。只要大腦開發好了,怎麼用都靈光 ;反之,開發 不好,學什麼都會動力不足,後勁短缺,只能在一定的層次上有 點暫時的光彩。
  • 梁文道等名家聊高考作文與文學
    梁文道等名家聊高考作文與文學 2020-07-07 20:32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
  • 梁文道:門得列夫夢中發現化學元素周期表
    鳳凰衛視7月9日《開卷8分鐘》以下為文字實錄:梁文道他在化學上的這個地位相當於牛頓在蘋果樹下,被蘋果砸到奠定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相當於達爾文坐著這個船,在加拉八哥群島上面,看到這個蜥蜴,而想到了進化論一樣的重要。那麼這麼了不起的一個科學發現的故事,它背後的動力在哪兒?首先我們要了解到,在從鍊金術一直到化學,整個知識歷史上面大家不斷追尋的東西就是元素。
  • 梁文道讀《上帝沒什麼了不起》:無神論者的挑戰
    鳳凰衛視9月14日《開卷八分鐘》以下為文字實錄:梁文道:最近幾年西方世界有一個很特別的現象,這個現象就是很多知識分子投入到一場關於宗教的大辯論裡面。
  • 如果光速並非恆定不變,並非絕對的,物理學將一夜回到400年前
    如果現在有有利的證據證明光速並非是恆定不變的,光速是相對的,那麼科學會倒退回三四百年前,回到牛頓,甚至是伽利略之前。光速是人類對時間、空間、信息、能量理解的一把鑰匙,這把鑰匙的特殊性就是光速絕對的。麥克斯韋放出大瓜19世紀,麥克斯韋創造了繼牛頓之後又一神作,統一了電磁學,他用簡單又漂亮的四個方程描述了所有電與磁的現象,何為電磁?變化的電會生磁,變化的磁會生電,然後它們就相互相生到永遠,這個東西就稱為電磁波,可見光屬於電磁波。
  • 梁文道:〈神義先於神意〉
    然而,我所身處的這個現世,似乎正在變得日益年輕;又或者該反過來講,是我變老了。於是我便開始退後、緩慢,對史上一切有名的保守派感到好奇,想知道保守究竟是什麼意思,想知道他們究竟在何等意義上保守。所以我讀萊布尼茲的《神義論》。號稱是他浩如煙海的論著當中最易懂的一本書,《神義論》其實一點也不好讀。問題不在萊布尼茲的論述太過玄奧,而在它就像他其他的作品一樣,總是充滿了引述、對話和論戰。
  • 「260封宇宙來信」致Kin241共振紅龍:成為創造與誕生的神聖母體
    致Kin241共振紅龍:成為創造與誕生的神聖母體作者、責任編輯:碗 排版:PandaYung圖:來自星之奇旅小程序親愛的共振紅龍:因為所有過去的,附著其上的好與壞,錯與對,評價與判斷,喜悅與悲傷,對下一刻的你來說都是陳舊的,每一刻,你都可以創造全新的記憶。所有事物的發生,仿佛只是不斷不斷地流經你,通過你,你以為你是讓這一切發生的存在。
  • 醫學史上的8月21日:醫學史上的萬能博士,七個領域的大拿
    歷史上的今天即1821年8月21日,被譽為「萬能博士」的德國物理學家、生物學家亥姆霍茲誕生。對醫學、生理學、心理學、光學、電動力學、數學以及氣象學都有研究貢獻。
  • 梁文道:政府應該如何處理負面新聞
    文章摘要:梁文道介紹香港暢銷政治科普書籍《新君王論》這書在香港受歡迎是因為蔡子強常常跟大家講現代領導無論是商界或者是政界,他們應該具備的某些知識跟手段是什麼。同時主持人梁文道也通過美國前總統羅斯福的例證來說明,作為政府的負責人該如何面對負面新聞、醜聞和突發事件。
  • 神聖幾何的真相:能量、頻率、通道、意識的進化合一!
    宇宙中所有的事物都包含幾何學,不管是人體,動植物,還是颶風和海岸線,從最小的粒子到肉眼可看到物質,再到行星,星系銀河,都不可避免的蘊含著幾何模式。而用三維打造的YANTRA的倒影竟然是生命之花(生命之花是宇宙創造的第一個圖案),這個「創世」巧合發人深省。神聖幾何是宇宙能量的結構,也是宇宙意識透過宇宙力量(源頭)的自我顯現。它的秘密不止於此,事實上它的偉大和神聖完全超出了我們的認知,想要走得更深,我們就得從宇宙的終極法則開始,那就是能量,物質和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