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病毒在自然界基本消失了,1980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宣布人類成功消滅天花,如今人類也不再需要接種天花疫苗(種痘)了。
我出生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胳膊上還有種痘留下的痕跡,那時候把接種疫苗通俗地成為「種花種豆」。
我們熟知的傳染病的人體抗體大多屬於獲得性的,「獲得性」也可以簡單理解為後天學習而來的,就和讀唐詩一樣不能遺傳。
1796年5月,英國醫生愛德華·詹納用從一個奶場女工手上的牛痘膿胞中取出來的物質給一個八歲的男孩詹姆斯·菲普斯注射。開啟了人類科學免疫接種的歷史。免疫接種是人類醫學史上最重要裡程碑,但在一開始卻受到了諸多非議。下圖是當時有人創作的免疫接種的可怕後果。
像不像今天對轉基因技術的描述呢。最有利的回擊是,如今新生兒第一針疫苗就是轉基因技術製備的B肝疫苗。讓我們永遠銘記安全疫苗開創者吧。
愛德華·詹納的接種就是為了預防天花。天花病毒是一種痘類病毒,而痘類病毒可以在動物和人類之間傳播。科學家推測,天花病毒是人類發明畜牧業之後,某種痘類病毒從圈養的家畜傳播到人類體內,變異之後形成天花病毒。
天花病毒就像魔鬼一樣和人類如影隨形,人類到哪裡它就跟著到哪裡,在廣泛接種牛痘之前天花疾病是既普遍又危害大。說它普遍有俗語為證,以前經常用「張三李四王二麻子」來代表普通人,而這裡的所謂麻子,就是天花患者的痊癒後留下的疤痕。天種下的花在臉上就是麻子。說它危害大,就是死亡率挺高,高到不出天花不踏實的程度,順治傳位康熙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康熙帝小時候出過天花,對天花有了免疫了。早在明朝時期,江湖醫生就有隨身攜帶天花患者痘液給小孩接種的情況,這種現在看來非常危險的接種在清朝時期廣泛存在。我們可以理解這是預防接種的雛形,人類的探索;也可以理解為趁著小,冒著生命危險出一次天花,沒死以後就安心了,死了,沉沒成本還不高。
天花病毒為啥能被消滅呢?除了人類幾百年的免疫努力之外,天花病毒自身存在三個重大缺陷。就是它除了人類之外缺乏其它宿主、結構簡單難於產生變異以及有個坑哥們的的兄弟。
大多數病毒宿主並不多,但像天花病毒這樣宿主單一的病毒也很少。只要在人類中消滅它就不擔心它捲土重來。而狂犬病那樣天然宿主十分多的病毒則很難消滅(狂犬病傳染力特別差,病毒主要在發病動物唾液裡,不被它們咬出血都很難傳染,傳染能力對病毒意味著繁殖能力,這麼差的傳染力還滅不了就是因為它宿主太多了)。
天花病毒也不像流感病毒那樣十分容易變異,閒著沒事兒就冒出來個新凸起,家族兄弟十分龐大,按下葫蘆浮起瓢,搞不定。
天花病毒也有兄弟,但卻是個坑哥們的兄弟,那就是牛痘病毒。愛德華·詹納發現牛會得一種和人類天花差不多的病,外觀很像,但危害不大,出幾個痘完事兒,死不了。這種病還會傳染給擠牛奶的工人,得了牛痘對人類危害也不大,關鍵是得了這種牛痘不會再得天花。牛痘是人類的福音,卻是天花的巨坑!
如今天花病毒被封存在實驗室裡,據說只有美國和俄羅斯保存了這種病毒。
根據天花病被消滅的成功經驗,我們可以展望一下,下一個被消滅的傳染病會是哪一種?大概率是在人類特有的傳染病之中,脊髓灰質炎,B肝都是人類特有的疾病。脊髓灰質炎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就很少有小孩患病了,而當時B肝則是廣泛傳播,人們談B肝色變,上學、找工作體檢B肝三項幾乎是必查項,而這些年隨著疫苗的推廣(新生兒的第一針疫苗就是B肝疫苗),已經很少聽說身邊有B肝患者了。按這個趨勢,應該距離消滅它們越來越近了!個人十分期待在有生之年能聽到人類消滅這兩種疾病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