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量子糾纏,量子疊加和量子塌縮

2020-12-01 弦中子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量子力學苦澀難懂,很多人都避而不談,今天我就冒天下之大不韙聊一下量子糾纏,量子疊加及量子塌縮。

大家對量子力學最熟悉的可能是愛因斯坦和波爾的一段對話,愛因斯坦說:「上帝是不擲色子的"。波爾又駁道:"別去管上帝能做什麼"。愛因斯坦和波爾是上個世紀的兩位科學巨人,他們爭論的就是量子力學。

愛因斯坦最偉大的成就是發表了《相對論》,改變了人類的時空觀,在愛因斯坦之前,人們都認為時間和空間都是絕對的,時間和空間對任何運動的物體都是平等的,你在天上飛是一天,我在地上走也是一天,你從地球坐火箭飛到月球是38萬公裡,我從地球坐飛機飛到月球也是38萬公裡。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卻告訴我們:你在地上過了一天,我在天上可能只過了半天,你去月球是38萬公裡,我去月球卻可能只有10萬公裡。這就是著名的尺縮鍾慢效應。

雖然愛因斯坦認為時空是相對的,但他和牛頓一樣認為萬事萬物都是有序的,一切都有機可循。然而量子力學卻告訴他:量子你不看它時,它可能在這裡,也可能在那裡,還有可能既在這裡又在那裡。相信很多人都像愛因斯坦一樣無法接受這個觀點,所以愛因斯坦才對波爾說:上帝不會擲色子。

科學家在觀測量子時發現量子狀態無法確定,量子在同一時間可能出現在A地,也可能出現在B地,或可能同時出現在不同的地方。量子在某個位置出現是概率性的,並沒有確定性,這就叫量子疊加態。一對關聯粒子,如果改變其中一個粒子屬性,另一個粒子不管相距多遠都會瞬間改變,這種信息的傳遞不需要時間,這叫量子糾纏。當你不觀測量子時,量子處於疊加態,當你觀測量子時量子表現出唯一狀態,這就量子塌縮。

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思維實驗:薛丁格的貓。把一隻貓和一個放射源一起裝進一個盒子,放射源會隨機放射出粒子觸發盒子裡的機關釋放出毒氣,如果放射源沒有放射粒子,貓就是活著的,反之貓就是死的。當我們不打開盒子時,貓處於死和活的疊加態,貓既是死的也是活著的,當我們打開盒的那一瞬間,貓的生死才確定下來。這個思維實驗是對量子行為通俗的比喻,這只不死不活的貓體現出了量子無比怪異的行為。

到現在為止也沒有哪個科學家能理解量子的怪異行為,但量子力學卻為現代科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無數的證據證明量子力學是正確的。

《相對論》是正確的,量子力學也是正確的,它們之間真的存在矛盾嗎?《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就不能互補?兩者是否可以統一?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之間問題,看看是否可以在它們之間架起一座橋梁。

熟悉《相對論》的人一定知道時間和空間都是相對的,物體的運動速度越快時間流逝就越慢。空間在運動方向上就壓縮的越短。當運動速度達到光速時,時間就會停止,空間就會從三維壓縮成二維。那麼對於光而言,它的速度達到了光速。時間是停止的,我們過了一天,光只過了零秒,我們過了一年,光還是過了零秒,宇宙過了137億年,光依然是零秒,對光而言時間永遠是靜止的。同時,對光而言宇宙中一切的三維物體,小到一粒芝麻,大到一顆恆星,甚至整個宇宙都是二維平面的,空間對光而言是不存在。

我們看到太陽早上從東方升起,晚上從西方落下,我們看到先有人開槍後才有人中彈,但對光而言,這一切都是同時發生的,太陽同時在天空的任何位置,開槍和中彈也是同時發生的,這就是本人根據《相對論》提出的因果同時性原理。

如果我們把光的世界定義在能量世界,那麼我們就處在物質世界,物質世界的時間和空間對於能量世界是不存在的,因果具有同時性。

什麼是量子?量子就是能量粒子的簡稱,量子就是一團相對靜止的能量。我先來教大家如何理解量子。我們也來做過思維實驗,假設我們可以站在黑洞邊緣,這時從遠處射過來一束光,由於黑洞巨大引力使光無法逃離,這束光只能圍繞黑洞旋轉。在我們看來,這束光是不是變成了一個粒子?是不是從光速運動的能量變成了相對靜止的物質?

有了因果同時性原理我們再來理解量子行為,你就不會覺得它怪異了。

能量世界和物質世界相差一個光速,時間和空間相對不存在。量子世界的一天也好,一年也好,對我們而言都是同時的,量子世界的次序對我們而言沒有意義。對我們而言量子世界的時間是疊加在一起的,所以量子處於疊加態。

量子世界的空間對我們而言同樣也沒有意義,一對糾纏量子之間不管相距多遠,花了多長時間來傳遞信息,對於我們而言都是同時發生的。這就是為什麼量子糾纏不需要時間。

由於量子世界的對我們而言不存在三維空間,一切物質都是二維的,我們把一個三維球壓縮成一個平面圓,我們就會發現這個圓上物質的分布不是平均的,而是從邊緣到中間物質密度越來越大,以波函數的形式分布。同樣,假如一個量子做的是圓周運動,對我們而言它只是概率性的出現在某個地方,圓周運動的概率剛好是正弦波函數。

當我們不去觀測量子時,量子處在疊加態,當我們觀測量子時,就在量子的時間軸上取了一個值,這個時間只對應著量子的唯一狀態,我們這種觀測行為導致了量子疊加態塌縮。

由於量子世界相對我們處在疊加態,量子世界的時空對我們而言不存在,我們的觀測行為只是在量子世界的時間軸上取了一個特定值,所以我們就有可能先觀測到結果,反觀測到原因,但不要誤以為量子世界是先有結果後才有原因的,量子世界的先果後因只是我們的觀測現象。

有沒有直接證據證明這個理論呢?有的,那就是有位獲得諾獎的華人科學家在觀測電子時發現電子有半徑沒體積,是二維的。其實如果他觀測光也會發現光同樣有半徑沒體積,這需要本人的理論解釋,本人有一套完整的理論《旋進場論》可解開一切的本質,有興趣的可以翻閱本人之前發表的文章。

相關焦點

  • 意識糾纏與量子糾纏,明心見性與量子塌縮
    當我們把意識投入到外物時,不僅會消耗能量,而且會被外物的能量所糾纏,就會產生能量的疊加,所以,觀察是在創造,也是在消耗。「注意力」這個詞很微妙,就是注入意識能量的能力。我們把注意力放在哪裡,哪裡就會產生能量疊加,哪裡就會出現能量顯化,這就是創造。你的注意力在什麼地方,你的內心世界就會創造出什麼。
  • 如何理解量子糾纏?真空渦旋之間的相互作用
    如何理解量子糾纏?首先來了解一下量子和量子的基本單元---量子比特。按照超流體真空論,我們可以把量子理解為一種超流體性質的真空的一種運動狀態。由於流體內部渦旋常常表現為一種柱狀結構,所以很可能我們通常理解的微觀量子並不是球形結構,而是柱狀結構(實際中應該是上下收口的紡錘形結構)。因為我們知道的絕大多數量子其實是弦的某種振動,而弦是由多個量子比特構成,這樣,實際上量子比特就是真空渦旋,可以說量子比特其實不是「物質」,本身就是真空的一部分,是真空的某種運動狀態而已。上圖中綠矢和藍矢,分別表示經典計算中所用的0和1兩種狀態。
  • 為什麼量子疊加和量子糾纏讓人更加迷茫?
    量子疊加和量子糾纏,是量子力學中很抽象的概念,甚至目前沒有誰,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奧秘。
  • 什麼是量子糾纏?
    墨子號實驗衛星的上天,讓量子糾纏一詞迅速傳播到大街小巷,然而對於這樣一個專業的詞彙,很多人並不明了其中的物理含義,老郭想利用此篇文章,給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量子糾纏?三、疊加態原理如果Ψ1和Ψ2是體系的可能狀態,那麼它們的線性疊加Ψ=C1Ψ1+C2Ψ2(C1、C2是複數)也是體系的一個可能狀態,並且這種疊加可以推廣到很多態。當粒子處於態Ψ1和Ψ2的線性疊加態Ψ時,粒子是即處在態Ψ1,又處在態Ψ2。
  • 引力假說可能成為量子物理學的最大悖論之一,重力才是量子塌縮的...
    引力曾經一直是量子理論界認為導致量子塌縮的原因,然後這一假說遭到了質疑,最近有科學加提出,引力假說可能是量子物理學的最大悖論之一,重力才可能是導致量子塌縮的原因。
  • 究竟什麼是量子糾纏?
    墨子號實驗衛星的上天,讓量子糾纏一詞迅速傳播到大街小巷,然而對於這樣一個專業的詞彙,很多人並不明了其中的物理含義,老郭想利用此篇文章,給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量子糾纏?三、疊加態原理如果Ψ1和Ψ2是體系的可能狀態,那麼它們的線性疊加Ψ=C1Ψ1+C2Ψ2(C1、C2是複數)也是體系的一個可能狀態,並且這種疊加可以推廣到很多態。
  • 究竟什麼是量子糾纏?
    墨子號實驗衛星的上天,讓量子糾纏一詞迅速傳播到大街小巷,然而對於這樣一個專業的詞彙,很多人並不明了其中的物理含義,老郭想利用此篇文章,給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量子糾纏?三、疊加態原理如果Ψ1和Ψ2是體系的可能狀態,那麼它們的線性疊加Ψ=C1Ψ1+C2Ψ2(C1、C2是複數)也是體系的一個可能狀態,並且這種疊加可以推廣到很多態。當粒子處於態Ψ1和Ψ2的線性疊加態Ψ時,粒子是即處在態Ψ1,又處在態Ψ2。
  • 引力假說可能無法解釋量子態塌縮
    量子理論認為,一個粒子可以同時出現在兩個地方——但我們只能在這裡或那裡觀察到它,因為觀察會導致塌縮,粒子會隨機出現在兩個位置中的一個。但問題是是什麼導致了量子態塌縮?物理學家對此有爭論,他們提出的一種解釋是引力假說。
  • 量子疊加態的局限
    你一觀察,它這種疊加狀態就崩潰了、塌縮了,它就真的只在某個點出現了,只出現一個,叫量子的疊加態塌縮。而且根據測量結果,海森堡於1927年提出不確定性原理。就是說,你不可能同時知道一個粒子的位置和它的速度。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科學家認為看見的電子云就體現量子疊加態的狀態。
  • 為什麼量子疊加和量子糾纏不能讓人看個明白?
    量子疊加和量子糾纏,是量子力學中很抽象的概念,甚至目前沒有誰,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奧秘。在這,我提供一個換位思考的角度,來幫助大家理解,為什麼量子力學會如此奇妙!因為:我們人類的思考方式,或許本質上就不能適應宇宙的基本規律,也就是我們人類的思維方式存在局限性。
  • 量子糾纏的原理(13)
    這是否意味著微觀世界中同時處於疊加態的量子,它們旋轉的方向在螺旋擴張或者螺旋收縮的軌道上並沒有發生任何改變,而是因為觀察者的觀察或者其它量子的作用,促使量子和它們的螺旋擴張或者螺旋收縮的軌道,瞬間改變了時間參考系並且同時塌縮。這種像地球或者宇宙大小一樣廣袤的糾纏時空,瞬時塌縮成原子般大小的時空,並且以彼此對應或者投影的螺旋擴張或者螺旋收縮軌道上電子的運動狀態,塌縮呈現在觀察者面前。
  • 量子理論、量子糾纏和量子加密通信
    然而一系列實驗卻偏向於量子糾纏的存在。怎樣理解這個詭異的概念?我們先從量子理論說起。本篇文章與教科書完全不同,概念也很不嚴謹,但更容易理解。一、量子的概念1.假設兩個相互糾纏的量子A和B的態是不同的:量子A、B未被觀察時,均處於0、1疊加態,當觀察到量子A的態為0時,量子B的態必坍縮為1,反之亦然。(1、0究竟分別代表量子的哪一種態?
  • 量子?糾纏?量子糾纏到底是什麼?
    量子糾纏很不同卻也難以理解,不過也有方法可以讓它很容易被理解。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艾瑪爾(Amar Vutha)的解釋如下:圖解:糾纏是粒子性質間的一種「量子糾正」。(示意圖如上)量子計算機、量子密碼學和與量子相關的東西都經常在新聞中被報導。關於他們的文章不可避免的都會提到糾纏,量子物理學的性質使得這些神奇的裝置成為現實。愛因斯坦將糾纏稱為「幽靈般的超距作用」,這個名字逐漸被人們了解認識。遠遠超過建造量子計算機、在其他方面理解和利用糾纏也是非常有用的。
  • 量子計算機的秘密武器:疊加和糾纏
    量子計算機的秘密武器:疊加和糾纏  一方面,量子效應對現代電子學來說非常重要,它能使電晶體變得非常小;但另一方面,量子效應也是一個惹人討厭的「調皮鬼」,由於電子的位置並非確定不變,它能讓電晶體內的電子簡單地從一個地方消失並在另外一個地方再次出現,這樣會使得電流洩漏出來,導致信號衰減。
  • 網友問:量子糾纏為什麼能超光速,糾纏效應需要能量嗎?
    糾纏粒子對之間的超距作用,本身是不傳遞能量的,也不傳遞有效信息,至於量子糾纏更深層的機制,目前還是科學中的謎團。量子力學描述,處於糾纏態的兩個粒子,無論它們相距多遠,本質上是一個整體,由同一個波函數進行描述;一旦我們對其進行測量,波函數塌縮成兩個量子態,這種塌縮過程是同時的,無視距離的,塌縮結果也是隨機的,所以不能傳遞有效信息。
  • 引力假說可能無法解釋量子態塌縮
    ,一個粒子可以同時出現在兩個地方——但我們只能在這裡或那裡觀察到它,因為觀察會導致塌縮,粒子會隨機出現在兩個位置中的一個。但問題是是什麼導致了量子態塌縮?物理學家對此有爭論,他們提出的一種解釋是引力假說。
  • 量子糾纏,時空幾何與機器學習
    那麼光子如何同時具有揮發性和粒子特性呢?1973年[2],人們在實驗中將光子逐個打向屏幕,單個光子打擊在屏幕上只有一個亮點,但當光子數量積累起來,形成統計,就形成了明暗條紋的圖案。後來人們通過路徑積分理解了這個過程,當粒子在空間中運動時,會「遍歷」所有可能的從左右狹縫經過的路徑。每條路徑都攜帶一個概率幅,概率幅的疊加決定了最後的亮度。
  • 如何正確理解量子糾纏對經典物理的衝擊?
    量子糾纏是經典物理量子力學的延伸,是物理學和哲學的交叉問題,有著極為豐富的哲學意義和複雜性,其實質是相互作用中有種叫做絕對時空的概念,能理解了量子力學,才能更好地理解經典物理[SEP]量子糾纏中兩個量子先相互作用,也就是說其中一個先坍塌至孤立粒子態,這個狀態被另一個發生測量的時候應該是以不確定態坍塌
  • 靈魂真的是量子糾纏的產物嗎?
    而且,當科學研究進入到微觀領域後,微觀量子領域的規則似乎就變得不可思議起來,其中最有趣的也許就是所謂的量子糾纏理論了,小編不具備高深的物理學背景,只能在自己理解範圍之內給大家闡述一二,如果有謬誤還請大家斧正。
  • 量子比特與量子糾纏
    量子比特與量子糾纏 施鬱 近年來,基於量子疊加的量子信息和量子計算得到很大發展。 正如比特是信息和計算的單元,量子信息和量子計算的單元是量子比特。我們將一個可能是0或1的數字叫做1個比特。與此類似,1個量子比特可能的基本狀態是|0>態和|1>態,量子疊加態的一般形式是 a|0>+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