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物理知識:氣體的等溫變化
氣體的等溫變化 一定質量的氣體,在溫度不變的條件下其壓強 與體積變化時的關係。我們把這種變化叫做等溫變化。適用範圍:溫度不太低,壓強不太大氣體等溫變化的p -V圖象為了 直觀地描述壓強 p 跟體積 V 的關係,通常還是用 p -V 坐標系。 一定質量氣體等溫變化的 p-V 圖象如圖所示,圖線的形 狀為雙曲線。
-
含有微孔的等溫線的判斷
然後,使少量的氣體(被吸附物,即吸附質)逐步進入被抽真空的樣品管。進入樣品管的吸附質分子很快便到達固體樣品(即吸附劑)上每一個孔的表面。如果樣品既有微孔也有介孔,那麼其吸附等溫線應該包含如下幾個階段: 1) 極低壓力下的微孔填充(相對壓力小於 0.01)區:含微孔樣品的等溫線初始段呈明顯大而陡的上升,然後彎曲成平臺。這一段曲線的數據可以表徵微孔體積和微孔分布。
-
美國麥克儀器ChemiSorb HTP全自動六站化學吸附儀震撼發布
現在市面上的化學吸附儀都是單站的,最多也是兩站的,什麼時候能有多站的提供?能不能有一種方法,既幫我們提高工作效率,又不用太多的人力?最好每個工作站獨立運行,想用幾個站就幾個站。美國麥克儀器公司為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客戶需求,經過一系列的研究,攻克了化學吸附多站同時進行遇到的技術難題,終於與日前揭開全自動六站化學吸附儀ChemiSorb HTP神秘的面紗,為大家送上一份特別的聖誕大餐。
-
華南理工大學「氣體物理吸附理論」技術講座
近日,美國麥克儀器公司在華南理工大學成功舉辦了題為「氣體物理吸附理論」的技術講座,吸引了50餘位華南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的老師和同學積極參與。 此次技術講座由美國麥克儀器公司市場應用部經理鍾華博士主講,她首先通過一幅幅生動形象的圖片,深入淺出地介紹了物理吸附的一些基本理論和應用知識
-
氣體吸附理論BET原理和實例大全!快快收藏
具體包括氣體吸附法測定比表面積原理,BET比表面積測定法,六類吸附等溫線類型,介孔回滯環,孔分布計算。氣體吸附法測定比表面積原理,是根據氣體在固體表面的吸附特性,在一定壓力下,被測樣品顆粒(吸附劑)表面在超低溫下對氣體分子(吸附質)具有可逆物理吸附作用,並對應一定壓力存在確定的平衡吸附量。通過測定出該平衡吸附量,利用理論模型來等效求出樣品的比表面積。
-
【表徵】物理吸附法or BET法? 淺析實驗方法的命名
物理吸附是由分子間的弱相互作用力所引起的吸附,由於該作用較弱,由此產生的吸附熱較小,吸附和脫附速度也都較快。被吸附物質也較容易脫附下來,因此物理吸附是可逆的。例如分子篩對許多氣體的吸附,被吸附的氣體很容易解脫出來而不發生性質上的變化。通常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分析吸附體系的吸附等溫線根據相關的理論模型來得到固體材料的比表面積、孔徑分布、孔隙度、表面性質等參數。
-
小馬物理講義:氣體第1節《氣體的等溫變化》
為了方便大家學習,我把第四節的部分知識放到前面來:氣體壓強的微觀解釋。為什麼氣體對外界或者說對容器有力的作用?結合分子動理論的內容其實不難理解。氣體分子在做無規則的熱運動,因此大量氣體分子會對外界發生撞擊,氣體壓強就是由於碰撞產生的。
-
活性炭的吸附理論
吸附原理當氣體或者液體與活性炭的表面接觸碰撞時,氣體或液體分子就會積聚在活性炭的表面上,這個過程為活性炭的吸附。吸附的結果是吸附質分子在活性炭表面或者孔內聚積,使活性炭的表面自由能下降。脫附是指吸附質分子離開活性炭的表面或者孔內,引起吸附量減少的現象。
-
哥測的不是BET,是氮氣等溫吸脫附曲線
所以本文旨在理清對氮氣等溫吸脫附曲線及比表面積和孔徑分布計算的基本概念和相互關係,以及對應用時改採用何種計算方法及數據處理手段做一個簡明實用的總結。具體包括氣體吸附法測定比表面積原理,BET比表面積測定法,六類吸附等溫線類型,介孔回滯環,孔分布計算。
-
吸附二噁英用活性炭常見問題
圖 1 吸附等溫線的IUPAC 分類Ⅰ型等溫線是典型的Langmuir等溫線。吸附量趨於飽和是由於受到吸附氣體能進入的微孔體積的制約,而不是由於內部表面積。I(a):由於單分子層的吸附作用力很表面吸附位的反應活性高,屬電轉移型吸附相用,這時的吸附大多不可逆,被認為是化學吸附在金屬與氧氣或氧化碳、氫氣的表面反應體系中常見。或者是具有狹窄微孔材料的吸附等溫線,一般孔寬小於1nm材料的物理吸附。I(b):這些固體具有超微孔和極微孔,外表面積比孔內表面積小很多。
-
麥克儀器發布Micromeritics®選擇性吸附分析儀SAA—8100新品
分析的基本程序包括:吸附劑的活化(脫氣),氣體(或蒸汽)的混合物流過裝有吸附劑的樣品柱,並監測流出氣體的組成。吸附的氣體量可以根據質量平衡,進入樣品柱前的質量減去離開樣品柱的組分的質量來確定。該值為混合氣各組分吸附總量。利用進入樣品柱前的氣體組分比例和吸附的組分(從氣相)比例,可以計算出吸附劑的選擇性。這種選擇性是比較吸附劑的一個關鍵參數。
-
改性生物炭對水中鎘離子的吸附:動力學、等溫模型、機理
CaCl2改性和CaCl2與H2O2混合改性可顯著提高生物炭對Cd2+的吸附能力,其中CaCl2與H2O2混合改性效果要優於CaCl2改性。Ca-C和CaH-C對Cd2+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溫模型,飽和吸附量可分別達到19.53,37.45 mg/g。改性生物炭主要以離子交換的方式對水中Cd2+進行去除,少量Cd2+在生物炭或生成的CaCO3表面進行物理吸附。
-
麥克講堂—手把手教你進行吸附熱分析(20200616)
如何獲取材料的吸附熱數據呢分析吸附熱數據時有哪些關鍵點呢?本次講堂將手把手教你搞定吸附熱數據。查看「手把手教你進行吸附熱分析」視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
-
氣體吸附分離技術與大氣汙染防治
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大和人類健康威脅較大且絕對排放量較大的廢氣主要包括: (1)含NOx、SO2、P、As、PH3、CO、HF、C2HCl3、C2H3Cl3等汙染物的有毒氣體; (2)其它氣體,開展關於減少這類有害廢氣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結合著者在這一領域已經開展的研究,討論了用現代吸附分離技術淨化這類氣體的意義及工業開發的可行性。
-
一文帶你走入物理吸附的天地
氣體吸附有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兩類,由分子間作用力(範德華力)而產生的吸附為物理吸附,化學吸附則是分子間形成了化學鍵。物理吸附一般情況下是多層吸附,而化學吸附是單層吸附。在物理吸附中,發生吸附的固體材料我們稱之為吸附劑,被吸附的氣體分子為吸附質,處於流動相中的與吸附質組成相同的物質稱為吸附物質。
-
等溫線
-
吸附劑與吸附理論
1773 年,Scheele 最早開始定量研究木炭的吸附。1785 年,俄國化學家Lowitz 最早研究了木炭的脫色性質。1802 年,Leslie發現,向粉末中加入液體能夠產生熱。1814 年,de Saussure 發現了氣體吸附的放熱性質。
-
麥克全自動雙站程序升溫化學吸附儀上市
美國麥克儀器公司新近推出了一款全新升級的具有雙工作站系統的ChemiSorb2750全自動程序升溫化學吸附儀。它在ChemiSorb2720的基礎之上,採用了與2920同樣的鍍金TCD熱導檢測器,使得分析的數據更準確。TCD的穩定性更強。可以完成包括最複雜的TPD/TPR/TPO/TPS等程序升溫反應。
-
麥克儀器分析服務中心盛大開業
2014年8月18日,麥克儀器分析服務中心正式成立,該服務中心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上海高等研究院內,是表界面物性測試行業內第一家大型分析服務中心,麥克儀器分析服務中心的成立,為更好地應對中國乃至全球用戶的分析檢測需求,提升麥克在中國的應用支持能力有著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