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一天,距離地球64億公裡的地方將傳來數據

2020-12-06 超自然科學局

從2019年1月1日開始,新地平線探測器將開始從太陽系邊緣傳輸數據,這些數據來自Ultima Thule。

這是目前為止的太空任務,接近最遙遠的物體,它可能見證了太陽系的誕生。柯伊伯帶離地球60多億公裡,在我們太陽系的黑暗邊緣,有一群小天體,離這個地方很遠,是圍繞太陽運行的宇宙中最神秘的科學區域之一。

是由數十億年前被摧毀的古代行星留下的碎片組成的。這是太陽系誕生時的化石記錄。幾十年來,研究人員一直夢想著近距離觀察它們,但是柯伊伯帶太遠了。

但這種悲傷的狀態已經結束。1月1日,美國的「新地平線」任務將經過2014 MU69,並在24小時內使用相機、探測器和掃描儀對這個小世界進行詳細的研究。

「我們要弄清楚這個物體是由什麼組成的,」艾倫·斯特恩說,「它是怎麼運作的?它有大氣嗎?」

新地平線探測器將有不到24小時的時間來研究。然後它將開始將結果傳送到地球,向科學家提供關於太陽系早期歷史的有價值的數據。然後完成他的歷史使命。

當新地平線探測器的第一批數據在下個月到達地球時,科學家們就會意識到Ultima Thule的許多關鍵特徵。然而,他們將不得不等待更長的時間才能得到完整的小行星圖像。

將所有關於Ultima Thulee的信息傳送到地球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問題是,新地平線探測器離我們很遠,所以它的無線電信號非常微弱。微弱的信號意味著傳輸速度很低。

因此,新地平線只能以每秒1千比特的速度傳輸數據。在這種情況下,要花一年多的時間才能弄清楚探測器在Ultima Thule上發現了什麼。所以要到直到2020年9月,科學家們才可能掌握全部信息。

目前,這顆名為Ultima Thule的小行星是人類有史以來可以勘測的最遙遠的物體。但「新地平線」有一個核電池,可以為探測器提供20年的電力。接下來可能會走的更遠。

相關焦點

  • 距離地球1.5億公裡大火球上,傳來最新消息,科學家:不敢置信!
    在太陽系中所有的星球都在圍繞著太陽旋轉,地球也不例外。而在距離地球1.5億公裡的地方,有著太陽系最大的核聚變反應堆,它的體積非常強大,有地球的130萬倍。而我們人類的探測器,也就是帕克太陽探測器已經在這個火球的上方旋轉了很久。
  • 旅行者1號從64億公裡外,傳回多張照片,呈現難以置信的地球!
    旅行者1號從64億公裡外,傳回多張照片,呈現難以置信的地球!月球距離地球384000公裡,從月球當中看地球是最美麗的,這是在太空當中最佳的觀測地點,火星距離地球5500萬公裡的地方,從火星上看地球,是沒有月球看的那麼美麗,剛開始,科學家們大多認為銀河系是宇宙的全部,而直到後來,天文望遠鏡不斷的升級,銀河系也只是宇宙當中數千萬億個行星當中的一員,如果將宇宙縮小,再縮小,就可以看到宇宙當中還是有很多的像星星一樣的點,這其實都代表著類似於銀河系的星系
  • 距離地球217億公裡,「旅行者一號」如何將數據傳回地球?
    也正是得益於這兩個探測器,人類才在1989年8月25日第一次知道了海王星的顏色。截止2019年10月23日,旅行者一號已經飛到了距離地球大約217億公裡的位置,而這也讓許多人產生了一個疑惑:旅行者一號距離地球217億公裡,並且通信功率只有23瓦,那它的數據究竟是怎麼樣傳回地球的呢?
  • 旅行者1號從64億公裡外,拍攝的地球照片,地球只有像素那麼大
    43年,總飛行距離超過200億公裡,雖然它離地球越來越遠,甚至已經聯繫不上旅行者1號了,但是旅行者1號給人類做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在旅行者1號飛出太陽系途中,旅行者1號分別經過木星、土星、海王星等太陽系行星並且為這些行星拍攝了大量的高清照片,為人類研究和了解這些行星提供巨大幫助。
  • 地球究竟有多大?看完64億公裡外的地球,顛覆你的認知!
    地球真的很大嗎?在64億公裡之外,地球是這樣的!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可以用一些儀器和設備來知道地球到底有多大,它是一個平均半徑在6371公裡的巨大星球,赤道的周長是4萬公裡,總面積是5.1億平方公裡,其實對於這些冰冷的數字可能很多人都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地球到底有多大呢?
  • 探測器從64億公裡之外看地球是什麼樣子的?科學家給出了答案
    探測器從64億公裡之外看地球是什麼樣子的?64億公裡的之外的宇宙中看地球,能夠有什麼樣的變化呢?不過科學家認為觀測地球最好的位置就是月球上,月球是地球的唯一的天然衛星,距離地球大約是384000公裡,站在月球表面觀測地球,看到的地球是一個美麗藍色的星球,這個星球大概有足球這麼大,上面的藍天白雲也是能夠看得非常清楚,和地球軌道看上去的風景是不一樣的,在宇宙中看地球的美麗,並不是離地球越遠越好,適當的距離才是最好的,這個合適的地方就只有月球上,離開月球在火星上看
  • 64億公裡外看地球是什麼樣子?科學家公開旅行者一號拍攝的照片
    在人類的歷史發展進程中,人類對於未知的事物都是非常好奇的,比如說從古至今,人們從來沒有停止過對地球的探索,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科學家也在逐漸揭開宇宙神秘的面紗。如果不是因為科學技術的發展,或許我們還會認為,地球是宇宙中最大的一顆星球,其實,眾所周知,地球只不過是宇宙眾多行星中不起眼的一顆,至於地球到底在宇宙中是什麼樣子的?可以看看旅行者一號,從64億公裡外拍攝的地球照片,64億公裡外看地球是什麼樣子?科學家公開旅行者一號拍攝的照片!
  • 旅行者1號從64億公裡外拍照到的地球,到底有多小?
    當我們再走遠一點,來到火星上看地球,地球已經沒有那麼明顯和美麗了,火星距離地球5500萬公裡到4億公裡不等,這主要取決於火星的公轉軌道。站在火星上看地球,地球就是萬千星星中的一員,它和其它星星唯一不同的就是泛著點藍光,以此來顯示它生命星球的身份。
  • 地球到底有多大?64億公裡外地球是個暗淡藍點,如此比較一目了然
    阿波羅17號宇宙飛船上的太空人在距離地球45000公裡的地方拍攝的。也就是說阿波羅宇宙飛船此時到地球的距離相當於地球赤道周長的1.1倍多點。從這裡望去,整個地球盡收眼底。它就像是小孩子玩耍的「玻璃彈珠」,因此「藍色彈珠」的名字也由此而來。照片中面對我們的是面積大約3000萬平方公裡的非洲大陸。它在照片中只有這麼點。
  • 旅行者一號拍攝的最後一張照片,距地球64億公裡,引發人類深思!
    在1977年旅行者1號踏上了正式探索宇宙的道路。人類的夢想是離開太陽系,旅行者1號就承載著這個眾望。在1990年的時候,旅行者1號傳回了大量的照片,成功完成系內的探測任務。當時NASA篩選了它所拍的照片,其中有一張最不起眼的照片,竟然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深深的無力感便由此襲來。
  • 從64億公裡外看地球是什麼樣子?就是照片中的一個小藍點
    除此之外,太空時代的到來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當我們到達太空再去仰望地球,會發現地球真的只是宇宙中的滄海一粟,遠的暫且不說,光是太陽系就有四顆行星的體積在地球之上,不過好消息是,大於地球體積的都不是固態行星。
  • 64億公裡外,旅行者一號給地球拍了張照片,讓我重新思考人生
    地球的平均半徑達6371千米左右,表面積有5.1億平方公裡之廣,沿赤道一圈要走約40076公裡的路程;地球上有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個國家又有數不清的山川、河流和建築;地球上生活著包括人類在內的上百萬種生物,我們很有可能窮極一生都無法走遍地球的每一個角落。如此看來,我們所在的這個大家園地球確實挺大的。
  • 64億公裡外的「天涯海角」:原來是個「葫蘆娃」
    這是人類探測器目前近距離到訪的最遠天體,距離地球大約64億公裡,光都要飛行幾乎6個小時。目前,新視野號的存儲器已經裝滿了關於「天涯海角」的探測數據,正在回傳地球,但速度只要難以想像的每秒1比特(1Kbps),所以需要20個月之久才能傳輸完畢,目前只是得到了很初步的一些圖像資料。
  • 太空探測器距離地球幾十億公裡,如此遙遠的距離,人類如何遙控?
    地面如何向遠在幾十億公裡之外的太空飛行器發送指令遙控它呢,說到這個問題,沒有什麼比旅行者1號更具有討論性,因為旅行者1號是迄今為止飛得最遠的探測器,目前距離地球已有223億公裡。2014年9月13日,NASA召開新聞發布會宣稱旅行者1號已進入星際空間,根據旅行者1號傳回來的數據,它已經飛離了日球層,進入了寒冷的星際空間中。
  • 64億公裡外,旅行者一號給地球拍了張照片,讓我重新思考人生
    然而,地球的大只是以人類的視角來定義的。如果將地球放到宇宙當中,從宇宙的視角來看,地球還是那麼大嗎?我們知道,地球是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之一,太陽系中心天體太陽的直徑約為1392000千米,體積大概是地球的130萬倍,就連同為行星的木星都有1300個地球那麼大。
  • 來到227.64億公裡外,飛了43年後的旅行者1有何發現?
    一次月球採樣需要數天時間,一艘太空飛行器飛往火星需要數月時間,一次小行星採樣需要數年時間,為何外太空中的每一個天體都那麼遙遠呢?距離似乎在阻礙人類探索外太空。外太空的浩瀚讓我們意識到人類的渺小和短暫,不過這並不代表我們就已經放棄了探索的熱情,要知道在227.64億公裡外,
  • 來到227.64億公裡外,飛了43年後的旅行者1有何發現?
    距離似乎在阻礙人類探索外太空。  外太空的浩瀚讓我們意識到人類的渺小和短暫,不過這並不代表我們就已經放棄了探索的熱情,要知道在227.64億公裡外,旅行者1號正以每秒16.9995公裡的超快速度繼續遠離太陽系,探索未知的星際空間。
  • 旅行者一號距離地球217億公裡;它如何做到與地球保持聯繫?
    截至目前已經距離地球217億公裡!那麼旅行者一號是如何與地球聯繫,作為飛得最遠的探測器,他是怎麼與我們通訊的那?本期我們一一解讀!旅行者一號的光輝歷程:1979年1月開始對木星進行拍攝;1980年11月,近距離「探訪」土星,發回萬餘幅彩色照片。
  • 地球在宇宙面前有多渺小?旅行者一號發來64億公裡外的地球照片!
    旅行者一號發來64億公裡外的地球照片!不知天高地厚,這話非常的有意思,其實人類自誕生開始對地球的了解非常的少。地球有多大?太陽是有多大?銀河系有多大?整個宇宙又有多大呢?這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接踵而至,讓很多的科學家都無言以對,就連科學家都不知道答案的問題到底又算什麼?
  • 探測飛船從64億公裡之外看地球是什麼樣子?答案超乎你的想像
    46億年前,還處在混亂狀態的太陽系,誕生了一顆普通的行星,它就是地球。地球剛剛誕生的時候並不起眼,跟其它的巖質行星沒有什麼區別,可是地球卻在後期的演化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它有了厚厚的大氣層,有了強大的磁場,然後彗星給地球帶來了大量的水還有生命的種子,於是地球開始向生命星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