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洞大開︱拋開人類的固有認知,對外星生命形式的8大猜想

2020-09-04 宇宙科普檔案

很多人都不解,為什麼科學家都喜歡以地球的標準來研究外星生命。難道外星人就必須要有水和氧氣嗎?其實,我們能想到的科學家也能想到,但科學是求真務實的,在沒有發現新的生命形式之前,我們也只能通過對地球的認識來尋找外星生命。

拋開固有認知,基於一些理論基礎,猜想關於外星生命可以存在的8種生命形式。

1、類地生物,這種外星生命與我們一樣屬於碳基生命,也是目前我們尋找外星生命的唯一標準。他們也依靠氧氣和水來生存,但形態會受到環境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具體的樣子大家儘管大膽想像。

2、黏液類生物,外星生物可以是簡單的綠色黏液,他們的生活方式非常無聊,基本上除了順著往下滴以外,不會做其他的行動。

3、厭氧生物,其實厭氧細菌在地球上早已存在,對它們來說,氧氣不僅不是必不可少的,反而是致命的「毒氣」。如果地球沒有海藻類植物引發的大氧化事件,現在的地球或許就是厭氧生物的世界了。

4、奇異體,想像一下在某些寒冷的星球上,可能存在著以液體氦為基礎,並以超導電流作聯繫的生命形式。它們不懼怕寒冷,可以自由地在這種星球中生存。

5、漂浮者,這種外星生命可能存在於氣態巨行星的上層大氣中,受環境的影響,它們的形態可能像熱氣球一般,且體積巨大,可以進化出與生俱來的漂浮能力。以光和有機分子為食物,它們擁有著噴氣式裝備,通過收縮釋放空氣,來推進自己。或許還有一種宇宙生物可以利用氣態行星中雷擊的能量進行活動。可怕的是,如果這種極端生命確實存在,那麼生命在宇宙中將極為普遍。

6、能量體,這種外星生命已經不能說成是生物了,因為它們可以承受高溫,以能量或其他形式居住在恆星內部。依靠恆星能量為食。

7、特殊體,可以是由生物組成的巨大團體,它們不懼真空,是由無線電波傳遞神經訊號的高等智能生物,從遠處看,就是一個發光的巨大宇宙塵埃。

8、簡併體,這種外星生物或許可以存在於宇宙中無比恐怖的中子星表面,受中子星極端環境的影響,它們將由超密物質構成,不到半釐米的直徑,卻有著幾十公斤的體重。此外,它們的新陳代謝是基於核反應,而非化學反應。因此,它們的變化速率要比人類快數百萬甚至上千萬倍。相當於出生在死亡都只在一瞬間。和它們想比,我們的人類就如地球一般漫長。

結語

截止到目前,我們人類對外星生命的搜索還是毫無收穫,但人類仍然堅持不懈地探尋下去,至少,它大大拓展了我們對宇宙生物原理的認識。同時,我們始終相信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一定存在外星生命,它們此時或許和我們一樣,站在星河的另一端,抬頭仰望著我們。

相關焦點

  • 外星生命到底以何種生命形式存在,為何以地球生命形式去探索宇宙
    自從人類進入太空以來,我們對宇宙的了解也逐漸的增多,放眼其他星球,總有許多人認為一定有外星人存在,因此也誕生了一批又一批的外星迷。可是截至今日,我們仍然沒有發現任何外星生命的存在,所以在廣袤的宇宙中,人類可能是非常孤獨的。可是很多人都發出了疑問,為什麼我們要以地球的標準去評判生命的存在形式呢?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為何以地球的標準尋找外星生命。
  • 新的生命形式,突破人類的認知
    生命是什麼?科學家和哲學家一直苦苦思索。是什麼在驅動著地球和宇宙的生命進化和發展?隨著證據的不斷增多,我們對地球上生命的理解已經脫離了「管中窺豹」,走向系統的認知。科學家發現這些奇特細菌後,欣喜惹狂,因為它們的存在和繁衍,刷新了我們對外星生命形式的理解。我們也可以這樣認為,外星生命是不是一定是類似地球人一樣的「人形」呢?或者必須需要太陽能、磁能、地熱等外在的能量源泉,才可以生存繁衍呢?答案顯而易見。今天「藍之灣」,就帶大家回顧一下這個有趣的發現。
  • 關於外星文明的5大猜測,除了大過濾器和缸中之腦還有啥?
    2.大過濾器理論科學家們認為,宇宙文明之所以稀少的原因並不是生命稀少,而是宇宙這個大環境不讓生命持續的發展演化下去,很多生命可能還沒有發展到文明的階段就被各種各樣的原因天然滅絕了。你要知道,宇宙本身並不安全,就以地球舉例,歷史上就發生過至少五次的物種大滅絕。小行星撞擊的危險,太陽大風暴的危險,母恆星末期膨脹的危險。
  • 人類可能比外星文明晚出現85億年,它有多發達?劉慈欣大膽猜想
    由於我們目前無法在地球以外的星球發現生命跡象,所以生命產生的時間就以地球作為樣本來分析。地球大約在50億年前形成,在40億年的時候,形成了簡單的生命體,以複雜形態的有機物形式出現。在35億年左右的時候,細胞出現了。大約15億年前,細胞出現了細胞核。8億年前,第一個多細胞生物出現,生命開始多樣化。
  • 科學家:外星生命在湖底
    不僅如此,科學家根據同位素分析,判斷這個湖泊存在的時間大約有10億年,大約在數百萬年前開始誕生火星生命,直到現在。該消息一經流出,立刻引發了外界的廣泛議論,一些天文愛好者更是情緒激動,紛紛將視野轉向了從未消停的火星表面。眾所周知,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開始,人類科技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尤其在航天領域的應用更是不斷刷新人類的認知。
  • 關於外星文明的幾種猜想,最後一種碾壓其他所有文明
    在沒有確鑿證據證明外星文明存在的當下,我們不禁思考:如果外星文明存在,可能會有什麼樣的文明形式呢?下面,小編將列舉幾種關於外星文明的猜想,供大家思考、討論。1.與人類相似的外星文明:這種類型的外星文明,在各種科幻作品中經常見到。他們的外貌體徵與人類多少有些相似,行為與意識形態也比較接近,或者部分接近。
  • 外星生命可能已經顛覆了我們人類的認知
    宇宙中存在數10億個可以孕育生命的行星,但直至今日人類都還沒發現外星人的存在,也許我們正在沿著錯誤的方向尋找,外星存在的生命方式,會不會超出了我們的認知呢?比如他們不需要水或者氧氣,可以承受高溫極端環境,首先我們得了解人類DNA是由碳組成的,碳是宇宙中最豐富的元素,地球上的生命都以碳為基礎
  • 人類真的是宇宙唯一智慧生命嗎?為何外星文明從來不回應人類
    自從人類了解到地球不是宇宙中心之後就在不斷地對外探索,希望能找到地外文明存在的線索,滿足自己對外星文明的好奇。近些些年只要技術進步一點,人類尋找外太空文明的方式就改進一點。歲月在變,但是人類渴望尋找到外星生命的熱情卻不曾改變。
  • 科學家猜測,外星智慧生命可能有五大特徵,人類的認知能力有限
    雖然人類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地外文明搜尋計劃,依然沒有發現任何的外星文明,但是科學家對外星智慧生命的各種猜測卻非常多,有科學家對外星智慧生命提出了六大可能特徵,下面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第一大特徵、外星智慧生命有更先進高級的語言和文字。
  • 生命的存在形式必須是「碳基」嗎?看看科學家的猜想!
    地球是至今為止人類在宇宙中發現的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在人類可以探索外太空之後,科學家們一直在致力於尋找外星生命,雖然沒有什麼重大發現,但是人類仍然沒有放棄尋找。有科學家提出宇宙中的生命形式可能是和地球不一樣的,人類可以變換尋找的方向。那麼宇宙中的生命形式可能有哪些呢?
  • 生命進化之未來大猜想
    未來大猜想——未來時代取締人類主宰世界的兩大生命「進化體」。換句話說,只有「古猿」可能進化成人類,猩猩和猴子是「古猿」進化的一種結果,猩猩和猴子以及人類仍在進化,但只會進化成新的形式(猩猩、猴子和人類之間沒有「祖代」進化關係,他們是平行的;猩猩可能進化成新的物種,猴子也可能進化出新的類型,但不會進化成人類)。
  • 有沒有可能,宇宙中存在「其他星體」有生命?
    我大爆爆很好奇,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宇宙其他地方,真的像某些學者說的那樣,也存在著生命。那麼,問題來了:體型最大的生命,到底會有多大呢?光是它的『心臟』,就有一輛小汽車那麼大了!但是就有網友說,這在宇宙中最大的生物面前,鯨魚簡直不值一提,因為有可能存在某個巨型的星體,他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巨型的生物。我大爆爆覺得:這個腦洞也太大了吧?是的,聽到這樣的猜想的時候,我的想法也和你一樣。
  • 人類是否是宇宙的唯一,外星的智能生命又在何處?
    人類從觀測宇宙到現在的太空探索,無一逃不過一個重要的事實,地球的生命是否是唯一,而人類是否被造物主所偏愛。凱林斯建議一種將這兩種方法結合在一起進行邏輯系統的搜索,而外星智能生命的尋找就是運用博弈論中固有的一些邏輯。凱林斯首先指出,地球上的科學家之所以沒有發現其他行星上的生物發出的信號,是因為他們沒有發送過任何信號,因為他們擔心這樣做會引起不友好的對手的注意。
  • 宇宙中的外星智慧生命體會有多大?有可能大到超出我們的想像
    人類在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時候,越來越多的人們堅信外星智慧生命的存在,於是開啟了各種探尋地外文明的計劃,可是半個多世紀過去了,我們仍然一無所獲,沒有發現任何的地外生命,更不要說外星文明了。當然,隨著人類對宇宙認知的不斷增多,反而是更堅信外星文明的存在。
  • 外星生命在哪裡? 跟隨霍金進入宇宙關於外星人的三大猜想
    外星生命在哪裡? 跟隨霍金進入宇宙關於外星人的三大猜想時間:2015-12-25 09:07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外星生命在哪裡?跟隨霍金進入宇宙關於外星人的三大猜想 導讀:外星人這個話題我們一直都在熱論,英國 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對於宇宙以及外星人更是研究深入,現在我們就跟隨霍金進入宇宙,談談關於外星人的三大猜想: 在美國探索頻道播出的紀錄片《跟隨斯蒂   原標題:外星生命在哪裡?
  • 人類為什麼還沒有尋找到外星生命與文明?
    科技發展至今,我們一直在以自己的思維與認知去尋找外星生命。生活在地球上的生命都需要水、陽光、氧氣等條件才能生存下去。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外星生物很有可能和我們不一樣,它們生存不一定也需要水或氧氣。或許它們在超大的大氣壓下才能生存,而地球的大氣壓對它們來說就太低了……這些都是有可能的。生活在地球上的生命都是碳基生命,在宇宙的其他地方可能有適合其他生命生存的地方。目前為止,我們誰也沒有親眼見過外星生命長什麼模樣。
  • 外星生命可能以是以宇宙塵埃顆粒形式存在
    【每日科技網】  用灰塵重釋外星生命  漫天飛舞的灰塵您一定不陌生,遙遠神秘的外星生命您也肯定感興趣,但是您能想到這二者之間的聯繫嗎?您能想到外星生命有可能以舞動的灰塵顆粒形式存在嗎?
  • 或許要這樣:要找到外星智慧生命,人類可能需要像外星人一樣思考
    為了發現外星智慧生命,人類也許需要作為外星人去思考,我們需要把我們習慣了的、所謂正常的現象看作是不正常、甚至是奇怪的事物。如果外星人住在外星世界,他們會給我們發送什麼形式的信號呢?我們人類的固有偏見可能會限制我們的想像。
  • 已知的生命形式,我們能在這些地方找到外星生命
    當人類的科技發展到可以進行太空探索的時候,我們一直在尋找宇宙中哪裡還有地外生命,科學家也認為以人類目前的科技能在二十年內在宇宙中發現外星生命,科學界認為外星生命有多種形式,有些極端環境下也會有生命出現,美國NASA公布地外生命可能會出現在這些地方:
  • 特斯拉馬斯克腦洞大開的踐行者-外星的來客
    馬斯克是最像賈伯斯的人,一心想改變世界的人,賈伯斯是想改變人們生活方式,通過電腦和手機,馬斯克是想改變人們生活的環境,比如一起火星或外太空的某個地方,讓人類成為一種跨行星物種,徵服太陽系,首先殖民火星,正在研究星際運輸技術,馬斯克唯一個掌握火箭回收技術的私人公司,其他三個掌握技術的是國家,他們是美國、俄羅斯、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