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人先拔劍了,我就得亮劍!」這句話出自電視劇《亮劍》,其中爆脾氣、有血性的李雲龍令人印象深刻,他的原型王近山也是出了名的打起仗不要命,人送外號「王瘋子」。但其實還有一位「瘋子」與王近山齊名,他就是「張瘋子」張仁初將軍。
1955年授銜儀式,張仁初被授予中將軍銜,在給他授銜時偉人緊緊地握住他的手,說:「你就是張瘋子吧,我一直記得你,臘子口那一仗打得好啊!」當時距離臘子口那一仗已經過去20年,而且1955年被授銜的中將有177位,偉人為何對他有深刻印象甚至記得他的綽號呢?
張仁初,1909年出生,是湖北黃安人。因為家境貧寒而且母親早逝,幼年的他就開始給地主幫工。1926年他加入農民協會,次年參加黃麻起義加入工農革命軍,1932年入黨。
此後他先後歷任紅四軍十師二十八團班長、排長、紅三十三軍九十八師二九四團營長、團長等職,參加了數場戰役,因為他作戰英勇,所以升任很快,1935年已經任二師四團二營營長。
當時紅軍正在長徵途中,來到了甘肅岷縣臘子口,這裡是走出草地後的第一道關隘,如果不能取得勝利,那麼很快就會被敵軍逼退,再回草地無異於進入死路,所以這一戰至關重要。
戰鬥打響,異常激烈。因為地形狹窄,敵軍又佔據高處,紅四團一營、三營多次強攻均以失敗告終,此時張仁初請戰,他率領二營戰士整整和敵人打了一夜,期間數次要親自上陣被攔住,到了最後緊要關頭,他一手拿刀一手拿槍直接衝進了戰場,終於在第二天拂曉成功打開臘子口,立了大功。
他赤膊上陣的形象給戰士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得了「張瘋子」的綽號。前軍委副主席張萬年上將曾說過:「抗戰時期山東有著名的三大將,『梁大牙』梁興初;『張瘋子』張仁初;『毛猴子』賀東生。」
抗日戰爭期間張仁初歷任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三旅六八六團三營營長、六八六團團長、山東軍區特務團團長、濱海軍區參謀長等職,參加數場戰役,還曾經率部與敵人展開白刃格鬥,激戰一天後解救了被圍困的3000多士兵。
解放戰爭時期他同樣作戰勇猛,1948年5月任第八縱隊司令員,與黃百韜、杜聿明、黃維軍團多次作戰,痛擊敵人,淮海決戰中就殲敵2.6萬人。
1950年11月張仁初任志願軍二十六軍軍長,參加了第二、四、五次戰役。最初因為26軍長津湖一役首戰失利,宋時輪非常氣憤,他當眾指責並要撤了26軍番號。張仁初直接上前指著地圖說道:「你說26軍不能作戰,可這是你指揮的,你叫我們去哪我們就去哪,還提前到了,宋司令你是坐四個輪子的,我們兩條腿哪能走過你。26軍番號是偉人定的,你取消不了。」
宋司令當時就被說得啞口無言,張仁初作為下屬敢這樣講話,實在是十分膽大。26軍也很爭氣,三個月後就打了翻身仗。軍隊採用機動防禦的戰法在抱川一帶與敵軍激戰38晝夜,斃傷一萬五千餘人,後來在雞雄山防禦戰中更是斃傷俘敵兩萬餘人。
他雖然戰功赫赫,但是因為常年親自上陣殺敵,曾負傷11次,所以後來不得不長期休養,直到1962年任濟南軍區副司令員。
1969年11月4日,張仁初將軍因病去世,年僅6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