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是人的各種感覺、思想、和行為的一種綜合心理和生理狀態,是對外界刺激所產生的心理反應。這種生理反應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積極樂觀的;另一種則是消極悲觀的。在面對生活的一些事情時,這兩種反應都會經常出現,而事實讓我們了解到,積極的情緒創造人生,消極的情緒消耗人生。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偉大的人物也有缺陷。但是偉大的人值得肯定的是,無論對自己的事業還是生活,他們永遠都是充滿樂觀情緒的。
消極情緒容易使人進入一個灰色地帶,就好像深處迷宮之中,覺得自己找不到出口。因為被消極情緒支配,他們絕不可能找到正確的方向。如果我們用樂觀的眼光看待世界,世界就是非常精彩的,到處充滿著希望,我們的生活就會像花兒一樣盛開。強者將每一天都當做新生命的誕生而充滿希望,同時又把每一天當做生命的最後一天,從而倍加珍惜。正是這種積極的心態使他們即使遭遇重大挫折,面臨困難,也能看到成功的希望,從而保持高昂的鬥志。
在如今競爭激烈,飛速發展的社會中,不少人似乎很難保持樂觀的心態。有人會因為股市崩潰失敗而跳樓身亡,也有人會因為戰勝失敗而成就了一番更大的事業;有人會因為競爭對手強大而畏懼不前,也有人會因為敢於挑戰高手而使自己也快速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有人會因為產品無法銷售出去而抱怨產品,抱怨公司,抱怨消費者,也有人會因為產品銷售不出去而創造出市場和消費者歡迎的新產品。
由此可見,一味抱怨的悲觀者,總是看到事物灰暗的一面,即使到春天的花園裡,他看到的也只是滿地的泥濘和牆角的垃圾;而樂觀者看到的卻是滿園的春色--奼紫嫣紅的鮮花,翩翩起舞的蝴蝶,自然,他的眼裡到處都是春天的明媚。
在職場上取得成功的人,無一例外都擁有樂觀的心態,就像美國電影《阿甘正傳》裡面的主人公阿甘一樣,無論自己身處多麼惡劣的環境,他都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做什麼事情都爭第一,即使做平凡的擦鞋工作,也要比別人擦的亮。由此看來,情緒是影響人們行為的關鍵因素,它決定了人們看待事物和人生的態度。
年輕人想要擁有一個積極的生活方式,就應該豁達灑脫,力爭做一個「樂天派」。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矛盾,但不要將其看得過重,不要斤斤計較,耿耿於懷,甚至將問題放大。要用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情,積極的事物來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品味,使自己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這樣才能對人生充滿信心。如此生活中才會充滿陽光,處處盛開鮮花。學會欣賞自己,也欣賞別人,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樂觀坦然地面對和接受,以積極的心態去解決,並從中尋找到快樂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