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信息董事長馬天暉:力爭2025年成為國內一流信息產業集團

2021-01-09 中證網

  在公司成立20周年之際,航天信息日前發布了愛信諾企業服務平臺。航天信息黨委書記、董事長馬天暉在接受中國證券報等媒體採訪時表示,數位化時代,企業面臨開放、平等、協作、共享的市場競爭發展趨勢,過去單打獨鬥的發展模式很難成功,平臺化發展則是不二之選。在公司成立20周年當口,航天信息升級了發展願景,提出「成為國際一流的信息產業集團,致力於信息更安全、更增值,社會更智能、更誠信」的戰略目標。到2025年,航天信息力爭成為具有行業知名度與影響力的國內一流信息產業集團,成為國家軟體與信息產業的主力軍。

  疫情期間活躍用戶數增150%

  中國證券報記者:疫情在一定程度提升了很多企業的數位化程度和意願,公司有哪些體會?

  馬天暉:公司結合疫情之下廣大企業遇到的難點、痛點,整合企業從合同籤署、財稅業務到遠程辦公、檔案管理等全流程的需求,快速推出了30餘款智能產品和「雲產品」,包括代帳、記帳、財稅諮詢、稅收籌劃、線上直播等,為企業打造全程電子化的「管家式」服務。據統計,疫情期間,航天信息服務的辦稅大廳70%以上的納稅人都選擇使用「航天信息智能微廳」等智能自助終端進行稅務業務辦理。此外,公司在疫情期間持續推出電子合同、視頻會議、線上財稅業務培訓等在線辦公解決方案,活躍用戶數比往年同期增長了150%。截至目前,已有500多萬家企業藉助航天信息電子合同服務,實現了線上遠程籤約;約900多萬家企業使用航天信息協同辦公軟體。

  中國證券報記者:稅務改革政策給公司傳統金稅業務帶來哪些挑戰,如何應對?

  馬天暉:近年來,國家稅務機關穩步推進發票電子化改革促進辦稅提速增效降負,持續推進減稅降費政策直達快享。今年以來,發票電子化推廣加速,年底前將基本實現新辦納稅人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化。可以預見,隨著發票電子化改革的全面推進,財稅服務行業開啟全面轉向數位化服務發展的變革,這種變革一方面對航天信息傳統的稅控系統推廣服務模式形成一定衝擊,同時也是航天信息在財稅行業創新和發展的重大機遇。一方面公司堅決貫徹落實國家稅務總局工作要求,積極響應國家「便民辦稅春風行動」舉措,圍繞稅收新政策和稅務系統新需求,積極開展技術研發攻關和服務推廣,做好技術服務保障工作。另一方面,公司在傳統業務受到政策和疫情的重大影響下,積極推動業務轉型升級,持續推動「網際網路+稅務」「網際網路+政務」等新業務模式,滿足企業財稅服務的新需求。

  例如,公司聚焦稅局和納稅人的業務需求,積極推廣智慧電子稅局和雲稅智能終端,提高徵納雙方辦稅效率,提升納稅人辦稅滿意度。在行業應用方面,我們推出了融合進銷項、多稅種一體化的集團客戶整體解決方案;立足千萬稅控用戶,搭建愛信諾企業服務平臺,將打造全國最大的企業網上家園,切實解決中小企業經營中的痛點和難點。

  積累近2000萬戶企業資源

  中國證券報記者:公司成立20年,主要積累了哪些優勢,未來利潤增長點是什麼?

  馬天暉:經過近20年的積累與發展,航天信息逐漸形成了特有的競爭優勢與能力資源,一是服務了近2000萬戶的企業用戶和政府客戶,形成深厚的積澱和業務拓展能力。二是建立了規範完善、遍布全國的營銷服務體系,本地化的市場資源與服務能力成為航天信息有別於其他企業的獨特優勢。三是藉助多年的業務積累和優異的業績表現,形成了一定行業地位與影響力,也獲得了國家及行業的多項重要資質,有較高的市場認可度。

  公司持續聚焦政府(行業)及企業客戶市場,逐步由金稅及企業市場產業、金融科技及服務產業、物聯網技術及應用產業三大板塊調整變更為金稅產業、金融科技服務產業、智慧產業、網信產業四大產業板塊,進一步優化了公司業務布局。同時,公司成立海外事業部,統籌開展海外業務。

  未來,面向政府及行業信息化市場,航天信息將提供以信息安全為特色的數位化、智能化的科技產品及信息服務,幫助建設現代化的社會治理體系、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監管服務及民生服務;面向企業信息化市場,為企業提供數位化、智能化的科技產品及信息服務,並拓展增值服務,構建更加誠信、規範、有序的市場生態。

  中國證券報記者:公司怎樣看待區塊鏈技術價值?有哪些布局?

  馬天暉:區塊鏈是新基建中的「可信」信息基礎設施,憑藉其技術內生的信任機制,將成為數字經濟與數字社會的基石。早在2016年,我們就開展了區塊鏈技術研究與應用。近期,航天信息更加快了區塊鏈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的步伐,打造形成了1個基礎平臺+4個通用平臺的平臺產品,包括企業級BaaS服務平臺、區塊鏈一體機等,已在稅務、政務、民生、金融、軍工等多領域形成解決方案,並成功落地應用,目前在區塊鏈產業發展中處於領先水平。

  未來進一步提升資本運營能力

  中國證券報記者:如何進一步利用資本市場做大做強?

  馬天暉:航天信息將圍繞發展戰略目標,聚焦主業,利用上市公司平臺,提升資本運營能力,將在對外投資及併購、再融資等方面開展相關工作,進一步提升公司的價值創造能力。未來,公司產業投資及收併購將緊密圍繞戰略布局,聚焦「4+1」板塊,重點關注具有科技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能力,以及提升公司信息安全核心能力的相關企業,通過資本運營助推公司產業發展,鞏固行業地位,提升市場佔有率,帶動經濟效益穩健增長。公司還將圍繞各主業發展需求,通過資本運營,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豐富融資方式,為產業發展提供資源保障;同時,通過資本運營優化公司產業結構,調整產業布局,集中優勢資源實現主業做強做大,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航天信息將繼續肩負央企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緊緊圍繞「成為國際一流的信息產業集團,致力於信息更安全、更增值,社會更智能、更誠信」的企業願景,積極發揮在信息技術領域的優勢,為我國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數字中國建設貢獻更多力量。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網註明來源非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更好服務讀者、傳遞信息之需,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

相關焦點

  • 航天信息董事長馬天暉:以對客戶的價值創造實現自身價值
    面對新的變化,航天信息結合廣大企業遇到的難點、痛點,整合企業從合同籤署、財稅業務到遠程辦公、檔案管理等全流程的需求,快速推出了30餘款智能產品和「雲產品」,包括代帳、記帳、財稅諮詢、稅收籌劃、線上直播等,為企業打造全程電子化的「管家式」服務。在航天信息黨委書記、董事長馬天暉看來,這是航天信息攻堅克難,圓滿完成的又一次「大考」。
  • ...力量構建企業服務新生態——專訪航天信息黨委書記、董事長馬天暉
    作為奮戰在信息技術產業領域的「國家隊」,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信息安全為核心,重點發展金稅、金融科技服務、智慧、網信產業,積極拓展國際化業務,20年來已服務近2000萬企業用戶和政府客戶,成為國家大型信息化工程和電子政務領域主要參與者。
  • 專訪航天信息黨委書記、董事長馬天暉:匯聚數字經濟新趨勢新動能...
    大會上,航天信息黨委書記、董事長馬天暉說,「愛信諾企業服務平臺構建了航天信息、生態夥伴和企業用戶之間互相連接的、以信息與服務蓄勢賦能的高速公路,以財稅服務為基礎,將生態夥伴、上下遊產業鏈和企業應用連接在一起。」蓬勃發展的二十年時間裡,航天信息在生產經營、研發創新、市場拓展、公司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績。
  • 揭秘「科創國家隊」的創新方法論 航天信息董事長馬天暉:我們不...
    作為上市央企航天信息的掌舵人,在承擔央企責任的同時,馬天暉也嘗試打破思維邊界,在商業模式創新、區塊鏈技術探索、牽手BAT合作、完善競爭機制等方面找出創新方法論。 航天信息是由央企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控股、以信息安全為核心技術的IT行業高新技術國有上市公司。2020年初,每日經濟新聞《專訪董事長》欄目記者再度走進航天信息,探尋這家兼具央企和科技企業氣質的上市公司。
  • 戰「疫」專訪|航天信息董事長馬天暉:線下業務面臨挑戰,轉變思路...
    談及此次疫情,航天信息(600271,SH)董事長馬天暉向《每日經濟新聞》(下簡稱NBD)記者發出感嘆,「我們的員工不講條件、敢打頭陣,勇於轉型,關鍵時刻衝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真正做到了把初心落在行動上,把使命擔在肩膀上」。航天信息是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控股,以信息安全為核心技術的IT行業高新技術國有上市公司。稅務業務是航天信息的基業,更是核心業務。
  • 航天信息獲「2020年度ICT產業影響力 企業獎」等多項榮譽
    2020年12月16日,以「新基建為產業數智化賦能」為主題的2020ICT企業家大會在北京舉行。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受邀出席大會,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馬天暉作題為「創新理念引領,創新技術驅動——服務政府治理,助力企業發展,賦能產業數智化」的主題演講。
  • 馬天暉:服務國計民生 彰顯企業責任與擔當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馬天暉在致辭中表示,作為國家大型信息化工程和電子政務領域的主力軍,航天信息充分彰顯了企業的社會責任與使命擔當。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馬天暉 馬天暉介紹,航天信息成立於2000年11月1日,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控股、以信息安全為核心的
  • 承載20年高新技術積澱 航天信息攜「智慧生態創新峰會」向高質量...
    作為奮戰在信息技術產業領域的「國家隊」,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信息安全為核心,重點發展金稅、金融科技服務、智慧、網信產業,積極拓展國際化業務,20年來已服務近2000萬企業用戶和政府客戶,成為國家大型信息化工程和電子政務領域主要參與者。
  •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第七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決議公告
    會議以通訊表決的方式審議通過了以下議案:  一、審議通過了「關於選舉公司董事長的議案」  同意選舉馬天暉女士為公司第七屆董事會董事長,任期三年(即自2019 年6月11日起至 2022年6月10日止)。  表決結果:9票同意,0票反對,0票棄權。
  • 重磅丨航天信息召開2021年工作會
    航天信息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周振浩宣讀了《關於下達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各經營單位主要經營指標的通知》。會上,捷文公司、新疆航信、西藏航信、山東航信、重慶航信等五家經營單位作了表態發言,表達了克服一切困難努力完成年度經營任務的信心和決心。
  • 大濟南新藍圖系列報導④提升隊伍「含金量」 濟南力爭到2025年人才...
    根據《綱要》,濟南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高效集聚創新要素,加快齊魯科創大走廊建設,高水平打造中科院濟南科創城,籌建空天信息大學,持續實施泉城系列重點人才工程,以政策精準「滴灌」促進人才活力競相逆發,力爭到2025年人才總量突破300萬。
  • 2020新年獻詞丨乘風破浪 推進航天信息高質量發展
    伴隨著冬日溫暖的陽光,我們迎來的,是新世紀的第三個十年,是航天信息的20歲芳華。在2020的第一天,我們要向每一位與航天信息有關的你,道一聲:新年好。激情與汗水成就了過去。過去的一年,是奮發有為、碩果纍纍的一年。
  • 我國計劃2025年形成天基物聯網產業生態
    驅動中國2020年10月21日消息,在近日舉辦的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表示,計劃將在2023年前初步完成行雲工程建設,到2025年形成設計、製造、運營、應用、服務五位一體的天基物聯網產業生態,為全球用戶提供低成本,高質量的天基物聯網應用解決方案。
  • 金駿馬獎揭曉:航天信息獲兩項資本市場榮譽
    在本屆論壇活動中,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榮獲「最具工匠精神上市公司」獎,航天信息黨委書記、董事長馬天暉獲譽「上市公司卓越領軍者」。金駿馬獎獎盃「最具工匠精神上市公司」獎主要表彰近三年淨利潤持續增長,且在行業內具有表率作用的上市企業。
  • 上海市金融工作局局長解冬:力爭到2025年把上海建設成為亞洲資產...
    今年是上海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之年,站在新的起點,將進一步加強改革創新,積極探索、勇於突破,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增添新的發展動力。  據解冬介紹,上海已經形成門類齊全的金融要素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各類持牌金融機構超過1600家,全球排名前10位的國際資管機構均已來滬展業,上海保險資管、公募基金規模佔全國的比重均超過30%。
  • 中國航天董事長吳燕生:到2045年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航天企業集團
    雲財經訊,2020年全國企業家活動日暨中國企業家年會活動於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廣東省東莞市召開,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吳燕生出席會議並演講。
  • 樓陽生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吳燕生舉行工作會談
    原標題:樓陽生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吳燕生舉行工作會談 本報訊(記者楊文)11月13日,省委書記樓陽生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吳燕生舉行工作會談,就進一步加強戰略合作進行深入交流。省委副書記、省長林武,省領導李鳳岐、王一新出席。
  • 領導人親證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成立,發展5G核心技術,光通信迎...
    據新華社消息,承載著解決我國信息光電子製造業「關鍵和共性技術協同研發,實現首次商業化」戰略任務的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26日在武漢烽火科技集團正式掛牌成立。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致力於共建信息光電子產業創新平臺,聚焦新一代網絡、5G等信息光電子應用領域,在高端材料生長、核心晶片工藝、先進封裝集成等方面突破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瓶頸。力爭通過3-5年建設,建成國際一流的信息光電子製造業創新平臺;力爭到2025年,實現核心光電子晶片和器件自主可控。
  • 北侖:奮力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力爭進入國內大城市一流強區
    北侖:奮力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力爭進入國內大城市一流強區 2020-12-19 15: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吳燕生與中國商飛董事長賀東風座談,考察5G+工業網際網路應用
    【點擊右上角加&39;,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9月14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吳燕生一行到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商飛)實地考察5G+工業網際網路應用,並與中國商飛黨委書記、董事長賀東風進行了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