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入關君臨天下,第一任皇帝正值壯年,卻意外死於天花病

2020-12-04 史之我見

據史書記載,順治八年(1662年)正月初二福臨患病,正月初七駕崩於養心殿。《清世祖實錄》對順治帝患病的經過,去世前的活動、死亡情況等是這樣記載的:「順治十八年,辛丑,春正月,辛爽朔,上不視朝。免請王文武群臣行慶賀禮。孟春時享太廟,遺都統穆理瑪行禮。壬子,上不豫……丙辰,諭禮部:大享殿合祀大典,朕本欲親詣行禮,用展誠敬。茲朕躬偶爾違和,未能親詣,應遣官恭代,著開列應遺官職名具奏。爾部即遵諭行。上大漸,遣內大臣蘇克薩哈傳諭:京城內,除十惡死罪外,其餘死罪,及各項罪犯,悉行釋放。」丁已,夜,子刻,上崩於養心殿。

從《實錄》中的詳細記載可以看到,順治帝患病是在初二日,而到初六日已經「大漸」,就是病情急劇加重而且很危險,到初七日凌晨就去世了。而對死亡情況的記述卻僅有11個字:「丁已,夜,子刻,上崩於養心殿」,並未對其病因提及半字正是基於《實錄》所載,順治帝病發突然,死因不明,後人不免產生了懷疑:為什麼關乎皇帝生死的大事,只以寥寥數字敷行了事,並且對死因隻字未提?順治帝正當人生盛年,並沒有聽說患什麼病,怎麼突然就撒手人寰了呢?

另外,順治帝的遺詔也引起了人們的懷疑。在這份遺詔中,順治帝列舉了自己平生的14條罪行,比如對自己漸習漢俗、早逝無法盡孝、與親友隔閱等。,均充滿了自責之語,為什麼順治帝會對自己所作所為如此自責?這樣的自責似乎很不符合一代少年天子離開人世時的最後心情。因此有人懷疑這份遺詔並非出自順治帝本人,而是出自順治帝的母親孝莊皇太后之手,因為自責的內容,多是皇太后對順治帝的不滿之處。這自然加深了人們對順治帝之死的更深一層的懷疑。

順治帝之死和遺的可疑,引起了後人的各種猜測。清史學者孟森經過詳細考證發現順治帝確死於天花這一點見於他的《請初三大疑案考實》之二《世宗出家事實考入孟森的論據來源於順治時的禮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學士王所提的《年譜》。該《年譜》詳細記載了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一至初八這幾日順治帝及其本人的活動,說:「辛丑三十四歲,元因不行慶賀禮,黎明人內,恭請聖安,人養心賜座、賜茶而退。日,入內請安,晚始出。初三日,召入養心殿,上坐御,聖射少安,命至御前講論移時。初六日,三鼓,奉詔人養心股,諭:朕患痘勢將不起,爾可詳聽朕言,速撰詔書,即就塌前書寫,······凡三次進覽,三蒙欽定,日入時始至夜,聖駕賓天,血泣哀慟。

孟森認為王熙作為順治帝的寵臣,且在順治帝病亡之前一直待奉其左右。其《年譜》並非官方史書,沒有必要避諱隱,其上所言可信。他還進一步發現,當時的兵部督捕主事張宸在所撰的《青綢集》中也提到了這一點:「辛且正月,世祖章帝賓天,予守制禁中二十七日,初七日,釋刑獄諸囚一空。傳諭民間勿炒豆,毋燃燈毋潑水,始知上疾為出痘。」張宸與王熙一樣,都是順治帝病逝前後的親身經歷者,,都說順治帝是死於天花,這些事實似乎都確鑿無疑地證明順治帝確實死於宮中。

至於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順治帝患天花而死的原因,孟森認為,由於當時人們談「天花」而色變,為了穩定人心,避免引起朝野恐慌,才對這一病因秘面不宣,後來的史者出於避諱,也沒有在史書上說明。

有關專家還分析認為,從順治帝的感情基礎和思維方式分析,遺詔中的自責並非不合情理。入主中原後,順治帝所面臨的環境是完全不同於他的先祖們的,可以說相當陌生的,他不但要盡力去熟悉與適應新情況,有時還要背離滿族原有的習俗,這難免會使他陷入一種困惑與矛盾之中。另外,順治帝曾經一度篤信基督教,也可能會形成感恩所得、自我懺悔的性格。在這種情況下,順治帝因自己不能很好地解決新問題而自責是完全可能的。事實也是這樣,他在位期間曾屢次下詔自責,並要求各種文書不能稱自己為「聖」,甚至還常把各種災害或者動亂歸於自己的「政教不修,經綸無術」。所以說,在遺詔中自責也是縫合順治的性格的。

無法口授遺詔,而根據太后之意由大臣們草擬而成。再說,據記載,順治帝臨終還遭命:「祖制火浴,朕今留心禪理,須得秉炬法語。如善果、隆安法喜有素,可勝此任;若森和尚不日能至,法次長於兩寺,可轉命也。」最終於四月十七日,由趕到京域的薩溪森和尚主持,在景山壽皇殿為順治帝遺體秉炬火化。這件事在溪森死後,由炮的徒弟們為其編輯的《救賜圓照溪森禪師語錄》中有記載,足以證此事不假。《清聖祖實錄》卷一中還記載,安放順治帝遺體的榨宮(材)在順治十八年二月初二日被移放到景山壽皇殿。其後,繼位的康熙皇帝在所有應該致祭的日期都前往致祭。在舉行了百日致祭禮以後,將順治帝的神位奉入了乾清宮,以等待選擇吉日奉入太廟。二十一日,則舉行了「奉安寶宮禮」。「寶宮」二字的意思,是骨灰罐,這說明,二十一日時順治帝已經被火化。所以說,順治帝駕崩於養心殿是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日的子刻,病因可能是天花。

從上面的分析看,順治帝患天花而死,似乎是最接近歷史真相的答案。但是也有學者並不認同這一說法,並提出了質疑。首先,據醫書記載,人患天花後,痘瘡成漿,精神倦息,神思昏沉,不省人事,呼之不應,自語呢喃,如邪崇狀。從醫理上看,患天花的人死前根本不可能神志清醒,就是皇帝也不例外,還怎麼可能口授遺詔?因而,《年譜》中記載的關於順治之死的一些內容是不太真實的。《年譜》最讓人懷疑的是,如果順治真的染上了天花,他不可能在初二發病初期冒著高燒到憫忠寺看太監吳良輔剃度,更不可能在初三那天還和王熙討論事情。而且讓人們感到費解的是,王熙最後討論的內容,用了「俱不敢載」四個字簡單帶過。如果沒有什麼別的原因或苦衷的話,王熙為什麼要在順治帝駕這一問題上遮遮掩掩呢?順治患病去世應該屬於正常死亡,為什麼清宮檔案對他的死因隻字未提,諱莫如深?

對於此,民間廣為流傳著另一種說法,稱順治帝根本沒有死於天花,而是到五臺山出家當了和尚。孝莊太后為了顧及大清的聲名,只好對外宣布順治帝駕崩,由順治帝8歲的皇子玄燁即位,即康熙帝。

參考文獻:

《清世祖實錄》《請初三大疑案考實》《救賜圓照溪森禪師語錄》《年譜》

相關焦點

  • 清朝抗擊天花三百年,已經取得重大成果,為何同治還是死於此病?
    其實,只要稍微懂點清史都會明白,在清朝這樣一個宮廷禮儀森嚴的朝代,皇帝連人身自由都保障不了,還何談去嫖娼?根據《萬歲爺進藥底簿》的檔案中,詳細記錄了自同治發病到去世時的診脈、用藥情況,基本可以肯定,同治皇帝是死於天花。在1979年,中國相關專家對同治皇帝的病情進行分析,最後得出權威結論,同治死於天花。
  • 天花蔓延的清朝,中醫種痘讓皇室群體免疫,也救了康熙一命
    清朝皇帝清朝入關後,天花就像鬼魂附體,成為滿清王朝揮之不去的魔咒。清朝10多位皇帝甚至直接死於天花,康熙和鹹豐雖然僥倖從天花的魔掌中搶回性命,臉上卻留下了永遠的麻痘,非常影響顏值,天花在清朝的時候被稱為,當時傳染性極強,順治的兒子玄燁生下不久就被抱出宮外在紫禁城西華門外的寺廟躲避天花,就像今天躲避新冠一樣,但是康熙最終在兩歲的時候染上了天花病,聽過生死劫難後才搬回宮,當時能夠活下來,得益於當時的中醫種痘技術實現了群體免疫,所以康熙後來也有抗體了,當時中醫中走都強制將接種於健康兒童
  • 清朝皇帝列表之康雍乾,微觀角度的極盛一時,宏觀角度的災難前夜
    努爾哈赤只是後金的第一任大汗;皇太極只是關外清朝的第一任皇帝;多爾袞雖是入關後的第一任實際掌權人但並未稱帝;順治福臨即是皇帝又是入關後的第一任,但其有生之年並未實現一統。所以這樣看來,接下來的康熙玄燁就顯得在整個清朝尤為重要。
  • 世界排名第一的恐怖病毒「天花」與順治皇帝
    天花病毒史稱世界排名第一恐怖病毒,排名靠前的還有伊波拉病毒、狂犬病毒、愛滋病毒、非典病毒、甲型H1N1病毒、霍亂等。在清朝有一種烈性傳染病「天花」,那時天花病毒肆虐,造成大量人口死亡,人人自危,上到統治階層,下到平民百姓,草木皆兵、談虎色變。到現在我們都比較陌生了,只有書本上或在影視作品中見到。
  • 宋朝就能治療天花,為何到清朝有大量皇子死於天花,是中醫沒落?
    宋朝是一個神奇的時代,中國流傳後世且被人稱道的四大發明有三件都是在宋朝完成的,而那個時代也的確是中國封建王朝經濟文化藝術的巔峰時刻,這些巔峰也就算了,但是醫學在那個時代也是讓後面的封建王朝難以匹敵,據說宋朝文人士子達到了皆通醫術的地步,但是到了清朝的時候卻沒落到了天花能夠讓皇帝死於非命
  • 清朝歷代皇帝順序列表(上)每個皇帝都有秘聞
    清朝,做為中華上下5000年文明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總共存在時間(1636年—1912年)共二百七十六年。一共經歷的皇帝有12個,不敢說每一個皇帝都文治武功,但相比其他王朝,清朝的皇帝算是比較悲催的。反觀大清朝,不管是誰,都沒有太多的淫靡奢侈,尤其是最後的光緒皇帝(溥儀三歲登基,沒有可比性),也兢兢業業,勤勉持家,可惜清朝大勢已去,加上外國列強入侵,國內戰爭頻發,慈禧太后又把持朝政,想要有一番建樹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清朝12個皇帝,無論是努爾哈赤,還是光緒載湉,每一個都有其秘聞。今天我們就來詳細的說一說。1.努爾哈赤-曾經入贅過。
  • 清朝的皇子大都死於天花,為何當時皇子那麼容易得天花?
    清朝的皇子大都死於天花,為何當時皇子那麼容易得天花?提及《還珠格格》,想必大家都是比較熟悉的吧!每年,古代的亞洲因為天花而死的人很多,很多清朝的皇帝大多也會得天花,例如順治帝以及同治帝都得過天花,但唯一不同的是,他們都存活下來,因此,無論你是怎樣地位的人,有別的原因以及運氣不好之類的,疾病就會找上門來的。除了這2個皇帝之外,康熙以及鹹豐皇帝也都是從天花中得以存活的天之驕子,也因為這一部分原因,才會將他們作為清朝的帝王人選。
  • 明武宗暴死之謎:年僅三十一歲,正值壯年,為何卻突然駕崩
    明朝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十四,明武宗朱厚照咽下人生中的最後一口氣,死於豹房,終年三十一歲。作為明朝歷史上第十位皇位,後世對明武宗的評價呈現兩極分化的情況,有人指責他貪玩荒唐,也有人稱讚他特立獨行。
  • 清朝入關後的血腥殺戮——「揚州十日」,「嘉定三屠」
    清朝,從叩山海關入主中原到晚清王朝的覆滅一共經歷了二百多年,作為中國最後的封建王朝,在它統治下的二百多年中,中國的疆域不斷擴大,尤其在強盛的康雍乾時期,清朝的經濟、文化等都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也更加繁榮。
  • 為什麼有那麼大號召力,讓清朝如芒刺在背
    清朝入關進入北京,首先面對的就是各個明朝的政權,本來明朝都已經被李自成起義推翻了,人們對明朝也沒太多的好感,但是女真的清朝來了就不一樣了,對於中原的百姓和官員來說,那是外族入侵,於是都紛紛找到明朝的藩王,建立了好多南明政權。
  • 原來清朝皇帝的作息時間表是這樣安排的,真讓人驚訝!
    原來清朝皇帝的作息時間表是這樣安排的,真讓人驚訝!想不到皇帝每天的生活這麼規律,時間安排的井然有序,真讓人意外!趕快和小編一起看看吧。按照清代后妃制度,皇帝的祖母為太皇太后,母親為皇太后,她們同住在慈寧宮,太妃、太嬪住在旁邊的壽康宮、壽安宮。皇帝每天早晨穿戴整齊後,首先要向她們一一「請安」,以表示對長者的孝道與尊崇。除了康熙以外,清朝皇帝都是住在養心殿。皇帝每天早晨「請安」,要出吉祥門,乘坐兩人抬的轎子,經西二長街、出啟祥門。乾隆當了太上皇,嘉慶皇帝請安的內容便多了一項。皇帝請安完畢,就開始早讀。
  • 薛鍾琪,三朝武臣巨擘,被譽為大清朝第一常勝將軍!
    在滿清入關之時,八旗兵勇鐵騎能徵善,不乏有多爾袞、多譯、豪格等能徵善戰之人。但是說到清朝第一常勝將軍,卻不是滿蒙八旗,而是一個漢族將領——嶽鍾琪。當時正值準葛爾、沙俄與西藏反叛勢力勾結,發動叛亂。嶽鍾琪率領600先頭部隊,用其軍事謀略擊潰三千叛軍,收復裡塘、巴塘。
  • 清朝皇帝順序列表及資料簡介 臨沂網友快來了解歷史
    最近清宮劇不少,清朝的宮廷演變也成了大家好奇的知識,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你知道它有多少個皇帝都是什麼順序嗎?   從順治元年(1644年)清朝入關到1912年中國民國成立,清帝退位,清代統治全國共268年。
  • 康熙皇帝心中永遠的噩夢——論天花惡疾在清初時期的肆虐及預防
    清朝時期,尤其清朝入關以後,清朝皇室成員的最大噩夢並不是中原地區的強力反抗,也不是皇位傳承過程中的勾心鬥角,而是肆虐在北方地區的天花病毒。在清朝皇室成員中,單就皇帝而言,12位清朝帝王中就有4位得過天花惡疾,其中順治皇帝和同治皇帝直接死於天花;康熙皇帝和鹹豐皇帝雖然僥倖逃過一劫,但在他們的臉上都留下天花肆虐過後的痕跡——麻子,並伴隨其一生。
  • 清朝入關前漢文化就已經湮滅?事實真是如此嗎?
    早在清朝入關前我們的文化就已經湮滅(詞義:磨滅,埋沒,消滅,銷毀)了」小璇看到這一個評論下意識的反感,就想反駁,但是中國的歷史這麼長,小璇並不了解這方面的知識,說話是需要真憑實據的,所以就在網上查了這方面的資料。首先小璇查了漢文化到底是什麼?它包括了些什麼?網上是這麼說的漢文化指漢族人民創造的物質文化和思想文化的總和,又稱我們熟知的華夏文化。
  • 清朝時貴族們十分害怕天花,康熙是因為得了天花不死才當上皇帝的
    史書記載,滿清入關第一位皇帝,清世祖順治帝福臨就是得了天花而死,當時滿清剛剛入關,北京城鬧天花還死了不少滿族親貴,康熙能順利繼位也是因為得了天花幸運不死有了免疫力才成為皇帝的。崇禎七年,即天聰八年(1634)正月,後金汗皇太極得知大貝勒患痘症,立即派遣羅碩帶著羊、魚、燒酒、麵食等物前往看望詢問其病情,令其沐浴溫泉。
  • 殺出來的紅頂子,清朝乾隆皇帝的手下第一戰將是誰?
    清高宗弘曆,清朝第六位皇帝,清軍入關之後的第四位皇帝,生於1711年9月24日,卒於1799年2月7日。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他做皇帝的60年裡,清朝達到了封建社會的頂峰,那麼問題來了,在這60年中,大小戰爭無數,那麼到底誰才是乾隆手下的第一戰將呢?當時的清朝軍隊的戰鬥力跟晚清比起來是否更強大呢?
  • 清朝和金國同屬於一個民族,可乾隆皇帝為何認定南宋是正統?
    在北宋之前,世人皆認為曹魏是正統,因為曹魏的合法性則是來自於東漢末代皇帝劉協的禪讓。雖然這種禪讓是曹丕強加於漢獻帝劉協的,但起碼從名義上來說,曹魏的天下來自於漢朝的合法想讓。既然漢朝是正統王朝,那麼我曹魏自然是正統了。除了在法理上繼承東漢政權以外,接替曹魏的西晉王朝也大肆宣揚曹魏的正統性。
  • 清朝皇帝列表及簡介,第1和第2位,皇太極和順治都幹了些什麼?
    公元1636年,皇太極正式將後金改國號為大清,清朝自此正式建立。後經過七年的發展生產和內部積蓄力,於公元1642年贏得了松錦大戰的勝利。這一仗對於清朝的意義不亞於薩爾虎之戰,因為打完這一仗,大明王朝的寧錦防線就已經宣告崩潰了,這為後來的多爾袞入關打下了一定的戰略基礎。
  • 清朝最有為的皇帝:不是康熙乾隆,若照他路線走,清朝不止二百年
    清朝最有為的皇帝:不是康熙乾隆,若照他路線走,清朝不止二百年清朝是從後金過渡而來,從後金建立,到清朝滅亡,一共經歷了12位皇帝,其中10位皇帝是大統皇帝,坐朝北京,統治全國。在這12位皇帝中,誰是最開明的皇帝呢?是康熙還是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