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特又發現一寶貝!12萬年前的足跡,讓人類歷史變遷再添新證據
而今天,有一次獲得新證據,這次的「鐵證」,你或許猜不到居然是一串足跡化石而已。據沙特學者查理德-克拉克-威爾森和德國古生態學家馬克斯-普朗克,一起針對2017年他們在野外學術考察時,在阿拉特(Alathar)古湖遺址上所發現疑似古代動物足跡化石的研究結果表明
-
12萬年前足跡化石提供了早期人類在阿拉伯半島居住的證據
12萬年前足跡化石提供了早期人類在阿拉伯半島居住的證據(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報導,大約12萬年前的一天,在沙烏地阿拉伯的Nefud沙漠,一些人類沿著一個古老的湖邊漫步。然而在經過幾個小時後,人類和動物的腳印乾涸了並最終變成了化石。現在,這些古老的足跡提供了早期人類曾在阿拉伯半島何時何地居住在的罕見證據。馬克斯·普朗克人類歷史科學研究所的考古學家和小組組長Michael Petraglia表示:「這是阿拉伯半島第一批真正的人類足跡。阿拉伯半島一直被認為是人類早期成員走出非洲遷徙到中東和歐亞大陸的明顯路線。
-
12萬年前足跡提供了人類在阿拉伯半島居住的早期證據
據外媒報導,大約12萬年前的一天,在沙烏地阿拉伯的Nefud沙漠,一些人類沿著一個古老的湖邊漫步。他們可能會停下來喝點淡水或跟蹤踩踏泥灘的成群大象、野驢和駱駝。然而在經過幾個小時後,人類和動物的腳印乾涸了並最終變成了化石。
-
沙特沙漠地區發現12萬年前人類腳印
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考古學家在沙烏地阿拉伯北部地區一個古老的幹湖周圍,發現了約12萬年前的古人類和動物足跡化石,這也是迄今為止在阿拉伯半島發現的最古老人類生命證據。最近發表在權威期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一個國際考古學家團隊經過十多年的搜索,在沙烏地阿拉伯內夫得沙漠(Nefud Desert)的一處湖床表面,發現了數百個足跡化石,它們是因為上面的沉積物被侵蝕而曝露出來的。沙烏地阿拉伯的內夫得沙漠(Nefud Desert)。
-
在沙烏地阿拉伯發現12萬年前的人類足跡
在沙烏地阿拉伯發現了12萬年前屬於人類的腳印。在塔布克(Tabuk)北部地區的一個古老乾燥湖周圍發現的這七個人類足跡集是阿拉伯半島人類的最早證據。專家認為,它們是至少兩個人的足跡,並表示他們可以幫助了解人類走出非洲的路線。
-
在沙烏地阿拉伯發現12萬年前的人類足跡
大約12萬年前,在如今的沙烏地阿拉伯北部,一群人類祖先在一個淺水湖旁停息下來喝水和覓食,位臨在湖旁的駱駝、水牛和大象等也比今天見過的都要多。這些人類祖先可能已經獵殺了這些大型哺乳動物,但他們並沒有在此停留很長時間,他們將水湖用作更長途旅行的路標。
-
12萬年前的足跡,可能是人類途徑阿拉伯半島的遷徙路線
沙烏地阿拉伯的考古學家發現了7個保存完好的人類腳印。它們的年代可追溯到12萬年前,這似乎是該地區我們物種最古老的證據。在上一個冰河時代之前,大約在11.2萬年到12.2萬年前,有兩個人,也可能是三個人,沿著一個古老的湖岸向南行走,這個湖岸位於現在的沙烏地阿拉伯西部奈福德沙漠(Nefud Desert)。
-
中亞發現12萬年前古人類腳印,他們會是我們的祖先嗎?
12萬年前古人類腳印,他們會是我們的祖先嗎? 腳印的發現地,就在一處名為阿拉扎(Alathar)的古湖遺蹟附近。 清理掉表層沙土,研究人員在下層泥沙質硅藻土層中找到了三百餘處足跡。其中確定的古人類腳印共有7個。而通過對足跡下的沉積物測年,確定留下這些腳印的古人距今約12萬年。
-
發現了12萬年前的足印,人類起源方式確定?我們其實來自非洲
這次科學家的發現就為人們揭示了12萬年前的非洲智人是如何沿著古河流和湖泊向著歐亞大陸遷移的。現在的奈福德沙漠,十分乾旱,不適宜生存,任何生物也很難徒步穿越這個地方。但是在數十萬年前的這個地方可不是今天我們看到的沙漠,而是一個十分潮溼、樹木鬱鬱蔥蔥的地方。在其中發現的古湖泊、河流遺址就證明了這一點。
-
發現了12萬年前的足印,人類起源方式確定?我們其實來自非洲
發表在《科學進步》雜誌上的一篇論文顯示,科學家在沙烏地阿拉伯半島的一處古老湖泊遺址中發現了7個古人類的足印化石。 這7個人的足印距今已經有12萬年的歷史,而這些足印的主人、以及它們要去的地方,揭示了現代人類的起源方式。
-
科學家發現中國最早古人類活動的證據
萬年前。這一發現表明,古人類可能很早就出現在非洲以外的地方——比此前認為的更早。資料圖片 迄今最早的非洲以外古人類證據來自喬治亞的德馬尼斯,該區域發現了185萬年前直立人的化石及其使用的工具。其他在中國和印尼爪哇島發現的早期古人類化石可以上溯至150萬年至170萬年前。不過,一些科學家表示,有證據顯示古人類活動從200萬年前就開始了。
-
甘肅發現16萬年前古人類化石
在國家文物局的支持下,2018年至2019年蘭州大學和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對白石崖溶洞遺址進行考古發掘,邀請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等多家科研團隊開展下頜骨化石古蛋白分析和鈾系測年、遺址沉積物光釋光單顆粒測年技術分析、土壤沉積物古DNA技術分析等多學科研究工作,進一步確認了該遺址的重要價值。
-
12萬年前的大災難,當時阿拉伯還不是沙漠,遠古人類就是證據
據報導,在近期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一篇報導,科學家們在位於阿拉伯半島的內夫得沙漠中,發現了距今12萬年歷史的古老人類足跡,並且還有很多動物足跡和遺骸,這意味著,這裡或許曾經是一片綠洲。12萬年前研究者表示,大約22萬年之前,最早的智人就已經走出非洲了,當然,這個過程也是循序漸進的,伴隨著非洲氣候環境的變化,基本上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智人離開。通過對古人類遷徙足跡的追蹤,研究者發現,在如今沙烏地阿拉伯的北部,也就是內夫得沙漠之中,在大約12萬年前,曾經有一小隊智人來到這裡。
-
迄今所知最早古人類「圖邁」距今700萬年
說起人類祖先,許多人印象中「輩分」最高的可能是著名的「人類老祖母」露西,但實際上在非洲發現的另一個古人類圖邁的年代更早。在中國,北京猿人聞名遐邇,但要論輩分也坐不上頭把交椅。那麼,世界各地最早的古人類都是誰呢? 新華社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吳秀傑,她介紹了迄今在世界各地發現的最早古人類。
-
重慶發現我國最早古人類化石 國人祖先源於三峽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 黃萬波/供圖 晨報訊(記者王大鵬)我國科學家在重慶市巫山縣龍骨坡發現的一顆牙齒化石經過年代測定,距今204萬年,這是我國發現的最早的古人類化石,由此將我國人類起源的時間往前推進了100萬年!
-
來自12萬年前的腳印化石,
近日國外的考古人員在沙特阿拉拍發現了幾百個來自12萬年前的足跡化石,根據《Science Advances》雜誌發表的文章指出這可能該地區出現的最早的人類痕跡。>的調查中發現這數百個腳印化石,這些腳印是由於泥沙侵蝕而顯露了出來的。
-
巫山發現我國最早古人類化石(組圖)
,距今204萬年,這是我國發現的最早的古人類化石。近日,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等單位主辦的「巫山龍骨坡遠祖之謎」研討會上,記者獲悉,這項研究結果改寫了科學界先前對人類演化史的認識。 中國最早人類生活在三峽 10月27日下午,中法考古隊在「巫山人」發現者、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黃萬波教授的帶領下,第三次進駐巫山縣廟宇鎮龍骨坡古人類遺址。
-
"重慶發現我國最早古人類化石"引發爭議
在1985年10月13日被發現前,它們深埋在8米之下的鈣質黏土中,地點是重慶市巫山縣宇鎮龍坪村的一個小山坡。 兩塊看似不起眼的齒骨,近日成為科學界和輿論關注的焦點。半個月前,不少媒體以「重慶發現我國最早古人類化石」為題進行了報導:發掘者是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黃萬波,兩個齒骨經過北京大學考古系教授陳鐵梅的測定,有204萬年的歷史。
-
廣東三水發現古近紀鳥類化石 距今最早6500萬年
廣東三水發現古近紀鳥類化石 距今最早6500萬年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生王敏近日表示,宋洪輝去年在三水發現的一塊鳥類化石為三水首次在古近紀地層發現的鳥類化石。 應邀宴飲卻發現化石 據記者了解到,去年2月11日晚,46歲的廣州市民宋洪輝應邀到南海黃岐宴飲,但作為一名化石愛好者,他決定與兒子先到三水採集化石。
-
美媒:古人類化石驚現惡性腫瘤 系最早癌症證據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一塊有170萬年歷史的足骨化石上帶有骨肉瘤(合眾國際社)參考消息網7月30日報導 美媒稱,癌症早在史前時期就已出現。考古遺址南非斯瓦特克朗斯洞穴出土了一塊有170萬年歷史的足骨化石,化石上帶有惡性腫瘤,這是迄今為止科學家發現的最古老的癌症證據。據合眾國際社7月28日報導,研究人員確認該腫瘤是骨肉瘤,即現代年輕人易患的一種惡性骨癌。然而,這塊古老的足骨肯定不是來自現代人類。科學家認為,它來自早期的人類近親——一種用雙足行走的古人類,但無法確定確切人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