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油山是位於克拉瑪依市東北部,距離市中心約兩公裡,六十年前,一座小城因發現大量石油而震驚中國。克拉瑪依是人們為它取的名字,意為黑油。那粘稠湧出的石油積成了一座黑油山,亦成了一眼備受矚目的寶貴油泉。克拉瑪依的泉,亦是中國的泉。總有一天,那井裡冒不出一滴油,而中國這眼泉卻永不枯竭。
1955年10月29日,黑油山附近的一號井噴出工業油流,標誌著克拉瑪依油田的發現。黑油山四周景致不凡,東臨魔鬼城,西接瑪納斯河小拐綠洲,背倚成吉思汗山。現已建成一座黑油山公園。
這座黑色的瀝青山以及它地下埋藏的石油在這裡已沉睡上億年。由於地殼變動,巖石斷裂破碎,地下石油受地層壓力影響,巖石裂隙不斷向地表滲出,石油中輕質部分揮發,剩下稠液同沙土結成此黑油山,由於周圍荒涼的惡劣環境,千百年來它不被人們重視。
在這一大塊黑色海綿上,有一個個自溢原油的油泉,億萬年來,它們就像山泉一樣汩汩地向外冒著油泡泡。這時,你如果站在高處向四周望去,那些油泉在陽光的照耀下,全都變成了一顆顆黑亮的珍珠。
看到從地上冒出的原油,我才曉得,與鋪路用的瀝青差不多。在驚奇感嘆之餘,我在想從地下汩汩流出,從黑油山上日夜流出的,就是原油,真不愧為中國乃至世界的自然奇觀。
風和日麗的時候,一個個油池就像一面面大小不一的鏡子,日光雲影黑油山,天公醉灑墨硯翻,只覺得這是對它最好的形容。突然,陣陣清風吹過,光潔的鏡面上便起了皺紋,這時候,油池裡你的影子也被吹得飄飄蕩蕩。
在池邊留影是很有趣的,快門按下,鏡頭裡就會留下兩個你,一個是站在油池邊上的你,另一個就是映在油池裡你的倒影。
山丘上還有多處油泉,形成眾多小油沼,中間是不斷湧出的油泡,油呈粘稠狀,色澤黝黑,油質為珍貴的低凝原油。在山丘的頂部,有一座1982年立的花崗巖石碑,呈凌錐狀,高2.5米,正面書刻「黑油山」三個大字。
為發揚艱苦創業精神,新疆石油管理局和克拉瑪依市1982 年10月1日在黑油山樹立了近3米高的石雕紀念碑和一尊維吾爾老人騎著毛驢彈奏熱瓦普的塑像。現在的黑油山是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紀念地和遊覽勝地。
「咕嘟,咕嘟……」一個又一個黑亮亮的油泡從地下冒出來,多了,就凝聚成流,從山頂到山坡,緩緩地淌著。這是盛夏的黑油山上的一個典型景觀。
黑油山整個山丘呈黑色,地表凹凸不平,這是原油揮發後,剩餘的瀝青被沙礫侵染形成的。偶爾有一處,看起來黑得發亮,腳踩下去鬆軟有彈性,那是純粹的瀝青。
路旁安放著退役的磕頭機和一人多高的廢棄輪胎,都漆上了鮮豔的顏色,工業藝術感十足,濃厚的石油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在炎熱的夏季裡,走上黑油山,可以看到在通往丘頂的石階兩旁,一片凹凸連著一片凹凸,猶如蜂窩一般。有的地方在烈日的炙烤下熔化了,踩上去,粘乎乎、軟綿綿,每一步都像踩在海綿上。
今天,黑油山已經成為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發揚艱苦創業精神的紀念地和遊覽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