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媒:天文學家正處於太空取樣「黃金時期」
美國太空網站12月5日發表題為《我們可能處於從太空取樣的「黃金時期」》的報導稱,對行星科學家而言,來自天體的樣本是特別的寶藏。美國航空航天局詹森航天中心的研究員弗朗西斯·麥卡賓說,它們的價值在於能夠回答研究人員尚未想到的問題,並具有推動未來科學突破的潛力。月球與行星研究所的行星科學家凱薩琳·卡登對太空網站說,對樣本進行研究還能讓研究人員精準地了解天體的構成和年齡。
-
2018年三種鳥類消失 美媒:地球正處於大滅絕時期
參考消息網1月5日報導 美媒稱,有幾種物種已在我們的星球上生存了數百萬年,但2018年已成為它們正式消失的年份。據《今日美國報》網站1月2日報導,國際鳥類聯盟的報告顯示,科學家說,今年有3種鳥類滅絕了,其中兩種是來自巴西東北部的鳴禽——淡眉樹獵雀和諾氏拾葉雀。
-
美媒:人類頭骨「遵循」黃金比例
參考消息網10月20日報導 美媒稱,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黃金比例存在於人類頭骨中,從而將頭骨與松果、星系和颶風歸為一類——它們的形態構造都體現出這個特殊的數字。據美國《大眾機械》月刊網站10月7日報導,黃金比例的概念是:當你把一條線段分割為兩段,「較長一段與較短一段的長度比值等於整條線段與較長一段的長度比值」。人們對黃金比例已經痴迷了多個世紀。例如,很多人聲稱,帕特農神廟的多處設計都體現了黃金比例。萊奧納多·達文西用黃金比例(他稱之為黃金分割)為他自己的藝術品賦予平衡性。
-
美媒:冰河時期地球究竟有多寒冷?
美媒稱,一個科學家團隊已經將上一個冰河時期——即所謂的末次盛冰期——高峰期的平均氣溫確定在46華氏度(約合7.8攝氏度)左右。據美國科學博客平臺8月26日報導,他們的研究結果讓氣候科學家能夠更好地理解當今大氣中二氧化碳——一種主要的溫室氣體——濃度的上升與全球平均氣溫之間的關係。
-
美媒:中國這項技術正與我們不斷拉近距離,先進的不像是中國發明
世界是在不斷發展的,人類在不停的前進,人類對大自然的探索是從古至今就已經存,中國古代的時候就有人想要探索太空而自製簡陋火箭,最後發射失敗爆炸身亡,直至20世紀,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一直在不斷的努力前進著。從19世紀以來美國迅速發展,在科技方面的發展成果更是為世界頂尖,如果能與其較量的,也就是曾經的蘇聯而已,但現在中國迅速發展在各種科技方面也有了抗衡之力,就有美媒表示
-
美媒公布4大航天強國榜單,俄羅斯跌出前三,專家:警惕取代者
,甚至還有空間站的建立,為人類在太空進行較長時間的停留,對太空領域進行探索,世界各國也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度,而美媒此前做出了一個關於航天大國的排名,中國又會排在第幾呢?實際上,美國對於太空的探索早在冷戰時期就已開始,隨後在有資金支持與技術創新能力的前提下,美國在太空領域的成績一直遙遙領先於世界,目前美國送入太空中的人造衛星的數量也是全球最多的國家,並且其「星鏈」計劃還在持續進行當中。
-
美媒:太空勢必因中國而熱鬧非凡
圖為獵鷹9號火箭人類文明正處於從地球文明轉變為星際文明的起點,火箭是我們走出地球的關鍵。可以說,獵鷹9號火箭已經碾壓全球其它火箭,從穩定性和發射價格上,正遠遠地把地球上其它火箭拋開,未來似乎要獨霸太空了。
-
NASA小行星取樣成功,預計2023回地球,太空取樣成常態?
可以說太空中取樣返回地球,需要一定的科研技術才能實現的,算上此處美國的成功取樣,到目前為止,全球外太空取樣成功的案例也不過寥寥幾例,相對於人類已經發射了上千次的航天活動來說,可以算是不足幾百分之一的概率,可想而知這取樣的難度是有多大,既然難度那麼大,那為何還要外太空取樣呢?而且還主要是從小行星中取樣?
-
美媒:新太空時代迎來太空超級大國
美媒報導稱,中國正在一步步向太空深處推進,逐漸成為太空超級大國。據美國《時代》周刊網站7月17日報導,坐落在中國戈壁沙漠深紅色沙丘之間,幾座低矮的白色圓頂建築從乾燥的大地拔地而起。在這座設施裡,既可以進行太空科學相關研究,又可以開展科普教育活動,這也是北京努力將自己定位為領先太空強國的最新表現。
-
美媒盤點不同時期女性形體審美標準變化 完美身材曲線組圖
美媒盤點不同時期女性形體審美標準變化>2015-06-23 20:13 來源:新浪網我要評論(0) 俗話說,情人眼裡出西施,但在不同時代,不同國家對女性形體美的標準也各不相同
-
中國欲建天基雷射站清除太空垃圾?美媒趁機炒作
美國《新聞周刊》網站近日報導了中國學者用巨型天基雷射器清除太空垃圾的設想,但卻別有用心地稱外界擔心中國在太空部署武器。中國專家表示,利用天基雷射器清除太空垃圾是目前國際上一個研究熱點,中國也有不少機構進行理論探索,但與天基武器毫不相干。中國擬建天基雷射站?
-
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剛發射成功,美媒就來亂彈琴:或是太空武器
這家美國媒體認為中國發射的新型太空飛行器可以被稱之為「中國版的X-37B」,因為它只是X-37B或歐洲航天局「太空騎士」太空梭的仿製品。 除了強調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是一個仿品以外,TheDrive網站還明裡暗裡的暗示這可能是一款中國軍方打造的太空武器,該網站稱中國發射的新型太空飛行器具備攜帶載荷返回地球,並執行各種其他專業任務的能力,因此受到了各個國家軍方的高度重視。
-
美媒:美國太空軍首獲軍事基地 設在佛羅裡達州
原標題:美媒:美國太空軍首獲軍事基地 設在佛羅裡達州參考消息網12月11日報導據美國軍事網站12月9日報導,美國佛羅裡達州兩個執行太空任務的重要空軍基地,已正式更名為美國太空軍基地。報導稱,9日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舉行的國家航天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上,美國副總統邁克·彭斯說,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和附近的派屈克空軍基地,今後將成為「卡納維拉爾角太空軍基地和派屈克太空軍基地」。副總統在宣布這一決定後發推文說:「今天對我們的軍隊、佛羅裡達州和美國而言,是偉大的一天。」
-
美媒盤點:美太空軍創建周年六大事件
原標題:美媒盤點:美太空軍創建周年六大事件參考消息網1月3日報導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2020年12月31日刊發題為《2020年六大軍事太空事件》一文,作者為內森·斯特勞特。全文摘編如下:美國太空軍的頭一整年標誌著美軍在太空領域進入重要發展階段。從一個新生的軍種發展到籤訂大規模的新發射合同,2020年是太空領域繁忙的一年。
-
我國太空飛機成功返航,美媒:只是X37的仿製品,技術落後太多
據國內媒體報導,在前不久從位於西北部戈壁沙漠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的一艘「可重複使用的實驗性太空飛行器」 在經過兩天的太空飛行之後成功返航,降落在預期區域。而美國航空航天防禦司令部也證實了我國太空飛機在太空中飛行的消息,並且消息人士透露,這次的飛行計劃看上去非常順利,很顯然我國準備了很長的時間,以保證整個飛行計劃順利開展。
-
美媒:「龍」飛船開啟太空飛行新時代
美媒稱,載有4名太空太空人的載人「龍」飛船在美國東部時間11月16日晚抵達國際空間站,並與國際空間站完成對接。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決定採用商業太空飛行,為未來能有越來越多的人前往太空打開了大門。據美國阿爾斯科技網站11月16日報導,一枚黑白相間的細長火箭15日傍晚衝向天空,升入佛羅裡達黑色的夜空。這枚「獵鷹9」火箭的發動機高速運轉,推動一艘載有4名太空人的飛船駛向太空。
-
西媒:歐洲航天局欲成太空垃圾清理先鋒
西媒稱,太空垃圾不斷增加的勢頭令人擔憂,歐洲正尋求在清理環繞地球飛行的太空垃圾這樣一個相對平淡卻同樣重要的領域成為先鋒。據埃菲社日內瓦8月16日報導,廢棄的衛星、火箭助推器殘片、太陽能電池板,抑或簡單的螺母和螺栓正在我們星球上方數百公裡處以每小時約2.8萬公裡的速度移動,對未來太空任務構成的風險越來越高。
-
即使黃金白銀比處於歷史高位 仍應優先投資黃金?
來源:圖表家The World Complex指出,黃金白銀比 (GSR)沒有所謂的特徵值。這意味著並沒有吸引該比率回歸的特殊水平,比如16。在通貨緊縮時期和反通貨膨脹時期,黃金白銀比會上漲。在通脹時期,該比率出現下降。
-
美媒:中國「九章」演示「量子霸權」
美媒稱,史上第一次,一臺利用光子構建的量子計算機的表現甚至超越了運算速度最快的經典超級計算機。據《科學美國人》月刊網站12月3日報導,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和陸朝陽率領的物理學家團隊利用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了「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
-
美媒:拜登的太空顧問呼籲與中國合作
美國《政治》雜誌12月20日文章,原題:拜登團隊的太空顧問呼籲與中國合作拜登的高級顧問們稱,即使新一屆政府在其他幾乎所有領域都將北京視為最大的競爭對手,與中國合作進行太空探索也很重要。他們認為,華盛頓和北京之間建立有限的太空夥伴關係可以緩和緊張關係,並且可以降低發生一場不穩定的太空競賽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