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搜索了一下飛客的帖子,發現似乎還沒有關於北京航空的report,那我就來搶個偽首發吧。不過看標題就能知道,其實北京航與大連航和內蒙航一樣,都是國航的貼身馬甲罷了。
簡介
其實北京航空早已有之,ICAO代碼為BJN,呼號為京華(AIR JINGHUA),之前專門運營託管公務機,並可按照200%比例累積鳳凰知音裡程。大興機場開航後,國航將北京航空的業務擴展到客運,IATA代碼為CA,並分給其3架B738;裡程累積規則與國航相同。
現在北京航空主要執飛南京、牡丹江、齊齊哈爾、哈爾濱、瀋陽、長春、煙臺、包頭航線。本次搭乘的CA1504及其前序CA1503就是其直飛的京寧線航班。這一班往返我也飛過很多次了,如今改由北京航執飛,倒有一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
北京航空logo
NKG-PEK:CA1504
隨著祿口機場封閉多年的T1重新開放,除NKG基地航司東上聯航、深航之外的其他航司全部轉場至T1運營。
開放不久的全新航站樓內裝以白色調為主,明亮現代。不同於T2值機櫃檯的橫向排列,T1的櫃檯是縱向排列的,並設有問訊處。儘管大量航司轉場至T1運營,但人並不是非常多,值機櫃檯也未出現排大隊的情況。
航站樓入口內景
天下文樞
國航(包括大連航、內蒙航和北京航)的櫃檯位於H島。當日兩艙櫃檯僅開放H05一個,但效率仍然不低。T1的兩艙登機牌與T2相同,但航班信息的字體有變化。這麼多年了,登機牌抬頭「LuKou」的「K」還是沒有改成小寫。
H島的問訊處
這個背景還是挺好看的
非兩艙的卡客依舊不能走兩艙安檢通道。安檢口比T2多很多,保守估計有大約30個,所以也幾乎無人排隊,秒過。候機區的店鋪品牌感覺比T2略少一些。
國航使用機場V8休息室。V8和V9兩個休息室在一起,V8為眾航司共用,V9為CIP專用。過安檢後,未見到有關休息室的指示牌,值機時工作人員也沒有說明,這點有待改進。休息室的位置在過安檢後的右手盡頭,走過上圖中星巴克的位置,才能看到相關指示牌。
實話說,僅休息室這一項的體驗肯定是不如T2的,畢竟國航之前在T2可以使用尊鵬閣,而尊鵬閣的諸多優秀品質自不必多說。如今到了T1隻能使用機場休息室,不難想像體驗必定會大打折扣。 兩個休息室都在2樓,乘扶梯到達後,右邊為V8。
休息室扶梯口的指示牌,一堆航司共用。
一個亮點是休息室入口處有模擬機體驗艙,會有工作人員邀請旅客前去體驗。本次由於時間倉促沒來得及試一試。
整個休息室的裝修風格比較簡約,優點是沒有老幹部風,但也不是很有設計感。穿過較為擁擠的休息區,可以到達用餐區,用餐區同樣不大,好在人並不多。不知是否由於疫情,休息室僅提供盒飯作為晚餐,另外還有一些冷熱軟飲和泡麵小吃。我是不是應該感恩現在還提供熱食呢?
味道尚可
用餐區後部有衛生間,需要穿過很長的走廊。衛生間的環境還是挺好的。
準點登機,登機口設有感應式的泡沫免洗洗手液,免去了工作人員一個個手動按壓的麻煩,點個讚。登機前要查驗目的地健康碼,過後會在優先通道旅客的登機牌姓名的旁邊畫上五角星。
登機後毛毯配備充足;由於北京航的幾架飛機都是國航分配的機齡10年以上的老飛機,所以客艙很舊,自然也不提供wifi和充電插口,我座位前部的小桌板甚至都變形了。是日航班有兩名男乘,據說是天津公司過來幫飛的,服務都不錯。
雖說是馬甲,可畢竟不是國航本尊,所以機上的廣播、安全須知卡和安全須知錄像等都作出了調整:機上廣播變成了「歡迎您選乘(星空聯盟成員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子公司)北京航空的航班」,英文也做出了相應改變,配音與國航是相同的兩個人;安全卡的logo變成了北京航空;安全須知錄像沿用了國航最新的胖安達版本,但開頭和結尾的配音、logo都變成了北京航空,並且毫無違和感。不過清潔袋仍然是國航的。
安全須知卡
雨中起飛。本次航班上座率大概6-7成,平飛後,夜航照例只提供堅果和一瓶小礦。最後提前30min落地,實際飛行時間僅1h24min。
黑夜中的鳳凰
落地後滑行較長時間,看到了國航最新的ARJ21。一度以為給了遠機位,沒想到竟然靠橋。走到行李轉盤,行李很快出來,這個效率在PEK已經算是超高了。
機翼上的北京航空logo
隸書字體還是好看的
是日航機:B-5443,B737-800,機齡10.9年
壞掉的顯示屏。本次航班與深航和北歐航空代碼共享。
雖然北京航空不算是一家徹頭徹尾的全新公司,跟國航也無過大差別,但這次也算解鎖了國航的一個新馬甲,期待日後能有機會打卡內蒙航。
本文源自飛客茶館會員「Han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