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發布,讀懂蘇警。
個人簡介
張紫東,中共黨員,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專業博士,大學求學期間因成績優異多次獲得研究生專業獎學金,2019年畢業後入職學院基礎教研部文學與文化教研室。
張紫東很是愛笑,這是官小微對他的第一印象。言語之間透露出他的樂觀與風趣,一個個善意的小玩笑一下子拉近了彼此心靈的距離;正是因此,他深受學生、同事們喜愛。
張紫東不僅僅將自己局限於「大學語文老師」這份職業,在多元領域尋見自我,是他的「知行合一」。業餘時間,他會自學代碼,在數據代碼的流轉間尋見些許充盈的滿足;也會出門遠足,在山水流連間感知不一樣的愉悅。張紫東始終相信,這是一種生活態度,撕下貼在自己身上的標籤,突破自我,唯有熱愛生活才能有所成就,有所奉獻。一如既往,熱愛生活,熱愛奮鬥,熱愛祖國,這是張紫東的人生信條。
警校情懷
自打年輕時,張紫東便對警察這份職業有著不一般的崇敬之心。兒時放學看到警察為護送孩童而忙碌不息的背影,儘管風塵僕僕但卻光輝偉岸,他稚嫩的內心便是在那時起生發出了對人民警察這份職業最初的嚮往。
在後來求學生涯中,伴隨著對《今日說法》《法治在線》這類節目的深入關注與深邃思考,他進一步加深了對警察這份職業的了解。他在法學書本間追尋著依法治國以來祖國步步發展的腳印,慢慢地感覺到自己內心中那份初心和使命。
於是,懷著這份使命感,他來到了蘇警院,與這裡結下了不解之緣。張紫東發現自己擁有著與這裡相符的「守護一方平安」理想,有著與警院「為黨育才,為公安育人」理念。於是,他毅然決然,選擇成為江蘇警官學院的一名青年教師,選擇為鍛造新時代高素質應用型公安鐵軍貢獻一股藏藍青春力量!
初來警院,這裡的一切都給張紫東留下了深刻印象。「學院從上到下都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種強烈的紀律意識、規矩觀念。同時,從教師到學生、從圖書館到田徑場,警院的一草一木都充溢著莊嚴肅穆而無限光榮的特殊氣息。」他如是說。張紫東還常與警院同學們一道,於操場夜跑;蘇警學子的熱情和朝氣讓他在這裡尋見了一種不一樣的奮鬥感與歸屬感。
知行合一
對於教學,張紫東始終堅持貫徹「學以致用,知行並進」的理念。全國政協委員杜惠平先生的話曾給予他以深深的觸動:「大學生創新創業,必須是建立在豐富的知識基礎上,但是這種知識應該是與時俱進的,是有用的。」「有用」二字,成為了張紫東所一直不斷追求、不斷踐行的道理。
張紫東期望教給學生的是一種「學以致用」的意識與技能,讓學生學完這門課時留下知識、忘記老師,在畢業後能將所學所感所悟真正運用到實踐中去;在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中實現自我能力的新發展、新突破。在他看來,於學生而言重要的絕不是「死讀書、讀死書「的固執死板,而是咬定青山不放手的「工匠精神」,是「絕知此事要躬行」的實踐認知!
聚焦未來
對於自己未來工作和研究方向,張紫東作了詳細規劃。警院大學語文課程面向全院學生開設,承擔著夯實警校生人文素養的任務與使命。在他看來,大學裡的語文課不同於中學時期,這不僅是為了考試,而應更多地出於青年學警對自身素養提高的要求,源自新時代對於公安隊伍全面素質提升與實戰技能發展的現實需求。不同階段的語文教學、任務和側重點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這也是張紫東一直以來深入探索,努力攻克的難點命題。
為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張紫東亦積極向教研室前輩取經,從示範課、公開課中學習創新教學方法,同時在與警院優秀同事的交流過程中收穫進步;在「教學相長」的現實踐行中,進一步向一名優秀、出色的警院教師銳意進取,砥礪奮進!
諄諄教誨
對於自己未來的學生們,張紫東有一些心裡話想對他們說:
「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我希望你們永遠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主動找出那些存在的問題,且永不害怕、永不逃避問題。面對未知,擁有一雙吃苦耐勞,敢於創新的勇者之手,在創新與堅持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藏藍之路。對於身邊事物,永遠保有一顆願思考,願求知的好奇之心,多琢磨、多思考,在探索中進步,在交流中增益,在日積月累中實現自我超越與自我突破。」
「此外,請同學們記住,『風物長宜放眼量』,直面當下那些困擾、那些迷茫、那些困惑,千萬不要讓其束縛羈絆自我遠行的步履。多向前走,多向前看,在旅途中看見風景,亦尋見解決問題的辦法。做好一個樂天派,積極、樂觀,放聲唱響一首青春朝氣的警院之歌!」
文丨周家豪
圖丨何振宇
編輯丨葛文潔 馬柯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