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魚案板」事件第11天,福州日料餐飲生存實錄

2020-08-27 悅食光Times




「亞馬遜雨林的一隻蝴蝶扇動翅膀

可能在一周後引發德克薩斯的一場颶風。」


6月12日,一則關於「切割進口三文魚案板上,檢測出新冠病毒」的新聞出街,不到8小時,三文魚從日料神壇跌落,全國日料及進口海產首當其衝,倏然崩塌


儘管各部門緊隨其後,力證三文魚的清白;6月16日,北京更特意召開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明確澄清:進入汙染場所之前的三文魚,並無檢測出新冠病毒



可惜,抵擋不住有人為搏眼球,翻出三文魚的「舊新聞」大肆渲染,向處於新疫爆發恐慌期的人們,販賣焦慮及絕望。


輿論還在發酵,謠言不斷擴散

二次疫情的衝擊

讓好不容易有起色的日料餐飲

集體陷入危機,再遭重創


將視線轉回榕城,我們第一時間與多家日料對話,在三文魚事件後第11天,整理出這份榕城日料生存實錄。

越是輿論發酵不受控的時候

越要關注這些夾縫中的聲音

只有行業向心團結,才能共度難關


淺尋日式料理



餐廳現狀:客流下降7成

受訪人:老闆陳先生

「三文魚事件發生在疫情後,造成恐慌是必然的。」

採訪提綱發去不久,我們就收到陳先生詳盡而誠懇的答覆。他坦言,三文魚事件一出,淺尋直接流失近7成業績。


復工後,淺尋客流,也隨著政府與東二環泰禾的一系列舉措穩步上升,甚至在5月份,比同期還增長了5%左右。剛剛看到希望,結果迎來了當頭一棒。

提交檢疫證明和許可、下架三文魚產品、加緊研發新品……盡其所能頑強自救。陳先生談及,真正的自救,還要觀望輿論的變化


「新聞輿論引導大家儘量不要生食海鮮,這點無疑是對日料市場的最重打擊。」不能準確預測輿論變化,只能亦步亦趨,被動調整。


門店都在焦急難耐地等待,政府與媒體還生食海鮮的一個清白,也希望大家信任淺尋對食安的重視與執行。


「今年日料應該會提早進入洗牌階段,食品安全應該是後面日料品牌的命脈。」

鳥匠新潮日料



餐廳現狀:客流下降5成

受訪人:老闆鄭先生

「事發的第二天營業額攔腰斬斷。」或許有點顧慮,鄭先生沒有直接說明,猶豫了很久之後,還是給我們作了補充:「就是平時的五成。」


黛青石牆,讓鳥匠在萬象一眾餐廳裡更現神秘,時時一位難求。自三月堂食解封,鳥匠復工、品牌升級兩把抓,事件前,客流已恢復到以往的7-8成。

升級為新潮日料的鳥匠


現在,店內已經點不到刺身類產品,可對於更偏向售賣燒鳥、燒肉產品的鳥匠而言,影響也相較地弱化了些。



對於目前狀況,鄭先生持著相對樂觀態度,「對日料長遠沒問題,短期的影響會較大些。」

他堅信,熬過這段時間,市場及輿論,會還給日料足夠的生存空間。

松月自慢料理&焱匠旬物料理



餐廳現狀:客流下降7成

受訪人:運營總監 Jennifer

「我們必須與其他日料行業者一起,開始一場『自救』。」疫情的反撲,也給率先恢復排隊的松月、焱匠,一記措手不及的回馬槍。



原有企劃被打亂,日料再次跌入低谷,運營總監Jennifer穿梭在馬不停蹄的會議中,只能利用間隙時間,來回答我們的問題。

「三文魚事件發酵後,我們的客流與營業呈斷崖式下滑大概7成,就像是被人蒙頭澆了一盆冷水,心涼。」


多少福州刺身老饕,是從松月開始接觸厚切三文魚的,如今,兩店的三文魚及所有相關產品,都已經全面下架,解封無期。


「雖然官方力證三文魚清白,但消費者已經有了心理陰影。」

日料,不僅僅是刺身。Jennifer團隊已經準備了自救方案,她說,「這個時候,最考驗的是考驗團隊的向心力。」


「經過今年疫情影響,消費者對於食品安全,食材品質尤為重視。不過國家對控制疫情特別快,整體情況也會往好的方向發展。」

一幸料亭和食



餐廳現狀:客流下降8成

受訪人:店長楊先生

一幸在福州日料一向人氣極高,標誌性的刺身龍船,引得生食愛好者心痒痒。此次事件前,客流已大致恢復正常。

「上周五還是滿的,周六發酵後,直線下降。」


我們大約晚上7點半到達一幸,大廳只坐了寥寥一兩桌客人,再加上工作日,近乎慘澹。



「三文魚事件,肯定會對整體料理店的恢復以及上升,帶來負面影響。」

說到日料走勢預測,楊先生也表示事出突然,對疫後的日料行業無疑是雪上加霜,恢復之路將愈加艱難。

ZENHO天和割烹料理



餐廳現狀:客流下降7成

受訪人:店長王先生

「三文魚事件比疫情更可怕,客流量斷崖式下跌,事發後許多顧客打電話詢問三文魚是否健康合格,對營業影響非常大。」


5月剛在廈門開新店的天和,一直以刺身作為金字招牌,這次事件無疑讓天和承受了巨大壓力。


不過,面對這段時間三文魚及生食的負面輿論,天和也沒有自亂陣腳:

除了在營運層面自救,也同時安排人員進行核酸檢測,為消費者細心答疑解惑,竭盡全力消除疑慮。



「今年日料非常艱難,活下去是我們的使命,只有活下去才是回饋消費者的最好方式。」

隱·割烹料亭



餐廳現狀:客流下降8成

受訪人:老闆周先生

「疫情過後門店恢復不是很理想。」

隱家原班人馬打造的隱割烹料理,可以吃到少有的Omakase。可惜這匹福州高端日料黑馬,疫情讓它兩次絆住了腳。


「所有刺身類銷量明顯下降,顧客預定量也有減少。」


面對食客談三文魚色變的情況,隱割烹料理還是對自己的食品安全充滿信心,或許,三文魚很快又能重回餐盤之中。


「疫情加上三文魚,顧客肯定是會有牴觸心理的,但畢竟它不是源頭,會慢慢好起來的。」


海產買手唐先生向我們反饋,最近的海產供應商們幾乎形成了條件發射,接起電話,便開始不厭其煩地解釋:「那個三文魚沒有肺的,不會患肺炎…」

進口海鮮產業,與日料餐廳一同被推上風口浪尖,中國是生食三文魚第一大國,他們手握大量庫存,卻無從消化。


「三文魚(損失)第一大城市上海,基本全停…然後是廣州,接著北京、浙江…」

唐先生表示其實福州受的波及未算最嚴重的,但已經將榕城日料攪得人仰馬翻。



一塊切過三文魚的案板,就能撼動整個日料及海鮮市場。

面對疫情對餐飲產生的二次反撲、輿論的脫軌、客流的驟降,榕城日料餐飲人作出了迅速響應:下架三文魚,調整產品體系、升級門店防控…無不盡其所能,頑強自救


這份曲解與發酵,同時,也給了餐飲人一個重要啟示:日料市場的洗牌正在加速,食安,已經成為最最基本的通行證。

經此一「疫」,消費者習慣也會經歷一次重新校準,日料,不僅僅是刺身,我們將會看見日料更多元化的一面。


危機之下,人人同此涼熱

提振食客對餐飲失卻的信心

需要依靠餐飲人凝聚向心力、共同發聲

引導輿論的正向發展

放心吃飯的日子,大家也想念了

策劃&採訪&編輯丨悅食光Times

素材 | 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

轉載請聯繫授權

相關焦點

  • 北京疫情反撲的第11天,糞水池裡的三文魚逼瘋百萬中國人
    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末,挪威海產品對華出口總量近11.2萬噸,約合人民幣27.93億元。僅2010一年時間,挪威就向中國出口了1.1萬噸三文魚,逼近當時中國92%的三文魚市場。今年從1月份到4月份,在中國進口的所有冰鮮三文魚中,挪威佔了高達45%的份額。到2025年,中國進口三文魚大概會超過20萬噸。這是什麼概念呢?
  • 醜陋的三文魚!糞水池裡的三文魚!往後你還會吃嗎?
    六月以來北京疫情再起「三文魚案板檢測出新冠病毒」的消息讓三文魚站上風口浪尖隨後官方為三文魚澄清「緋聞」然而除了養殖條件惡劣,人工養殖的三文魚還威脅到了野生三文魚的生存。挪威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斯卡拉表示,目前挪威野生三文魚數量約為53萬條,人工養殖的則有4億條。每年約有18.3萬條養殖三文魚逃離養殖場進入海洋。它們不但與後者爭奪食物,還將魚蝨傳染給後者。
  • 請還三文魚一個清白
    由武漢海鮮市場新冠病毒發現到引發全國性流傳感染,到北京新發地海鮮市場三文魚案板引發潛在的病毒捲土重來,似乎看起來並不是巧合,因為兩次都和海鮮脫離不了關係,但真的是海鮮引發的新冠病毒嗎?三文魚真的是新冠病毒原體嗎?
  • 受疫情拖累的三文魚背後:近年我國日料店猛增 年增幅超20%
    6月12日,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董事長張玉璽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相關部門抽檢時從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隨即,全國多地商超中有關水產品紛紛下架封存。13日,遠在日本的日本料理學會·中國執行理事長劉昊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獨家採訪時表示,三文魚的刺身或壽司,某種程度是日料餐廳的一種象徵。
  • 三文魚案板上發現新冠病毒 對A股影響幾何?
    第一件大事,創業板註冊制來了本周開始受理!周五晚上,證監會發布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相關制度規則!內容很多,獵豹哥簡略的梳理了一遍,給大家去掉了那些跟我們沒什麼關係的內容:創業板註冊制1、下周一深交所開始受理企業申請。獵豹點評:這速度,槓槓的!
  • 三文魚新冠後,這個專業逐漸被人所知,居然上課就能吃到海鮮?
    周末12日,北京新增6例本土病例,均有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活動史,新發地市場從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 在當日北京市進行的農貿批發市場大排查中,5424份環境樣本,新發地有40份核酸檢測呈陽性;517名從業人員中,45人咽拭子陽性。
  • 案板新冠測試陽性,病毒是三文魚傳播的嗎?闢謠:暫無明確證據
    哪怕是在國外疫情肆虐的時候,國內也是沒有放鬆,可是最近北京在三文魚案板上檢測出了新冠病毒,一時之間北京疫情的局勢變得嚴峻了起來,人們擔心三文魚也會是新冠的傳播者之一。其實對於人們的擔憂,我們也可以對於三文魚感染的可能性進行分析。
  • 三文魚概念股炸鍋
    各大商場紛紛下架三文魚,各地也在抓緊排查風險,部分此前將進口三文魚作為賣點的餐飲企業火速否認進口。同時,不少購買三文魚的客戶紛紛退貨。在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新冠病毒,可能性有很多種:可能是進口三文魚本身在海水中已經被病毒感染,也可能是在進入市場時的養殖水源中存在病毒,也可能是案板在切割三文魚時已經存在感染等等,一時間推測頗多。
  • 這家A股花64億收三文魚公司,疫情衝擊有多大...
    商超、飯館迅速下架三文魚產品北京的主要商超企業超市發、物美、家樂福都已連夜下架全部三文魚。另外,北京連續出現新增病例對剛剛重啟的北京餐飲市場造成一定影響。松子日本料理、江戶前壽司、和彩放題、德川家等日料品牌均已緊急下架三文魚及三文魚相關產品,店內再度加強防控工作力度。
  • 三文魚為毀滅人類而來?奇幻的劇情反轉再反轉
    注意,雖然三文魚有很多種,這裡說的是三文魚就自動默認為是挪威三文魚,好多東西不是都有個代表麼!比如錦鯉=楊超越,迪麗熱巴=汩橋(在下),這種感覺。大家基本上去日料、生鮮店就能看到大廚手工切三文魚片這些精湛的表演,什麼連皮帶骨直接切法、去皮去骨的魚柳切法,可能在我們眼裡都是下肚前它們該怎麼死的模樣!而流水線作業就顯得格調高多了,只需在旁邊搭個手。
  • 吃貨公開課|因為新冠病毒,從熱寵到闖「禍」的三文魚,還能吃嗎?附日料英語菜單
    先前已經連續50多天沒有本地報告新增確診病例的北京,近日突現連續出現本土新增病例,讓人揪心。
  • 三文魚進口暫停 外媒曝光挪威三文魚養殖「罪惡」
    多家媒體已經報導,在該市場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新冠病毒,進口三文魚因此一夜之間被推到風口浪尖。雖然不斷有專家出面解釋三文魚體內攜帶冠狀病毒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但人們對三文魚已開始心存芥蒂,另眼相待。日前,有外媒曝光了三文魚的故鄉挪威,在養殖三文魚方面的種種"罪惡」,稱養殖條件擁擠骯髒,許多帶病魚身上布滿潰瘍。
  • 寶寶補腦佳品三文魚感染病毒?能不能吃?你想知道的都在這兒了
    連續三天出現新增新冠確診病例,新發地市場從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一時間,「三文魚」被推上風口浪尖。 此時,寶寶補腦佳品「三文魚」會感染新冠病毒的流言在媽媽圈被瘋傳。以後寶寶還能不能愉快地吃三文魚了?媽媽們產生質疑。
  • 三文魚上的病毒從哪來怎麼感染人的?曾光建議民眾暫不要生食三文魚
    日前,北京新發地市場從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新冠病毒。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原首席研究員曾光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們說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北京新發地的疫情到底叫「輸入」還是「反彈」,還需要探索,因為有些產品涉及到外國進口,比如三文魚,還有同樣進口的同一批產品等,它的冷藏環境可能是適合病毒生存的。曾光表示,三文魚食用方法不同於其他肉類,公眾往往生吃,因此引起關注。
  • 外媒曝光挪威三文魚「養殖罪惡」:許多帶病魚身上布滿潰瘍
    同日,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和建表示,自6月11日新發地發生疫情以來,累計報告本地病例106例,首都疫情形勢十分嚴峻。且多數與新發地市場有關聯。(此前,京城最大的海鮮市場新發地,檢測發現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有新冠病毒!)專家表示:目前海產品、肉產品並沒有被認定是疫情源頭。
  • 悲催的三文魚:神奇反轉的概念股 專家稱魚蝦難成病毒載體
    來源:金融投資報近日,三文魚被推上了風口浪尖。由於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被切割的進口三文魚案板上測出了新冠病毒,一時間三文魚成為大眾「嫌棄」的食品。6月15日,金妹兒走訪成都青石橋水產品市場,發現三文魚均已被下架。
  • 北京新發地市場出現局部疫情,三文魚竟成「罪魁禍首」?別慌!魚沒毒!
    就在昨天,北京曾通報2例新增本土病例,其中病例1劉某某與西城區6月11日確診病例唐某某也都在新發地市場有過交集,唐某某6月3日曾到該市場採購肉類產品,劉某某6月5日曾到該市場採樣。在今天的發布會上,北京還通報稱,新發地市場發現40件環境陽性樣本,並有45人咽拭子陽性。
  • 日料菜單上的生魚片都是啥魚?這種「合成」的生魚片,有兩種顏色
    雖然都是日料,但是它們之間也有很大區別。有的日本料理店,就只賣日式便當、日式拉麵。有的日本料理店,則會賣高檔一點的刺身和壽司。刺身是日料中的精華,也是日料中較為昂貴的部分。日料菜單因為生食,所以對海鮮的品質要求高。相比其它拉麵和小食,要貴很多。刺身的種類也很豐富,主要是各種魚蝦的生肉,難得吃一次日料,看到菜單時懵了,這些魚都是什麼魚?
  • 三文魚或成為「挪威的森林"可怕的噩夢?
    其中,「三文魚」突然變成了罪魁禍首。 6月12日晚,相關部門在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抽檢時,從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該產品的貨源來自京深海鮮市場。 一時間大家都不敢吃三文魚了,北京主要商超也都已連夜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