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方圖是攝影中的常用工具,可以說是攝影人的必備技能。
直方圖包括RGB直方圖、紅色通道直方圖、綠色通道直方圖、藍色通道直方圖等等,我們用得最多的就是RGB直方圖,也就是下面這個直方圖裡面的白色部分,我們今天講的也是RGB直方圖,掌握了RGB直方圖,也就掌握了直方圖90%以上的用途。
在這篇文章裡面,主頁君將用六個動態實例來幫助大家深入理解直方圖的本質。
直方圖基礎知識
直方圖從左到右代表從暗到亮,越往右代表越亮。
直方圖從下到上代表像素數量從少到多,直方圖在某個區域的高度越高,代表在這個亮度下的像素越多。
從我們展示的這個直方圖裡面可以看到,這個直方圖的亮度分布比較均勻(從暗到亮基本都有像素分布),因此應該是一張曝光比較均衡的照片。
幾種基礎的直方圖類型
一、高調型
從這一張照片的RGB直方圖裡面我們可以看到,這張照片的RGB直方圖主要集中在右側,也就是說這張照片的像素亮度都比較高,因此這張照片屬於比較明亮的類型。
二、中間調型
從這一張照片的RGB直方圖裡面我們可以看到,這張照片的RGB直方圖主要集中在中間,也就是說這張照片的像素亮度都集中在中間調,因此這張照片屬於比較柔和的類型。
我們可以看到,RGB直方圖的最右邊沒有像素,也就是說畫面中沒有純白的部分。
三、暗調型
從這一張照片的RGB直方圖裡面我們可以看到,這張照片的RGB直方圖主要集中在左側,也就是說這張照片的像素亮度都集中在暗調,因此這張照片屬於偏暗的類型。
同時,我們可以看到,RGB直方圖的最右方也有像素分布,那是因為畫面中的瀑布屬於亮度比較高的部分。
直方圖動態實例
一、提亮後直方圖的變化
當我們進行提亮操作的時候,可以發現直方圖向右移動了,右側的像素明顯增多了,那是因為提亮之後原來像素的亮度提高了。
二、壓暗後直方圖的變化
當我們進行壓暗操作的時候,可以發現直方圖向左移動了,右側的像素明顯增多了,那是因為壓暗之後原來像素的亮度降低了。
三、提高對比度後直方圖的變化
當我們進行提高對比度操作的時候,可以發現直方圖向兩側移動了,直方圖左右兩側的像素明顯增多了,那是因為提高對比度之後,原來亮的像素變得更亮,原來暗的像素變得更暗,因此相對向直方圖的兩端集中了。
四、降低對比度後直方圖的變化
當我們進行降低對比度操作的時候,可以發現直方圖向中間移動了,直方圖中間的像素明顯增多了,那是因為降低對比度之後,原來亮的像素變暗,原來暗的像素變亮,因此相對向直方圖的中間集中了。
五、拉動左端點後直方圖的變化
當我們拉動曲線的左端點的時候,可以發現直方圖整體向右移動了,那是因為提高左端點之後,原來畫面中的純黑部分消失了。
六、拉動右端點後直方圖的變化
當我們拉動曲線的右端點的時候,可以發現直方圖整體向左移動了,那是因為拉低右端點之後,原來畫面中的純白部分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