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註:紅色字體為《雷射原理與應用》的內容
對於胎記的治療方法,想必雷射應該是比較赫赫有名的治療方法了,那麼雷射治療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下面就來跟隨小編,來帶你了解一下吧。
以前對於胎記的治療多採用外科切除的方法和利用乾冰或液態氮將組織凍結壞死的方法等,但都有創傷大且疤痕明顯的缺點。雷射治療是適當地調整照射條件,在儘可能不損壞正常組織的情況下,有選擇地破壞病變組織的治療方法。
胎記的形成原理
決定皮膚顏色的典型色素有黑色的黑素與紅色的血紅蛋白。黑素是由稱為黑素細胞的黑素生成的細胞內的小器官(黑素體)產生的。所謂黑痣、藍痣是該黑素在局部區域增加的皮膚病變,可分為表皮上增加的情況(扁平痣等)與在真皮內增加的情況(太田痣等)。稱為紅痣的是一般用肉眼能看到的在真皮或者皮下組織內血管的擴張和增生(血管瘤),並且因為存在較多紅血球,看似紅色的皮膚病變。可以利用雷射使這些色素和病變細胞有選擇地吸收熱量
總結:胎記的形成與黑素細胞產生原理的黑素(扁平痣、太田痣)、血紅蛋白(血管瘤)有關,所以要想消除胎記,就得消除黑素和血紅蛋白。
雷射治療原理
雷射對於受照射的組織有四方面的作用,即熱力作用(thermalaction)、機電作用(electro-mechanicalaction)、雷射消融作用(photoablativeaction)和光化學作用(photochemicalaction)。作為一個典型的實例,光被組織吸收後產生熱,就對生物體起到光熱作用。在軟組織上照射雷射,如圖所顯示的光穿透深度範圍內,光能被吸收轉換成熱量。雷射照射強度(W/cm2)與吸收係數a0(cm-1)的積表示組織表面的加熱速度(W/cm3)。若加熱速度遠遠高於蒸發組織所需的速度,則組織被很快消融汽化(ablation)。用193nmArF準分子雷射和2.94μmEr:YAG雷射照射,其加熱速度能引起組織的充分消融,光穿透深度1μm左右的組織層迅速被加熱、汽化,因此對亞微米級的精密組織的切除成為可能。
總結:雷射就是通過被組織吸收,轉化為巨大的熱量,使黑素、血紅蛋白能夠消融、汽化。
雷射治療過程
為了有選擇地破壞病變細胞(色素),必須利用吸收係數大的波長的雷射。血紅蛋白被氧化時在418nm、542nm、577nm波段具有吸收峰值,而黑素是在短波段中吸收被增大。病變部位在組織深處時,必須考慮皮膚組織的光穿透深度。在波長的選擇上,必須考慮病變細胞的吸收係數與皮膚組織光穿透深度兩個因素。例如,血紅蛋白的情況,吸收強度在418nm附近時最大,但考慮光穿透深度後多半利用577nm或者根據情況採用波長更長的雷射。此外,雷射照射時間(脈寬)也是重要的參數。即使雷射在病變細胞中有選擇性地被吸收,但若照射時間長,也會因熱擴散而使周圍組織受到熱影響。因此導入了利用比熱擴散時間(熱衰減時間)更短的時間進行雷射照射的概念,稱為選擇性光熱作用(selectivephotothermolysis)。例如,黑素體的熱衰減時間為1μs左右,要破壞它,應根據病變部位的深度採用脈衝寬為幾ns至100ns的紅寶石雷射器(694nm)、紫翠玉雷射器(755nm)、Nd:YAG雷射器(1064nm)等各種Q開關固體雷射器或脈衝染料雷射器。但這並不說明脈寬愈小愈好。治療血管瘤的時候,有必要使血管壁也受熱變性,但吸收主體為紅細胞(血紅蛋白),因此,若脈寬太小則只破壞紅細胞,對血管壁不起作用。這樣,因為使用短脈衝雷射器減小了對正常組織的影響,從而能做到對不留疤痕的痣的治療。但是用高峰值功率雷射器照射時會發生衝擊波,必須注意選擇好照射條件,防止發生皮下出血和水腫。
總結:胎記理想的情況要使用治療效果最好的雷射,但是要結合患者本身的實際情況,挑選適合患者本身的實際情況的雷射,由豐富經驗的醫生進行操作來治療。否則就會給患者造成治療不徹底、無法除去胎記或者治療過多、傷害患者本身正常皮膚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