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地理等溫線的判讀專題突破

2021-01-09 新東方網

  一、知識整合

  等溫線:

  ①線密→(溫差大);線疏→(溫差小)

  ②線向高緯凸→(較同緯度地區溫度高;線向低緯凸→(較同緯度地區溫度低)

  ③與緯線平行→受(緯度)影響明顯

  ④與海岸線平行→受(海洋)影響顯著

  ⑤與山脈走向或高原盆地邊緣平行→受(地形)影響顯著

  ⑥呈封閉狀曲線:線內溫高→(盆地);線內溫低→(山地)

  二、分析規則

  等值線圖是歷年高考中的重點內容,尤其是等值線圖的數值分析更是重中之重。掌握了等值線的規律,就可以正確地進行各種等值線圖的分析。

  1.同一條等值線上,要素值處處相等;

  2.等值線一側的數值必須高於另一側的數值;

  3.同一幅圖上,相鄰兩等值線之間的數值差為0(如在鞍部)或相差一個等值距;

  4.等值線不能相交,不能分支,不能在圖中中斷(陡崖處重疊,懸崖處相交);

  5.在兩高值區或低值區之間,必須有兩條相鄰的等值線,其數值相等,並且這兩條等值線的數值在兩個高值區之間是低值,在兩個低值區之間是高值(如等壓線圖中的鞍形氣壓場附近)。

  三、疑難總結

  等溫線曲折多變的原因分析

  1.如果等溫線比較平直,呈東西走向與緯線大致平行,氣溫的遞減方向為由低緯度向高緯度逐漸減低,說明緯度高低是決定氣溫的主要因素。這種現象在海洋中表現的十分明顯。

  2.在大陸中部,如果等溫線夏季向高緯度彎曲,冬季向低緯度彎曲,則說明夏季陸上的氣溫高於海上的氣溫,冬季相反。這是因為海陸差異和冷空氣的浸入(冬季)共同作用的結果。此中現象在歐亞大陸與北美大陸表現的比較突出。

  3.對照地形圖可以發現:等溫線呈封閉曲線的地區,氣溫值裡高外低的是盆地,氣溫值外高裡低的是山地。

  4.在大陸內部的局部地區,如果冬季等溫線向高緯度彎曲,說明冬季氣溫比其兩側同緯度的地區高,對照地形圖就可以發現此處位於冷空氣的背風坡,山脈對冷空氣的侵入起了阻擋作用,如我國的四川盆地(北部的秦巴山地)。

  5.高山地區的等溫線走向與山脈走向基本一致。

  6.冬季在溫帶大陸的西岸,等溫線向高緯度彎曲;夏季在熱帶大陸西岸等溫線向低緯度彎曲,其走向均幾乎呈南北方向,與海岸線大致平行。究其原因,對照洋流分布圖可以發現:前者沿岸有暖流通過;後者沿岸有寒流通過。

  7.等溫線越密集,說明氣溫的遞變速度越大,兩地的溫差也越大。

  四、具體判讀

  1.判斷南北半球:根據氣溫的水平分布規律:在南北半球,無論七月或一月,氣溫都是從低緯向兩極遞減。因此,等溫線值由南向北遞減為北半球,反之為南半球。

  【例1】下圖為某地的等值線圖,等值線的數值由北向南逐漸降低,若該圖為等溫線圖,E所在區域為陸地;F所在區域為海洋,則該圖表示

  A.北半球一月等溫線   B.北半球七月等溫線

  C.南半球一月等溫線   D.南半球七月等溫線

  【解析】圖中等溫線的數值由北向南逐漸降低,這表明該圖表示南半球;E所在區域為陸地,此時陸地等溫線向高緯凸出,這表明陸地氣溫相對較高,應為南半球的夏季即1月份。

  【參考答案】C

  2.判斷海陸位置:冬季:陸地上的等溫線向低緯彎曲(表示冬季的陸地比同緯度的海洋溫度低),海洋上的等溫線向高緯彎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緯度的陸地溫度高)。

  夏季:陸地上的等溫線向高緯彎曲(表示夏季的陸地比同緯度的海洋溫度高),海洋上的等溫線向低緯彎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緯度的陸地溫度低)。

  【例2】圖2中的陰影部分代表大陸,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圖中等值線表示

  A.南半球7月等溫線  B.南半球1月等溫線

  C.北半球7月等溫線  D.北半球1月等溫線

  【解析】據等溫線遞減方向可知,圖中等溫線的數值向南遞減,這表明該圖表示南半球;陰影部分代表大陸,此時大陸等溫線向低緯凸出,這表明陸地氣溫相對較低,應為南半球的冬季即7月份。

  【參考答案】A

  3.判斷月份(1月或7月):判斷月份時,要注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節的差異性。

  1月:北半球陸地上的等溫線向南彎曲,海洋上的等溫線向北彎曲;南半球陸地上的等溫線向南彎曲,海洋上的等溫線向北彎曲。

  7月:北半球陸地上的等溫線向北彎曲,海洋上的等溫線向南彎曲;南半球陸地上的等溫線向北彎曲,海洋上的等溫線向南彎曲。

  4.判斷寒、暖流:寒流:寒流中心比同緯度的其他地區水溫低,故等溫線向低緯凸出(類同於冬季的陸地或夏季的海洋)。

  暖流:寒流中心比同緯度的其他地區水溫高,故等溫線向高緯凸出(類同於夏季的陸地或冬季的海洋)。

  【例3】讀某海域等深線和表層年平均等溫線分布圖,乙處洋流可能是

  A.加那利寒流   B.西澳大利亞寒流    C.加利福尼亞寒流   D.千島寒流

  【解析】圖示等溫線的數值向北遞減,應為北半球;乙處位於大陸東岸,且洋流流向為自高緯向低緯,應為寒流,即北半球大陸東岸的寒流,A、B、C三股洋流皆位於大陸西岸,應予以排除。

  【參考答案】.D

  5.判斷地形的高、低起伏的影響

  地勢高:在非閉合等溫線圖上,地勢高處等溫線的度數要比同緯度的其他地區低。

  地勢低:在非閉合等溫線圖上,地勢低處等溫線的度數要比同緯度的其他地區高。

  6.判斷地形名稱

  山地:在閉合等溫線圖上,越向中心處,等溫線的數據越小。

  盆地:在閉合等溫線圖上,越向中心處,等溫線的數據越大。

  【例4】讀圖,已知a>b>0,回答1~2題。

  1.若此圖為等高線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P的海拔小於a         B.Q的海拔大於b

  C.P是較開闊的平緩山坡上的窪地  D.Q是較開闊的平緩山坡上的窪地

  2.若此圖為等溫線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P的溫度低於a     B.Q的溫度高於b

  C.P的地形可能是山丘   D.Q的地形可能是山丘

  【解析】根據「大於大的,小於小的」的原則,a>b,則P的海拔應大於a,Q的海拔應小於b,P為山丘,Q為窪地。

  【參考答案】1.D 2.D

  7.判讀等溫線的疏密情況,比較溫差的大小

  一般情況下,等溫線分布密集的地區溫差較大,反之溫差較小。從世界和我國等溫線分布圖上,可以得出等溫線的分布與溫差大小的時間變化規律。

  (1)冬密夏疏:冬季等溫線分布比較密集,夏季等溫線分布比較稀疏,這是因為冬季溫差較大,夏季溫差較小。

  (2)溫帶密,熱帶疏:溫帶地區等溫線分布比較密集,熱帶地區等溫線分布比較稀疏,這是因為溫帶地區的氣溫差異大於終年高溫的熱帶地區。

  (3)陸密海疏:陸地上的等溫線分布比較密集,海面上的等溫線分布比較稀疏,這是因為陸地表面形態複雜,海洋表面性質均一。

  8.判讀等溫線的走向,分析等溫線與緯線、海岸線與地形的關係

  等溫線分布圖反映氣溫的水平分布規律,如果地球有一個均一的表面,則等溫線分布與緯線大致平行,氣溫從低緯向高緯遞減。但由於氣溫除受緯度、太陽輻射影響外,還受大氣運動、地面狀況等因素的影響,所以等溫線不一定與緯線一致,經常發生彎曲。其走向有以下幾種類型:

  (1)等溫線與緯線平行:這是全球等溫線分布的基本趨勢,它是太陽輻射從赤道向兩極遞減的結果。

  (2)等溫線與海岸線大致平行:在北半球中緯度的大陸東西兩岸比較明顯,這是因為海洋對氣溫起了調節作用,沿海地區受海洋的影響較大。

  【例5】下圖為山東丘陵地區等溫線圖,造成這種分布的主導因素是

  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   C.地形  D.洋流

  【解析】山東丘陵地區等溫線的走向與海岸線平行,表明受到海洋的影響。

  【參考答案】B

  (3)等溫線與等高線平行:在地勢起伏較大的高山地區比較明顯,這是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遞減的結果。

  9.判讀等溫線的彎曲狀況,探討影響氣溫的因素

  等溫線的彎曲狀況受海陸分布、洋流、地形等因素的影響,包括以下幾種類型:

  (1)同緯度大陸,上氣溫最低月份的等溫線向低緯凸出。海洋上的向高緯凸出,氣溫最高月份則相反。

  (2)暖流經過的海區,等溫線向高緯凸出,寒流經過的海區等溫線向低緯凸出。

  (3)等溫線成閉合曲線的地區,受地形(盆地或山地)影響,多形成暖熱或寒冷中心。

(責任編輯:沈甜甜)

相關焦點

  • 高中地理等值線判讀的共同特徵和方法
    在地理學科中,對於等值線的判定是重要的讀圖技巧之一。在此,能夠快速的讀出相關數據是能夠快速做題的基本要求。下面,就高中地理等值線判讀的共同特徵和方法做題流程以及簡單技巧進行一些講解。一、 等值線讀取的幾項基本原理:1. 等值性或同距性原理:在等值線圖上,相鄰的兩條等值線要麼等值,要麼同距。2.
  • 中考地理: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是初中的重難點考點!建議收藏
    關於這個知識點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內容,而且,這部分知識還有一個口訣是我們需要掌握:同線等高,同圖等距。密陡疏緩,凸低為脊,重疊為崖,大小小大,大大小小,肚大口小。我們所見到的山峰,儘管千姿百態,但不外乎是由山頂、山脊、山谷、鞍部、斜坡等基本形態組成,了解這些基本形態及它們的表示方法,是識別等高線地形圖的關鍵。
  • 小題速遞:不同季節、海陸的等溫線判讀
    因為喜歡,所以專注博易地理下圖為某半球某月份7℃等溫線百年來隨全球氣候變暖而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3. 圖示月份( )A. 北京寒冷乾燥 B. 地球公轉速度較慢C. 南極出現極晝 D.
  • 中考地理複習: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專題訓練,拿去好好複習
    等高線地形圖是初中七年級地理學習的重點和難點,並且是考試要點,初中七年級的學生剛開始接觸地理,缺乏空間想像力,所以學習這部分知識還是有難度的。6、等高線與山脊、山谷線重直相交,等高線穿過河谷時,向上遊彎曲,成為「V」字形。 7、示坡線表示坡降方向,它總是指向海拔較低的方向。
  • 等溫線圖的判讀方法
    判斷南、北半球位置南半球:自北向南等溫線的度數逐漸減小或自南向北等溫線的度數逐漸增大。北半球:自北向南等溫線的度數逐漸增大或自南向北等溫線的度數逐漸減小。2. 判斷陸地、海洋位置冬季:陸地上的等溫線向低緯彎曲(表示冬季的陸地比同緯度的海洋溫度低),海洋上的等溫線向高緯彎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緯度的陸地溫度高)。
  • 地理動畫視頻|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是怎麼形成的?
    【備考乾貨】高中地理等高線知識總結高考地理中選擇題答題技巧精品 | 衝刺2020高考地理之解題技巧專項突破 | 專題1.1 圖文材料分析類精品 | 衝刺2020高考地理之解題技巧專項突破 | 專題1.2 地理事項判讀類精品 | 衝刺2020高考地理之解題技巧專項突破 | 專題1.3 比較排序組合類精品 | 衝刺2020
  • 高考地理微專題11 氣溫
    【目錄】一、氣溫的空間分布(1)氣溫的垂直分布規律(2)氣溫的水平分布(3)等溫線走向的判讀方法二、氣溫的時間變化(1)氣溫的時間變化規律(2)影響氣溫日較差的因素(3)影響氣溫年較差的因素三、氣溫特徵的描述四、影響氣溫的因素
  • 世界地理第一講:世界地理概況(下)
    世界氣溫和降水的分布規律1.世界氣溫的時空分布規律及成因注意:同緯度的等溫線特徵和規律比較重要,需要在做題的時候分析影響因素。2.降水的分布特徵注意:大陸東岸和大陸西岸降水的特點和成因。知識拓展等溫線判讀的關鍵(1)根據等溫線延伸方向,分析等溫線數值變化的大致趨勢及其受何種因素的影響。(2)根據等溫線的疏密狀況,分析等溫線數值的變率或者變化幅度。(3)根據等溫線的數值大小及差值,分析等溫線的定量分布狀態及遞變規律。
  • 高中地理等高線判讀方法大全
    等溫線圖的判讀  ①判斷南北半球  規律:氣溫由低緯向高緯遞減,主要影響因素:太陽輻射  ②判斷海陸分布和季節  規律:「高高低低」;主要影響因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③判斷洋流的流向、性質及名稱  A判斷洋流流向:即等溫線彎曲的方向
  • 等溫線
  • 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洋流知識專題複習
    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洋流知識專題複習 2013-04-25 12:24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地圖專題
    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地圖專題 2013-04-25 12:24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高中地理必背考點專題:大氣的運動
    高中地理必背考點專題:大氣的運動高考地理重點知識就那麼幾十個,大家要想在高考中拿高分,就要對高考重點知識進行專題訓練。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地理必背考點專題:大氣的運動,具體內容如下。
  • 初中地理《氣候基本特徵》說課稿
    本節課選自商務版初中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二節。本節課主要講述了中國氣候的季風氣候顯著以及氣候覆雜多樣兩個典型特徵,並詳細說明了典型的氣候對我國氣溫降水的影響。本節課是自然地理中重要章節,同時也是了解中國自然環境的重要部分,為後續綜合分析區域地理打下堅實的基礎。
  • 高中地理必拿知識點:地形剖面圖的繪製與判讀
    二、判讀地形剖面圖  1.用地形剖面圖判斷地形特徵  判讀地形剖面圖時,首先要「定量」閱讀,從縱坐標的標高讀出剖面線最高點和次高點、最低點和次低點的海拔高度;其次要進行「定性」分析,從剖面線的海拔高度、相對高度、彎曲走向和坡度陡緩等判斷出具體的地形類型。
  • 【專題複習】高考地理經緯線判讀及分析方法,經緯網圖的判讀技巧與...
    而它又是地理的第一章,容易使學生對地理學習產生畏難情緒,以致放棄對整個地理科目的進一步學習。  馬上就要第一次月考了,為了幫同學們拿下這個難關,今天給大家整理了經緯線的知識點,如果認真看的話,一定能夠學好它!  緯線和緯度
  • 高中地理:世界各大洲特點、等溫線知識點及必須理清的十大概念
    地理作為文科中的「理科」,知識點多,易混淆,一直都是各種文科生難以攻克的難關!同學們會發現很多名稱相近、名字內容差不多的概念,會讓人傻傻分不清。由於同學對概念沒有真正地弄清楚,理明白,導致高考出現丟分現象。社長給同學們整理了高中地理必須理清的十大概念,和世界各大洲特點、等溫線知識點,同學們可以慢慢看。高考一定會出的。家有文科生的家長也可以轉發給孩子,增強記憶。
  • 高中地理:等溫線分布示意圖解析
    若圖1為海洋中某局部地區等溫線分布示意圖,甲、乙兩處等溫線彎曲均是由洋流影響所致,下列敘述正確的是分析:首先根據洋流流向與等溫線彎曲方向一致,畫出甲、
  • 高考地理等高線專題複習,看完輕鬆得高分
    對於地理這個科目,其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大大小小的圖。既有宏大的世界地圖、世界洋流圖,又有局部區域小地圖、地質地形圖等,這些地圖往往都具備一些「線」——等高線、等溫線等等,尤其以等高線出現頻率較高,應用較廣。那麼,如何才能做好等高線地形圖這類題目呢?
  • 2021初中地理:中國冬夏氣溫分布及成因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地理:中國冬夏氣溫分布及成因,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冬季氣溫分布:   南北溫差大,0度等溫線大致是秦嶺-淮河線。   成因:緯度位置,冬季風影響。   2、夏季氣溫分布:   全國普遍高溫,除青藏高原,溫差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