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古城英文講解學員向外國友人宣傳推介泉州

2020-12-04 泉州網

近二十名外國友人體驗閩南民俗

感受古城文化

泉州網6月26日訊(記者張素萍 通訊員黃暾 文/圖)包粽子、聽南音、看木偶戲……25日,來自美國、俄羅斯、菲律賓、埃及、葉門、義大利、約旦等國家的近20名外國友人在泉州走街串巷,體驗閩南文化與端午民俗。

昨日,泉州市古城辦、泉州市文旅局組織開展了「海絲泉州 粽情古城」泉州古城文化旅遊資源宣傳推介活動,由第五屆泉州古城英文講解學員帶領外國友人遊覽古城,全程英文講解,並體驗泉州傳統美食製作技藝。

本次活動主要遊覽線路:關帝廟—清淨寺—厚誠祖師宮—明倫堂—崇聖祠—大成殿—莊際昌祠—蔡清祠—泮宮—金魚巷—中山路—玉犀巷—新府口—元妙觀。活動中,近20名外國友人在南音會所觀賞並體驗了南音曲目《阿娘聽公式》、提線木偶戲《馴猴》等非遺技藝,參觀了潤物無聲文創商店,在小城故事會和蟳埔女一起體驗泉州粽子、潤餅菜、石花膏製作技藝……主辦方向外國友人贈送了潤物無聲文創T恤、泉州狀元燈以及泉州城市中英文宣傳資料。

體驗端午民俗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動由第五屆泉州古城講解員培訓班的英文講解學員帶領,第五屆泉州古城講解班特別成立英語講解學習小組,組織有英語特長的學員約40人,共同學習探討如何使用英語講解古城及古街巷歷史文化,主辦方已初步建成首支古城英文講解員隊伍,為泉州文旅產業更好地對外宣傳推廣打下基礎。

泉州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據了解,2017年至今,泉州市已舉辦四屆古城講解員培訓班,培訓學員近千人,131名古城講解員受聘上崗。疫情期間,古城講解員仍不忘學習,努力鑽研古城歷史文化知識,現在疫情緩解,主辦方仍不鬆懈,在做好疫情防護工作的同時,保持安全距離遊古城,這也是英文講解員首次帶領外國友人遊覽。活動旨在進一步宣傳推介泉州文化旅遊資源,增強泉州海外知名度,推廣「海絲泉州」品牌,展示古城文化旅遊魅力。

相關焦點

  • 廣東省梅州、汕頭、潮州旅遊推介進泉州
    推介會上的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杯花舞。主辦方供圖人民網泉州12月2日電(劉燕婷)「客家妹子客情長,情甜,甜過冬蜜糖。杯花聲聲迎客來,歡天喜地樂洋洋。」12月2日,「魅力廣東」客都梅州·和美汕頭·古韻潮州旅遊推介會在泉州舉行,推介會的開場便是這來自梅州市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杯花舞,讓人充分領略廣東文化的獨特魅力。
  • 面對外國遊客語言不通 不怕!「小白」司機會講英語
    「小白」司機用英語與外國遊客交流泉州網7月27日訊(記者陳小芬 通訊員蔡文強 文/圖)「How much is it?」「It is two yuan.You can pay with WeChat or cash.」7月26日下午,在泉州市區的天后宮門口,一位外國友人準備搭乘社區公交「小白」前往關帝廟,司機陳曉東正用英語與其對話。據了解,「小白」司機提供英語服務,是泉州公交集團溫陵分公司「白裡透紅」特色黨建項目的一項具體舉措。
  • 廣東三市聯合到泉州推介旅遊:周末去廣東像在走親戚
    東南網12月2日訊(本網記者 謝玉妹)2日上午,廣東省梅州、汕頭、潮州三市聯合到泉州開展旅遊推介。推介會上,梅州、汕頭、潮州分別展演了各自的非遺藝術特色,同時,三地旅遊部門負責人以及主要旅遊企業代表詳細介紹了客都梅州、和美汕頭、古韻潮州的豐富文化旅遊資源、精品旅遊線路。「多年來泉州與梅州、汕頭、潮州的旅遊業界交流頻繁,周末泉州人到潮汕去,感覺像在走親戚。」
  • 印象古城 | 泉州難忘洛陽橋
    泉州難忘洛陽橋文/曾劍青在泉州的洛陽古橋上行走,邁開的雙腳必須以虔誠的姿勢。本文作者曾劍青,中國福建泉州臺商投資區作家協會副主席,泉州市作家協會會員,泉州詩詞學會會員,中學語文教師,張坂鎮僑聯副秘書長,張坂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惠南文化研究會理事。曾在《人民日報》《散文選刊》《福建文學》《世界日報》(菲)等各級各類報刊雜誌上發表散文、小說、詩歌等。作品多次榮獲省、市獎勵。
  • 泉州擬成立文化旅遊集團
    然而,泉州地接導遊的整體素質偏低,提升本地導遊和景區工作人員的素質是當務之急。 B【建議】 宗教牽手「海絲」 開拓阿拉伯客源 王景賢建議,把「海絲」文化和宗教文化結合起來推廣,尤其是向「海絲」沿線國家和穆斯林國家推廣。「泉州有相當多的『海絲』文化遺存,但推廣應該集中面向『海絲』沿線國家。
  • 廣東省梅州、汕頭、潮州三市聯合到泉州開展旅遊推介
    閩南網12月2日訊(閩南網記者 黃紫燕)12月2日,「魅力廣東」客都梅州·和美汕頭·古韻潮州旅遊推介會在泉州舉行。此次推介會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梅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汕頭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潮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聯合承辦。
  • 泉州擬成立文化旅遊集團 整合打包重點旅遊資源
    然而,泉州地接導遊的整體素質偏低,提升本地導遊和景區工作人員的素質是當務之急。B【建議】宗教牽手「海絲」 開拓阿拉伯客源王景賢建議,把「海絲」文化和宗教文化結合起來推廣,尤其是向「海絲」沿線國家和穆斯林國家推廣。「泉州有相當多的『海絲』文化遺存,但推廣應該集中面向『海絲』沿線國家。
  • 泉州古早味「普示菜」:記憶中的古城「味素」
    在如今物質生活極其豐富的現代社會,談論古早味泉州菜,與其說是對清淡本真、甘醇鮮美這種簡單味道的懷念,不如說是為了追憶這座古城的民俗舊事。泉州文化研究者、閩南語作家洪泓目前正在用閩南方言寫一本關於泉州的書,他採用一半文史,一半文學,一半白讀,一半文讀的獨特寫作方式,其中就有不少關於古早味泉州菜的記憶。從他的視角出發,古早味泉州菜無論從味道、做法、習俗上,其實都別有另一番趣味。
  • 泉州的樹
    一  夏季的泉州城裡,謝了花的刺桐樹,全力地生長著枝葉。每年春末夏初,直到盛夏,刺桐樹在烈日下長得格外翠綠、茂盛。而寒冬來臨之後,也許是為了讓古城沐浴更多的陽光,刺桐樹又毅然將它蔽空的闊葉落下。這時的刺桐樹雖然葉子落了,但人們並不覺得它醜陋,反而更被它的品格所感動。
  • 「壽寧高山茶」推介走進濟南 外國友人品茗並體驗手工制茶
    「壽寧高山茶」推介走進濟南 外國友人品茗並體驗手工制茶 2018-10-26 21:54:2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泉州大學四年,只知道叫泉州,其實泉州還有很多別稱,你知道幾個
    泉州是我國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漢代初期,由於閩越國作亂,漢武帝曾派兵入閩平亂,後來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廢國立郡,將泉州隸屬會稽郡。這樣一來,泉州與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交往也日益頻繁。延及晉代,泉州先後隸屬揚州刺史和江州刺史;與中原的交往則更加密切了。
  • 泉州黎明職業大學欲成立「巴金與泉州」陳列室
    借著泉州獲評中國首個「東亞文化之都」的契機,黎大還在積極籌劃成立「巴金與泉州」陳列室。與會學者認為,巴金與泉州的不解之緣意味著泉州曾在上世紀30年代中國近代思想發展史上留下精彩一筆。  本屆巴金文化節系列活動,由泉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黎明職業大學聯合主辦。
  • 泉州打好「組合拳」 助推科技成果轉化
    作為民營經濟大市,這幾年來,泉州一直在探索高質量發展的模式,這時企業科技創新的「短板」就顯得特別明顯;而與之相對的,泉州不少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發成果卻經常「養在深閨人不識」,無法及時得到轉化。據了解,雙方交易金額預計達500萬元,將是泉州師範學院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技術交易。然而,從技術研發成功的3年以來,該項成果卻一直養在深閨人未識。 「泉州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環境的優化,打破了很多條條框框的束縛,而眾多激勵政策的出臺更是讓科研人員幹勁倍增。」泉州師範學院科研處處長戴聰傑表示,去年學校成立了技術轉移中心,同年就被評為省級技術轉移機構,大家幹勁十足。
  • 「海上絲路」泉州緣
    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贄一生旗幟鮮明反對封建傳統,提倡個性解放,男女平等,正是來自「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泉州的南安。南安李贄學術研究會有關負責人認為,李贄出生於泉州,地理因素可能對他的思想形成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宋元以來,由於泉州成為同海外交流的交通要地,外國商人在泉經商定居的不在少數。另據史學資料記載,李贄曾三度與義大利天主教徒利瑪竇會面,成就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佳話。
  • 超強颱風尼伯特來襲 福建泉州邊防39支應急隊伍嚴陣以待
    廖靜 攝 7月7日,颱風「尼伯特」將近,泉州邊防支隊崇武邊防派出所官兵給附近居民發放宣傳單。 廖靜 攝7月7日,颱風「尼伯特」將近,泉州石獅東埔邊防派出所官兵緊急撤離海邊遊客。
  • 國家能源集團福建泉州熱電公司團委開展「傳幫帶」傳承匠人心
    國家能源集團福建泉州熱電公司團委開展「傳幫帶」傳承匠人心 發布時間: 2020-10-18 11:48:31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王靈
  • 泉州大街小巷刺桐樹影稀疏 為何刺桐城卻少見刺桐花
    「泉州哪裡可以看到大片的刺桐花?」「刺桐花長什麼樣,準備帶孩子去認識一下?」……2日,本報頭版刊登了一幅照片《刺桐花開》,美麗的畫面頓時勾起了眾多市民的記憶和嚮往。  泉州,這座千年古城自古就與刺桐有著無法割裂的淵源。相傳,五代時的節度使留從效初建泉州城時,環城種植刺桐,花繁葉茂、花紅似火,泉州因此得名刺桐城。
  • 八音合奏共鳴泉州 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文化交流對話剪影
    圖為來自澳大利亞「夢想劇團」的木偶藝術家在結束演出後向孩子們展示木偶。(張九強 張雯 攝)文化交流的本質,是心靈的交流。昔日萬商雲集、文明交融的千年古港泉州,在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暨第二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期間,再次迎來了「市井十洲人」的繁華景象。「五色交輝,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終和且平」。
  • 泉州與京都,平行世界裡的孿生姐妹
    今年,包含22處遺產點的「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成為中國唯一一項申遺項目。泉州22處遺產點分布地圖以及名錄 / 泉州申遺官網以京都、泉州之名整體申遺的背後是殷實的家底,豐厚的沉澱,更是對自身文化歷史底蘊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