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宮閣細說中國古代驚豔的「天花」

2020-12-05 騰訊網

藻井是常見於漢族宮殿,壇廟建築中的室內頂棚的獨特裝飾部分。一般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狀,有方形、多邊形或圓形凹面,周圍飾以各種花藻井紋、雕刻和彩繪。多用在宮殿、寺廟中的寶座、佛壇上方最重要部位。就好像仰望的絢麗花朵一樣。今天,九宮閣和大家分享這中國古代驚豔的「天花」

藻井通常位於室內的上方,呈傘蓋形,由細密的鬥拱承託,象徵天宇的崇高,藻井上一般都繪有彩畫、浮雕。據《風俗通》記載:「今殿作天井。井者,東井之像也。菱,水中之物。皆所以厭火也。」東井即井宿,二十八宿中的一宿,古人認為是主水的,在殿堂、樓閣最高處作井,同時裝飾以荷、菱、蓮等藻類水生植物,都是希望能藉以壓伏火魔的作祟,以護祐建築物的安全。

藻井是覆鬥形的窟頂裝飾,因和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結構藻井相似而得其名。敦煌藻井簡化了漢族傳統古建層層疊木藻井的結構,中心向上凸起,四面為斜坡,成為下大頂小的倒置鬥形。主題作品在中心方井之內,周圍的圖案層層展開。由於藻井處於石窟內中央頂部,使石窟窟頂顯有高遠深邃的感覺。

按其方井結構和中心紋樣可分為五類:

方井套疊藻井:是北朝平棋圖案的遺風,只得保留了方井套疊框架的結構,井內紋樣卻有多樣變化。

盤莖蓮花藻井:是隋代獨有的一種藻井,特徵為井內是一八瓣大蓮花,蓮花周圍盤繞變形莖蔓忍冬紋,紋樣傾向自然形態。井外有圓形連珠紋、忍冬紋、白珠紋三道邊飾,長、大精美的三角紋垂幔。 隋代藻井作品沒有程式,形象新穎,千邊萬化,各逞其思,各有其妙。

飛天蓮花藻井:井心較寬大,大蓮花周圍畫若干飛天繞蓮花飛翔,此類藻井裝飾已超越了窟室的空間,讓人有一種舉首高望空曠遼闊的感覺。

雙龍蓮花藻井:井心蓮花兩側畫作二龍戲珠狀,藻井四周畫十六飛天撒花奏樂,內外呼應,有強烈的動感。

大蓮花藻井:井內只畫一朵大蓮花,或四角偶配一角花,井外邊飾層次較多,簡練清新。

漢族傳統建築中室內頂棚的獨特裝飾部分。一般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狀,有方形、多邊形或圓形凹面,周圍飾以各種花紋、雕刻和彩繪。多用在宮殿、寺廟中的寶座、佛壇上方最重要部位。現存最早的木構藻井,是薊縣獨樂寺觀音閣上的藻井,建於984年,為方形抹去四角,上加鬥八(八根角梁組成的八稜錐頂)。北京故宮太和殿上的蟠龍藻井,是在八角井上設一圓井,當中為一突雕蟠龍,垂首銜珠,稱為龍井,是清代建築中最華貴的藻井。

藻井,自古以來被認為是漢族木造建築一項繁什的裝飾技術。因為匠人不必用鐵釘就能推出有深度感的藻井。

明代之後,藻井的構造和形式有了很大的發展,極盡精巧和富麗堂皇的能事,除了規模增大之外,頂心用以象徵天國的明鏡開始增大,周圍放置蓮瓣,中心繪雲龍。後來這中心的雲龍愈來愈得到強調。到了清代就成為了一團雕刻生動的蟠龍。蟠龍口中懸垂吊燈,不失原來明鏡的形式。由於清代的藻井流行能為頂心,於是便把藻井改稱為龍井了。

在傳統的觀念上藻井是一種具有神聖意義的象徵。只能在宗教或帝皇的建築中應用。所以 藻井多用在宮殿、寺廟中的寶座、佛壇上方最重要部位。

藻井的這種裝飾,其含義與象徵還和消防有關。據《風俗通》記載:「今殿作天井。井者,東井之像也。菱,水中之物。皆所以厭火也。」關於東井,西漢大史學家司馬遷(約前145或前135-)所著我國現存較早的天文文獻《史記·天官書》中注有:「東井八星主水衡。」東井即井宿,星官名,二十八宿中之一宿,有星八顆,古人認為是主水的。綜上所述,在殿堂、樓閣最高處作井,同時裝飾以荷、菱、藕等藻類水生植物,都是希望能藉以壓伏火魔的作祟。

自從人類發現火以後,同時也了解到火的危害,人們已懂得了為了生存和發展要避害,但由於當時生產力的低下,人們還缺乏制服自然災害的有效手段,於是只能努力從多方面表達自己的願望。殿堂樓閣建築中對藻井的特殊處理就屬此類,雖然是唯心的,但也反映了古人對防火的良好願望。

天上宮闕!【隆福寺藻井】國家一級文物,上下共分六層,每層圓形主框架上均細雕雲紋圖案,在一、二、三、五層上布置有瓊樓天宮,天宮下為彩繪的二十八星宿神像。藻井的最上方是一幅星象圖,存星1400顆,據傳此圖是參照唐代一幅星象圖繪製。四方有木雕四大天王支撐。

相關焦點

  • 淺淡象棋九宮
    九宮 也稱「九宮禁區」。名詞。棋盤上兩端以斜交叉線構成「米」字形方格的地方,叫做九宮。類似古代戰爭發號施令的「中軍帳」,是將、帥、士活動的地區。如被對方車、兵佔據,就易發生危險。宮城線 也稱「宮頂線」。名詞。
  • 鼠疫、麻風、天花——面對這些疾病新冠病毒在古代算小弟嗎?
    在中國, 明代萬曆和崇禎二次的大疫相信是這次全球大流行的一部分。 好多瘟疫是戰爭的副產品,戰爭消耗身體,用非常規方式補充體能,不能正確處理屍體,比如中國古代赤壁,戰死的人應該數不勝數,沒有及時處理就會形成惡性循環。
  • 易經文化九宮格的由來
    九宮數是個大題目,應用之廣,來源之複雜,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說清的。我就簡單的說一說。我儘量挑選對理解《周易》或者理解國學有用的部分講。對於《黃帝九宮經》的內容,涉及算籌,來推導九宮數,推導八卦的內容,筆者感覺雞肋,不如宋人用河圖洛書來演義九宮數和八卦來得自然。
  • 清朝的皇子大都死於天花,為何當時皇子那麼容易得天花?
    清朝的皇子大都死於天花,為何當時皇子那麼容易得天花?提及《還珠格格》,想必大家都是比較熟悉的吧!劇中有這樣的一個情節,當時紫薇與爾康已經生下了1個孩子,這個孩子名叫冬兒,長得古靈精怪,頗受大家喜愛,但不幸的是,這個孩子半路生了一種病,便是天花。對於這一病症,現如今我們聽說的比較少,現在幾乎沒有人會得這樣的病了,可以說已經基本上消失了。要知道,在古代的時候,這是一個特別令人害怕的不治之症,由於他特別容易傳染,並不需要通過什麼特殊的介質,在空氣裡就特別容易散播。
  • 中國古代十大陣法 看著簡單卻威力巨大
    中國古代十大陣法 看著簡單卻威力巨大中國古代作戰是非常講究陣法即作戰隊形的,稱之為「布陣」。布陣得法就能充分發揮軍隊的戰鬥力,克敵制勝。今天簡單陳述下中國古代的十大陣法。一字長蛇陣根據蛇的習性推演而來一字長蛇陣是一種用兵之陣。
  • 古代疫苗的使用千奇百怪,狂犬病敷咬人狗腦漿,天花吃痘痂粉末
    首先我們說疫苗的本質是什麼,就是控制病毒的量,將微量病毒注入人體,讓其在不引起疾病的情況下先獲得相應的抗體,最終產生免疫,而這個思路在我國古代早已出現,最典型的就是「以毒攻毒」。其實我國歷史上有記錄的疫情起碼有五百多次,每一次都會造成大面積的死亡,經常是屍橫遍野,還總會被冠以鬼神之說。
  • 神秘的河圖洛書,居然是九宮圖的前身?!
    河圖洛書在歷史上歷來被認為是河洛文化的濫觴,中華文明的源頭,有「宇宙魔方」之稱,那麼你知道河圖洛書到底是怎麼演化成九宮圖的嗎?本期子曰就帶你來了解河圖洛書。河圖與洛書其實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秘圖案,分別為「靈龜負書出洛」「龍馬負圖出河」。
  • 天花自古就有,為什麼清朝那麼嚴重?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種烈性傳染病,也是到目前為止,在世界範圍被人類消滅的唯一一個傳染病。在古代,得天花基本上等於判了死刑。但是有個特別奇怪的事情,那就是清朝的天花最為嚴重。歲,康熙皇帝能順利繼位的原因就是曾經出過天花。
  • 歷史印記——雲臺閣
    雲臺閣的建成為鎮江增添了一處新的地標性建築,登頂雲臺閣,眺望四方抒不盡的讚嘆,看不完的鎮江美景盡收眼底。雲臺閣為仿古建築風格樓閣,建築形式具有宋、元古建特徵,是目前鎮江古建築歷史上體量最大的建築。
  • 奇門遁甲九宮八卦是基礎
    這個圖是九宮圖,漢代徐嶽《術數記遺》:「九宮算,五行參數,猶如循環。」北周甄鸞注曰:「九宮者,即二四為肩,六八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九宮」之法用之多端。漢代時有「九宮佔」、「九宮術」、「九宮算」、「九宮八風」、「太一下行九宮」、「太一壇」等,是於佔、術、算、醫、緯、建等方面的應用。
  • 對戰天花病毒:70年前「天花疫港」上海的經驗
    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的城市從來都是急性傳染病爆發的「樂土」,近代中國的最大城市——上海一直是天花疫情肆虐的重災區,病毒幾乎每年都要光顧黃浦江畔。據《上海防疫史鑑》記載,1926-1949年,天花在上海有6次大規模爆發,以1938年最為猖撅,發病率為116.8/10萬,死亡率為38.2/10萬。
  • 九宮奇門遁甲,八卦是如何步入九宮的?我來講清楚
    講八卦的目的是要把八卦帶入到九宮之中,九宮就是洛書,就是將八卦與九宮結合 所形成的模型體制,為了初學者能夠進入專業級,先簡單介紹一下。卦就是所看到的形象,三爻卦稱為經卦。那麼,從無極、太極、兩儀、四象、到八卦, 八卦再疊加生成六十四卦,奇門遁甲的基礎就是由九宮八卦帶出來的,在《袁天罡 奇門遁甲·卷五·大易全真》第 16 頁有文王八卦的次序圖,不再此贅述。八卦分別是:乾… 、坤… 、震… 、坎… 、艮… 、巽… 、離… 、澤… ,歌訣是乾三連, 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
  • 乾貨,九宮飛星的掐指算法!
    九星源自中國代的天文學,北方有北鬥七星,其中一白貪狼星、二巨黑星、三碧祿存星、四綠文曲星、五黃廉貞星、六白武曲星、七赤破軍星,這七個星宿就稱為北鬥七星,實際上在北鬥七星的子武曲和破軍的旁邊還有兩顆不為人注意的星宿:左輔星、右弼星。這兩顆星加上北鬥七星就是九星。北鬥七星是圍繞著北極星順時針旋轉的,北鬥星居大地的正北。
  • 最早的大規模流行性病毒,困擾人類整個文明史的惡魔,天花病毒
    古代印度的梵文典籍也提到過天花,古印度人以為該病由女瘟神所致,便以她的名字希塔拉(smla)作為病名。在較晚的印度文獻中對痘瘡的形態症狀記得根清楚,其療法還包括一系列的宗教儀式。另外有西方學者猜測,公元251—266年期間,羅馬城發生的持續15年的瘟疫,也有可能是天花;因為公元312年羅馬城就發生了一次嚴重的天花流行。
  • 由維京時代古屍攜帶的病毒DNA追溯天花的起源
    最近,科學家們在北歐的考古遺蹟中發現了一種維京時代的古代天花的病毒DNA。這些樣本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603年,提供了確鑿的證據——天花的出現比我們最早的紀錄還早大約1000年。這種古代病毒的某些特徵也表明它在20世紀以前就已經廣泛傳播,並且曾經造成了多達5億人的死亡。天花由天花病毒(VARV)引起。
  • 藏傳佛教中的「九宮八卦」圖
    在廣大藏區,作為護身符圖案的,除了「十相自在圖」,還有另一個被廣泛使用的圖案,這就是「九宮八卦」圖。九宮八卦圖,是藏文化和藏傳佛教重要符號之一。藏族同胞家庭多以三色合金形式製作成護身符,稱為「九宮八卦咒牌」,很多人將此視為傳家寶。在藏區現存的九宮八卦咒牌,就有很多是老物件,歷經百年甚至更長時間。這些傳家寶經過歲月的洗禮之後,表面光滑,乃至有了包漿,圖案也有些模糊,也正因為如此尤顯珍貴。
  • 多名清朝皇帝感染的天花,中國人竟早已發明了疫苗
    我們的都知道,在古代醫療衛生條件水平不足的情況下,傳染病是很難得到治癒的。而天花這種通過飛沫和解除傳播的疾病,是最古老也是死亡率最高的傳染病之一。有幸患病後痊癒的人,卻是可以終身免疫天花病毒的。醫學發達如此的今天,對於天花依舊沒有確定有效的治療方法。對於天花,唯一有效的方法,只有預防。接種天花疫苗,俗稱種痘,很多年紀稍大的人,小時候都有過接種的經歷。而正是因為全面有效的疫苗接種,天花目前是唯一被人類消滅掉的傳染病了。但是清朝皇帝就沒那麼幸運了。
  • 天花是如何被終結的?全世界僅兩個實驗室被授權保存天花病毒樣本
    在很長一段歷史中,天花就像一朵厚重的烏雲一樣籠罩著人類社會,它在20世紀導致3億多人的死亡。然而,天花促成了全世界第一支疫苗的誕生,它是第一種也是目前唯一一種被成功根除的人類傳染病。 20世紀中葉,世界衛生大會提出了根除天花的全球規劃。整整30年前,1980年5月8日,世界衛生大會通過決議,宣布根除天花的全球目標已經實現。
  • 天花:第一個被消滅的傳染病「大魔頭」
    1738年,天花奪去半數切羅基人的性命;1759年,幾乎半數卡託巴人死於天花;1837年,天花席捲哥倫比亞河流域,一半土著居民喪生。天花面前,沒有免疫力的印第安人生靈塗炭,他們可曾得到歐洲殖民者的「賠償」?想多了,恐怕只有無盡的驅逐、奴役和殺掠。更駭人聽聞的是,一些歐洲人已獲得免疫,他們竟在背後推波助瀾,主動向印第安人散播天花。
  • 天花等病毒最早從什麼時候開始侵襲人類?
    DNA證據顯示,鼠疫和B肝這類疾病與大規模史前遷移事件有關——現在看來,天花病毒似乎也是如此。究竟是遷移將疾病帶到了新的地區,還是疾病出現致使人們背井離鄉,是一個考古學家、歷史學家和遺傳學家都希望能回答的問題。DNA證據還為了解古代天花的毒力提供了線索。比如最新研究顯示,維京人攜帶的是一種已經滅絕的天花病毒譜系,與現代毒株很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