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19日)
對南美洲等溫線分布圖進行分析,可以分別判斷:
1.該圖是南美洲1月份(夏季)等溫線分布圖;
2.①處等溫線受秘魯安第斯山脈影響很大;
3.②處等溫線向南凸出由於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影響;
4.③處等溫線向南凸出是受巴西暖流的影響。
同時同學還可以嘗試將該圖西部等溫線的彎曲方向表示出來,探討洋流對等溫線彎曲的影響;與我國橫斷山區等溫線分布狀況進行比較。
三.等鹽度線
1.有關知識點
(1)同一等高線上各點鹽度相同;
(2)影響鹽度差異的主要因素有:
①降水和蒸發的關係(同一地區季節差異、不同緯度降水差異);
②寒、暖流差異(同緯度地區暖流鹽度高、寒流鹽度低);
③陸地徑流的影響(降水量差異、季節差異)。
2.知識運用:例題,(2002年天津卷)讀圖,回答11~12題:
11.圖中,影響等值線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 降水 B 暖流 C 寒流 D 徑流
12.在等值線的年內變動中,Q點(2.8等值線上的最東點)距大陸最近的時段是( )
A 2月B 5月 C 7月D 10月
正確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判斷出Q點位於長江入海口附近,結合上述影響鹽度的因素可以正確判斷出兩題答案分別是D、A。
讀圖一,已知AB兩條等鹽度分布曲線,其中A處的鹽度略高於B處,假如圖中值線表示洋流流向,分析回答該處( )
A.可能是暖流經過
B.可能是秘魯寒流經過
C.可能是北太平洋暖流經過
D.可能是南半球的西風漂流經過
正確判斷此題的關鍵是要了解鹽度與溫度的關係,在不考慮其他影響因素的情況下,溫度高的地方由於蒸發量略多於溫度低的地方,因此鹽度也是溫度高的地方略高於溫度低的地方,反之亦然。由此題已知A處的鹽度略高於B處,可以判斷出A處的溫度略低於B處,因此應該是寒流經過,根據等鹽度線彎曲方向可以進一步判斷出洋流的流向是自西向東,因此正確答案應該是D。
(未完待續)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