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少長,誰免於痘」——說說清朝和天花病毒鬥爭的那些事兒

2020-12-04 笑語千年

天花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急性發疹性疾病。古代天花又稱"痘瘡""痘疹",死亡率高,對兒童的生命危害尤大。

天花病毒傳入中國較早,具體是什麼年代傳入中國,目前尚有爭議。可以肯定的是,天花大約在公元一世紀的漢代傳入我國,有人說最早的天花患者是漢代伏波將軍馬援進攻交趾國時,由那些被俘的戰俘傳入中國的。

中國關於天花的記載最早始於晉代葛洪的《肘後備急方》: "比歲有病時行, 仍發瘡頭面及身, 須臾周匝, 狀如火瘡, 皆戴白漿, 隨決隨生, 不即治, 劇者多死, 治得 差後, 瘡斑紫黑, 彌歲方滅。"隋代巢元方在其《諸病源候論》中也載: "傷寒熱毒氣盛, 多發皰瘡。其瘡色白或赤, 發於皮膚, 頭做廩漿。戴白膿者, 其毒則輕, 有紫黑色做根, 隱隱在肌肉裡, 其毒則重。甚者五內七髒皆有 瘡, 其瘡形如豆, 故以名焉。"清朝《御纂醫宗金鑑》更是對天花做了詳細論述:"痘症初起見證大抵與傷寒相似, 其候身體發熱, 不時驚悸, 口鼻氣粗, 兩眼發且延, 唯中指獨冷, 耳尻不熱, 耳後有 紅筋, 皆為出痘之 形症也。"

一、清朝天花流行情況

作為一種烈性傳染病,天花在隋唐時代已見流行,明清時期達到高峰。天花在中國的傳播蔓延,造成了大量的 人口死亡。

唐宋之後,天花在中國流行逐漸增多。明清時期,天花更為盛行。當時人們將天花稱做"百歲瘡",認為"人無少長,誰免於痘",這也反映出明清時期天花極為流行,幾乎是人無法避免的一種傳染病。

由於氣候 、和生活習慣等方面關係,東北地區曾是天花廣泛流行的重點地區。 清朝入關前,天花就曾嚴重危脅東北地區人民的生命安全。當時人一旦染上天花 ,必定兇多吉少。

後金天聰五年,二十四歲的大貝勒代善第五子巴喇瑪染上天花去世,皇太極與其他貝勒害怕被傳染,"皆未臨喪"。滿族是個很講骨肉之情的民族,不敢出席親人的葬禮,可見當時連皇族都對天花非常恐懼。當時的後金規定,牛錄中有人出痘必須上報並隔離,後金為天花專門設置了隔離性質的" 避痘所" 。 但是這種避痘所主要是為皇族而設 , 普通人無法享受,只能任其死亡。

天花的流行,讓沒有出過痘的清朝王公貴族都提心弔膽。崇德七年五月至年底,東北地區爆發了一場耗時較長的天花,連皇帝皇太極都帶著王公大臣,準備了 40 天 的口糧出獵 ," 雖稱獵行,實為避痘 " 。 直到第二年正月才回遼陽,居於西門外別館,連城裡都不敢回去。

二、 清朝對天花的預防措施

面對天花疫情,清朝統治者也採取了不少措施進行預防。

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曾先後多次命人,巡查民間出痘子事項,尤其把重點放在軍隊之中,做到"有無痘疫,務詳察之,先行入奏",從而能夠及早發現疫情,及時處理。

為了減少天花的傳染源,清朝規定健康人群儘量不與生痘者接觸,從而切斷天花的傳染途徑。清朝初期主要採用這種"避痘"措施來預防天花。崇德三年正月初一,因國中出痘者多,皇太極甚至都取消了新年朝賀,讓親王和貝勒代替自己在大殿設宴宴請百官。順治時,"凡民間出痘者, 即令驅逐城外四十裡, 所以防傳染也"。《清史稿》對此也有相關記載: "初入關, 畏痘, 有染輒死。京師民有痘者, 令移居出城, 杜傳染"。

"避痘"也是蒙古人防止天花蔓延的做法。史載"蒙古人凡患痘瘡, 無論父母兄弟妻子, 俱一切避匿不見, 調護則付之漢人。如無漢人, 則以食 物付之他所, 令患痘者自取之也。至若夫妻之患痘也, 必逸聞雷聲然後相聚。不聞雷聲即終年避匿, 如路人然。"

避痘的方法雖然比較原始, 但簡單易行,是一種硬核防治措施,效果比較明顯。這種隔離病人的做法,與今天的防疫措施有很多共同之處,所以在注重避痘的滿清上層,被天花感染的比例還是比較低的。

在天花肆虐地區,大多數普通人沒有很好的避痘條件,只能靠祈神來驅趕病魔,祝願平安。從中國有天花病以來, 祈神始終是普通百姓預防天花的第一選擇。這種方法雖然對天花的蔓延起不到防治作用, 但至少給老百姓的心靈能帶來一絲安慰。清朝在包括皇宮在內的很多地方,都設立專門的"娘娘廟",奉祀痘神娘娘,企求娘娘能驅趕病魔,給人們帶來平安。

三、清朝對天花的治療

種痘是防治天花的最有效措施。無論是人痘還是牛痘,都能達到預防天花的目的。所不同的是, 人痘提取於人體,危險性較大;而牛痘則是提取於牛體,幾乎沒有危險。

"人痘術"起源於宋代, 明朝中後期開始在社會上流行。清朝統治者原不知有此種痘之術,直到康熙二十年時才發現"種痘術有效, 遂入大內, 為皇子 孫種痘皆愈。"由於種"人痘"是一種先往人體內注入天花病毒,從而產生抗體的防治辦法,當時大多數滿人並不理解其原理,不敢在自己身上試種,所以一開始種之者極少。康熙在充分理解種痘術的益處後, 大力推行, 終於使這種痘術得以廣泛傳播,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

種痘術是用人工的方法讓天花病毒以溫和的方式慢慢侵入人體內, 以達到產生抗體的目的, 天花的病毒也經過多次篩選去其毒性,危險性較小。當時的種痘術有兩種,一種是"選時痘之極順者, 取其痂, 以為苗,種出之痘稀密不常, 或有失"。另一種做法是"選用種痘之痂以為苗, 是名熟苗, 種出之痘稀密視乎胎毒之輕重。輕者不過數顆而已, 即重者亦不過二三百顆, 從無通漿合眼諸苦"。

第二種種痘術又名"松江術",是當時最先進的種痘術。具體做法包括選苗、收苗、貯苗、下苗四步。 選苗時痘痂"不拘大小圓厚, 色紫明澈無昏濁 氣者佳",收苗時"揭取貴乎恰好, 太早則傷疤, 太遲則無及。"收上來的苗可以貯藏, 選用合適的痘痂, 去掉浮汙, 用幹的竹紙包好, 註明取苗日期後放入乾淨瓷瓶內, 置陰涼幹處保存。這種痘苗最為適宜十三四歲以下兒童接種, 年紀越大危險越大。種苗時先把痘痂研成末加水調勻, 用棉花沾染苗漿, 塞入患者鼻孔內鼻染處。種苗後 4小時左右服下稀痘丹, 經 20 天左右便可產生免疫效果。

"牛痘法"是1796 年英國醫生琴納發明的,是預防天花的最佳辦法。清朝中葉,此法經葡萄牙人傳入中國,隨後清朝出現了第一批牛痘醫生。種牛痘的辦法是 "取牛痘之漿,種兩臂消爍、清冷淵二穴。旬日即於所刺之所隨出數顆, 按日灌漿, 按日結痂、落魘,無一損傷, 無一復出。"

隨著清朝對東北地區的不斷開發與建設,消滅東北地區天花成為當務之急。到光緒帝時,東北地區已興建了29 所牛痘局。這些牛痘局既有官辦的,也有鄉紳民辦的。

種牛痘屬於公益事業,所以官辦牛痘局的經費由官府專門撥款,民辦牛痘局開始是由鄉紳、商人自籌經費,經費無法保障,所以後來大多都改為官民合辦,每年朝廷專門撥付一定款項,保證民辦牛痘局工作的開展。牛痘局自設立以來,"患痘者日見稀少",天花發病率大大降低。

四、清朝民間天花治療辦法

清朝時期對於天花的治療方法也很多樣,可謂花樣百出。有"驚出而療之",有"以蚊吸毒血而療之",還有"悶出而療之"等奇特的治療辦法。

"驚出而療之"的原理是讓病人受到極大驚嚇, 將藏之於腎臟之毒提至肝臟, 把痘疹逼出,從而達到治療天花目的的一種治療手段。《清稗類鈔》中記載清朝名醫俞嘉言有一次見一少女在河中洗衣, 他讓人突然竄上去,從後抱住少女,正當少女的父母過來準備責打俞嘉言時,俞嘉言說這個少女"數日內將發悶痘, 無 可救, 故吾激之怒, 乘其未發, 先洩其肝火, 使勢少衰, 而後藥力可施也"。果然數日後, 少女生痘, 因為肝火已洩,所以最終安然無恙。

"蚊吸毒血療之"來源於"痘忌汙穢"的傳說。因為蚊子多於穢處出入, 所以將患痘者置於蚊子常出入之所, 以蚊子吸患者毒血, 毒血盡而痘始出, 自然就會痊癒。

"悶出而療之"的治療手段更為嚇人,用這種辦法治療天花時,先挖掘一個坑, 讓患者臥於坑中, 再用黃土將其埋住,只留頭部在外。據說經過十二時辰後,可以殺滅天花。

從今天的角度來看,以上幾種治療天花的療法都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只是人們懼怕天花才會"病急亂投醫"罷了。只有在種痘術流行後,天花被人類徵服,不再對人的生命產生威脅,這些奇特的療法才逐漸沒有了市場。

清代對天花的預防,經歷了清初逃疫、 清中期局部種人痘、清末大面積種牛痘三個階段,預防效果也隨著時間的推移、技術的進步而不斷提高。但無論是種人痘還是種牛痘,其受眾多是滿人中的上層群體和城市人口,廣大鄉村地區仍然得不到廣泛接種,只有在清朝滅亡後,政府採用了多種手段,積極措施預防天花,東北地區的天花這才基本被消除。

相關焦點

  • 天花自古就有,為什麼清朝那麼嚴重?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種烈性傳染病,也是到目前為止,在世界範圍被人類消滅的唯一一個傳染病。在古代,得天花基本上等於判了死刑。但是有個特別奇怪的事情,那就是清朝的天花最為嚴重。,公元前164年,天花在歐洲和波斯大擴散,造成很多人死亡。
  • 多名清朝皇帝感染的天花,中國人竟早已發明了疫苗
    而天花這種通過飛沫和解除傳播的疾病,是最古老也是死亡率最高的傳染病之一。有幸患病後痊癒的人,卻是可以終身免疫天花病毒的。從清朝建立開始,有數位皇帝感染過天花,其中康熙的父親順治皇帝,正是死於天花。同樣慈谿皇帝的兒子同治皇帝,也是由於天花而死(有傳是死於梅毒)。順治帝的父親,皇太極在天花傳染流行的時候,甚至專門跑到深山老林裡避痘。從這方面看來,我們可是要比清朝皇帝幸運得多了。
  • 世界排名第一的恐怖病毒「天花」與順治皇帝
    在清朝有一種烈性傳染病「天花」,那時天花病毒肆虐,造成大量人口死亡,人人自危,上到統治階層,下到平民百姓,草木皆兵、談虎色變。到現在我們都比較陌生了,只有書本上或在影視作品中見到。天花(small pox)是由天花病毒感染人引起的一種烈性傳染病,痊癒後可獲終生免疫。
  • 人類撲滅了天花病毒後再也沒有消滅其他病毒,消滅一個病毒有多難
    追溯歷史,最早在公元前3世紀的中國和印度就已經有天花致病的記載,可見人類和病毒的戰爭已經持續了3000年之久,但直到19世紀末人類才真正認識了這種可以致人死亡的類生物。歷史中的過天花的名人也不在少數,例如清朝順治皇帝就是因天花病毒而死,美國總統華盛頓,林肯,英國女皇伊莉莎白一世都曾感染過天花病毒。
  • 人類徹底消滅天花病毒
    1979年的10月25日,人類終於徹底消滅了天花病毒。在人類發展的過程中,人們不停地在和病毒做鬥爭,每次消滅了一種舊病毒,就又會出來一種新病毒,人類永遠不可能沒有疾病。你消滅了天花,消滅了肺結核,結果來了愛滋病,如果把愛滋病消滅了,估計下一回還會有什麼其他的疾病再冒出來。
  • 清朝抗擊天花三百年,已經取得重大成果,為何同治還是死於此病?
    其實,包括蒙古和滿族在內的北方少數民族也會感染天花,甚至各種瘟疫,只不過相對於中原漢族人密集的居住方式來說,遊牧民族和漁獵民族,由於地廣人稀,以及「逐草而居」的生活方式,使得即使感染某種瘟疫或者病毒,也只在極小範圍內傳播,再加上天寒地凍,對於一些病毒也產生抑制的作用,所以,北方遊牧區很少有大面積的爆發瘟疫情況。
  • 清朝時貴族們十分害怕天花,康熙是因為得了天花不死才當上皇帝的
    發病後通過病毒血症播散到全身,症狀表現為初期高熱,頭、身痛,四五天後顏面及軀幹出現丘疹,不久變為水泡、膿皰、濃血泡......由於病情來勢兇猛,當時又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故死亡率極高。16至17世紀,在世界範圍內,特別是歐洲,痘疫流行甚廣,許多國家半數以上的人臉上布滿痘痕,甚至墓穴遍野。
  • 清朝初期四個得天花的人你都知道是誰嗎?
    清朝作為中國最後一個朝代人們對它的印象還不是很陌生,對清朝的歷史人們也喜歡談論。在清朝有過康乾盛世也有過近代的屈辱,清初時期有一種病一直在清朝內部傳染那就是天花。可以說天花在內部的傳染性很強。清初天花奪走了這四個人的生命使得大清朝的歷史改變了不少。
  • 清朝的皇子大都死於天花,為何當時皇子那麼容易得天花?
    清朝的皇子大都死於天花,為何當時皇子那麼容易得天花?提及《還珠格格》,想必大家都是比較熟悉的吧!還有一種可能是,因為古代的醫療技術比較落後,對於這樣的病症,可以說,人們已經束手無策,天花不但容易傳染,並且危險性很高,若是有一個人份不小心碰到的話,可以活下來的機率就特別小,因此,在古代的時候,不管你是高高在上的王公大臣,還是身份卑微的老百姓們,不管是誰患上了天花,他們的結局都是同樣的悲慘,但也有些人會由於其身份地位的低下直接被燒死,避免他們會傳染給別人。
  • 天花病毒曾經導致90%印第安人死亡,為什麼現在美國人不害怕了
    天花等這些傳染病和我們的養殖業關係非常密切,一個地區養殖業越發達,養殖種類越多,規模越大,那麼感染這類傳染病的機率也就越大。拿亞歐大陸來說,馴化的動物最多,包括我們熟悉的牛、羊、馬、駱駝等;非洲次之,馴化了驢、貓以及珍珠雞等動物;而美洲馴化的動物最少,所以當哥倫布來到美洲的時候,他所攜帶的病毒殺死了90%以上的美洲人。
  • 天花病毒,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對手之一,至今還掩埋在地下
    另外,也有人認為,在印度,天花可能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就出現了,從而一點點傳播到全世界。當人類感染了天花病毒後,初期會感到疲勞、發燒、頭和背有疼痛感。接下來,就會有紅疹出現。很多人在這個時候、甚至來不及出疹子,就已經喪命了。即使不喪命,也會在疹子結痂脫落後,留下滿臉和四肢上大量的麻子。說起來,天花病毒最初很有可能是生存在家畜身上的。
  • 瘧疾、天花、登革熱……那些古老疾病今天消失了嗎
    登革熱、瘧疾、天花等諸多人類古老的疾病,即便今天無法被完全消滅,但隨著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已經完全可防可控——「魔鬼」遠遁,但並未消失11月13日,在葉門薩那,感染瘧疾的兒童在醫院接受治療。天花是最古老也是死亡率最高的傳染病之一,傳染性強,病情重,沒有患過天花或沒有接種過天花疫苗的人,均能被感染,染病後死亡率高。3000多年前死亡的古埃及木乃伊身上,已見到天花留下的疤痕。
  • 宋朝就能治療天花,為何到清朝有大量皇子死於天花,是中醫沒落?
    宋朝是一個神奇的時代,中國流傳後世且被人稱道的四大發明有三件都是在宋朝完成的,而那個時代也的確是中國封建王朝經濟文化藝術的巔峰時刻,這些巔峰也就算了,但是醫學在那個時代也是讓後面的封建王朝難以匹敵,據說宋朝文人士子達到了皆通醫術的地步,但是到了清朝的時候卻沒落到了天花能夠讓皇帝死於非命
  • 人類和病毒鬥爭了幾百萬年,最終會在一場超級病毒中滅亡嗎?
    人類經過數百萬年的演化,已經在基因層面具有非常高的多樣性,而且還有著幾十億數量的龐大種群,所以單一的超級病毒是不可能導致人類全體滅亡的。在人類歷史上,天花導致了超過5億人的死亡,鼠疫導致一億多人死亡,1918年大流感至少導致5000萬人死亡,愛滋病已經導致超過3500萬人死亡,無論這些病毒有多厲害,總有人會倖免下來。
  • 天花:「橫掃」全球3000多年,被人類滅掉,如今病毒保留備受爭議
    當時,無人知道,該怎麼預防和治療,染上疾病的人,只能痛苦地承受著疾病帶來的疼痛折磨。一些患病後大難不死的人,往往也會留下後遺症,如導致腦炎、流產、失明等。在國內,關於天花給人們帶來的危害影響,我們可以從相關的資料文獻中略窺一二。
  • 歷史上最恐怖的病魔,曾造成數億人死亡的天花,是如何被根除的?
    因為當地印第安人沒接觸過天花,而西班牙軍隊裡有不少病毒攜帶者,病毒所到之處都是夷為平地,整村整部落的死亡,沒死的也把西班牙人看作是上天派來的瘟神,哪裡還敢再抵抗啊?就這樣,區區千把人的西班牙軍隊在病毒的幫助之下長驅直入,徵服了一個龐大的帝國。然而歐洲人靠天花幫忙,在侵略別人的時候佔了便宜,但很快他們自己也嘗到了病毒的惡果。
  • 40年前,天花被人類消除,曾造成數億人死亡的病魔是如何根除的?
    人類歷史上導致死亡人數最多的病毒是1918年爆發的西班牙流感,但是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全世界一共有5億人感染造成了5千多萬人的死亡,當時世界上總人口都只有17億,打擊瘟疫是世界上所有人共同肩負的使命。在1980年便肆虐了數千年的大流行病「天花」便徹底的根除了。
  • 為什麼不種痘了,是天花病毒消失了,還是下一代體內有抗體了?
    愛德華·詹納的接種就是為了預防天花。天花病毒是一種痘類病毒,而痘類病毒可以在動物和人類之間傳播。科學家推測,天花病毒是人類發明畜牧業之後,某種痘類病毒從圈養的家畜傳播到人類體內,變異之後形成天花病毒。天花病毒就像魔鬼一樣和人類如影隨形,人類到哪裡它就跟著到哪裡,在廣泛接種牛痘之前天花疾病是既普遍又危害大。
  • 天花蔓延的清朝,中醫種痘讓皇室群體免疫,也救了康熙一命
    清朝皇帝清朝入關後,天花就像鬼魂附體,成為滿清王朝揮之不去的魔咒。清朝10多位皇帝甚至直接死於天花,康熙和鹹豐雖然僥倖從天花的魔掌中搶回性命,臉上卻留下了永遠的麻痘,非常影響顏值,天花在清朝的時候被稱為,當時傳染性極強,順治的兒子玄燁生下不久就被抱出宮外在紫禁城西華門外的寺廟躲避天花,就像今天躲避新冠一樣,但是康熙最終在兩歲的時候染上了天花病,聽過生死劫難後才搬回宮,當時能夠活下來,得益於當時的中醫種痘技術實現了群體免疫,所以康熙後來也有抗體了,當時中醫中走都強制將接種於健康兒童
  • 康熙皇帝心中永遠的噩夢——論天花惡疾在清初時期的肆虐及預防
    4、人被感染天花病毒後無特效藥可治,患者在痊癒後臉上會留有麻子,「天花」由此得名。清朝時期,尤其清朝入關以後,清朝皇室成員的最大噩夢並不是中原地區的強力反抗,也不是皇位傳承過程中的勾心鬥角,而是肆虐在北方地區的天花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