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史學家甚至稱為「人類史上最大的種族屠殺」事件不是靠槍炮實現的,而是天花。天花病毒史稱世界排名第一恐怖病毒,排名靠前的還有伊波拉病毒、狂犬病毒、愛滋病毒、非典病毒、甲型H1N1病毒、霍亂等。
在清朝有一種烈性傳染病「天花」,那時天花病毒肆虐,造成大量人口死亡,人人自危,上到統治階層,下到平民百姓,草木皆兵、談虎色變。到現在我們都比較陌生了,只有書本上或在影視作品中見到。
天花(small pox)是由天花病毒感染人引起的一種烈性傳染病,痊癒後可獲終生免疫。天花是最古老也是死亡率最高的傳染病之一,傳染性強,病情重,沒有患過天花或沒有接種過天花疫苗的人,均能被感染,主要表現為嚴重的病毒血症,染病後死亡率高。最基本有效而又最簡便的預防方法是接種牛痘。天花臨床表現有重型和輕型,重型天花病死率約為25.5%,45%的病例出現融合性皮疹,79%有出血現象;輕型天花病死率為0.1%~1.0%。天花病毒是痘病毒的一種,人被感染後無特效藥可治,患者在痊癒後臉上會留有麻子,「天花」由此得名。天花病毒抵抗力較強,能對抗乾燥和低溫,在痂皮、塵土和被服上,可生存數月至一年半之久。
據《清宮檔案揭秘》記載,清朝入關後十位皇帝中,順治、同治直接死於天花,康熙與鹹豐雖然僥倖從天花的魔爪下撿回性命,臉上卻留下了天花痊癒後形成的麻子。
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清世祖,清朝第三位皇帝,也是清軍入關以來第一位皇帝,年號「順治」。於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1638年)戌時生於盛京,為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的第九子,母為孝莊文皇后,在位18年(1643—1661年)。順治七年,叔父攝政王多爾袞去世,很快十四歲的順治帝開始親政,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逝于禁宮內,時年二十四歲,遺詔傳位於第三子玄燁,即康熙帝,葬於河北遵化清東陵的孝陵,廟號世祖,諡號:體天龍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
順治皇帝一生都在躲避天花,但命運偏偏和他開了個玩笑。順治十七年(1660)底,京城已在張燈結彩,準備迎接新春到來。這時從宮中傳出了消息,順治皇帝染上了天花。為此清廷上下做了最大的努力,最好的御醫被召到了養心殿。為了祈祝皇上平安度過大難,宮中供奉了痘神娘娘,民間傳統的為過春節所掛的春聯、已貼的門神、張掛的彩燈全部被撤下,同時諭令全國「毋炒豆、毋點燈、毋潑水」,並頒詔大赦天下。但這一切都無濟於事,順治皇帝還是被天花奪去了生命。
同治皇帝是不是死於天花還有爭議,因為部分人認為他是死於某種性病,而皇家礙於顏面才對外宣稱他是死於天花。但是,也有人認為同治就是死於天花。這是一個未解之謎。
有清一代,統治者一直在與天花進行著鬥爭,但始終都沒有百分百的把握。天花病毒一直到20世紀中後期才得到了有效的遏制與消滅。
天花病毒主要經呼吸道黏膜侵入人體,通過飛沫吸入或直接接觸而傳染。天花病毒有毒力不同的兩型病毒株,毒力強的引起整型天花,即典型天花;弱者引起輕型天花,即類天花。
天花病毒的滅絕源於當時英國一位名為琴納的醫生偶然發現:接種奶牛身上的牛痘病毒可以起到預防天花的作用,而且不良反應極小,這種方法的安全性是直接接種天花病毒所無法比擬的。隨後這一改進的種牛痘的方法在世界範圍迅速普及開來。1958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決定將在世界範圍內消滅天花提上議事日程,到了1980年,短短20多年,世界衛生組織即宣布,天花已經在世界範圍內被消滅。天花病毒是人類徹底滅絕的第一種病毒,天花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種被完全消滅的人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