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感阻抗計算公式

2020-11-23 電子發燒友

電感阻抗計算公式

本站 發表於 2008-01-31 21:30:08

加載其電感量按下式計算:線圈公式
阻抗(ohm) = 2 * 3.14159 * F(工作頻率) * 電感量(mH),設定需用 360ohm 阻抗,因此:
電感量(mH) = 阻抗 (ohm) ÷ (2*3.14159) ÷ F (工作頻率) = 360 ÷ (2*3.14159) ÷ 7.06 = 8.116mH
據此可以算出繞線圈數:
圈數 = [電感量* { ( 18*圈直徑(吋)) + ( 40 * 圈長(吋))}] ÷ 圈直徑 (吋)
圈數 = [8.116 * {(18*2.047) + (40*3.74)}] ÷ 2.047 = 19 圈

空心電感計算公式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6684    文章錄入: zhaizl

空心電感計算公式:L(mH)=(0.08D.D.N.N)/(3D+9W+10H)
                            D------線圈直徑
                            N------線圈匝數
                            d-----線徑
                            H----線圈高度
                            W----線圈寬度
          
                           單位分別為毫米和mH。。
空心線圈電感量計算公式:

l=(0.01*D*N*N)/(L/D+0.44)

線圈電感量 l單位: 微亨
線圈直徑 D單位: cm
線圈匝數 N單位: 匝
線圈長度 L單位: cm

頻率電感電容計算公式:

l=25330.3/[(f0*f0)*c]

工作頻率: f0 單位:MHZ 本題f0=125KHZ=0.125
諧振電容: c 單位:PF 本題建義c=500...1000pf 可自行先決定,或由Q
值決定
諧振電感: l 單位: 微亨
線圈電感的計算公式
作者:線圈電感的計算公式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299

  
 1。針對環行CORE,有以下公式可利用: (IRON)

L=N2.AL L= 電感值(H)
H-DC=0.4πNI / l N= 線圈匝數(圈)
AL= 感應係數
H-DC=直流磁化力 I= 通過電流(A)
l= 磁路長度(cm)
l及AL值大小,可參照Micrometal對照表。例如: 以T50-52材,線圈5圈半,其L值為T50-52(表示OD為0.5英吋),經查表其AL值約為33nH

L=33.(5.5)2=998.25nH≒1μH
當流過10A電流時,其L值變化可由l=3.74(查表)
H-DC=0.4πNI / l = 0.4×3.14×5.5×10 / 3.74 = 18.47 (查表後)
即可了解L值下降程度(μi%)

2。介紹一個經驗公式
L=(k*μ0*μs*N2*S)/l
其中
μ0 為真空磁導率=4π*10(-7)。(10的負七次方)
μs 為線圈內部磁芯的相對磁導率,空心線圈時μs=1
N2 為線圈圈數的平方
S 線圈的截面積,單位為平方米
l 線圈的長度, 單位為米
k 係數,取決於線圈的半徑(R)與長度(l)的比值。

計算出的電感量的單位為亨利。

k值表
2R/l                             k
0.1                            0.96
0.2                            0.92
0.3                            0.88
0.4                            0.85
0.6                           0.79
0.8                           0.74
1.0                           0.69
1.5                           0.6
2.0                           0.52
3.0                          0.43
4.0                          0.37
5.0                          0.32
10                          0.2
20                          0.12

點擊這裡有:各種振蕩器計算工具       使用非常方便.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電感計算公式
    電感計算公式 科達嘉專業生產SMD貼片功率電感, 可調電感,片式電感,模壓電感,歡迎諮詢!電感的計算公式:  加載其電感量按下式計算:線圈公式  阻抗(ohm) = 2 * 3.14159 * F(工作頻率) * 電感量(mH),設定需用 360ohm 阻抗,因此:  電感量(mH) = 阻抗 (ohm) ÷ (2*3.14159) ÷ F (工作頻率) = 360 ÷ (2*3.14159) ÷7.06 = 8.116mH  據此可以算出繞線圈數
  • ​電感的計算公式
    電感的計算公式
  • 自己動手繞線圈電感詳細計算公式
    加載其電感量按下式計算:線圈公式阻抗(ohm)=2*3.14159*F(工作頻率)*電感量(mH),設定需用360ohm阻抗,因此
  • 技術文章:電感的阻抗-頻率曲線
    電感阻抗頻率曲線電感的高頻模型如圖所示我們根據這個模型,可以得到阻抗公式,也可以得到諧振頻率公式。也就能畫出阻抗頻率曲線了。橫軸為頻率,縱軸為阻抗的模。藍色的曲線為理想電感,理想電感的阻抗為Z=jwL,阻抗和頻率成正比,所以看起來像是一條直線。而黃色曲線是實際電感的阻抗曲線,最高點對應的頻率為諧振頻率SRF。可以看出:①在頻率比較低的時候,實際電感的阻抗與理想電感的基本一樣,可以看作是理想的電感。
  • 電感和電容的計算
    我們把這種電流與線圈的相互作用關係稱其為電的感抗,也就是電感。電容(或電容量, Capacitance)指的是在給定電位差下的電荷儲藏量。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85615.htm加載其電感量按下式計算:線圈公式阻抗(ohm) = 2 * 3.14159 * F(工作頻率) * 電感量(mH),設定需用 360ohm 阻抗,因此:電感量(mH) = 阻抗 (ohm) ÷ (2*3.14159
  • 輸入阻抗輸出阻抗計算
    阻抗是一個比電阻大的概念。阻抗包括感抗\容抗\電阻,感抗是電感(線圈)對交流電的阻礙能力,容抗是電容對交流電的阻礙能力,電阻是導體對穩恆電流的阻礙能力,不同阻抗的材料組合起來可以控制電路的電流\相位\波形,從而實現控制。   一、輸入阻抗   輸入阻抗是指一個電路輸入端的等效阻抗。
  • buck電路電感計算公式
    打開APP buck電路電感計算公式 發表於 2017-10-20 15:51:54  BUCK電路基本結構   buck電路電感計算公式:
  • 電感的單位是哪些?該怎樣計算?怎樣增加電感量?
    加載其電感量按下式計算:線圈公式阻抗(ohm) = 2 * 3.14159 * F(工作頻率) * 電感量(mH),設定需用 360ohm 阻抗,因此:電感量(mH) = 阻抗 (ohm) ÷ (2*3.14159) ÷ F (工作頻率) = 360 ÷ (2*3.14159) ÷
  • 電感量按下式計算線圈公式
    電感量按下式計算:線圈公式    阻抗(ohm)=2*3.14159*F(工作頻率)*電感量(mH),設定需用360ohm阻抗,
  • 電感Q值計算公式及Q值影響因素詳解
    打開APP 電感Q值計算公式及Q值影響因素詳解 佚名 發表於 2016-11-30 10:52:29 例如,同樣一個電感,如果其他參數不變,僅改變繞制電感導線的粗細,則導線粗的電感Q值要比導線細的電感Q值高。如果再在導線上鍍銀,則鍍銀導線所繞制的電感要比不鍍銀導線繞制的電感Q值高。至於介質諧振器其Q值更是取決於構成介質諧振器材料和製作工藝。 Q值的大小還與工作頻率有關。一般的電感隨著頻率的變高其Q值也會增高。
  • 詳解PFC電感的計算
    中心議題: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1442.htm  Boost功率電路的PFC連續工作模式的基本關係  臨界連續Boost電感
  • 如何測量CAN總線網絡阻抗
    在數學上用矢量平面上的複數表示,即Z=R+jX,如圖1所示,Z表示阻抗,實部R稱為電阻,虛部X稱為電抗。而電抗為容抗和感抗的總稱,電容在電路中對交流電所起的阻礙作用稱為容抗,電感在電路中對交流電所起的阻礙作用稱為感抗。阻抗就是電阻、電容抗及電感抗在向量坐標上的矢量和。
  • 復阻抗的計算公式詳解
    打開APP 復阻抗的計算公式詳解 發表於 2018-03-14 16:16:32 式中復阻抗的實部r稱為有功電阻,復阻抗的虛部X稱為電抗。純電阻的復阻抗Z=R,純電感元件的復阻抗Z=jωL,其量值XL=ωL,稱為感抗。純電容元件的復阻抗Z=1/jωC=-j1/ωC,其量值Xc=1/ωC稱為容抗。   復阻抗的概念可以推廣到任一無源二端網絡,無源二端網絡上復電壓與復電流的比稱為無源二端網絡的復阻抗,表為Z=U/I。
  • 並聯諧振電路頻率阻抗及計算曲線帶寬案例摘要
    我們可以計算每個分支中的電流然後加在一起或計算每個分支的導納以找到總電流。 我們從前面的串聯諧振教程中知道,當 V L = -V C 當兩個電抗相等時發生這種情況, X L = X ç 。 由於並聯諧振電路僅起作用在這種類型的電路中,這種類型的電路也稱為「抑制電路」,因為在諧振時,電路的阻抗處於最大值,從而抑制或抑制頻率等於其諧振頻率的電流。並聯電路中諧振的影響也稱為「電流諧振」。 上面用於定義並聯諧振電路的計算和曲線圖類似於我們用於串聯電路的那些。
  • 高手支招 buck電路中電感計算公式巧記
    這其中buck電路中的電感計算是很多新手們苦惱的問題,本篇文章將從實例出發,為大家講解buck電路中的電感計算技巧。 舉例來說,假如輸入電壓是DC50~80V,輸出是48V,輸出最大電流是60A。公式是L=[(輸入電壓-輸出電壓-MOS管飽和電壓)*導通時間TON]/2*IOmax。
  • lc振蕩電路頻率怎麼計算_lc振蕩電路頻率計算(計算公式)
    頻率計算公式為f=1/[2π√(LC)],其中f為頻率,單位為赫茲(Hz);L為電感,單位為亨利(H);C為電容,單位為法拉(F)。工作原理開機瞬間產生的電擾動經三極體V組成的放大器放大,然後由LC選頻迴路從眾多的頻率中選出諧振頻率f0。
  • 電容串並聯分壓計算方法及公式
    大電容由於容量大,所以體積一般也比較大,且通常使用多層卷繞的方式製作,這就導致了大電容的分布電感比較大(也叫等效串聯電感,英文簡稱ESL)。   電感對高頻信號的阻抗是很大的,所以,大電容的高頻性能不好。
  • 寬帶RFID阻抗變壓器的設計
    因此,以nH為單位的磁化電感可表示為:     把該參數帶入對應的磁抗公式中,再將計算結果帶入插損公式中,即可求得變壓器的低端截止頻率。因此:     這個值隨初級線圈匝數增加而降低。給定截止頻率,通過上式也可計算出正確的初級線圈匝數。為了讓電感的單位為nH,這裡使用了109因子。     傳輸線變壓器初級線圈和次級線圈之間的電耦合增強了高頻能量的轉移。
  • 正弦交流電阻電感串聯電路中電壓與電流的計算
    打開APP 正弦交流電阻電感串聯電路中電壓與電流的計算 發表於 2017-05-03 08:48:20 電爐不僅具備電阻還有一定的電感。電爐不僅具有電阻還有一定的電感。日光燈的整流器和電動機的線圈不僅具有電感還具有一定的電阻。所以我們在討論了純電阻、純電感和純電容的特殊電路之後,還需要進一步分析電阻和電感的串聯電路和有電容的並聯電路。   在日光燈電路中,用萬用表交流檔測得燈管和整流器兩端的電壓各位UR和UL,如右圖所示。UR和UL電壓數值相加等於電源電壓U的數值,這是什麼原因呢?
  • 電感最重要的公式(必備收藏)
    ,也是我認為關於電感最重要的公式。這個公式是什麼呢?就是下面這個:這個公式來源於電感值本身特性。為什麼說這個公式是最重要的呢?因為它說明了電感的很多特性。比如,電感電流不能突變電感的儲能大小電感的電流與電壓的相位關係還有電感的阻抗為什麼是jwL電感電流不能突變電感電流為什麼不能突變呢?來看這個公式,U等於負的L乘以di比dt。Di比dt是指電流的變化率,電流突變,意味著di比dt無限大,會導致產生無限大的電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