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要求
新課標全國捲地理試題緊緊圍繞高考評價體系,滲透「一核四層四翼」(「一核」是指立德樹人,「四層」是指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四翼」是指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的考查。高三地理教學要適應高考評價體系對學生地理學科素養和能力考查的要求,通過對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的教學,引導學生建構主幹分明、脈絡清晰、必備的學科知識體系和關鍵能力;通過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等方式,培養學生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地理實踐力等地理學習能力和學科素養,引導學生學會運用地理的視角,認識和欣賞自然與人文環境,提高生活品位,從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實「立德樹人」。
二、教學內容
各學校高三年級組可以根據本校學生的具體情況,靈活安排內容和複習方式。
第一輪複習重點是結合考綱、課標(2003版、2017版及其修訂版),緊扣教材、全面撒網、夯實基礎,穩紮穩打,不趕進度,紮實構建學科必備知識體系。內容包括必修1、必修2地理知識。
第二輪複習重點是專題整合複習,內容包括必修1、必修2、必修3,選修3、選修6及區域地理知識。
三、教學規劃
(一)一輪複習
1.時間進度:2020年7月—11月
2.內容安排:必修1、2,課時建議每周至少6課時。
(二)二輪複習
1.時間進度:2020年11月—2021年3月
2.內容安排:必修3、選修3、選修6及區域地理,專題複習與專項訓練(包括應試技巧與答題規範訓練、選擇題專項訓練、綜合題專項訓練等)。
四、實施策略建議
(一)三輪複習定調
1.一輪:以教材章、節單元為線索,對課本基礎知識點進行分析、歸納,建立知識點之間的邏輯聯繫,講清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原理及應用,夯實基礎,構成中學地理學科必備知識體系,突出書中圖表信息的解讀,控制試題難度,尤其必修1第一章,立足教材,緊扣課標,對知識點進行梳理、整合、運用。自然地理偏重原理、規律的應用,人文地理偏重觀點、方法的應用,都最終落實到生產生活實際。把握最新初中、高中地理課標、考綱,狠抓得分點。
2.二輪:專題整合複習,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採用地理要素整合方式,進行複習和專項訓練,強化邏輯、綜合思維培養;中等生可以採用考查角度整合方式(如特徵類、成因類等)進行複習和專項訓練,培養學生應試能力;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採用主題區域化整合方式進行複習和專項訓練,培養學生區域認知和應試能力。複習過程中始終注重「小專題,小切口,大突破」,發散思維和綜合思維運用,重在理解並構建彼此之間的聯繫,拓寬視野,新材料、老知識,突出知識用於實踐,提升解題能力。此間訓練的試題難度應有所拔高。
3.三輪:突出綜合訓練和查漏補缺,強化應試心理、應試技巧與答題規範訓練,以不變應萬變,提升學生應試得分能力。訓練題與高考試題難度持平。
(二)高考試題研究
認真研究近三年新課標全國卷高考試題的特點、結合考試說明分析高考命題的熱點、規律,把握命題的原則、方向,做到複習的針對性。
(三)複習試題:精選、精講、針對性訓練
複習試題的選取要與當年高考試題的特點相吻合,與時俱進,最好用近三年的高考試題。「以不變應萬變」, 不求速度, 而要精析試題, 進行系統地理思維訓練, 提升答題技巧。用思維導圖方式評析試題。引導學生發現並歸納解題步驟和解題思路。即:設問閱讀圖文資料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 知識遷移 (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 書寫答案 (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 ,對易出錯、易忽視、易忘記的地方特別強調和練習。做到講得透、練到位、練得精。杜絕搞題海戰術,提升複習效率。
(四)關注高考信息,隨時了解最新動態,適當調整教學計劃
關注教育部等國家權威部門發布的高考信息及其變化,結合全國卷Ⅲ各省考區、四川省內各市州高考前的模擬題中新出現的情景,在分析歷年全國卷Ⅲ高考真題的基礎上,選擇性使用其中部分內容。適當增刪、調整原來教學計劃中不適當的部分。
(五)特優生突破、A線周圍生提升及後進生改進策略
1.特優生突破
(1)更加注重理論學習與生產、生活實際相結合,拓展更高的地理學科思維。關注當今世界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儘可能讓學生接觸更多的新材料、原創性試題(甚至鼓勵學生進行必要的原創性試題命制),更多地加入自己的思考;要重視地理實踐,充分運用地圖工具、地理模擬實驗和演示、地理觀察和測量、地理野外考察和社會調查等,引導學生聯繫所學的知識,並運用已有的知識去探究和解釋這些在地理實踐中所觀察到的地理現象和問題,提高學生的地理實踐力和地理學科綜合思維能力。
(2)加強特優生的心理輔導工作,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每次考試的得失,以樂觀的態度應對學習及生活,學會釋放心理壓力和緩解緊張情緒的方法,從而保證其在高考中正常發揮。
(3)在審題準確性、答題規範性、地理專業術語的使用和做題速度等應試技能技巧上高標準、嚴要求,強化訓練,及時指導糾正,提升得分能力。
(4)給特優生提供適當的自主學習時間和空間,使學生能自主進行揚長補短。
(5)充分發揮網際網路等新媒體在教學中的輔助作用,利用微課程等課程資源,以及QQ群、微信群、釘釘群等平臺進行個性化培優。
2.A線周圍生提升
(1)找準學生知識和能力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開展補差工作,補差工作要落實時間、內容和學生,建立學生學習跟蹤檔案,年級和備課組檢查落實情況。
(2)對學生重要練習和試卷進行面批面改,對學生答題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給予糾正。
(3)加強心理輔導工作,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每次考試的得失,以樂觀的態度應對學習及生活,學會釋放心理壓力和緩解緊張情緒的方法,從而保證其在高考中正常發揮。
(4)加強學生審題準確性、答題規範性、地理專業術語的使用和做題速度等應試技能技巧的訓練,及時指導糾正,提升得分能力。
3.藝體生及後進生改進
(1)培養學習興趣,規範學習行為。
(2)培養良好的地理學習習慣,即讀圖、繪圖、用圖及觀察地理事象等習慣。
(3)監督其熟背課本上的重點圖表及重要知識和地理原理。
(4)多鼓勵表揚,少批評,及時發現其學習生活中的閃光點,逐步培養其自信心。
(5)重點培養應試答題技巧,養成使用地理專業術語進行表達和抓關鍵詞的習慣,提升得分能力。
五、學科重要活動提示
1.擬高三上期召開高考複習研討或培訓會。
2.根據安排組織開展市級集體備課活動。
3.高三「一診」「二診」測試集中統一閱卷,並進行全市的考試質量分析。
六、考試範圍、試卷結構、題型設置
(一)「一診」測試
1.考試時間:2020年11月23—24日。
2.考試範圍:人教版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地理】必修1和必修2。
3.試卷結構及題型設置:試題體例、格式參照宜賓市2017級一診測試卷,緊扣教材重基礎知識、基本能力考查,難度比2020年全國高考文綜地理Ⅲ卷略低。
(二)「二診」測試
1.考試時間:2021年3月22—23日。
2.考試範圍:人教版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地理】必修1、必修2、必修3、選修3、選修6及區域地理。
3.試卷結構及題型設置:試題體例、格式參照宜賓市2017級二診測試卷,緊扣教材重基礎知識、基本能力考查,難度與2020年全國高考文綜地理Ⅲ卷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