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的樹

2021-01-15 人民網

  一

  夏季的泉州城裡,謝了花的刺桐樹,全力地生長著枝葉。每年春末夏初,直到盛夏,刺桐樹在烈日下長得格外翠綠、茂盛。而寒冬來臨之後,也許是為了讓古城沐浴更多的陽光,刺桐樹又毅然將它蔽空的闊葉落下。這時的刺桐樹雖然葉子落了,但人們並不覺得它醜陋,反而更被它的品格所感動。

  民間有傳說,刺桐樹「如葉先萌芽而花後發,則五穀豐登」,故刺桐有「瑞桐」「奇樹」之稱。史載,北宋有一位叫丁謂的廉訪使來到泉州,他本想觀賞刺桐開花的美景,沒想到只有滿樹的綠葉迎接他。然而,當他聽說刺桐樹如果先長葉後開花,這一年就會五穀豐登時,便轉憂為喜寫下詩作,表達出他希望刺桐樹可以「葉先萌芽」從而兆示豐收的心情。而另一位泉州知府王十朋,對這種傳說卻不在意。他一到泉州就察看全城地形,帶領百姓修建池塘戰勝旱澇等災害,也寫下了詠刺桐的詩句。

  每次有朋友來到泉州,我都不忘帶他們走近刺桐樹,給遠方的來客講述泉州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

  二

  泉州的榕樹,一棵就是一處風景。古城建設過程中注意保護古老的榕樹,所以,在泉州城裡走著走著,不經意間就會遇上一棵老榕樹。它們威武、蒼勁、高大,陽光將絲絲縷縷的氣根染成金色,鳥雀飛來,啄理起老榕樹獨特的「美髯」。好一派詩情畫意,令人賞心悅目。

  而那些遍布於鄉村的榕樹,則成為每一個村落的組成部分。鄉親們常常在榕樹下開會,孩子們喜歡繞著榕樹嬉戲,「南音迷」隨時在榕樹下擺開「南館」唱南音……過去鄉村裡有人出洋,往往就在榕樹下依依惜別。遠行者的藍印花布包袱在鄉間小路上漸行漸遠,榕樹下,送別的親人含淚的眼睛久久地注視著那身影。

  對於鳥雀們來說,榕樹成了它們的村莊。它們在榕樹寬廣的樹冠裡安家。早晨與黃昏時分,喧鬧的鳥鳴聲仿佛要將榕樹的層層翠綠洞穿,而榕樹卻像收穫珍寶一般將聲聲鳥鳴收藏心間。

  我見過這樣的奇觀:小溪時常漲水,人們過溪艱難,溪旁的榕樹努力地把自己的根向對岸生長。於是不經意間,人們發現,一座有生命的「橋」橫跨在溪水之上。走在這樣的「橋」上,讓人怎能不油然而生感動?

  榕樹的生命力頑強。高大的榕樹被颱風擊倒在地,但它並不會枯死,那殘存在地裡的根竟擴展開來,扎進更深的地層並向四處延伸,而裸露在地面上的根就像是豎立的一團鋼筋鐵骨。多少次了,我走過「倒榕」旁時,都禁不住駐足撫摸它那櫛風沐雨的根,感受著榕樹生命的滄桑和給予我的人生啟示……

  三

  在泉州,相思樹之多、之美,讓人驚異。相思樹是泉州一種具有特殊意義的樹。泉州是歷史文化名城,是許多臺灣同胞的祖籍地,也是著名的僑鄉。也許是為了站得更高,好眺望親人、骨肉同胞,相思樹都長在山嶺上。而闊別家鄉的遊子回到家鄉後,也常常要登臨家鄉的山頭去看望他們思念的相思樹。我就見過一位遊子肅立在相思樹面前,長久注視著樹,直至熱淚盈眶,然後一個轉身再度離別……

  相思樹長得柔韌、秀美。它的樹葉細密,隨風扭動的腰身像是在舞蹈。風讓相思樹飛揚出星星點點的黃花,淡淡的幽香飄滿山野,飄向天空和遠方。如果風大些,相思樹會抖落相思豆莢,仿佛在彈奏一支動聽的琵琶曲……

  泉州不能不提的名樹、奇樹,還有開元寺裡那一棵至今仍在寒冬裡枝葉茂盛、初春又早早萌發芽眼的千年桑樹;安溪那一棵傳說為悼念英雄嶽飛而「枝枝朝北」的古樟;清源山彌陀巖那一棵榕樹和重陽木融為一體的「天侶樹」;德化美湖那一棵傳為神木的千年樟樹王……

  我想就不一一細說了,拼搏進取的泉州,人傑地靈的泉州,什麼奇蹟不能在這片土地上誕生呢?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14日 08 版)

(責編:楊光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焦點

  • 泉州不少地方種植大王椰子樹 樹高葉大引市民擔憂
    前天,租住在泉州市區雲谷小區的餘先生打進海都熱線通95060說,泉州市區豐雲路邊,種了兩排的大樹。自得知漳州南靖一棵大王椰子樹,其重31公斤、長四五米的樹葉掉落,砸死了一名48歲的男子後,他現在路過都心慌,「走人行道怕不安全,走路中央車又多,路都不會走了」。
  • 反哺讓公益之樹長青 泉州探索「愛心聯盟」回報
    反哺讓公益之樹長青 探索「愛心聯盟」回報 實現公益循環3月5日是第55個學雷鋒紀念日,也是第19個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幾天來,泉州各地的志願活動再次掀起高潮。記者了解到,截至上個月,全市在「志願雲」系統註冊志願者776818人,註冊志願團隊5474個,發布志願服務項目27690個。面對逐漸壯大的志願者隊伍,近年來,泉州各縣(市、區)因地制宜推出一系列「反哺」機制,呵護志願者的熱情,讓志願者在付出的同時也可以享受福利,從而推動公益慈善實現良性循環。
  • 美國外科學院院士吳珊鵬:樹高千尺不忘根,想為泉州做更多
    憑藉在臨床、教學、科研方面的成績,這位土生土長的泉州人在國內外醫學界備受讚譽。在業界,他是骨科權威,是泉州醫學界唯一的「雙博士後」,美國骨科醫師學會會員、中國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省級人選。上個月,他被授予美國外科學院院士,成為中國骨科界首個獲得該學院院士的醫生。名聲在外,吳珊鵬於2005年放棄優厚待遇,選擇回到家鄉泉州從醫。他說,樹高千尺不忘根,想為泉州做更多。
  • 泉州大學四年,只知道叫泉州,其實泉州還有很多別稱,你知道幾個
    泉州是我國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漢代初期,由於閩越國作亂,漢武帝曾派兵入閩平亂,後來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廢國立郡,將泉州隸屬會稽郡。這樣一來,泉州與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交往也日益頻繁。延及晉代,泉州先後隸屬揚州刺史和江州刺史;與中原的交往則更加密切了。
  • 泉州大街小巷刺桐樹影稀疏 為何刺桐城卻少見刺桐花
    「泉州哪裡可以看到大片的刺桐花?」「刺桐花長什麼樣,準備帶孩子去認識一下?」……2日,本報頭版刊登了一幅照片《刺桐花開》,美麗的畫面頓時勾起了眾多市民的記憶和嚮往。  泉州,這座千年古城自古就與刺桐有著無法割裂的淵源。相傳,五代時的節度使留從效初建泉州城時,環城種植刺桐,花繁葉茂、花紅似火,泉州因此得名刺桐城。
  • 福建:刺桐小葉榕菩提等七樹種 泉州城建綠化唱主角
    泉州市園林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具體參考因素主要包括兩大方面:一是該樹種非常適合泉州本地的氣候、土壤等條件,可以在各類綠地中廣泛栽種;二是該樹種能呈現出生長茂盛、景觀效果良好等特點,並能突顯泉州的地域特色。
  • 美麗異木棉 初冬如暖春:扮靚泉州初冬的那些花兒
    芳草園的美人樹絢麗耀目  西湖公園的三角梅給人奔放、熱烈的感受  小雪節氣,正值初冬,天氣漸冷,樹葉凋零,但在泉州市區不少街道,仍有花兒悄然綻放,在冬日中展現出嬌豔的色彩。柔美的氣息為城市增添一絲亮色。
  • 泉州古城的植物世界 29種珍稀植物63種奇花異木
    被眾多國家列為一級保護的瀕危植物,有「活化石」之稱的桫欏;世界上公認瀕臨滅絕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經過了第四紀冰川遺留下來的古老孑遺樹種紅豆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中國特有種,具有楓香屬和蕈樹屬兩屬間綜合性狀的半楓荷……如此珍稀的植物,泉州都有
  • 印象古城 | 泉州難忘洛陽橋
    泉州難忘洛陽橋文/曾劍青在泉州的洛陽古橋上行走,邁開的雙腳必須以虔誠的姿勢。蟹周旋於樹莖之下,建個「安樂窩」永葆安寧,為何?江水淌下來了,紅樹林迎上去了;海水湧上來了,紅樹林擋住了。江水與海水帶來豐富的食物資源,在這裡交匯。跳跳魚也渴望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鑽個洞吧,打開窗,潮漲潮落間,也便衣食無憂了。黑壓壓的一片海蠣石布滿了退潮後的岸灘,那是海蠣們安好的家。
  • 曾劍青:泉州難忘洛陽橋
    在泉州的洛陽古橋上行走,邁開的雙腳必須以虔誠的姿勢。那石板銘記著歲月河流流淌過的塵事凡俗,記錄著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繁華景象,刻錄著春華秋實朝露夕陽的輪迴變幻。  蟹周旋於樹莖之下,建個「安樂窩」永葆安寧,為何?江水淌下來了,紅樹林迎上去了;海水湧上來了,紅樹林擋住了。江水與海水帶來豐富的食物資源,在這裡交匯。  跳跳魚也渴望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鑽個洞吧,打開窗,潮漲潮落間,也便衣食無憂了。  黑壓壓的一片海蠣石布滿了退潮後的岸灘,那是海蠣們安好的家。一「家」一「戶」星星點點地把石塊釘緊,只等海水來把它們澆灌。
  • 泉州植物園預計2016年開放 將收集全世界刺桐品種
    記者昨日獲悉,泉州植物園建設進展順利,預計2016年局部對外開放,總體工程預計於2022年建成。  泉州市植物園鳥瞰效果圖 (朝暉 供)  泉州植物園位於泉州市洛江區河市鎮山邊村,毗鄰俞大猷公園,距泉州市區約25公裡,車程約30分鐘,規劃面積4885畝。
  • 2019泉州賞花去哪?花重泉州城 今春賞花在誰家
    這些美麗的花兒就在泉州。  近期風恬日暖,一夜之間,溫陵大地各個角落裡萌動待發的花兒們,都甦醒了。近年來,泉州城市不僅「綠量」大大提升,「顏值」也越來越高。花兒們都在哪裡?一起去看看今春賞花在誰家。記者 黃寶陽 通訊員 辜秀桃 文/圖(除署名外)加強花化彩化 打造花園泉州  在寸土寸金的城市,要見「綠」已不易,更何況推窗見花。近年來,泉州市委、市政府持續實施生態連綿帶及中心市區綠化景觀提升工作,通過花化彩化、拆違建綠、邊角地綠化、改造提升等措施,不斷提升城市「綠量」,打造美麗泉州。
  • 「海內第一橋」——泉州洛陽橋
    一提起洛陽橋備受讚頌的是北宋一代名臣泉州知府蔡襄,其實建造洛陽橋的實際主持人卻是其舅舅盧錫。當然蔡襄也沒有忘記在蔡襄盧錫的功勞,其撰寫的名傳中外的《萬安橋記》中,赫然記載職其事者第一人即是盧錫。後人感念盧錫等造橋功臣之德,曾樹大理石碑於洛陽橋南蔡襄祠中,上鐫盧錫等人芳名。
  • 泉州黎明職業大學欲成立「巴金與泉州」陳列室
    借著泉州獲評中國首個「東亞文化之都」的契機,黎大還在積極籌劃成立「巴金與泉州」陳列室。與會學者認為,巴金與泉州的不解之緣意味著泉州曾在上世紀30年代中國近代思想發展史上留下精彩一筆。  本屆巴金文化節系列活動,由泉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黎明職業大學聯合主辦。
  • 十裡春風繁花錦:泉州市區百花次第開放 燦若雲霞(圖)
    (陳起拓 攝)  十裡春風繁花錦,泉州城區春意濃。三月底四月初,市區百花次第開放,一片一片,一叢一叢,一路一路,宛若笑容,燦若雲霞,生機勃勃,將市區打扮得如詩如畫。市區豐海路法石片區,一大片波斯菊猶如地毯一般在大地上鋪開,多彩的花朵在風中搖曳多姿;江濱北路上,中心隔離帶的三角梅一路盛開,就像一節節的火車車廂;後渚大橋邊坡上,黃花風鈴木迎風怒放,成片窄長的樹林好似遊龍;市區安吉路、山海路,宮粉紫荊迎風開滿枝頭,如夢如幻;山線綠道上,鴛鴦茉莉與三角梅「互不謙讓」,競相開放,一較芳容;泉州西湖公園,通往刺桐閣的步遊道旁,滿樹木棉紅豔似火,形成一道紅色走廊;坪山路大坪山隧道口的天橋上
  • 劉德華來泉州拍電影《失孤》 匯總在泉州取景的影視劇
    泉州晚報社也兩次進入影視劇鏡頭。:安溪清水巖  《故夢》、《DA師》、《滄海百年》、《閩南名流世家》、《我愛我夫我愛子》、《同一屋簷下(依靠)》 取景地均為:南安官橋鎮蔡氏古民居  《幸福在路上》 主景地:泉州  《霧非霧》 取景地:泉州師院東海校區、泉州晚報社、開元寺、華大
  • 泉州會下嗎?氣象局這樣說
    泉州的小夥伴感受到寒冷了嗎?雨凇也叫「樹掛」「冰凌」,需降雨量多,且氣溫達到0℃以下才能形成。霧凇是由於霧氣大,形成時水分較少,同樣需溫度極低才可形成。在往年,一般出現雨凇就沒有霧凇,有霧凇就很難出現雨凇,而此次九仙山兩種景觀同時出現,實屬罕見。晶瑩的雨凇與霧凇,將九仙山裝點成如夢如幻的仙境。
  • 泉州古城英文講解學員向外國友人宣傳推介泉州
    昨日,泉州市古城辦、泉州市文旅局組織開展了「海絲泉州 粽情古城」泉州古城文化旅遊資源宣傳推介活動,由第五屆泉州古城英文講解學員帶領外國友人遊覽古城,全程英文講解,並體驗泉州傳統美食製作技藝。活動中,近20名外國友人在南音會所觀賞並體驗了南音曲目《阿娘聽公式》、提線木偶戲《馴猴》等非遺技藝,參觀了潤物無聲文創商店,在小城故事會和蟳埔女一起體驗泉州粽子、潤餅菜、石花膏製作技藝……主辦方向外國友人贈送了潤物無聲文創T恤、泉州狀元燈以及泉州城市中英文宣傳資料。
  • 「海上絲路」泉州緣
    艾儒略在泉州,許多人受洗入教,上至達官貴人,下至黎民百姓。明末泉州有13所教堂,都刻艾儒略的著作,可見他在泉州的影響之大。艾儒略在泉州時,泉州先後發現4塊十字架石刻,使得「入教者愈眾」,對艾儒略在泉州的傳教活動起了促進作用。明崇禎八年(1635年),義大利耶穌會士聶石宗入閩,在泉州登陸。
  • 泉州10路公交線路 泉州10路公交票價查詢
    泉州10路市郊線路  文化宮:首班6:30、末班18:40;河市:首班6:20、末班19:25冬;  每10分鐘一班,全程3.5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