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都知道,在古代醫療衛生條件水平不足的情況下,傳染病是很難得到治癒的。而天花這種通過飛沫和解除傳播的疾病,是最古老也是死亡率最高的傳染病之一。有幸患病後痊癒的人,卻是可以終身免疫天花病毒的。

據傳康熙皇帝之所以被選擇為皇位繼承人,就是因為感染天花後痊癒,有了免疫能力。在天花肆虐的清初,能夠對這種恐怖的傳染病免疫,無疑可以在皇位繼承戰中擁有巨大的優勢。

感染天花後身體會出現寒戰、發熱、乏力、頭痛、四肢酸痛等症狀,體溫急劇升高時可出現驚厥、昏迷。皮膚成批出現膿皰,最後結痂、脫痂,遺留痘疤。未免疫人群感染後15~20天內致死率高達30%。醫學發達如此的今天,對於天花依舊沒有確定有效的治療方法。
對於天花,唯一有效的方法,只有預防。接種天花疫苗,俗稱種痘,很多年紀稍大的人,小時候都有過接種的經歷。而正是因為全面有效的疫苗接種,天花目前是唯一被人類消滅掉的傳染病了。
但是清朝皇帝就沒那麼幸運了。從清朝建立開始,有數位皇帝感染過天花,其中康熙的父親順治皇帝,正是死於天花。同樣慈谿皇帝的兒子同治皇帝,也是由於天花而死(有傳是死於梅毒)。順治帝的父親,皇太極在天花傳染流行的時候,甚至專門跑到深山老林裡避痘。從這方面看來,我們可是要比清朝皇帝幸運得多了。

但是你知道嗎,其實在清朝之前,我們的先民們早已發明出了古老的天花疫苗——人痘。接種方法有多種,主要原理通過吸入天花患者的痘痂粉末,感染輕微的天花後自愈,從而獲取免疫力。接種人痘疫苗,稱為種痘。這種疫苗也在實際使用中還是有很大風險的,接種者如果感染嚴重,無法自愈,就只能等著死亡了。但人痘法已是當時最有效的預防方法了。

天花據載是在漢代傳入中國。而疫苗的使用方面,有學者認為最早在唐代就有了種痘的方法。而1713年刊印的《痘疹定論》一書中,記載在宋代有峨眉山神醫能夠接種人痘預防天花。
不過這些孤證,可靠性待考。比較靠譜的觀點是明朝隆慶年間安徽寧國府天花流行,當地醫師便開始了大規模的人痘接種。
那為何明代就已經有了疫苗,身份尊貴的清朝皇帝還會感染天花?
首先在古代,沒有發達的交通通訊手段的情況下,種痘這種事情很難大規模推行。很多地區很有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已經有種痘預防天花這種事情。更有偏僻與世隔絕的地方,甚至連天花都可能不知道。
其次,天花在清朝的大流行,主要集中在清初期。那時滿清對中國的統治還不夠穩固,皇帝並非如我們在現代電視劇中看起來那麼為所欲為。其實直到康熙年間,滿清才算做到了對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有效統治。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滿清祖輩居住在關外,並未接觸過天花這種疾病。沒有接觸,便沒有產生有效的抗體,因而極易感染。他們不像中原地區的漢族百姓,已經與天花鬥爭了幾百年,很多人祖輩體內已經產生抗體。
不過正是由於滿清皇室對天花的恐懼,皇帝的死亡,使得清政府極其重視天花的預防工作。康熙就曾在太醫院專門設立了痘診科,廣徵各地名醫;又設立「查痘章京」職位,全面負責八旗防治天花事宜。在政府的強力幹預下,清中期開始,天花的傳播得到了有效遏制。

人痘的接種預防方法很快經過阿拉伯人傳至歐洲,英國醫生琴納在人痘接種的啟發下,發明了牛痘疫苗。原材料由人痘,變成了牛痘,且安全性比人痘高出許多,牛痘接種人幾乎沒有死亡的情況。現在人們接種的天花疫苗,就是這種牛痘疫苗的科學改良版本了。現代意義上的天花疫苗,竟然是中西醫結合的產物。
在新冠疫情依舊反覆的今天,終於等到了疫苗接種試驗使用的好消息。相信人類的智慧和頑強意志,新冠病毒,最終也會像天花一樣,被人類控制!
#新冠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