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史上的8月21日:醫學史上的萬能博士,七個領域的大拿

2021-01-09 騰訊網

歷史上的今天即1821年8月21日,被譽為「萬能博士」的德國物理學家、生物學家亥姆霍茲誕生。對醫學、生理學、心理學、光學、電動力學、數學以及氣象學都有研究貢獻。

1821年8月21日,亥姆霍茲(Hermann Ludwig Ferdinand von Helmholtz,1821.8.21-1894.9.8)出生在波茨坦。父親是當地的哲學和文學老師。亥姆霍茲性格同母親一樣,自小即沉默寡言,父親則教會他古典語言及法語、英語、義大利語,還教會他一些基於哲學的對自然的理解。這些「自然哲學」其實是一些推測性的哲學見解,以致於亥姆霍茲後來的一大部分實驗都是用來反駁其中的一些觀點。他的父親還教授他音樂和繪畫,這也極大地影響了他後來的一些研究。

1838年,他進入柏林弗裡德裡希威廉姆醫學院,接受醫學院免費教育的條件是畢業後要從事8年的軍醫服務。在校期間,他進入約翰·穆勒(當時最著名的德國科學家)的研究所。畢業後,他進入部隊服役,並在營房裡開展實驗。1848年,他受聘柏林解剖館和美術館講師。1855年成為德國波恩大學解剖學和生理學教授。1858年回到海德堡,此時他的興趣已經從生理學轉移到物理學。1871年,他受聘柏林大學物理學教授,1888年,被任命為柏林物理技術研究所第一人所長。1867年,他最偉大的作品《生理光學手冊》出版,書中他的生理研究輔以精確的數學算法和物理學原理。

自然哲學是由康德在18世紀80年代提出的,他指出時間、空間和因果關係的概念不是感官經驗的產物,而是人們能夠感知世界的心理屬性。因此,頭腦並不像經驗主義者所堅持的那樣,僅僅記錄自然界的秩序;相反,心靈組織了感知的世界,從而反映了神聖的理性,可以從幾個基本原則中推斷出世界的體系。亥姆霍茲反對這種觀點,堅持所有的知識都來自感官。此外,所有的科學都可以而且應該被簡化為經典力學,在他看來,包涵物質,力量,以及後來的能量,作為實相的整體。

1842年,亥姆霍茲開始了關於神經纖維和神經細胞之間聯繫的研究,之後研究動物熱。他認為,如果生命熱不是有機體內參與化學反應的物質的所有熱量之和,就必須有不受物理定律約束的其他熱源。他得出結論,生命熱必須是有機體內機械力的產物。他又進一步闡述,他認為所有的熱量都與普通的力有關,他說力本身是永遠不可能被摧毀的。他於1847年發表的《關於力的守恆》的論文,標誌著生理學和物理學進入一個新時代。亥姆霍茲還發明了最早期的眼底鏡,並通過眼底檢查來發現高血壓等。1858年,他發表論文《關於積分流體力學方程渦旋運動符合》,1863年,他發表論文《論聲調作為音樂理論的生理基礎》。

1894年9月8日,亥姆霍茲在德國柏林去世。他是第一個用物理方法研究神經系統的人還發現了能量守衡和能量轉化定律。因為對醫學、生理學、心理學、光學、電動力學、數學甚至氣象學的諸多貢獻,後人將亥姆霍茲稱為「萬能博士」。

醫學科普,我們是認真的。我是五號醫生吳昊,歡迎關注。明天見!

相關焦點

  • 醫學史上的8月16日:實驗心理學之父威廉·馮特出生
    歷史上的今天即1832年8月16日,實驗心理學之父、德國心理及生理學家威廉·馮特出生。1832年8月16日,威廉·馮特(Wilhelm Wundt,1832.8.16-1920.8.31)出生在德國巴登地區的曼海姆,父親是一名牧師。童年時期的馮特喜歡獨自幻想,因此也少有玩伴。
  • 【醫學趣聞】醫學史上最瘋狂的十大療法
    今天小和就帶大家盤點一下醫學史上最瘋狂的十大療法,看完之後你就知道我們現在有多幸福。1.環鋸術古代人得了偏頭痛該怎麼治療呢?答案就是醫生會在你的頭骨上鑽一個洞,並且手術期間不使用麻醉藥物(當時沒有麻醉)。這種有意在頭骨上鑽孔手術叫做「環鋸術」,主要針對癲癇、精神病和頭痛患者。
  • 醫學史上的1月10日:瑞典生化學家伯格斯特朗出生
    歷史上的今天即1916年1月10日,瑞典生化學家伯格斯特朗(蘇恩·卡爾·伯格斯特朗Sune K.Bergstrm,1916.1.10-2004.8.15)出生。1916年1月10日,伯格斯特朗出生在瑞典斯德哥爾摩。1940年獲得瑞典皇家卡羅琳學院生物學學士學位。
  • 史上最恐怖的醫學博物館
    該博物館主要收藏有醫學畸形、解剖和病理學標本、古代醫療器械、蠟模等,如雙頭顱人、獨角面人,三胞連體嬰兒、以及人體病變巨結腸等標本,主要供醫學研究之用。三條腿的怪人   Blanche Dumas是史上最知名的畸形兒之一,她1860年出生於加勒比海的馬提尼克島,生下來就有3條腿、2個陰道,2個膀胱及4個乳房。
  • 醫學史上的7月15日:卡爾·韋瑟出生,他重新繪製了進化樹
    【醫學史上的7月15日:美國醫學微生物學家卡爾·韋瑟出生,他重新繪製了進化樹、提出真核生物、三域說,曾和屠呦呦競爭諾獎】1928年7月15日,美國微生物學家卡爾·韋瑟(Carl R.Woese,1928.7.15-2012.12.30)出生。
  • 史上最大精準醫學臨床試驗開始招募病人
    今日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宣布史上最大精準醫學臨床試驗開始招募病人。這個實驗將招募1000病人,將同時研究20多個藥物(包括已上市和尚在臨床研究階段的藥物)在20幾個基因突變或過度表達人群(包括EGFR、HER2、MET、 BRAF、NF1、GNAQ、GNA11、TSC1/2、 PTEN、Patch、NF2、ALK、ROS、FGFR)的療效。
  • 醫學史上的1月4日:探索生命的物理學家埃爾溫·薛丁格去世
    歷史上的今天即1961年1月4日奧地利著名物理學家埃爾溫·薛丁格(Erwin Rudolf Josef Alexander Schrdinger,1887.8.12—1961.1.4)去世。1887年8月12日,薛丁格出生在奧地利維也納,祖輩是巴伐利亞人,後來定居維也納。
  • 醫學史上的10月13日:細胞病理學、社會醫學創始人微爾嘯出生
    歷史上的今天1821年10月13日,病理學家、細胞病理學創始人、社會改革家、政治家、社會醫學鼻祖、德國著名內科醫生微爾嘯(魯道夫·微爾嘯Rudolf Virchow,1821.10.13-1902.9.5)出生。
  • 醫學史上的1月6日:瑞士免疫學家、病理學家辛克納吉出生
    歷史上的今天即1944年1月6日,瑞士免疫學家、病理學家辛克納吉(羅夫·辛克納吉Rolf M.Zinkernagel,1944.1.6-)出生。1944年1月6日,辛克納吉於瑞士巴塞爾附近的一個叫裡亨的村莊。
  • 醫學史上的3月9日:兩次學術轉型的天才學霸終獲諾貝爾獎
    點擊查看 歷史上的今天,1981年3月9日是美國分子生物學家德爾布呂克(Max Ludwig Henning Delbrück)逝世的日子,通過名字我們大概能了解到他是一位德裔美國人。德爾布呂克的學術生涯經歷了兩次轉型,對於普通人來看,每一次的改變都幾乎是翻天覆地的。
  • 醫學史上12月28日:PCR創始人卡裡·穆利斯出生,醫學科研裡程碑
    歷史上的今天即1944年12月28日美國生化學家(Kary B.Mullis,1944.12.28-2019.8.7)出生於美國紐約的勒努瓦。穆利斯從小在北卡羅萊納州農村長大,農場的奶牛、草地以及剝豌豆、串豆子、剝蘋果、梨和桃子等等成為他童年的記憶。
  • 被FBI帶走的醫學博士,帶21瓶癌細胞到底有什麼用?
    美國開始打擊生物醫學領域智慧財產權盜竊,鄭灶松撞上了嚴查時期。鄭灶松從小是個學霸,研究生階段就顯示出了較高的學術素養。他研究的IncRNA是生物科技最前沿的領域之一,在癌症治療方面有想像空間。29歲的醫學博士生鄭灶松,在波士頓機場被美國聯邦調查局(FBI)逮捕了。
  • 醫學史上的7月1日:波蘭化學家C·豐克為維生素命名
    接下來我們看看,醫學史上的今天還發生了哪件值得紀念的事情。 1911年7月1日,在倫敦工作的波蘭科學家C·豐克把飲食中含有的未知其結構的「輔助食物因子」即某種特殊的有機化合物取名為 「vitamine」,即現今家喻戶曉的維生素。
  • 醫學史上的11月30日:美國內分泌學家安德魯·V·沙利出生
    歷史上的今天即1926年11月30日,美國內分泌學家安德魯·V·沙利(Andrew V.Schally,1926.11.30-)出生於在波蘭威爾諾(現立陶宛維爾紐斯)。 安德魯的父親是一名職業兵,曾在奧地利維也納和法國聖西爾軍事學院受訓,二戰爆發他時不得不離開家人與盟軍作戰。
  • 醫學史上的8月23日:肌紅蛋白發現者,諾獎得主肯德魯去世
    歷史上的今天即1997年8月23日,英國生化學家約翰·肯德魯去世。1917年3月24日,約翰·肯德魯(John Cowdery Kendrew,1917.3.24-1997.8.23)出生在英國牛津,父親威爾弗裡德·肯德魯(Wilfrid George Kendrew)是牛津大學氣候學的學者;母親是一位藝術歷史學家,多年居住在義大利佛羅倫斯。
  • 苦讀8年醫學,他為什麼拿了博士學位卻放棄從醫?
    8年前,羅鶴以很高的高考分數,報了上海這所大學醫學院的八年制,不止他們學校,當時八年制醫學生的錄取分數,在各醫學院校都位居各專業的前列,招收了最優秀的一批高中生。八年制順應了中國醫療人才層次提升的大趨勢,也確實參與到了歷史的進程,做出了很大貢獻。2002年時,中國146萬多執業醫師中,大專、中專及以下學歷的超過60%,有博士學歷的0.6%,不超過9000人。
  • 大醫戚壽南:留美歸來,從「心」出發 | 醫學史上的10月29日
    日,新中國成立25年有餘之際,在美國洛杉磯的玫瑰崗墓園裡,正舉行一場盛大的安息儀式。➤學霸少年,揚威中外1893年2月2日,戚壽南降生在寧波的一個木工家庭中。他從小聰穎過人,求學生涯一帆風順,23歲時便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南京金陵大學,隨後獲得美國羅氏基金的贊助,被保送至醫學聖地——美國霍普金斯醫學院,短短四年便獲得了醫學博士學位,他也是霍普金斯醫學院建校以來,首位中國畢業生。名校畢業的戚壽南,隨後進入馳名世界的美國麻省總醫院。
  • 醫學史上的1月13日:因戰爭爆發錯失諾獎的美國生物學家哈裡森
    歷史上的今天即1870年1月13日,美國生物學家哈裡森(羅斯·格蘭維爾·哈裡森Ross Granville Harrison,1870.1.13-1959.9.30)出生。
  • 醫學史上的7月23日:中國物理化學奠基人之一黃子卿逝世
    1982年7月23日,中國物理化學奠基人之一黃子卿逝世。 黃子卿,字碧帆(1900.1.2—1982.7.23)1900年1月2日生於現今廣東梅州市梅縣區槐子崗村。
  • 醫學史上的8月30日:列文虎克將人類視野帶入微觀世界
    歷史上的今天即1723年8月30日,荷蘭著名顯微鏡學家、微生物學家列文虎克去世。> 列文虎克(安東尼·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1632.10.24-1723.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