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發布第65屆聯合國大會中國立場文件(全文)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9月13日電 中國外交部網站今日發布《第65屆聯合國大會中國立場文件》。全文如下:

  一、聯合國作用

  當前,國際形勢繼續發生深刻、複雜的變化。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和平、發展、合作的時代潮流更加強勁,世界各國謀和平、求發展、促合作的願望愈發強烈。世界經濟緩慢復甦,但基礎尚不牢固,表現並不均衡;氣候變化、能源安全、公共衛生等全球性問題依然突出,發展不平衡問題更加嚴峻;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局部動蕩時有發生,安全形勢更趨複雜多元。國際形勢中存在諸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世界和平與發展仍面臨一系列新困難、新挑戰。

  聯合國作為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權威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是實踐多邊主義最重要的舞臺,自成立以來,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推動國際合作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國一貫重視聯合國地位和作用,維護《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中國支持聯合國在當前形勢下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在協調國際努力,妥善應對全球性威脅與挑戰方面採取有效行動,繼續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核心作用。

  二、聯合國改革

  中國支持聯合國根據國際形勢的發展,進行必要、合理的改革,提高聯合國權威和效率,增強其應對新威脅、新挑戰的能力。改革應提高發展中國家在聯合國事務中的發言權,使之能發揮更大的作用。2005年以來,聯合國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並取得重要成果,但同會員國期望相比仍有差距。聯合國改革應是全方位、多領域的,在安全、發展、人權三大領域均有所建樹。下階段,國際社會應該在已有成果基礎上,堅持通過民主、充分協商,全面推進各領域改革,特別是加大對發展領域的投入,推進如期實現千年發展目標,讓廣大發展中國家從中受益。

  安理會改革是聯合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中方支持通過改革增強安理會的權威和效率,更好地履行《聯合國憲章》賦予的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職責。改革應優先增加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的代表性。應繼續通過廣泛、民主協商,兼顧各方利益和關切,尋求「一攬子」改革方案,並達成最廣泛一致。中國願同各國共同努力,推動安理會改革朝有利於聯合國整體利益和會員國團結的方向發展。

  三、安全領域

  (一)聯合國維和行動

  聯合國維和行動是聯合國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重要、有效手段。當前,聯合國維和行動規模不斷擴大,授權日趨廣泛,面臨挑戰也在增多。中國堅定支持並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支持聯合國維和行動在堅持「哈馬舍爾德」維和三原則基礎上,進行合理改革與創新,突出戰略設計,加強與當事國溝通和協調,改進後勤工作機制,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維和行動的效率和效力及其部署、規劃和管理的水平。各方也應更加重視維和行動與締造和平、建設和平的銜接及統籌。中國呼籲聯合國繼續重視加強與區域組織在維和領域的合作,尤其要關注非洲國家的需求。

  (二)建設和平

  建設和平是涉及聯合國全系統的任務。建設和平委員會(PBC)是聯合國改革的重要成果,是聯合國系統內首個協調衝突後重建的機構,地位獨特,作用突出。中方一貫支持聯合國在衝突後重建工作中發揮領導作用,支持PBC及建設和平基金(PBF)工作。下階段,PBC應進一步完善內部機制建設,加強與聯合國其他機構協調,強化與當事國的夥伴關係,並更好地發揮PBF的作用。聯大、安理會、經社會等相關機構均應結合各自特點發揮優勢,為PBC工作提供支持。

  (三)武裝衝突中保護平民

  中國對平民生命、財產安全在武裝衝突中受影響和威脅深表關切,敦促各方認真遵守國際人道法和安理會有關決議,在武裝衝突中充分保護平民。

  根據《聯合國憲章》和國際人道法,保護平民的責任首先在於當事國政府。國際社會和外部組織的幫助應堅持公正、中立和客觀原則,獲得當事國同意,並充分尊重當事國主權與領土完整,避免介入當地政治紛爭或影響和平進程。

  要把保護平民問題放在和平解決衝突的政治進程中加以處理。在衝突後和平重建中也應重視保護平民。聯合國各有關機構應加強協調,形成合力。

  (四)反對恐怖主義

  中國支持打擊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國際社會的反恐努力應以《聯合國憲章》、國際法和其他公認的國際關係準則為基礎,充分發揮聯合國及其安理會的領導與協調作用。

  中國支持安理會反恐委員會及聯大反恐執行工作組發揮積極作用,協調各國打擊恐怖主義的努力。中國支持並積極參與制定《關於國際恐怖主義的全面公約》,希望各方本著建設性的合作態度繼續進行協商,儘早達成一致。

  中國主張反恐採取綜合辦法,標本兼治。聯合國應發揮自身優勢,在消除貧困等滋生恐怖主義的根源問題上發揮積極作用,促進不同文明之間對話,幫助發展中國家加強反恐能力建設。反對將恐怖主義與特定的國家、民族、宗教或文明掛鈎,或採取雙重標準。

  中國一貫積極參與國際反恐合作進程,願繼續加強與各方的反恐交流合作,推動國際反恐合作不斷取得新進展,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

相關焦點

  • 中國與聯合國——第74屆聯合國大會中方立場文件
    中國堅決反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其運載工具的擴散,一貫忠實、嚴格履行防擴散國際義務,建立了完善的國內防擴散出口管制法律及執法體系,支持聯合國和安理會在防擴散領域發揮關鍵作用,積極推動全面落實安理會第1540號決議。  美國退出《中導條約》等國際條約和機制,將對全球戰略穩定、歐洲和亞太地區安全及國際軍控防擴散體系產生深遠消極影響。
  • 外交部發言人就聯合國亞太經社會第69屆年會等答問
    2013年4月26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這是中國官方立場嗎?    答: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1年9月發表的《中國的和平發展》白皮書明確表示,中國堅決維護國家核心利益,包括國家主權,國家安全,領土完整等。    釣魚島問題涉及中國領土主權。    問:應菲律賓方面要求,中菲南海爭議仲裁庭日前組成。該仲裁庭將根據國際法對中菲南海爭議做出裁決。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外交部就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
    這樣一個國家有什麼資格指責中國?我們奉勸美方,停止玩弄政治遊戲,摒棄單邊主義,為世界盡到應有的責任。俄新社記者: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聯合國大會上表示,俄羅斯主張締結一份對所有太空大國都具有法律約束力的禁止外層空間武器化協議。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外交部:期待《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為全球生物多樣性...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今天(30日)下午,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今年9月發布的報告顯示,2010年設定的「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全球僅「部分實現」了20個目標中的6個,沒有一個目標「完全實現」。中方認為主要原因是什麼?
  • 【中英文對照】李克強在第71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的講話(全文)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當地時間21日上午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第71屆聯合國大會以「可持續發展目標:共同努力改造我們的世界」為主題的一般性辯論並發表題為《攜手建設和平穩定可持續發展的世界》的重要講話。屆聯合國大會主席,相信在您的主持下,本屆聯大將順利推進各項議程。
  • 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確定將於2021年11月舉行
    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確定將於2021年11月舉行 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會徽。中新社柏林5月28日消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秘書處28日宣布,原定於今年11月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的公約第26屆締約方大會(COP26)此前因新冠疫情宣布延期後,現已定於2021年11月1-12日舉行。COP26即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位於德國波恩的公約秘書處當天公布了上述決定。
  • 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的講話(全文)
    新華社北京9月22日電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的講話(2020年9月22日,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習近平主席先生,各位同事: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也是聯合國成立75周年。國際社會要在減緩債務、援助等方面採取及時和強有力舉措,確保落實好《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幫助他們克服困難。75年前,中國為贏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歷史性貢獻,支持建立了聯合國。今天,秉持同樣的擔當精神,中國積極投身國際抗疫合作,為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貢獻中國力量。
  • 彭麗媛在第73屆聯合國大會防治結核病問題高級別會議開幕式上發表...
    9月26日,第73屆聯合國大會防治結核病問題高級別會議在美國紐約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夫人、世界衛生組織結核病和愛滋病防治親善大使彭麗媛應邀作為抗擊結核病傑出人士代表在會議開幕式上發表視頻講話。
  • 第75屆聯合國大會決定12月初召開新冠疫情特別會議
    新華社聯合國11月5日消息,第75屆聯合國大會當日通過決議,決定於12月3日至4日召開聯大特別會議,以加強全球合作共同應對新冠疫情。第75屆聯大主席博茲克爾在決議表決前致辭說:「聯大新冠疫情特別會議對於多邊主義而言,既是一個歷史性時刻,也是一次考驗。」
  • 外交部回應美常駐聯合國代表與蔡英文通話 - 梅州網 - 梅州新聞|...
    1月14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  問:據報導,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取消訪臺後於1月14日與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舉行視頻通話。克拉夫特就與蔡英文通話發布推特並稱,由於中國阻撓,臺灣不能通過聯合國、世衛大會等平臺分享抗疫成功經驗。
  • 2020年中國工業水大會暨第40屆年會在鄭州成功召開
    2020年中國工業水大會暨第40屆年會在鄭州成功召開 2020-11-25 13: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波恩聯合國氣候大會產生系列成果
    (資料圖片)  ◆ 中國環境報見習記者張倩  編者按  經過兩周的研討和談判,第23屆聯合國氣候大會近日在德國波恩落下帷幕。2017年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中,承前啟後的重要交匯期,波恩氣候大會的召開顯得尤為重要。那麼,各國對履約持何種態度?中國將怎樣積極參與?本版特推出相關報導,以饗讀者。
  • 合肥市第六中學舉辦第八屆中學生校際模擬聯合國大會
    在合肥六中黨委書記、校長李斌和副校長牛和榮的領導下,校團委書記王力群和張怡老師組織了第八屆模擬聯合國大會HSMUNC2020,並於11月13日至11月15日在合肥六中南區順利舉行。本次校際模擬聯合國大會,在校團委的支持、幫助與鼓勵下,還有學校模擬聯合國社團王海虹老師、鄭梅梅老師、蔡夢琪老師的學術指導下,合肥六中2019級理事會成員優選會議主席,積極向與會學校團委協商,對會議設計、統籌付出許多努力,並密切關注各個代表會議期間個人身體健康問題,積極響應合肥市疫情防控指揮中心對疫情的防控措施。
  • 鄭保衛:在波恩第23屆聯合國氣候大會氣候傳播邊會上的演講
    很高興來到波恩參加今年的氣候大會。我是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的教授,也是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的主任,這是我自2010年墨西哥坎昆會議起第八次參加聯合國氣候大會,並在氣候傳播邊會上發言。 在不久前閉幕的中共十九大上,習近平主席在政治報告中談到「中國在過去的五年中,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
  •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會標發布
    本報訊 記者楊劼報導 1月9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會標在北京發布。        會標的設計理念來源於中國的剪紙藝術和印章文化。標識以大熊貓、身著民族服裝的小女孩、梅花、蝴蝶、浪花等不同元素組成一滴「水滴」,也是一顆「種子」的形狀,表達出生物多樣性公約的2050年願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全球共建生態文明的願望;標識運用甲骨文作為設計背景,由山水林田草、花鳥蟲魚等文字組成,體現了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
  • 外交部答澎湃:《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有序籌備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於瀟清 攝12月15日,外交部和生態環境部共同舉行習近平主席出席氣候雄心峰會媒體吹風會。外交部條約法律司司長賈桂德和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就習近平主席出席氣候雄心峰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答記者問。
  • 聯合國UNESCO青年論壇開幕 中國聲音積極參與全球話題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女士在開幕式上致辭  在開幕式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女士首先致開幕辭,在發言中,博科娃女士對於本次論壇寄予了深切期望,希望與會代表珍惜這樣「一次難得的機會,大家一起探討未來方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第37屆大會主席、中國教育部副部長郝平先生隨後做了熱情洋溢的主題發言。
  • 第20屆中國遙感大會閉幕
    南方日報訊 為期3天的第20屆中國遙感大會於8月12日在深圳閉幕。在閉幕式上,大會頒發了「世景杯」影像藝術獎、「吉威時代杯」優秀論文獎、「航天宏圖杯」青年遙感辯論會團隊和個人獎。此次被評為優秀論文的文章將收錄到《遙感學報》或SPIE論文集(EI檢索)中。
  • 綠會關注: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將於2019年6月30日~7月10日在...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將於2019年6月30日~7月10日在亞塞拜然的巴庫(Baku, Republic of Azerbaijan)召開,中國綠髮會高度關注。接下來,綠會將緊密跟進、報導有關動態。
  • 第71屆聯大主席:中國的積極貢獻對聯合國乃至世界和平與發展事業至...
    本報聯合國8月28日電 (記者 殷淼) 應中國政府的邀請,第71屆聯合國大會當選主席、斐濟常駐聯合國代表彼得·湯姆森大使於8月25日至27日對中國進行了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