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聯諧振電路頻率阻抗及計算曲線帶寬案例摘要

2020-11-22 電子發燒友

並聯諧振發生在供電頻率在電源電壓和電流之間產生零相位差時產生電阻電路

在許多方面,並聯諧振電路正是如此與我們在前一個教程中看到的串聯諧振電路相同。兩者都是3元件網絡,包含兩個無功元件,使它們成為二階電路,兩者都受到電源頻率變化的影響,兩者都有一個頻率點,它們的兩個電抗元件相互抵消,影響電路的特性。兩個電路都有一個諧振頻率點。

然而,這次的不同之處在於,並聯諧振電路受到並聯LC諧振電路中流過每個並聯支路的電流的影響。儲能電路是 L 和 C 的並聯組合,用於濾波器網絡中以選擇或拒絕AC頻率。考慮下面的並行RLC電路。

並行RLC電路

讓我們定義一下我們已經知道了並聯RLC電路。

一個包含電阻, R ,電感的並聯電路, L 和電容 C 將產生並聯諧振(也稱為反諧振)電路與供電電壓。在諧振時,由于振蕩的能量,電感和電容之間會有大的循環電流,然後並聯電路產生電流諧振。

並聯諧振電路存儲電感器的磁場中的電路能量和電容器的電場。這種能量不斷地在電感和電容之間來回傳遞,從而導致從電源汲取零電流和能量。

這是因為 I 的相應瞬時值L 和 I C 總是相等且相反,因此從電源汲取的電流是這兩個電流的矢量加法和電流在 I R

在交流並聯諧振電路的解決方案中,我們知道電源電壓對所有分支都是通用的,所以這可以被視為我們的參考載體。每個並聯支路必須像串聯電路一樣單獨處理,以便並聯電路的總供電電流是各個支路電流的矢量加法。

然後我們有兩種方法可用於分析並聯諧振電路。我們可以計算每個分支中的電流然後加在一起或計算每個分支的導納以找到總電流。

我們從前面的串聯諧振教程中知道,當 V L = -V C 當兩個電抗相等時發生這種情況, X L = X ç 。並聯電路的導納如下:

當 X L時發生共振 = X C , Y 的虛部變為零。然後:

請注意,在諧振時,並聯電路產生與串聯諧振電路相同的等式。因此,如果電感器或電容器並聯或串聯連接沒有區別。

同樣在諧振時,並聯的 LC 槽路電路就像開路一樣,電路電流為僅由電阻確定, R 。因此諧振時並聯諧振電路的總阻抗變為電路中電阻的值,如圖所示 Z = R 。

因此,在諧振時,並聯電路的阻抗處於其最大值並且等於電路的電阻,從而產生高電阻和低電流的電路條件。同樣在諧振時,由於電路的阻抗現在僅為電阻,因此總電路電流 I 將與電源電壓「同相」, V S 。

我們可以通過改變電阻值來改變電路的頻率響應。如果 L 和 C 保持不變,則更改 R 的值會影響在諧振時流過電路的電流量。然後,諧振電阻 Z = R MAX 的電路阻抗稱為電路的「動態阻抗」。

並聯諧振電路中的阻抗

注意,如果並聯電路的阻抗在諧振時最大,那麼電路導納必須處於最小值,並聯諧振電路的一個特性是導納非常低,限制了電路電流。與串聯諧振電路不同,並聯諧振電路中的電阻對電路帶寬具有阻尼作用,使電路選擇性較差。

此外,由於電路電流對於任何阻抗值都是恆定的, Z ,並聯諧振電路兩端的電壓與總阻抗的形狀相同,對於並聯電路,電壓波形通常取自電容器。

我們現在知道了在諧振頻率下,ƒ r 電路的導納處於最小值,等於給出的電導 G 1 / R 因為在並聯諧振電路中,導納的虛部,即電納, B 為零,因為 B L = B C ,如圖所示。

共振時的接受

從上面看,感應電納, B L 與f成反比以雙曲線表示的頻率。 電容電納, B C 與頻率成正比,因此用直線表示。最後的曲線顯示了並聯諧振電路的總電納與頻率的關係曲線,並且是兩個電納的差值。

然後我們可以看到在諧振頻率點它是否穿過水平軸總電路電納為零。低於諧振頻率點,感應電納主導電路產生「滯後」功率因數,而高於諧振頻率點,容性電納主導產生「超前」功率因數。

因此在諧振頻率,ƒr從電源汲取的電流必須與施加的電壓「同相」,因為並聯電路中只有電阻,因此功率因數變為1或1(θ= 0 o )。

同樣隨著並聯電路的阻抗隨頻率變化,這使得電路阻抗隨著電流的變化而「動態」諧振與電壓同相,因為電路的阻抗充當電阻。然後我們已經看到諧振時並聯電路的阻抗等於電阻值,因此該值必須代表最大動態阻抗( Z d )如圖所示的電路。

並聯諧振電路中的電流

由於諧振頻率下的總電納為零,導納處於最小值並且是等於電導, G 。因此,在諧振時,流過電路的電流也必須處於最小值,因為電感和電容支路電流相等( I L = I C )並且180° o 異相。

我們記得在並聯RLC電路中流動的總電流等於各個支路電流的矢量和給定頻率計算如下:

在共振時,電流 I L 和 I C 相等並取消,給出的無功電流等於零。然後在共振時,上面的等式變為。

由於流經並聯諧振電路的電流是電壓除以阻抗,在諧振時,阻抗 Z 處於其最大值,( = R )。因此,該頻率下的電路電流將處於其最小值 V / R ,並聯諧振電路的電流與頻率的關係曲線如下所示。

並聯電路共振電流

並聯諧振電路的頻率響應曲線表明電流的大小是頻率函數並將其繪製到圖表上,向我們顯示當 I MIN = I R 然後再次增加到最大值,因為ƒ變為無限。

這樣做的結果是流過電感器的電流幅度 L 和電容器 C 槽電路可以變得比電源電流大許多倍即使在共振時,但由於它們是相等的並且相反(180 o 異相),它們有效地相互抵消。

由於並聯諧振電路僅起作用在這種類型的電路中,這種類型的電路也稱為「抑制電路」,因為在諧振時,電路的阻抗處於最大值,從而抑制或抑制頻率等於其諧振頻率的電流。並聯電路中諧振的影響也稱為「電流諧振」。

上面用於定義並聯諧振電路的計算和曲線圖類似於我們用於串聯電路的那些。然而,並聯電路的特性和曲線圖與串聯電路的特性和曲線圖完全相反,並聯電路的最大和最小阻抗,電流和放大倍數相反。這就是並聯諧振電路也被稱為反諧振電路的原因。

帶寬&並聯諧振電路的選擇性

並聯諧振電路的帶寬定義方式與串聯諧振電路完全相同。上限和下限截止頻率分別為:ƒ上 和ƒ下 分別表示半功率電路中功耗消耗的頻率是諧振頻率 0.5(I 2 R)時消耗的全功率的一半,這給出了相同的-3dB點電流值等於其最大諧振值的70.7%,(0.707 x I) 2 R

與串聯電路一樣,如果諧振頻率保持不變,品質因數增加,Q將導致帶寬減少,同樣,品質因數的降低將導致帶寬增加,如下所定義:

BW =ƒ r / Q 或 BW =ƒ upper - ƒ lower

同時改變電感, L 和電容之間的比率, C 或電阻值 R 帶寬,因此f對於固定的諧振頻率,電路的頻率響應將改變。該技術廣泛用於無線電和電視發射機和接收機的調諧電路。

並聯諧振電路的選擇性或Q因子通常定義為循環的比率分支電流到電源電流並給出如下:

注意並聯諧振的Q因子電路是串聯電路Q因子表達式的倒數。同樣在串聯諧振電路中,Q因子給出了電路的電壓放大倍數,而在並聯電路中它給出了電流放大率。

並聯諧振電路的帶寬

並聯諧振示例No1

並聯諧振網絡由一個60Ω的電阻,一個120uF的電容和一個200mH的電感組成,連接在正弦電源上在所有頻率下具有100伏特恆定輸出的電壓。計算電路的諧振頻率,品質因數和帶寬,諧振電路電流和電流放大倍數。

1。諧振頻率,ƒ r

2。共振時的感應電抗, X L

3。品質因數, Q

4。帶寬, BW

5。上下-3dB頻率點,ƒ H 和ƒ L

6。諧振時的電路電流, I T

諧振時,電路的動態阻抗等於 R

7。當前放大倍數, I mag

請注意從供應處獲取的電流諧振(電阻電流)僅為1.67安培,而流過 LC 振蕩電路的電流在2.45安培時更大。我們可以通過計算在諧振時流過電感(或電容)的電流來檢查該值。

並行諧振教程摘要

我們已經看到並聯諧振電路類似於串聯諧振電路。當總電路電流與電源電壓「同相」時,諧振發生在並聯RLC電路中,因為兩個無功分量相互抵消。

諧振時,電路的導納處於最小值並且等於電路的電導。同樣在諧振時,從電源汲取的電流也是最小的,並由並聯電阻的值決定。

用於計算諧振頻率點的公式對於前一個串聯電路是相同的。然而,雖然在串聯RLC電路中使用純或不純的元件不會影響諧振頻率的計算,但在並聯RLC電路中卻是如此。

在本教程中關於並聯諧振,我們假設兩個無功分量是純電感和純電容,零阻抗。然而實際上,電感器將包含一些串聯電阻, R S 及其感應線圈,因為電感器(和螺線管)是纏繞的線圈,通常由因此,上面用於計算純並聯諧振電路的並聯諧振頻率ƒ r 的基本公式將會出現在中央磁芯上。

需要稍微修改以考慮具有串聯電阻的不純電感。

使用不純電感的諧振頻率

其中:L是線圈的電感,C是並聯電容,R S 是線圈的直流電阻值。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如何理解電容的阻抗-頻率曲線
    我們知道,整個阻抗曲線呈大V型,只有在諧振頻率點附近的阻抗才比較低。所以,實際的去耦電容都有一定的工作頻率範圍,只有在諧振頻率附近,電容才有很好的去耦作用。 可能有人會覺得,在頻率比諧振頻率高一點的時候,電容都成感性了,都不是電容了,所以不能讓噪聲的頻率大於電容的諧振頻率。其實這是錯誤的,去耦就是要選阻抗低的,阻抗低,在電容上產生的電壓波動就小,也就是噪聲會小。
  • 串聯諧振與並聯諧振的區別_串聯諧振與並聯諧振產生諧振的條件
    串聯諧振的特點是:電路呈純電阻性,端電壓和總電流同相,此時阻抗最小,電流最大,在電感和電容上可能產生比電源電壓大很多倍的高電壓,因此串聯諧振也稱電壓諧振。 在電力工程上,由於串聯諧振會出現過電壓、大電流,以致損壞電氣設備,所以要避免串聯諧振。 在電感線圈與電容器並聯的電路中,出現並聯電路的端電壓與電路總電流同相位的現象,叫做並聯諧振。
  • 困惑了很久的串聯/並聯諧振電路詳解
    諧振現象是正弦交流電路的一種特定現象,它在電子和通訊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但在電力系統中,發生諧振有可能破壞系統的正常工作。 諧振一般分串聯諧振和並聯諧振。顧名思義,串聯諧振就是在串聯電路中發生的諧振。並聯諧振就是在並聯電路中發生的諧振。
  • 頻率響應曲線增益案例摘要
    ƒ L 和ƒ H 之間的大小頻率範圍稱為電路帶寬。因此,我們能夠一目了然地確定給定頻率範圍內任何正弦輸入的電壓增益(以dB為單位)。 如上所述,伯德圖是頻率響應的對數表示。大多數現代音頻放大器具有平坦的頻率響應,如上所示,在20 Hz至20 kHz的整個音頻範圍內。音頻放大器的這個頻率範圍稱為帶寬(BW),主要由電路的頻率響應決定。
  • 諧振之串聯諧振和並聯諧振
    一、串聯諧振1.串聯諧振的頻率根據感抗與容抗的計算公式和串聯諧振時XL=XC,可得諧振的角頻率ω0(或頻率f0)為:諧振時的角頻率根據上式由電路元件的參數L,C確定的諧振頻率稱做電路的固有頻率。電源或信號的頻率與電路的固有頻率相等,這是發生串聯諧振的條件。 2.串聯諧振時電路的阻抗最小RLC串聯電路的阻抗Z=R2+(XL-XC)2,當電路符合XL=XC的諧振條件而發生串聯諧振時,電路的阻抗Z=R,此時電路的阻抗最小。
  • 串並聯諧振電路的特性
    一.串聯諧振電路:  當外來頻率加於一串聯諧振電路時,它有以下特性: 1.當外加頻率等於其諧振頻率時其電路>阻抗呈純電阻性,且有最少值,它這個特性在實際應用中叫做陷波器.
  • 通信電子電路中的LC並聯諧振迴路
    摘要:LC並聯諧振迴路是通信電子電路中常用的單元電路。通過電路分析得出它的幅頻特性與相頻特性,認為它在通信電子電路中的應用主要有三種類型,即放大器的選頻匹配網絡、反饋式正弦波振蕩器的選頻反饋網絡、調製與解調電路中的幅頻變換及頻相轉換器件。
  • 電工基礎:關於諧振電路(35)
    (也可根據阻抗三角形判斷),諧振頻率如圖35-3所示。諧振曲線是指:是在一個含電感或電容的動態電路中,電路中的電學量(電流、電導、磁鏈、電壓、電荷量等)隨頻率(角頻率)變化的曲線。在串聯諧振電路中,其諧振曲線主要是阻抗隨頻率變化的曲線(阻抗頻率特性)和電流隨頻率變化的關係曲線。
  • 維恩橋振蕩器輸出增益和相移頻率及案例摘要
    維恩橋振蕩器之所以被稱為是因為該電路基於惠斯通電橋電路的頻率選擇形式。 Wien Bridge振蕩器是一個兩級 RC 耦合放大器電路,在諧振頻率下具有良好的穩定性,低失真並且非常容易調諧,使其成為一種流行的電路,作為音頻振蕩器但是相位輸出信號的移位與先前的相移RC振蕩器有很大不同。
  • 【實用】諧振電路在實際中的應用
    這時振蕩電路輸出信號的頻率f將等於測量迴路的固有頻率f0,即由於諧振頻率f0可由振蕩電路的度盤讀出,電感線圈的電感量是已知的,即可由上式計算被測電容量Cz。在串聯電路中,除諧振頻率以外,電路對信號電流有一定阻抗,而迴路諧振時,L的感抗與C的容抗相等並相互抵銷,對諧振頻率來說,僅有電感線圈本身很小的電阻影響,諧振頻率信號可以順利通過,而諧振頻率以外的頻率信號不能通過。
  • LC串聯和並聯電路匯總分析
    由圖可知,當輸入信號經過LC串聯電路時,根據電感器和電容器的特性,信號頻率越高電感的阻抗越大,而電容的阻抗則越小,阻抗大則對信號的衰減大,頻率較高的信號通過電感會衰減很大,而直流信號則無法通過電容器。當輸入信弓的頻率等於LC諧振的頻率時,LC串聯電路的阻抗最小。此頻率的信號很容易通過電容器和電感器輸出。此時LC串聯諧振電路起到選頻的作用。
  • RLC 串聯諧振電路課程的設計研究
    (2)掌握諧振電路諧振頻率的測試方法,學會繪製諧振電路的頻率特性曲線。(3)知道通頻帶的含義,了解品質因數 Q 對帶寬的影響。  3.2 設計過程及要求課前預習,回顧理論知識,查閱資料,了解串聯諧振電路基本原理。帶著問題完成實驗:(1) RLC串聯諧振電路應該怎樣搭接。(2)如何利用改變頻率的方法,找到諧振頻率點。(3)怎樣才能確定某處的頻率就是諧振頻率。
  • LC諧振電路應用太難了?其實這一步至關重要
    LC並聯諧振電路的阻抗可以等效成一個電阻,這是一個特殊電阻,它的阻值大小是隨頻率高低變化而變化的 LC並聯電路的一個重要特性:並聯諧振時電路的阻抗達到最大。 輸入信號頻率高於諧振頻率後,LC並聯諧振電路等效成一隻電容。
  • 晶體的串聯和並聯諧振
    石英晶體的外殼上標有器件的額定工作頻率,但那只是一個近似值,實際上晶體有多個諧振頻率,即使在理想情況下也是如此。圖1顯示了理想晶體的等效電路,其中只有三個電路元件,串聯的電容C1和電感L1、與該L1 C1串聯對並聯的另一個電容C2。
  • LLC串聯諧振電路設計要點及公式推導
    > 根據電路原理,電感電容串聯或並聯可以構成諧振電路,使得在電源為直流電源時,電路中得電流按照正弦規律變化。 相應地,諧振腔輸出電流irect為 由於Vo.FHA(t)與irect(t)同相位,所以諧振電路的輸出阻抗為 其中Rout為負載阻抗,該阻抗折算到變壓器原邊的反射阻抗
  • 串聯諧振曲線計算無線電工程電路元素
    串聯諧振赫茲電力為您導讀:串聯諧振曲線計算無線電工程電路元素,當電源發生器的頻率不等於環路的固有頻率時,該環路稱為失諧。發電機頻率和電路固有頻率之間的差異通常稱為絕對失諧 ,表示為絕對失諧以頻率單位表示。
  • 阻抗匹配電路的作用,阻抗匹配的理想模型
    考慮到晶片的RF特性、實際PCB生產工藝、及元器件用料的因素,除了需進行PCB RF傳輸線的阻抗控制外,在硬體設計上通常還需添加一些匹配網絡電路用作RF的調試,一般說來,其作用大概為以下幾種: 1、諧振頻率以及帶寬的調整 2、功率、EVM、ACLR、PA電流、傳導雜散和輻射雜散等指標的調試等
  • 基於MATLAB的負阻抗變換器的特性及應用的研究
    摘要:採用實驗的方法研究負阻抗變換器的特性及其應用,存在數據處理量大、特性曲線繪製困難等問題,設計出基於MATLAB的仿真實驗方案。
  • 電路的諧振現象分析
    諧振現象是交流電路中產生的一種特殊現象,對諧振現象的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實際電路中,它既被廣泛地應用,有時又需避免諧振情況發生。對於無源一埠網絡,它的入端阻抗或導納的值通常與電路頻率有關。
  • 高頻小信號諧振放大電路時域與頻域對比分析
    摘要:高頻小信號諧振放大電路,主要是用來放大採集的微小的高頻電壓信號,但是放大器的負載不是線性電阻而是具有選頻功能的諧振網絡。所以諧振放大電路能夠對不同頻率的信號進行不同增益的放大,在信號的選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