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消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最新影像顯示,在寒冷的加拿大埃爾斯米爾島上,兩個曾經巨大的冰蓋一個7.48平方公裡,小的2.93平方公裡。
而現在NASA先進的星載熱發射和反射輻射計(ASTER)的最新圖像顯示確認了這一預測是準確的——2020年7月14日拍攝的ASTER圖像裡,冰蓋已經完全消失了。
01
那麼極地冰川融化會帶來什麼影響?
首當其衝的便是兩極動物,由於冰川融化,導致它們的棲息地不斷減少,雖然它們都是遊泳高手,長時間無法上岸會有被凍死的威脅,因此它們捕捉不到食物,北極熊等陸地捕食動物尤為突出。根據調查發現,北極熊已經由瀕危物種轉變為瀕臨滅絕物種。科學家預計北極熊將在2100年滅絕。
科學家在2020年7月也再次發出了警告,隨著氣候不斷變暖,北極永凍層融化將可能釋放出沉睡數萬年甚至幾十萬年的病毒和細菌。
多年來,不斷有科學家猜測,在遠古的冰川之中,一定含有一些遠古超級細菌,一開始,很多人都認為是科學家們的危言聳聽,一直到2010年,科學家第一次在進行DNA分析的時候,意外的發現了古老的細菌樣本,通過DNA檢測,遠古細菌要比普通病毒可怕許多,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未來人類社會真的會這些遠古細菌悄然入侵,那麼,人類很可能因此陷入到巨大的危機之中。
02
造成冰川融化的原因有哪些?
主要可以分為兩大原因:
一、自然原因。太陽變化、火山爆發等自然氣候因素;
二、過量排放溫室效應氣體,(如: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烷等氣體)、過度開墾、亂砍濫伐、亂挖中藥材、濫採地下水等人類活動。
03
或許很多人抱著這樣的態度:這個和我們有多大的關係,我只是一個普通人,也沒有能力去北極進行環保行動,我們又能做些什麼呢?
這是一個很錯誤的想法。
我們所節約的每一度電,都能夠減排將近1千克的二氧化碳。
我們所節約的每一滴水,都能降低廢水處理的負荷,減少有害物質和氣體對大氣的影響。
我們出行時少開的每一趟車,都能減輕地球上的植物們的壓力,讓溫室氣體的排放變得更少。
這些行動看似渺小,實際上都是在減少碳排放,保護極地的冰川。為了保護極地動物,更為了能守護我們共同的地球家園,獻出我們力所能及的貢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