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佛門弟子在吃素!一股「食素之風」正在全球各地悄然颳起

2021-01-16 湯圓學佛法

提起吃素,或許許多人還會以為這是佛門中人嚴守戒律清規的生活習慣。

其實不然。事實上,在我國歷史上,素食一直佔有一席之地。早在《禮記》中便有記載:「逢子卯,稷食菜羹。」說明我國在商周時期便有了初一十五吃素的傳統。

時過境遷,素食主義更不再只是一種教條。誠然,佛門弟子吃素,但吃素的隊伍中也遠遠不止佛門弟子。

如今的素食早已成為益於自身健康、尊重其他生命、愛護環境、合乎自然規律的飲食習慣,素食主義者也是來自全球各地、囊括各個年齡層與各個行業的人群。

在2018年,新浪網發起一項甄選「全球最棒素食城市」的活動。這項活動讓大眾突然意識到素食在全世界的普及範圍之廣和受歡迎程度之高。

並且,在最終選出的最棒的15個素食城市中,更是有好幾個城市都是出乎眾人的意料!今日,禪風君就帶大家一起看看,全球最棒的素食城市到底有什麼特色。

素食天堂:柏林

在名單之中,位於全球最棒素食城市之首的便是德國首都柏林。

一提起德國,大家腦海中浮現的莫不是發達的工業、高等的技術、嚴謹的學術氛圍,甚至是「大口喝酒吃肉」的世界盃狂歡節。誰又能想到,首都柏林竟是歐洲最原始的素食城市,還有著「素食天堂」之稱。

柏林有眾多的素食主義者,而且當地素食主義者的數量遠遠超過非素食者的數量,且柏林人民食素習慣隨和,最愛吃的素食便是麵食與土豆餐。

蔬菜冰淇淋

但這並不意味著柏林的素食單調,恰恰相反,柏林素菜是非常豐富的,而且專業素食餐館數量眾多,遠遠超過歐洲大陸其他城市,是其他城市平均值的兩倍多,價格也相對較低,廣受歐洲大陸素食主義者的喜愛。

喜歡素食的朋友,到德國柏林時切莫錯過體驗「素食天堂」的美妙!

無肉星期一:舊金山

美國西部城市海灣之城舊金山以健康的飲食、公平的貿易機構和越來越多的素食主義聞名。它還是美國第一個實行全民「無肉星期一」理念的城市。

舊金山的素食發展有著非常完善的產業鏈,從農場採摘、包裝、再到機場運輸到世界各地,每一個環節都保證著有機素食的新鮮健康。

當地祖名的Napa農場超市提倡「從農場到機場」(Farm to Flight)的準則:本地、有機、可持續、手工、新鮮、提供純素和無麩質選擇,更有專門的貨架賣生食和純素零食。

純素的三明治、甜點、新鮮果汁、豆腐做的小吃、蔬菜冰淇淋等在舊金山都是隨處可見的素食產品,製作精美,味道誘人,處處散發著吃貨們難以抵抗的魅力。

潮流素食:紐約

作為世界級大都市,紐約一直都是時尚流行的先鋒,世界文化的大熔爐。毫無疑問,素食者也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天堂。

紐約擁有美國歷史最久的老牌農貿市場之一,全紐約擁有超過50個農產品集市,種類豐富。在市內,素食商店和素食餐廳亦隨處可見,因而被「善待動物組織」(PETA)評為「素食者最友善城市」。

素食冰淇淋

此外,一直走在世界潮流前線的紐約,素食早已成為教育的一部分,不僅設立了全球第一座全素飲食的公立學校,還有眾多素食烹調教學的學校,將素食融入教育之中,無疑能體驗到更加豐富的素食文化,也促進素食文化的傳播。

紐約素食者倡導素食遊行活動

自2011年開始,紐約每年舉辦「紐約素食節」,數千名素食愛好者和百餘家素食商家齊聚一堂,展示素食美食,分享世界級講座。

一周食素一次:臺北

中國臺灣有13%的人口——相當於170萬人,不吃任何肉類,而臺北是臺灣地區素食餐廳的最主要市場。

早期受佛道教興盛的影響,臺灣茹素者眾多。隨著全球素食時尚的興起,講求自然、健康、養生及環保的飲食趨勢,越來越多人跳出宗教色彩,也選擇了茹素。

據2010年臺灣食品消費調查顯示,臺灣約有4000多家素食餐館,而臺灣素食已經發展成了一個獨特的菜系,素食產業也成為臺灣飲食行業的重要部分。

除了民間習慣,臺灣當局也大力推行素食,2009年臺灣衛生署提倡「天天五蔬果」。2010年,臺灣立法院則正式通過「每周選一天為無肉日」的提案,推行居民一周素食一日。

禪宗素食:京都

唐宋時期,佛教從中國傳入日本,因而誕生了源自於佛教「六度」之一的日本式的素食,被稱為「精進料理」。

隨著文人墨客的推崇,「精進料理」從寺廟文化發展為大眾文化,成為日本美食的新派系。在到處都是寺院的京都,精進料理十分發達與精緻。

京都素食最大的特點是食物中體現了佛教中禪宗文化,當地人稱為——shojin ryori。

這種素食由很多道菜組成,在許多廟裡如南禪寺、大德寺及天龍寺等都有提供,以新鮮蔬菜和豆製品為主,其做法則以煮、炒和油炸為主。

日本大德寺

京都大德寺附近是精進料理高級店鋪最集中的地方,但因為製作素材和需要當天採摘,且製作時間較長,一般需要提前預約。

好的食物值得花時間對待,到京都的朋友不妨到大德寺附近感受在禪宗文化影響下的素食。

豐富的素食文化:新加坡

因為有大量印度人和華人在新加坡居住,素食已經成為了新加坡的大眾化餐飲。

在新加坡的美食中心,素食店隨處可見。這些素食店一般都會直接掛上寫有有」齋」字和」vegetarian(蔬菜)」字樣的牌子。

此外,新加坡「網紅」們也非常喜歡到素食店打卡,熱衷於為大眾挖掘更多的素食店。

素食在新加坡受眾程度很廣,家家戶戶都會有素食主義的擁護者,因此,新加坡的眾多公共場所之中都會設立素食窗口,而在大學的每個食堂中,也都會設立素食攤位,專為素食者提供飲食。

新加坡的印度素食餐廳

且新加坡的素食多種多樣,色彩斑斕的印度素食餐廳也成為了這座花園城市素食文化的獨特色彩。

其中,素食餐廳Fortune Centre因為精美的菜式,體貼周到的服務,被「善待動物組織」評為亞洲十佳素食者餐廳之一。

除了以上六座城市,還有印度馬德裡、英國倫敦、波蘭華沙、澳大利亞雪梨、加拿大溫哥華、美國波蘭特、捷克布拉格、泰國清邁和墨西哥城都入選了全球15個最棒素食城市。

可見,當我國大多數人還沉迷在「重口味」網紅店時,素食之風已經在世界各地悄然生起,形成了新時代全球化的飲食新風尚。

現今社會發展迅速,有越來越多的人倡導給生活做減法,化繁為簡、追求本真的禪意逐漸成為了大多數人追求的生活方式。

如果你也是一個正在追求簡約生活的人,那還請放鬆心態,接納包容,允許這股自全球各地的「素食之風」吹進你的生活,嘗試食素,體驗別有一番滋味的返樸歸真!

相關焦點

  • 吃素很難營養均衡,孕婦孩子不宜食素
    兒童青少年和孕婦不宜 「一素到底」  新素食主義儘管日漸流行,但並非適合所有人群。中國首批註冊營養師谷傳玲表示,目前業內沒有對食素群體做出嚴格科學界定,區分關鍵還是基於尊重「信仰、習俗」等因素,但從營養角度分析,嬰幼童、青少年及孕婦並不建議長期食素。
  • 樂活課堂 ▏吃素很難營養均衡,孕婦孩子不宜食素
    兒童青少年和孕婦不宜 「一素到底」新素食主義儘管日漸流行,但並非適合所有人群。中國首批註冊營養師谷傳玲表示,目前業內沒有對食素群體做出嚴格科學界定,區分關鍵還是基於尊重「信仰、習俗」等因素,但從營養角度分析,嬰幼童、青少年及孕婦並不建議長期食素。
  • 瑞典一幼兒園只給孩子吃素,稱為環保,營養專家:只吃素傷大腦
    作為家長,你能接受你家孩子就讀的幼兒園,不提供肉食只吃素嗎?如果幼兒園表示,這是為了保護環境,站在道德的最高峰,你該怎麼辦?而這種事,正在瑞典一家幼兒園上演。該幼兒園,將執行為期一周的"素食實驗",該園內所有的兒童,只能強行參與,沒有選擇權。
  • 為了鼓勵市民少吃肉,對抗全球暖化,布魯塞爾綠燈變「吃素」吃素,紅燈變「停止吃肉」!
    整個歐洲的學生在星期五便開始罷課,呼籲世界各國積極解決全球暖化問題。,但現在我們需要知道全球暖化的真相,因為它會影響每一個人。」 我們提倡素食,因為吃肉帶來的環境損害遠遠大於純農業生產,養牲畜對全球升溫的影響比交通帶來的影響還大。也許你認為環境問題與你無關,也許你認為吃素救地球毫無邏輯。
  • 佛教是如何論述食肉的危害和食素的功德的?
    依佛法來講,食肉者有以下過失:1.眾生宿世互為六親眷屬,食肉者即食眷屬之肉。2.食肉之人,其他眾生見到都有一種莫名的恐懼。3.如果有僧人食肉,其他人就會誹謗佛法,從而對佛法失去信心。5.佛菩薩、天龍八部都不喜歡食肉之人,不來護持。6.由於宿世惡業今生轉生為畜生,身體骯髒不淨,食之則自身受汙。7.食肉會召致冤靈糾纏索命,從而身患絕症或受橫禍,如果大家同造殺業,則會感召地震、颱風、洪澇、海嘯、大火、瘟疫、戰爭等天災人禍。
  • 信佛之人常吃素,但很多人不知道吃素的日子還有講究
    對於漢傳佛教的信眾來說,吃素是常事,而在國人的印象裡,吃素總是和和尚、佛教聯繫在一起。其實,吃素的不僅是佛教徒,道教全真派的道士就吃素,而且從不間斷。一般的在家信徒當然不必像寺廟裡的和尚那樣天天吃素,不過,在家修行的居士要吃素,也得有些講究,這講究概括起來,便是「年三月十」。
  • 今天你吃素了嗎?快來了解吃素的好處與壞處
    今天(11月25日)是 「世界素食日」,你吃素了嗎?打開吃素的正確方式,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吃素的那些事兒。肉類太多的飲食會使腸道中致病細菌快速生長,而富含膳食纖維的素食則會增加腸道有益菌,改善腸道菌群,因此,適當吃素有益全身健康。
  • 古人是怎麼講究吃素的?中華素食文化之流變考
    原標題:古人是怎麼講究吃素的?北魏《齊民要術》中專列了素食一章,介紹了11種素食,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素食譜。南北朝時期,梁武帝崇尚佛學,並以身現法倡導素食,大大推動了中國素菜文化的發展。
  • 傳承是最好的紀念:佛門「二老」與印順大和尚的殊勝法緣
    轉眼六十載,長老以香港為基地,修建佛寺、傳承佛法、捐資助學、救濟眾生,將菩提善業延伸至內地和世界各地。走在菩提路上,有過披荊斬棘的辦道歲月,嘗過人生的辛酸苦辣,卻始終如一荷起「弘法利生」這擔如來家業。 相知相惜佛門「二老」 本煥長老和永惺長老是當代佛門龍象、為兩岸佛教界的傑出領袖,也是具有廣泛影響的兩位大德。
  • 吃素、環保、救地球!
    他呼籲:「我們還沒到無法挽回的地步,還能及時回頭,但是需要迅速的大轉彎。」全球變暖將會引發暴雨、暴雪、洪水、颶風、乾旱、酷熱、酷寒等等氣候災難,這些災難已經發生!  中國氣象專家解讀2008年春節南方冰雪凍災時說,這是全球變暖的另一種表現形式。造成緬甸十萬人死亡的風暴潮「納爾吉斯」,其形成原因之一也是全球變暖!
  • 釋迦摩尼座下「七大弟子」,他們因何出家?
    釋迦摩尼座下「七大弟子」,他們因何出家?佛教作為我國比較盛行的一種宗教,接受它的人還是非常多的。比較了解佛教的都知道,釋迦摩尼的座下有七個弟子,這七個弟子是釋迦摩尼最開始的第一。而這七個弟子也並不是一開始就對皈依在釋迦摩尼的座下的,今天就讓小編來給大家講述一下這七個弟子他們為何出家皈依佛門。舍利弗和目犍連,他們兩個是志同道合的人,最開始的時候他們在一起創辦了一個學團,也擁有了自己的很多弟子。但是在有一次,舍利弗偶遇了阿舍婆誓,他們兩個談論起了佛教,舍利弗突然覺得佛教真的是一種很偉大的思想,所以和阿舍婆誓約定一起去拜訪佛陀。
  • 最喜歡吃素的國家:70%國民長期吃素,僅有少部分年輕人偷摸吃肉
    今天李不言就講一下最喜歡吃素的國家:70%國名長期吃素,僅有少部分年輕人偷摸吃一口肉!這個國家就是印度,為什麼印度人喜歡吃素呢?其實並不是印度人不愛吃素,而是因為受宗教因素!而這裡的耆那教徒更是嚴格食素,連雞蛋也不吃,但可以喝牛奶,吃乳酷和黃油!根據相關數據統計,在印度70%國民長期吃素,僅有少部分的年輕人才偷摸吃肉,印度人在吃飯的時候,大多數僅僅是一隻盤子、一杯涼水,把米飯或餅放在盤內,菜和湯澆在上面。而且用右手把菜卷在餅內,或者用手把米飯和菜混在一起,抓起起來送進嘴裡。
  • 原為東方世界之主,排名比如來還高!
    黃風怪有一門天賦神通,叫做「三昧神風」。 書中說道:那怪害怕,也使一般本事:急回頭,望著巽地上把口張了三張,呼的一口氣,吹將出去,忽然間,一陣黃風,從空颳起。 這黃袍怪為何要在巽地上連吸三口氣,然後再吹一口風呢?只因在八卦方位中,巽生風。原著在描寫孫悟空在八卦爐中時,也曾提到,巽地有風則無火,因此孫悟空才沒有被八卦爐燒死。
  • 人類到底該吃肉 還是吃素?
    帶著這樣的疑問與思考,於是想寫今天的這篇文章,叫做《素食與心理健康》之「人類適合吃肉還是吃素」。很少有人不關注自己的生活是否快樂與幸福,而幸福本身又與我們的身體和心理密不可分。既然這樣,探討與身體和心理密切相關的飲食,那就是很必要的了。那麼,人的生理結構是怎樣的?它適合吃肉嗎?
  • 吃素好還是吃肉好?跟著內在的引導,想吃就吃
    與此同時,她在網際網路上記錄她的「植物生活之旅。她覺得「素食主義的生活方式」讓她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了。她覺得自己的身體輕盈起來了,不再像之前一樣每天都強迫自己減肥,整個人也變得更加快樂。同時,她也經常會在各個社交平臺上分享自己的食素心得。
  • 齊白石與佛門弟子瑞光:翁似高僧僧似翁
    文丨呂曉(北京畫院理論研究部主任、研究員) 齊白石弟子眾多,唯有一位弟子的去世讓他心生息肩之想,這就是瑞光和尚。也許是冥冥中的天意,終於可以撥開歷史的層層迷霧去追尋白石老人與他最得意的佛門弟子瑞光的故事。可惜這張圖片實在太小,瑞光的形象極不清晰,幸運的是,在瑞光親屬提供的瑞光遺物中,有一張瑞光的肖像照(圖3),原來他並非清瘦之人,一襲袈裟難掩魁梧身材,面相圓潤豐滿,廣額寬頰,雙目炯炯,寬鼻厚唇,濃髭虯髯,從花白的雙鬢和額上數道皺紋可知已年逾半百,應該是他晚年的照片。
  • 德國政府宴請吃素?素食正成為全球飲食風潮……
    德國環保局提議政府宴請吃素《英國電報(Telegraph)》報導:德國的環保局局長Barbara Hendricks提議禁止肉類在所有政府官方活動中出現。環保局局長Barbara德國一向以來都是以環保著稱,而這一行為也是為了對抗氣候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