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桐樹,想必很多人都認識,豆科刺桐屬的落葉性喬木。該樹種主要用於公路行道樹、城市街道綠化的樹種,具有很強的抗旱能力,同時具有較強的發枝能力。
關於刺桐樹,民間有這麼一個故事,你可能不知道。
唐末五代,留從效在泉州主政的時候,經常派商船出海往南洋各國進行貿易,也不時有外國的僧人乘搭海船到泉州來遊歷和求法。有一位印度高僧到泉州來,帶了一枝海外異花獻給留從效,告訴他:「這叫作『瑞桐』,插到地上就可以抽枝成活,瑞桐樹春天若是先長葉後開花,這一年就有好年景;若是先開花後長葉,這一年收成就不好。可以用它來預卜一年收成的豐歉。」留從效看到這瑞桐葉子很像桐葉,十來個尖細的花苞攢在一起,紅豔豔的挺好看,就讓人種到承天寺裡,很快就長成一株千枝萬杈的大樹,一到春天枝頭就開滿紅花。因為樹身有刺,人們又稱它為「刺桐」。
當時,泉州正在擴修城圍。有一天,留從效來修城的工地上巡視。發現工地上沒有往日的歌聲、笑聲,大家都悶悶地幹活,也不見一個同自己打招呼的,心裡有點奇怪,就叫過一位平時熟悉的老民工,問他是怎麼回事。那人就如實告訴他:「這修城是個大工程,不是三兩個月能完成的。如今春耕時節已到,大家在這裡幹活,心裡都記掛著家裡的田地哩!」留從效一想也對,徵發這些民工來修城,如果是農閒還行,現在正是春播的時節,如果不讓他們回去種田,豈不誤了季節?當場他就同管理工程的司官商量,讓他放這些民工回去播種。這司官搖搖頭說:「城牆修了一大半,留下這麼一個缺口,也不好看。」
留從效想了想,遠遠指著承天寺那一樹刺桐花說:「看那刺桐花好看不好看?」那個司官一時愕然,應答不上。留從效就說:「就在這一段缺口插上刺桐樹,那就好看了。」他把民工都遣發回去了,將刺桐密集地栽在城圍處,果然長得茂盛,像是一段綠色長城,開花時紅豔豔的蔚如雲霞。人人喜愛,竟把泉州城喚作「刺桐城」。老百姓看到刺桐樹就想起留從效的好處。
如今,刺桐花是泉州的市花;刺桐樹是泉州的市樹;刺桐城是泉州的別稱。
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