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類學家發現400個足印化石,鑑別出2萬年前的大家庭,3男14女

2020-12-03 FUN知識點

足印化石難保存、難識別,所以無論是曾經的陸地霸主恐龍,還是遠古人類,他們所留下的足跡,一旦有所發現,都是令人興奮且獨具意義的。此前法國人類學家就曾清理出257個距今8萬年的尼安德特人腳印化石,並判斷出它們分屬於數十個個體,甚至還推測出了其中一位的身高達到了175釐米到190釐米之間。與這個發現相類似,人類學家還曾在東非一座火山的附近,找到了400多個古人類的腳印化石。

408個足印化石

回溯起來,這408個腳印化石早在4年前就已經發現了,但是清理和初步的鑑定結果直到今年才完成,並發表於《科學報告》上。腳印化石位於東非的坦尚尼亞,那裡至今還生活著遊牧打獵的馬賽人,也是他們最早留意到了這些地面上的坑窪痕跡。

現代馬賽人

從時間上看,這些腳印形成於1.2萬年到1萬年之間;從組成上看,408個腳印屬於17個個體,包括14位成年女性和2位成年男性,以及1位少年,他們正沿著西南到東北的方向前行,行進的速度不一,有的快有的慢;從形成上看,腳印化石不遠處就是倫蓋伊火山(Ol Doinyo Lengai),作為一座活火山,它直至今日還在不定時地噴發,而也正是大約1萬年前某次噴發所造成的灰燼,使得這些腳印的形成和保留成為可能。

17個個體的腳印

除去孩童,這個群體的男女比例達到了1:7,女性佔了絕大多數,結合現代狩獵採集群體的情況,研究者初步判斷,這些人很可能是在採集食物的路上留下了腳印,進一步講,那時候的狩獵採集社會中,性別分工已經形成。

由於數量多達408個,這些腳印化石因此成為了迄今為止非洲最大規模的古人類足跡遺存。在其不遠處,就是著名的萊託裡遺蹟,那裡保存著目前已知最早的人類足印。

最早的人類足印

人類學家在萊託裡發現的腳印,不僅是最早,也是最出名的人類足印化石,利基家族中的「女家長」瑪麗·利基於1975年發現了它們。萊託裡足印屬於一男一女,由於重量的差異,火山灰上留下的足印深淺和著力點有所不同,足跡一共綿延了24米左右。

據推測,腳印形成之前,當地的火山噴發造成了有如沙灘一樣的堆積,之後雨水將地面打溼,當人走過水和著泥沙的鬆軟地面時,很容易留下腳印。隨著火山的再次噴發,腳印也被封存在了地下。

萊託裡的足印化石在發現之初,立刻引發了人們的聯想和猜測,經過與黑猩猩足印的對比,研究者們認為,足印與黑猩猩的相差甚遠,而與現代人類的更為相似,最終判定足印屬於南方古猿阿法種,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露西」的同類。準確地講,我們對於南方古猿的很多認識,一方面來自其骨骼化石本身,另一方面也結合了瑪麗·利基發現的腳印化石。比如與智人相比,南方古猿的腳趾骨長且彎曲,腳掌和踝關節都更適合攀援,但同時他們的大腳趾長度已經與現代人類無異。

從上述兩個人類足印化石的發現便可知,足印直接反映直立與否、行走方式、步態步幅,事實上除此之外,人類學家從足印裡還能夠大致推測出群體數量、年齡結構、身高體重等等。可以說,小小的足印,不僅有助於勾勒古人類的外形特徵,還隱藏著它們的群體行為和生存方式。

相關焦點

  • 發現了12萬年前的足印,人類起源方式確定?我們其實來自非洲
    發表在《科學進步》雜誌上的一篇論文顯示,科學家在沙烏地阿拉伯半島的一處古老湖泊遺址中發現了7個古人類的足印化石。這7個人的足印距今已經有12萬年的歷史,而這些足印的主人、以及它們要去的地方,揭示了現代人類的起源方式。
  • 發現了12萬年前的足印,人類起源方式確定?我們其實來自非洲
    發表在《科學進步》雜誌上的一篇論文顯示,科學家在沙烏地阿拉伯半島的一處古老湖泊遺址中發現了7個古人類的足印化石。 這7個人的足印距今已經有12萬年的歷史,而這些足印的主人、以及它們要去的地方,揭示了現代人類的起源方式。
  • 圖:馬陵山發現巨型足印化石群
    7月15日,在山東省郯城縣馬陵山,考古人員正在測量一批足印化石几天前,當地群眾在一處山凹的坡面上發現了70餘個大型動物的足印,這些足印共分5處,呈正常行走時的形狀分布在50多平米的範圍裡,其中最大的足印長約85釐米,部分能明顯地看到大型鳥類爪尖的抓痕。據考古專家初步籤定,這些極有可能是恐龍足印化石。因為此山是我國東部最大的一條地震斷裂帶,它的山體形成於7000萬年至1.4億年前。恐龍腳印化石的形成條件比恐龍化石更為苛刻,所以發現的這批足印化石格外珍貴。
  • 【中國新聞網】古人類學家研究揭秘:40萬年前和縣直立人頭蓋骨發現...
    (郭肖聰 供圖)  2021年是40萬年前中更新世的和縣直立人頭蓋骨化石發現40周年。由中美科學家合作完成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和縣直立人頭蓋骨化石表面有地層擠壓導致的裂痕、埋藏環境侵蝕痕跡、創傷痕跡等三種類型的異常痕跡,從而揭示出該古人類化石的埋藏環境與生存活動。
  • 古人類學家研究揭秘:40萬年前和縣直立人頭蓋骨發現三類異常痕跡
    由中美科學家合作完成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和縣直立人頭蓋骨化石表面有地層擠壓導致的裂痕、埋藏環境侵蝕痕跡、創傷痕跡等三種類型的異常痕跡,從而揭示出該古人類化石的埋藏環境與生存活動。古人類化石表面各種異常痕跡,包括骨折、創傷、病變、先天畸形、變形、溶蝕等,是探索早期人類生存活動、健康狀況、死亡原因以及埋藏環境的重要證據之一。中美古人類學家合作研究發現,和縣直立人的死亡年齡為20歲左右,生前頭骨後部遭受過創傷、死後埋藏環境導致其眉脊處發生腐蝕、化石出土時由於地層擠壓造成頭蓋部出現多處裂痕。
  • 沙漠古湖發現12萬年前足跡化石,古人類首遷入最早證據
    科學家在沙烏地阿拉伯內夫得沙漠(Nefud Desert)的阿拉特哈古湖(Alathar lake)遺蹟中,發現數百個因沉積物侵蝕而成的足跡化石最新發表的研究中,科學家在中東一座古老湖泊中發現人類足印的生痕化石,可能是人類首度遷入該地區的最早證據。
  • 12萬年前足跡化石提供了早期人類在阿拉伯半島居住的證據
    12萬年前足跡化石提供了早期人類在阿拉伯半島居住的證據(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報導,大約12萬年前的一天,在沙烏地阿拉伯的Nefud沙漠,一些人類沿著一個古老的湖邊漫步。但到目前為止,研究人員只發現了一塊距今8.8萬年的人類指骨,這證明了那裡曾居住過現代人而非其他古人類工具製造者。Petraglia及其國際同事們利用衛星圖像和地面實況調查對阿拉伯半島進行了為期十年的搜索之後,他們發現了數以萬計的古代淡水湖床,其中包括在Nefud發現的一個被稱為Alathar的湖床。註:Alathar在阿拉伯語中意思是「痕跡」。
  • 比人類化石早了16萬年!在非洲以外發現了最古老的人類頭骨
    專家們在希臘的一個洞穴裡發現了一塊古代化石,它可能會永遠改變我們對進化的理解。 在該國南部海岸馬尼半島的阿皮迪瑪洞穴中發現了一塊頭骨。 它是從洞裡的一塊巖石上鑿下來的,在離另一個頭骨只有幾英寸的地方發現了它。 研究人員表示,如果這塊古老的骨頭能夠得到證實,那麼它將改寫人類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篇章,成為已知的歐洲最古老的智人化石——比人類化石早16萬年。
  • 50萬年前人類化石中發現結核病
    本報訊(記者 徐玢) 大部分科學家認為結核病是幾千年前才出現的,但近期在土耳其發現的4塊人類化石表明,這種疾病早在50萬年前就已存在。這項由美國、德國、法國和土耳其科學家共同完成的研究報告,發表在12月7日出版的《美國自然人類學雜誌》上。  直立人普遍被認為是從非洲遷移出的最早人種,古生物學家在土耳其尋找他們的遺蹟已達數十年之久。
  • 80萬年前的「先驅人」,可能是我們與尼安德特人共同祖先的近親
    曾經有研究者將人類大家庭形象地比作藤蔓植物,不同成員之間密切相關,比如智人、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之間互有交融的關係。那些從骨骼和牙齒上提取的古DNA,像是一把開啟過去之門的鑰匙,科學家在基因和遺傳信息中,總能找到尚未知曉的親緣故事。
  • 恐龍骨化石中發現7500萬年前的細胞
    最新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的一篇文章稱,英國科學家在距今7500萬年的白堊紀時期的恐龍骨頭中,發現了類似紅細胞的結構和類似膠原蛋白的纖維
  • 俄羅斯發掘出6000萬年前的40個巨型恐龍蛋化石(圖)
    俄羅斯發掘出6000萬年前的40個巨型恐龍蛋化石(圖)  俄羅斯一支科考隊近日在車臣共和國發現了一批前所未見的巨型恐龍蛋化石。科學家認為這些化石的歷史可以追溯至6000萬年前,但屬於哪種恐龍尚待鑑定。科考隊成員之一、車臣國立大學(Chechen State University)的地質學家Said-Emin Dzhabrailov說:「當時科考隊正在車臣共和國的Sharoyski地區進行勘查,一位隊員突然被一塊形狀規則的橢圓形巖塊絆倒,我們仔細觀察後發現,這些光滑、橢圓形、像巖石的物體很可能是恐龍蛋化石。」
  • 沙特又發現一寶貝!12萬年前的足跡,讓人類歷史變遷再添新證據
    在過去,人們最熟悉的財富,就是總能在地下淘出石油寶貝。因為在地球36億生命史中,它一度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這塊古老的大地上,它也曾生物繁盛地之一。而今天,有一次獲得新證據,這次的「鐵證」,你或許猜不到居然是一串足跡化石而已。
  • 180萬年前人類頭骨驚人發現:古人類為同一個物種
    180萬年前人類頭骨驚人發現:古人類為同一個物種 2013-10-19 08:14:43 來源:中國日報網 免費訂閱30天China Daily雙語新聞手機報:移動用戶編輯簡訊CD至106580009009 據英國廣播公司10月17日報導,科學家經過比較發現,距今180萬年的古人類頭蓋骨與能人、魯道夫人和直立人有相似之處
  • 甘肅發現16萬年前古人類化石
    版權:張東菊)白石崖溶洞遺址是青藏高原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的舊石器時代遺址考古發掘中,綜合利用AMS14C和單顆粒光釋光測年技術,揭示白石崖溶洞遺址已發掘地層主要形成於19-3萬年的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是青藏高原目前已知年代最早、有可靠埋藏地層、出土豐富考古遺存的舊石器時代遺址。
  • 巴彥淖爾發現距今3.2億年前的珍貴化石!
    2020年9月,巴彥淖爾市地質公園管理局戴瑞明、賈勝等人與中科院古脊椎所開展「巴彥淖爾古生物化石調查」課題過程中,在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後旗海力素以南5公裡處寶日漢圖地區的一處石炭系海相沉積巖中發現距今3.2億年前的古生物化石。
  • 80萬年前人類基因化石信息首次被發現,重建人類家譜
    80萬年前人類化石的基因信息首次被發現。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結果揭示了人類家譜中的分支點之一,比以前可能猜測的時間要遠得多。人類進化研究的一個重要進展是,科學家從一顆屬於人類物種的有80萬年歷史的牙齒中檢索到了最古老的人類遺傳數據。
  • 韓國發現世界上最小恐龍足印,長度僅1釐米,體型或如麻雀大
    據悉,研究團隊於2011年在韓國一處考古遺址發現這些有1.1億年歷史的足印。率先發現的人是晉州教育大學教授Kyung Soo Kim(金敬秀),足印獲命名為「Dromaeosauriformipes rarus」,翻譯大概意思即是馳龍家族成員的罕見足印。
  • 揭秘廣西「巨猿」之謎:沉睡190萬年的「遺傳密碼」
    長期以來,古人類學家被早期人類和猿類的演化關系所困擾。這個「大傢伙」,是生活在200多萬年前的地球上體型最大的靈長類動物——巨猿,距今約30萬年前已滅絕消失。巨猿從哪裡來?巨猿和猩猩有什麼關係?巨猿的「前世今生」一直是個謎......
  • 人類如何從無到有,先男先女?最開始人很少,為何沒有近交風險?
    男性的性染色體為XY(非同源),女性為XX(同源),而後代的性染色體如下面所示:從爸爸身上傳承到Y染色體的後代為男性,同源染色體之間會發生部分DNA互換,而Y染色體與X染色體不能互換,換句話說Y染色體傳男不傳女,Y染色體的DNA變化只能依靠基因變異,意味著可以通過Y染色體追蹤父系祖先的來源——Y染色體亞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