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溫線

2021-02-07 高考地理

等溫線圖的判讀主要根據圖上等溫線的疏密和彎曲分布情況來判斷氣溫的變化規律,根據氣溫(水溫)分布特點來分析影響因素。

(一) 等溫線圖的判讀的基本知識

1)等溫線的疏密:等溫線的疏密,反映氣溫水平分布上的差異大小,若就同一地區,兩個季節相比,疏者,氣溫差異小,如我國夏季普遍高溫,等溫線就稀疏,冬季氣溫差異大,等溫線就密集。

2)等溫線的彎曲:等溫線平直,表明下墊面性質單一;等溫線分布,並不完全與緯線或海岸線相平行,有時向北突出,有時向南凸,這表明等溫線分布還與大氣運動、洋流、地行等因素有關。

分析影響某地氣溫分布的主要因素

①在南北半球上,無論7月還是1月,氣溫都是從低緯向兩極遞減,這是因為低緯度地區獲得太陽輻射能量多,氣溫就高,高緯地區獲得太陽輻射能量少,氣溫就低。若等溫線與緯線大致平行,表明該地主要受緯度因素的影響。

②北半球,1月份(冬季)大陸上的等溫線向南(低緯)凸出,海洋上則向北(高緯)凸;7月份(夏季)正好相交。

③若等溫線與海岸線平行,表明該地受海洋影響顯著,如我國7月份平原區氣溫分布情況。
  ④如若等溫線與等高線平行,則表明該地氣溫受地形影響,比如1月份我國東北地區,等溫線平原向高緯突出,這是受東北地形成「馬蹄形」影響.

⑤洋流因素:暖流等溫線向高緯凸,沿岸地區增溫增溼;寒流等溫線向低緯凸,沿岸地區降溫減溼。

⑥閉合曲線:盆地增溫,山地降溫。

相關焦點

  • 等溫線圖的判讀方法
    判斷南、北半球位置南半球:自北向南等溫線的度數逐漸減小或自南向北等溫線的度數逐漸增大。北半球:自北向南等溫線的度數逐漸增大或自南向北等溫線的度數逐漸減小。2. 判斷陸地、海洋位置冬季:陸地上的等溫線向低緯彎曲(表示冬季的陸地比同緯度的海洋溫度低),海洋上的等溫線向高緯彎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緯度的陸地溫度高)。
  • 含有微孔的等溫線的判斷
    如果樣品既有微孔也有介孔,那麼其吸附等溫線應該包含如下幾個階段:   1)   極低壓力下的微孔填充(相對壓力小於 0.01)區:含微孔樣品的等溫線初始段呈明顯大而陡的上升,然後彎曲成平臺。這一段曲線的數據可以表徵微孔體積和微孔分布。因為其孔徑接近於氣體分子直徑,所以選擇正確的吸附質氣體是十分必要的。
  • 初中地理:地理等溫線的判讀專題突破
    【例1】下圖為某地的等值線圖,等值線的數值由北向南逐漸降低,若該圖為等溫線圖,E所在區域為陸地;F所在區域為海洋,則該圖表示   A.北半球一月等溫線   B.北半球七月等溫線   C.南半球一月等溫線   D.南半球七月等溫線   【解析】圖中等溫線的數值由北向南逐漸降低,這表明該圖表示南半球;E所在區域為陸地,此時陸地等溫線向高緯凸出
  • 高中地理:等溫線分布示意圖解析
    若圖1為海洋中某局部地區等溫線分布示意圖,甲、乙兩處等溫線彎曲均是由洋流影響所致,下列敘述正確的是分析:首先根據洋流流向與等溫線彎曲方向一致,畫出甲、
  • 小題速遞:不同季節、海陸的等溫線判讀
    因為喜歡,所以專注博易地理下圖為某半球某月份7℃等溫線百年來隨全球氣候變暖而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3. 圖示月份( )A. 北京寒冷乾燥 B. 地球公轉速度較慢C. 南極出現極晝 D.
  • 「麥克講堂」之氣體物理吸附等溫線的解讀
    氣體物理吸附是表徵材料的一個重要方法,而吸附等溫線昰該方法的基礎。物理吸附等溫線是指在固定的體系內、在恆定的溫度下,氣體在所表徵的固體材料上的吸附量隨壓力變化的函數關係。在1985年IUPAC建議中,物理吸附等溫線被分為六種類型。然而,在過去的30年中,已經發現了各種新的吸附等溫線特徵類型,並表明它們與特定的孔隙結構密切相關。
  • 高中物理知識:氣體的等溫變化
    氣體的等溫變化 一定質量的氣體,在溫度不變的條件下其壓強 與體積變化時的關係。我們把這種變化叫做等溫變化。【實驗】:探究氣體等溫變化的規律如圖8.1-1,注射器下端的開口有橡膠塞,它和柱塞一起把一段空氣柱封閉在玻 璃管中。這段空氣柱是我們研究的對象,實驗過程中它的質量不會變化;實驗中如果 空氣柱體積的變化不太快,它的溫度大致等於環境溫度,也不會有明顯的變化。1.
  • 哥測的不是BET,是氮氣等溫吸脫附曲線
    大多數情況下,I型等溫線往往反映的是微孔吸附劑(分子篩、微孔活性炭)上的微孔填充現象,飽和吸附值等於微孔的填充體積。可逆的化學吸附也應該是這種吸附等溫線。II型等溫線反映非孔性或者大孔吸附劑上典型的物理吸附過程,是BET公式最常說明的對象。由於吸附質與表面存在較強的相互作用,在較低的相對壓力下吸附量迅速上升,曲線上凸。
  • 高中地理:世界各大洲特點、等溫線知識點及必須理清的十大概念
    社長給同學們整理了高中地理必須理清的十大概念,和世界各大洲特點、等溫線知識點,同學們可以慢慢看。高考一定會出的。家有文科生的家長也可以轉發給孩子,增強記憶。接下來進入正題。
  • 小馬物理講義:氣體第1節《氣體的等溫變化》
    二:氣體的等溫變化實驗探究三個變量,我們要怎樣研究它們之間的關係?——控制變量法。首先我們可以保持氣體的溫度不變,改變氣體的體積,得到壓強的變化。2圖象我們可以看到:一定質量的氣體溫度不變時P-1/V圖象是過原點的直線;p-v圖象是雙曲線,這樣的圖線我們稱為等溫線。不同溫度下,等溫線不同。那麼那條等溫線溫度高,哪個溫度低呢?
  • 改性生物炭對水中鎘離子的吸附:動力學、等溫模型、機理
    Ca-C和CaH-C對Cd2+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溫模型,飽和吸附量可分別達到19.53,37.45 mg/g。改性生物炭主要以離子交換的方式對水中Cd2+進行去除,少量Cd2+在生物炭或生成的CaCO3表面進行物理吸附。
  • 地理等值線專題複習指導(圖)
    天津市第四十二中學 孟憲起  (接19日)  對南美洲等溫線分布圖進行分析,可以分別判斷:  1.該圖是南美洲1月份(夏季)等溫線分布圖;  2.①處等溫線受秘魯安第斯山脈影響很大;  3.②處等溫線向南凸出由於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影響;  4.③
  • 等溫擴增時出現假陽性如何應對?
    等溫擴增技術作為一種核酸分子診斷技術,從誕生之日起就不斷受到研究者的青睞,但也少不了質疑,甚至摒棄。引起這種截然相反的態度的原因在於等溫擴增技術自身所存在的缺陷。而最為突出的一點是,在建立方法或者實際樣本檢測的過程中,等溫擴增技術引起假陽性結果的概率相對較高,使得其實際應用範圍變窄,未能真正顯示出其檢測優勢。
  • 等溫擴增時出現假陽性如何應對?
    等溫擴增技術作為一種核酸分子診斷技術,從誕生之日起就不斷受到研究者的青睞,但也少不了質疑,甚至摒棄。引起這種截然相反的態度的原因在於等溫擴增技術自身所存在的缺陷。而最為突出的一點是,在建立方法或者實際樣本檢測的過程中,等溫擴增技術引起假陽性結果的概率相對較高,使得其實際應用範圍變窄,未能真正顯示出其檢測優勢。因此,推出這經驗篇來回答「當等溫擴增出現假陽性時應該如何應對?」。
  • CRISPR等溫擴增基因檢測技術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博士周文華等在CRISPR等溫擴增基因檢測技術領域取得新進展。為了克服PCR技術的缺點,一類不依賴變溫的檢測技術,即等溫擴增檢測技術得到廣泛關注。然而,當前等溫擴增技術在靈敏度、特異性和抗幹擾度方面仍各自有著其內在缺陷,且成熟的等溫擴增技術核心專利大多掌握在國外公司手中。因此,迫切需要開發出一種性能更優異,且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的核酸等溫擴增檢測技術,以滿足我國在核酸檢測領域日益增長的需求。
  • 中國科研人員首創CRISPR等溫擴增基因檢測技術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博士周文華等在CRISPR等溫擴增基因檢測技術領域取得新進展。為了克服PCR技術的缺點,一類不依賴變溫的檢測技術,即等溫擴增檢測技術得到廣泛關注。然而,當前等溫擴增技術在靈敏度、特異性和抗幹擾度方面仍各自有著其內在缺陷,且成熟的等溫擴增技術核心專利大多掌握在國外公司手中。因此,迫切需要開發出一種性能更優異,且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的核酸等溫擴增檢測技術,以滿足我國在核酸檢測領域日益增長的需求。
  • 絕熱可逆和等溫可逆過程能否達到相同末態呢?
    有同學發信問了一個題:在相同的初始狀態出發,分別經過絕熱可逆膨脹和等溫可逆膨脹過程,能夠達到相同的末態?
  • 「微型流化床等溫微分流(氣)固相反應分析儀研發與應用示範」
    微型流化床反應分析儀10日29日獲悉,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許光文研究員主持的「微型流化床等溫微分流(氣)固相反應分析儀研發與應用示範」獲得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的資助該儀器首次利用微型流化床作為反應器構建了氣固反應分析方法與分析儀,實現了反應物快速加熱和流化床中氣固反應的等溫微分化、有效抑制了擴散影響,形成了定點溫度下的氣固反應動力學參數的等溫微分測試方法與儀器,填補了快速升溫下等溫微分反應測試儀器的空白,致使所求算的氣固反應動力學參數更加趨近本徵反應特性。
  • 高中地理等值線判讀的共同特徵和方法
    在地理學科中,對於等值線的判定是重要的讀圖技巧之一。在此,能夠快速的讀出相關數據是能夠快速做題的基本要求。下面,就高中地理等值線判讀的共同特徵和方法做題流程以及簡單技巧進行一些講解。一、 等值線讀取的幾項基本原理:1. 等值性或同距性原理:在等值線圖上,相鄰的兩條等值線要麼等值,要麼同距。2.
  • 酶促重組等溫擴增(ERA)技術簡介
    酶促重組等溫擴增技術(ERA技術)是蘇州先達基因公司研發團隊研發的具有全球自主智慧財產權等溫核酸擴增技術,它利用抗體製藥領域先進的Molecular Design、Directed Evolution、Affinity Maturation 等技術手段,將來源於細菌,病毒和噬菌體的特定工具酶進行改造突變並篩選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