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1821年10月13日,病理學家、細胞病理學創始人、社會改革家、政治家、社會醫學鼻祖、德國著名內科醫生微爾嘯(魯道夫·微爾嘯Rudolf Virchow,1821.10.13-1902.9.5)出生。
1821年10月13日,微爾嘯生於在現波蘭的斯維得溫,從普魯士軍事學院醫學專業畢業後,1843年他又在柏林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學位。1849年,他受聘維茨堡大學病理學教授開始針對細胞的研究。他在施萊登施旺的細胞學說基礎上系統地完善了細胞病理學理論,即所有的疾病都是細胞的疾病,大力推動細胞病理學的發展。1858年,他撰寫的巨著《細胞病理學》出版,自此創建細胞病理學說(cellular pathology)。
人們在他的理論指導下應用光學顯微鏡直接觀察疾病的組織病變,大幅度提高了診斷的準確率。細胞病理學說為病理學發展和病理學診斷帶來劃時代的改變,引發了醫學生物學的革命。
微爾嘯在臨床發現腿部感染壞疽的患者經常死於心衰或腦卒中。他因此推測受感染的血管形成血栓,脫落後阻塞心腦血管。1845年,他將這種現象命名為血管栓塞(Embolism)。他推測相同病變也會出現在腦血管中,因此又創造了血栓形成(Thrombosis)。後人將血流改變、凝血改變和內皮細胞損傷命名為「Virchow三角(微爾嘯三角)」即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因為對血液細胞病理學的研究,微爾嘯還首次發現了白血病。
微爾嘯還是一位偉大的人道主義者,被認為可以與希波克拉底等各個時代的最偉大的醫生齊名。他積極從政,熱心大眾健康和公共衛生,提倡醫學教育改革。他認為醫學帶有社會科學屬性,醫生應該是窮人的代言人。
1902年9月5日,微爾嘯因心力衰竭逝世,終年80歲。
醫學科普,我們是認真的。我是五號醫生吳昊,歡迎關注。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