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到市區城西路和城北路看看,有市民反映說,這裡路邊的樹都在滴油、掉葉子,葉子上有些黑色顆粒狀的東西,地板踩下去也黏糊糊的,令人十分不適。
*視頻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市區城西路和城北路兩旁的綠化帶裡,種著一株株高大的刺桐樹。時近深秋,不少刺桐樹的樹葉開始變黃、掉落,部分樹木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幹。掉下的落葉被車子壓過之後,如同貼紙般粘在了瀝青路面上,形成一層油膜,腳踩上去,感覺黏黏的,鞋子甚者會粘在地面。部分停在樹下的車輛表面也同樣黏糊糊的。
市民 陶先生
反正地上到處都是,很髒啊,車上這個都是,像油一樣滴下來,車啊什麼上面都有,很不好洗。
地面上泛黃的刺桐落葉背面長著一個個小疙瘩,葉柄、葉身上均有油狀的液體。就是這些油狀液體,讓市民覺得,經過這個路段,感覺在「下雨」。
市民 謝先生
這個路段這些樹葉全部長蟲子,其他地方人過來就感覺像在下雨一樣,其實好像那些蟲子的唾液,還是什麼東西,感覺很黏,很噁心,你滴在臉上,你一摸就感覺黏黏的平常沒注意,沒去擦的時候,肯定說褲子這些會髒掉,不好清理,它掉下這種感覺像膠水一樣。
負責該路段的環衛工表示,他打掃這條路已經三年了,之前較少出現這種情況,今年尤其嚴重。
環衛工
像膠水一樣粘在地上,葉子也粘著,掃都掃不起來。
城西路從新華路路口到西街西段路口,沿途所有刺桐樹都存在這個問題,有市民認為,會「滴油」的刺桐樹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市民 曾女士
比如說不小心騎電動車走過去,一滑就摔倒了,或者說走路不小心,一滑也會摔倒,所以說我覺得我們城市不適合種這種樹,很黏而且很滑, 不是單單我們清水衝一下,比如說你鞋子踩了吧,晚上回去用刷子洗衣粉才能洗掉, 不然是洗不掉的。
也有市民表示,自己在這條街附近開店多年,也經常看見園林部門在噴灑農藥,希望能找到根治的原因,讓刺桐樹恢復健康。
市民 謝先生
通常噴過藥一段時間後,還是會有,前幾年就不會有這種情況35這種樹我後來也問過叫刺桐樹,泉州的特色嘛,不可能叫它全部移除掉,再弄另外一種,但這種蟲子肯定也是要消滅掉。
市園林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刺桐樹生病的情況每年都會發生,且較難根治,樹葉上的黑色小疙瘩是一種蟲子,叫黑盔蚧,黑盔蚧分泌的蜜露,易引起煤汙病,影響花卉的生長。這種蟲害一年可繁殖三代,分別在5月下旬、8月下旬和11月上旬。每年一到蟲害病發時段,他們都會噴藥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