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信息董事長馬天暉:以對客戶的價值創造實現自身價值

2021-01-09 金融界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李喬宇

疫情推動了社會生產、消費模式的轉變,加速了企業數位化的進程。面對新的變化,航天信息結合廣大企業遇到的難點、痛點,整合企業從合同籤署、財稅業務到遠程辦公、檔案管理等全流程的需求,快速推出了30餘款智能產品和「雲產品」,包括代帳、記帳、財稅諮詢、稅收籌劃、線上直播等,為企業打造全程電子化的「管家式」服務。

在航天信息黨委書記、董事長馬天暉看來,這是航天信息攻堅克難,圓滿完成的又一次「大考」。

20年繳稅122億元

馬天暉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疫情期間航天信息持續面向企業用戶提供高質量服務。

據統計,疫情期間,辦稅大廳70%以上的納稅人都選擇使用航天信息建設的智能微廳等智能自助終端進行稅務業務辦理。此外,航天信息在疫情期間持續推出電子合同、視頻會議、線上財稅業務培訓等在線辦公解決方案,活躍用戶數比往年同期增長了150%。

這並非航天信息首次應對「大考」。2019年4月1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19年深化增值稅改革的工作安排和工作要求的26天後,航天信息火速為700多萬戶一般納稅人完成系統更新升級,助力國家減稅降費的好政策第一時間落實到企業。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航天信息歷時4年的研發成果——旅客自助通關設備通過了實戰檢驗。4年間,航天信息自助通關項目團隊申請專利24項,在深圳、珠海、廈門、琿春、順德等地布局500餘條自助通道和300多臺邊檢用自助設備。

馬天暉告訴記者,「航天信息始終堅持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國計民生。」自正式成立至今的20年裡,航天信息累計實現利潤總額276億元、上繳國家稅收122億元,累計向股東分紅59億元。

迎接「雲產業」爆發元年

日前,航天信息正式宣布,愛信諾企業服務平臺全新上線,將探索平臺經濟下的商業模式。據介紹,愛信諾企業服務平臺將聚焦企業網際網路服務,以票、財、稅服務為特色,致力於提供企業經營全鏈條、企業發展全生命周期的綜合服務和開放生態。

愛信諾企業服務平臺的發布,也折射出航天信息商業模式的轉變。過去,航天信息採取「產品+服務」模式,而今逐步升級到「平臺+產品+服務」模式。在融入了「平臺」的商業模式中,航天信息依託平臺連接核心價值的提供方和客戶,滿足客戶需求、提升客戶體驗、降低交易成本;依託產品和服務,以對客戶的價值創造實現對自身的價值創造。

「我們希望能夠以財稅業務為核心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以實際需求為導向,為企業提供財稅應用、供應鏈融通、企業風控、法律法規等多項應用及服務」。談及新產品,馬天暉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我們期望,愛信諾企業服務平臺能成為一個連接器,連接生態夥伴、連接供應鏈上下遊、連接千萬企業」。

馬天暉告訴記者,當前,信息技術產業迎來了歷史性機遇,以5G、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一系列新興技術正密集突破、加速迭代。數位技術、產品、服務正在迅速向各行各業融合滲透。

「2020年是『雲產業』爆發式成長的元年。」馬天暉認為,「突發的疫情對產業、行業、企業發展都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信息產業也不例外。與此同時,也催生了行業的轉型與重構,創造了新的需求和場景、新的產業鏈組織模式、新的經營管理和生活方式,特別是整體加速了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雲化發展進程。」

馬天暉告訴記者,航天信息正組織研究並部署「雲業務」模式發展方案,不斷提升整體服務能力,朝著成為國際一流的信息產業集團的發展願景大步邁進。

相關焦點

  • 揭秘「科創國家隊」的創新方法論 航天信息董事長馬天暉:我們不...
    作為上市央企航天信息的掌舵人,在承擔央企責任的同時,馬天暉也嘗試打破思維邊界,在商業模式創新、區塊鏈技術探索、牽手BAT合作、完善競爭機制等方面找出創新方法論。 航天信息是由央企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控股、以信息安全為核心技術的IT行業高新技術國有上市公司。2020年初,每日經濟新聞《專訪董事長》欄目記者再度走進航天信息,探尋這家兼具央企和科技企業氣質的上市公司。
  • 航天信息董事長馬天暉:力爭2025年成為國內一流信息產業集團
    在公司成立20周年之際,航天信息日前發布了愛信諾企業服務平臺。航天信息黨委書記、董事長馬天暉在接受中國證券報等媒體採訪時表示,數位化時代,企業面臨開放、平等、協作、共享的市場競爭發展趨勢,過去單打獨鬥的發展模式很難成功,平臺化發展則是不二之選。
  • ...力量構建企業服務新生態——專訪航天信息黨委書記、董事長馬天暉
    作為奮戰在信息技術產業領域的「國家隊」,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信息安全為核心,重點發展金稅、金融科技服務、智慧、網信產業,積極拓展國際化業務,20年來已服務近2000萬企業用戶和政府客戶,成為國家大型信息化工程和電子政務領域主要參與者。
  • 戰「疫」專訪|航天信息董事長馬天暉:線下業務面臨挑戰,轉變思路...
    談及此次疫情,航天信息(600271,SH)董事長馬天暉向《每日經濟新聞》(下簡稱NBD)記者發出感嘆,「我們的員工不講條件、敢打頭陣,勇於轉型,關鍵時刻衝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真正做到了把初心落在行動上,把使命擔在肩膀上」。航天信息是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控股,以信息安全為核心技術的IT行業高新技術國有上市公司。稅務業務是航天信息的基業,更是核心業務。
  • 專訪航天信息黨委書記、董事長馬天暉:匯聚數字經濟新趨勢新動能...
    大會上,航天信息黨委書記、董事長馬天暉說,「愛信諾企業服務平臺構建了航天信息、生態夥伴和企業用戶之間互相連接的、以信息與服務蓄勢賦能的高速公路,以財稅服務為基礎,將生態夥伴、上下遊產業鏈和企業應用連接在一起。」蓬勃發展的二十年時間裡,航天信息在生產經營、研發創新、市場拓展、公司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績。
  • 承載20年高新技術積澱 航天信息攜「智慧生態創新峰會」向高質量...
    作為奮戰在信息技術產業領域的「國家隊」,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信息安全為核心,重點發展金稅、金融科技服務、智慧、網信產業,積極拓展國際化業務,20年來已服務近2000萬企業用戶和政府客戶,成為國家大型信息化工程和電子政務領域主要參與者。
  • 馬天暉:服務國計民生 彰顯企業責任與擔當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馬天暉在致辭中表示,作為國家大型信息化工程和電子政務領域的主力軍,航天信息充分彰顯了企業的社會責任與使命擔當。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馬天暉 馬天暉介紹,航天信息成立於2000年11月1日,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控股、以信息安全為核心的
  • 2020新年獻詞丨乘風破浪 推進航天信息高質量發展
    伴隨著冬日溫暖的陽光,我們迎來的,是新世紀的第三個十年,是航天信息的20歲芳華。在2020的第一天,我們要向每一位與航天信息有關的你,道一聲:新年好。激情與汗水成就了過去。過去的一年,是奮發有為、碩果纍纍的一年。
  • 航天信息獲「2020年度ICT產業影響力 企業獎」等多項榮譽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受邀出席大會,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馬天暉作題為「創新理念引領,創新技術驅動——服務政府治理,助力企業發展,賦能產業數智化」的主題演講。馬天暉發表主題演講馬天暉闡述了在新基建背景下,企業面臨的新需求、新機遇,分享了航天信息對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決策部署的理解與認識,以及致力於推動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與產業深度融合的探索與實踐
  • 創造價值與傳遞價值
    任何企業其實簡單二元論就是幹兩件事情,創造價值和傳遞價值。簡單來說創造價值就是創造產品,這個產品可以是任何實體產品,也可以是任何勞動成果。而傳遞價值就是把產品或成果賣出去,使之有價值。比如海爾是生產冰箱的,而蘇寧是賣冰箱的,海爾就是在創造價值,而蘇寧就是在傳遞價值。接下來的問題是創造價值重要還是傳遞價值重要?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 如何用「客戶價值主張」模型分析產品價值?
    「用戶價值主張」通過三步法來分析一個產品的產品價值,幫助企業找到與其他競品競爭中的突破口,快速錨定產品的競爭優勢,鞏固自身在行業中的生態位。如果我們在這樣不斷顛覆傳統的時代去尋找產品自身不變的主題,那就只有產品價值和其始終在追尋的用戶需求了。首先明確,產品價值並不是網際網路行業專屬的概念,就如同1927年寶潔公司首次創造了產品經理概念一樣,產品價值這一概念早就存在於上世紀的各類商業理論分析方法之中。
  •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第七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決議公告
    會議以通訊表決的方式審議通過了以下議案:  一、審議通過了「關於選舉公司董事長的議案」  同意選舉馬天暉女士為公司第七屆董事會董事長,任期三年(即自2019 年6月11日起至 2022年6月10日止)。  表決結果:9票同意,0票反對,0票棄權。
  • 理享家的創新法則:合規、專業、持續性創新,為客戶創造價值
    對這一領域而言,完全數位化的SaaS服務實現了細分垂直領域的創新。這一創新帶來的價值,是在以國內資產為重心的趨勢之下,將更多全球優質資產引進中國,滿足中國居民國際化、多元化投資的現實需求。如今,理享家打造包含航海家APP、CRM系統、在線社區等在內的SaaS方案,正在為海內外超 2000 家財富管理機構、20 萬餘名獨立理財師,提供信息化管理及數據分析等多維度賦能。
  • 重磅丨航天信息召開2021年工作會
    航天信息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周振浩宣讀了《關於下達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各經營單位主要經營指標的通知》。會上,捷文公司、新疆航信、西藏航信、山東航信、重慶航信等五家經營單位作了表態發言,表達了克服一切困難努力完成年度經營任務的信心和決心。
  • 華為為何認為為股東創造價值或為員工創造價值都不靠譜?
    人性和狼性之間唯一的最客觀、最堅實理性的平衡點是:把滿足客戶需求(的貢獻度)作為價值評價的唯一標準,這樣的環境自然吸引和留住了「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人才,也自然過濾掉了很多其他所謂的「人才」。以此來實現優秀人才的聚集,從而超越競爭對手,滿足客戶需求。靠單打獨鬥難成氣候也不可持續,因此團隊協作、集體奮鬥既是公約又是標配。真正的人才,對此都懂,也都一心嚮往這樣的平臺。
  • 金駿馬獎揭曉:航天信息獲兩項資本市場榮譽
    在本屆論壇活動中,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榮獲「最具工匠精神上市公司」獎,航天信息黨委書記、董事長馬天暉獲譽「上市公司卓越領軍者」。金駿馬獎獎盃「最具工匠精神上市公司」獎主要表彰近三年淨利潤持續增長,且在行業內具有表率作用的上市企業。
  • 六度人和(EC):幫助客戶成功是CRM 的最大價值
    六度人和(EC)創立於2008年,在一直深耕企業級市場需求的過程中,不斷優化自身的產品體系。至今,包括金融、教育、旅遊、網際網路等行業在內的,有超過20萬家公司選擇EC作為銷售與客戶關係管理系統。原因在於傳統的銷售,商機的獲取和管理比較隨意,成交機率變得不可控;同時,未成交的客戶如果沒有一套系統進行運營,也會白白流失。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比較先進的模式是將所有線索進行「畜牧」式經營,形成從線索獲取到商機轉化,到客戶價值的再次挖掘,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銷售的轉化率,而不是每個月都需要重新開發新客戶。
  • 如何提出差異化的客戶價值主張
    差異化,也可理解為企業獨特的客戶價值主張。  通常一家企業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看客戶價值主張:產品或服務本身的屬性,包括:價格、質量、可獲得性、可選擇性、功能;客戶關係,包括:服務和夥伴關係;企業形象,即品牌。要實現令人信服的市場優勢,未必代表公司必須在某個差異化方面走向極端。在很多情況下,具備一個包含多種差異化特徵的最佳組合會造就更大的市場優勢。
  • 升華自身的價值,奮鬥的人生會發光
    升華自身的價值,奮鬥的人生會發光中海啟航集團產品部的小夥伴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產品部在企業的運營過程中對人員的安排也是合理優化,進行差異化的安排,保證發揮出每個人的優勢,又避免人員存在的劣勢,實現優勢互補、年齡互補、個性互補、潛力互補等,這些也是組建高效的產品部團隊的核心。
  • 不以情感觸發為目的,一切的「客戶價值主張」都是耍流氓
    有統計數據顯示,消費者每天會接觸1500-2000個廣告信息,所以在網際網路的知識泛濫的情形下,客戶每天接觸到的信息非常多,他只會記住那些對他來說定位很清晰,而且他認為有價值的產品;大多數的產品一周或兩周以後,可能就被客戶忘記了,或者被一些價值定位更好的產品代替了原本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