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裡根號航母開啟年內第二次巡航 首站或為半島附近海域

2020-12-05 DS風清

今天上午,美國「隆納·雷根」號(CVN-76)核動力航空母艦駛離位於神奈川縣的橫須賀駐日美軍基地,開始執行今年的第二次巡航任務。圖為正在駛離橫須賀港的「隆納·雷根」號,背景中還能看到兩艘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

據日本讀賣新聞報導,按照以往巡航的慣例,「隆納·雷根」號航空母艦一般都是在西太平洋附近海域進行巡航,同時開展相關訓練任務。但由於近期朝鮮進行了一些列彈道飛彈試射射以及核實驗活動,因此,此次「隆納·雷根」號航母出航後可能會首先前往日本海附近。圖為正在出港的「隆納·雷根」號。

美國海軍第第七艦隊宣傳部門向讀賣新聞表示稱,「隆納·雷根」號航空母艦此次外出巡航是按照早已制訂好的計劃實施的,個別行動不能向外透露,但日本海同樣屬於第七艦隊的運作範圍之內。圖為日本海上保安廳聯絡官登上「隆納·雷根」號航母協助航母安全駛離橫須賀港。

據悉,「隆納·雷根」號航母上次離開橫須賀基地外出巡航是在今年5月16日,當時航母在西太平地區進行行管巡邏和訓練任務後,還在日本海和另一艘核動力航母「卡爾文森號」會合,並與日本海上自衛隊一起在日本海一帶展開聯合演習。圖為「隆納·雷根」號航母艦員正在觀察周邊海面情況。

2016年11月,「隆納·雷根」號航母結束長期巡航任務,回到橫須賀港進行定期檢修,檢修工作一直進行到今年5月份,檢修工作基本完成後,「隆納·雷根」號在今年5月7日至12日進行了短暫的試航和訓練活動。圖為在艦橋團隊正在認真觀察海況,為「隆納·雷根」號駛離東京灣提供指引和導航服務。

在試航和巡練工作結束後,「隆納·雷根」號原計劃在5月15日離開橫須賀開始2017年的首次巡航任務,但航母當天突發機械故障,導致出港時間被推遲至16日。圖為正在操舵的艦員。

而此次「隆納·雷根」號離開橫須賀開展年內第二次巡航的巡航海域已經基本可以確認包括朝鮮半島附近海域,因為不久前正在韓國訪問的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斯威夫特曾表示稱,向朝鮮半島出動2艘航母進行聯合演習或成為應對朝鮮措施之一。圖為隆納·雷根」號艦橋上相關人員正在認真觀察周邊海面情況。

相關焦點

  • 又來了,美軍雙航母在曾母暗沙海域集結,同時預警機抵近廣東偵察
    近日,美國太平洋艦隊對外放出消息,稱美國裡根號航母戰鬥群與尼米茲號航母戰鬥群再次闖入南海,開展「高端」雙航母軍事演訓。根據最新消息,7月16日,美軍兩支航母戰鬥群組成的編隊疑似在南海曾母暗沙附近海域集結。與此同時,美國軍機的小動作也不斷。
  • 臺海新較量,美國航母裡根號能不能扛得住中國東風17?
    可見,美軍對中國的軍事行動是川普親自指揮。  有意思的是,川普住院的這幾天,在關島軍演的美國裡根號航母艦隊卻離開西太開往印度洋,10月8日接到命令回頭又進南海。    國慶期間,解放軍軍機天天巡航臺灣,一天三巡臺灣,還飛過了澎湖列島,這些信息震驚臺灣:解放軍攻臺!  裡根號再回南海,美軍發布消息,就是為了應對這一地區的突發事變。  說白了,美國擔心解放軍會在美國大選混亂期進攻收復臺灣。  解放軍轉守為攻,美國開始慌亂。
  • 中菲宣布共同開發南海資源後,裡根號航母來攪局,一度靠近黃巖島
    美國疫情確診人數目前已經超過800萬,換算一下也就是,每40個美國人裡,就有一個被新冠病毒所感染。更可怕的是,美國新增確診的勢頭絲毫沒有減弱的跡象,每天好幾萬的新增確診人數,或許到美國總統大選的日子,累計確診病例將超過1000萬。
  • 南部海域放射性濃度飆升?或有大量核潛艇遊弋,報告真實性存疑
    從某個海域的放射性物質的濃度,就可以判斷這個海域是不是有核動力艦船活動。近日,菲律賓就公布了核能研究機構的一項數據,證明了這一點。環球時報引用菲律賓當地媒體報導,菲律賓科技主管部門在菲律賓附近海域進行環境監測時,發現海水中的放射性物質濃度在上升。他們捕撈一些珊瑚蟲進行檢查,發現了珊瑚蟲體內含有過量的碘-129。這是一種半衰期只有8天的放射性同位素,8天時間就會消解一半。
  • 美軍航母接到緊急信號,甲板停滿艦載機駛離母港,俄感慨為時已晚
    此次羅斯福號緊急前往亞太,一是有足夠的力量接替該航母戰鬥群在中東執行任務,美國海軍的一艘核潛艇和一艘飛彈巡洋艦所產生的威懾力已經足以替換掉航母,二是現在亞太地區的局勢吃緊,航母在這片區域出現了力量真空,因此美軍航母在接到上級發出的緊急信號之後,攜帶著甲板上的所有艦載機前往東方,只不過有俄羅斯媒體感慨稱,美軍做出這樣的決定其實已經為時已晚。
  • 航母是當之無愧的海上霸主,但卻十分怕水母,美軍曾吃過大虧
    要說航母怕什麼?可能很多人想到的都是我國的「航母殺手」東風-21彈道飛彈。的確,我國的東風-21彈道飛彈確實能夠對航母進行打擊,但是,作為一艘巨型航母,它的「護衛」可不會少,難道會放任航母遭到打擊而不反抗嗎?所以,要實現真正的打擊航母,光靠飛彈還是不夠的!也因此,美國一度覺得我國的飛彈對其威懾不大,根本不放在眼裡。
  • 美軍在我兩大航母基地附近布放偵測聲納浮標,對我構成嚴重威脅!
    美軍在我周邊海域布設聲學偵查器材美軍在我周邊海域布設聲學偵查器材,圖中分別為在我航母基地發現的美日水聲器材。美、日兩國在我青島航母基地附近布放偵測聲納浮標2013年,國家安全機關在青島航母基地附近發現一套由美國和日本共同布放的偵測聲納浮標,該浮標分為水下探測儀、儲存倉、無線收發和氣囊四部,投至目標海域後通過衛星或飛機遙控工作。
  • 白鯨身綁相機,現身挪威海域!疑為俄羅斯「間諜」?
    從地圖上可以看到,跨過挪威與俄羅斯的邊境線,就是俄羅斯的科拉半島。科拉半島就是俄羅斯北方艦隊的大本營,在俄羅斯海軍目前的各支艦隊中,北方艦隊一直被公認為是作戰實力最強的。除了部署有俄軍現役唯一的一艘航母之外,多個型號的攻擊核潛艇和戰略核潛艇也都部署在科拉半島附近。因此,這裡成為俄羅斯戰略打擊力量最為集中的區域,俄羅斯自然是重兵把守。
  • 解放軍剛宣布演練,美軍航母就「開溜」,蔡英文怎麼辦?
    編輯:虎威軍校對:查爾斯這段時間美國航母在南海周邊十分活躍,尤其是與民進黨當局,聯繫尤為密切。近日美國公共衛生部部長阿扎,還入臺演講,溝通防疫措施。這一次我國罕見的提起了「個別大國」的消極行為,有軍事專家認為,此時解放軍在南海附近軍演,主要是為了警告臺灣不要妄想。近日,有消息指出美國航母「裡根」號,撇除以往的高調行為,悄悄從東海駛出。解放軍震懾「臺獨」,美軍航母真「溜了」這次解放軍的實戰演練,大部分人都覺得這是大陸衝著臺灣最近的「消極」動向來的。
  • 7艘航母在大海航行?美軍熬過最困難時期,可一次出動數百架戰機
    軍事專家表示,航空母艦作為美國海軍對位威懾力最強大的武器,一直被美國高層視為維護本國全球利益的看家法寶,如今高達7艘航母處於可出動狀態,美國在短期內很可能針對某些熱點問題再次做出強硬甚至挑釁的舉動。專家表示,為了提高航母的部署效率,並確保船隻和船員得到有效的維護和修整,美國海軍通常保持三分之一的航母處於部署狀態,三分之一的航母處於修整狀態,剩餘三分之一的航母處於維護狀態。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裡,多艘航母的維護任務意外延長,導致美國海軍出現了可動用航母數量嚴重不足的問題,如今多艘航母結束維護任務,無疑是讓美國海軍高層安心不少。
  • 危險程度超過航母,美軍核潛艇部隊現身南部海域,需保持高度警惕
    最近一段時間,美國的軍事行動十分頻繁,不僅想要插手中東地區的內政問題,還多次派遣航母前往太平洋海域進行軍事演習,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有消息顯示,美國派出的核潛艇已經到達南部海域附近。核潛艇的危險程度不亞於航母,它能夠搭載足以毀滅一個國家的潛射核武器在大洋航行,具備強大攻擊能力的同時還難以被敵軍發現蹤跡,簡直就是妥妥的「大洋黑洞」。為什麼美軍派出核潛艇航行?
  • ...奧運會或在明年6至9月間舉行;美國「裡根號」航母2人確診新冠肺炎
    2丨刑釋人員打死勸其戴口罩老人被批捕據京檢在線,2020年3月28日,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依法對犯罪嫌疑人郭某某以涉嫌故意傷害罪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郭某某為刑滿釋放人員。2020年3月14日15時許,郭某某在北京市東城區一超市內排隊結帳時摘下口罩,顧客段某某(男,歿年72歲)提醒其應當遵守防疫規定佩戴口罩,引起郭某某的不滿,遂將段某某摔倒在地,並用雙手擊打段的頭頸部,致段某某受傷。郭某某在逃離現場過程中,又打傷兩名超市員工,後被當場抓獲。被害人段某某因顱腦損傷,經救治無效於2020年3月20日死亡。
  • 為何解放軍一再停留臺灣西南海域?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作者 譚傳毅 臺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法國博士 自2016年解放軍不定期繞臺灣島巡航,是針對「臺獨」所展開的實戰化軍事訓練。 相信解放軍也建立了自己的海底監聽電纜,而且一定監聽到美軍或者其他國家潛艇的活動,可以想見,海底發生多少不為人知的反潛活動。 2003年美國海軍縮減了航母編隊,將航母戰鬥群更名為航母打擊群,將省下來的水面戰鬥艦艇配置給兩棲攻擊艦編隊,形成了多個遠徵打擊群。
  • 美太空軍新增6人確診病毒,航母集中爆發,美軍堅持94艘戰艦巡航
    美國航母艦隊與此同時,現階段的美軍已經開始全面執行美國防長埃斯珀提出「大國競爭」戰略背景,而美國海軍「羅斯福」號航母艦長近期的行動也曝光了美國海軍真實戰力美國國防部長在近期公開介紹稱美國海軍還有94艘巡航戰艦無恙,甚至將相關信息進行了準確公布:美軍因為疫情感染人數眾多
  • 蓬佩奧才嗆中國南海主張非法 美軍第七艦隊證實:驅逐艦航行南海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13日表態反對中國對南海的主張,稱北京對南海大部分海域的主張「完全非法」。美國海軍第七艦隊14日證實海軍驅逐艦拉爾福強森號當日航行至南沙群島周邊海域的消息,透過挑戰中國、越南及臺灣對「無害通過」的限制,維護國際法海上航行自由權。
  • 納粹航母驚現波羅的海
    偶然發現  英國《泰晤士報》27日報導說,波蘭潛水員最近在格但斯克灣附近的波羅的海海域開展石油勘探工作時,發現了沉沒在海底的「齊柏林伯爵號」殘骸。經過半個多世紀,這艘航母已成了一堆鏽跡斑斑的廢鐵。  波羅的海石油公司員工克日什託夫·格拉博夫斯基說,我們在250米深處偶然發現了一艘長度超過260米的沉船。
  • 南部海域放射性物質濃度飆升!菲律賓報告:大批核潛艇潛伏
    潛艇是現代海軍最重要的武器之一,按照動力來源,潛艇可以劃分為常規動力潛艇和核潛艇,其中核潛艇採用核反應堆作為動力來源,不論續航能力、戰鬥力還是機動性都遠超常規動力潛艇,因此,核潛艇在各國海軍中地位非常崇高,但是由於核潛艇的技術門檻極高,因此,全世界只有中美俄英法和印度這六個國家可以建造並擁有核潛艇
  • 2萬噸當量核彈深水爆炸,摧毀整個航母艦隊,附近生物全部死亡
    而癱瘓一個航母戰鬥群需要耗費極大的軍事資源,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國家具有這種能力,航母可以控制方圓千公裡面積的海域。任何進入航母攻擊圈的地方艦艇或飛機都會被首先消滅。所以在茫茫大洋,航母戰鬥群就像一個黑洞,然而航母戰鬥群固然厲害,但是在原子彈面前,卻無比渺小。
  • 美歐核航母趴窩,外國人稱:只有遼寧號航母獨行西太平洋
    ,由於疫情影響,美國海軍羅斯福號航母滯留關島、裡根號航母滯留日本橫須賀,法國戴高樂號航母目前正進行流行病學調查,這艘航母1月啟航前往地中海東部,後前往波羅的海與北歐國家海軍聯演,原計劃4月24日結束任務,疫情爆發後提前返航;其間先後停靠在賽普勒斯利馬索爾和法國西北部港口城市布雷斯特。
  • 蓬佩奧發話後 美艦進我南海島礁12海裡內
    【文/觀察者網 王世純】美國國務院13日發表所謂涉南海聲明後,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7月15日發布消息稱,美軍驅逐艦「拉爾夫·詹森」號(DDG 114)7月14日在我國南沙華陽礁和永暑礁12海裡內「無害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