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 環保 美麗 宜居——太原市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掃描

2020-12-03 山西太原古交婦聯

太原日報4天前

新聞調查

「以前自己燒鍋爐,家裡身上都是灰。現在村子裡越來越乾淨,又是『煤改電』,又是清理『四堆』,新蓋的房子用上了地暖,做飯用的是天然氣。」12月8日,在太原市晉源區晉源街道晉陽堡村,村民趙吉仙給記者講述晉陽堡村的華麗蛻變和自己生活的變化。

道路乾乾淨淨、小院錯落有致、文化牆多姿多彩、垃圾桶擺放整齊……連日來,記者在太原市農村的大街小巷穿梭而行,看到的情景讓人難忘。太原市以「百村示範、千村整治」為載體,選樹了100個城郊融合型、產業帶動型、生態提質型、特色保護型、移民搬遷型等不同特點和發展模式的美麗鄉村,打造了一批美麗宜居精品村、樣板村、示範村,將歷史、傳統文化上牆,形成了具有唐風晉韻特色的太原風貌。聚焦農民群眾最關心的廁所改造、垃圾回收、汙水處理等,加快補齊農村環境治理基礎設施短板,為鄉村全面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

【 「尬廁」變「靚廁」】

中看中用衛生方便

「您家廁所用得滿意嗎?自己花錢了嗎?」

「我家改的是水衝式,蓋房子的時候就留好了下水管,老伴今年71歲,對新廁所可滿意呢。政府投了不少錢,家裡也花了一點。」

李鳳英老人今年67歲,是婁煩縣天池店鄉孔河溝村人,12月10日,記者在村裡偶遇她的時候,她高興地領著記者去她家參觀廁所。

小廁所,大民生。婁煩縣根據自然條件和農民意願,這次在改廁上下足了功夫,扎紮實實地解決好了「誰做主」「誰來幹」「怎麼幹」的問題,切切實實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57歲的村民張玉明是孔河溝村的第一個改廁戶,他家的廁所是今年6月開始改的,在原來廁所的基礎上加了頂,換了坐便器、鋪了瓷磚、裝了廁紙盒,一個星期改造完畢。改造後的廁所雖然還是旱廁,但是比原來衛生、乾淨、方便,也沒有臭味。

婁煩縣是汾河流域流經縣,在改廁分類中屬「條件一般」的三類縣,今年完成1222座農村戶廁的改造,同時進行了糞汙集中無害化處理。天池店鄉建了兩個「大三格」化糞池,一個在南岔村的土豆基地,滿足土豆種植戶對農家肥的需求;另一個在芙蓉種植基地。

一場「廁所革命」,讓各級幹部下鄉調研的次數更多了,不少村民納悶,「幹部們咋就跟老百姓上廁所的事兒較上了勁兒?進門直奔廁所,看了之後還要在裡面研究半天。」婁煩縣副縣長張萬生說:「我們的改廁現場會多次在廁所開,根據實際情況現場研究解決問題。我們吸取以往的教訓,結合實際、一戶一策,現在老百姓滿意了。」

截至11月底,太原市共完成戶廁改造41599座,完成年度計劃任務的155.89%。

【垃圾細處理】

美麗鄉村風景宜人

為了讓農村人居環境美得實在徹底,幹部們較上「勁」兒的不只是廁所,還有其他髒亂臭的場所,比如糞汙處理場、垃圾轉運站等等。

「垃圾收上來,下一步如何處理?」「保潔員把垃圾運到地埋桶,每個桶都有編號和管理員,保證及時清運。」

11月26日至12月4日,國務院組織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大檢查。在陽曲縣黃寨鎮宋莊村,國務院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大檢查第六檢查組向村民認真仔細了解相關情況。現場一輛吊桶車將地埋桶裡的垃圾進行吊裝壓縮,4分鐘後,一桶1噸重的垃圾完成裝車。目前,陽曲縣已設置71個這樣的地埋桶式垃圾轉運點。

「我們錄古咀村是全省的美麗鄉村,我們村的生活垃圾使用兩種車輛分別上門收集,渣土垃圾和其他生活垃圾是不放在一起的,保障垃圾分類有效落實,村民們現在都習慣了,早早地在家裡就分好了。」12月10日,錄古咀村80後小夥兒徐寧告訴記者。

陽曲縣的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項目實行的是 PPP 模式,總投資 9604.33萬元,其中縣政府出資5%,社會資本出資95%,以縣為責任主體、項目公司為服務主體、村民為受益主體,打造成了「三位一體」的治理機制,目前項目已穩定運行一年。

在陽曲縣黃寨鎮南留南村,記者看到了「土壤覆蓋型微生物氧化汙水處理項目」。這個項目是與黑龍江土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是一個中外合資項目,引進的是韓國技術,針對農村改廁中具有完整上下水的水衝式廁所產生的汙水進行處理。陽曲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陳建寶介紹:「這個汙水處理設備以土壤微生物為主,一次性投入微生物可永久維持相互依存供應。投入12萬元左右,日處理量為12噸,投資少、費用低、高效率,無需專人看守,沒有二次汙染。」

「現在我們村可紅火了,有城裡來體驗生活的,有來採摘的,還有老師領著學生來研學的。村裡有十幾家『農家樂』,還有『鄉村客棧』,旺季的時候還供不應求呢。」南留南村村民小組長康先紅說起村裡的好生活喜上眉梢。

陽曲縣還在上安村示範「汙水處理生態模式」;投資200餘萬元選定錄古咀村、鄯都村、西郭湫村等6個村安裝了地埋式一體化汙水處理設施及配套設備。

【管網都入地】

綜合治理成效明顯

「以前一進村就是臭水渠,誰家掏廁所就倒進去了,周圍都堆著糞,夏天蚊蠅亂飛,既影響美觀又傳播疾病。現在這裡是村委會所在的位置。」12月8日,在小店區北格鎮梁家莊村,村黨支部書記任永虎指著眼前的健身廣場和健身器材告訴記者,「現在可好了,雨水、汙水、給水、弱電『四網』都入了地。」

任永虎介紹的「四網入地」在小店區農村已經實現了全覆蓋,涵蓋了農村所有隱蔽工程、終端工程和接戶工程,將農村的人糞尿、洗滌、洗浴和廚用廢水等應納盡納、應集盡集、應治盡治,實現了雨汙徹底分流,達標排放。晉源區目前也啟動實施了30個村的給水、汙水、雨水、供暖管網鋪設,建成汙水處理站5座。清徐縣採取市場化運作方式,建立人居環境長效管理機制,推進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煥然一新。

梁家莊村村民張拖喜今年65歲,在村裡開著小賣鋪:「村裡以前的土路現在鋪上了瀝青和花磚,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啦。」小店街道杜家寨村村民趙海平和他有同樣的感受:「以前我們雨天走的是『水』『泥』路,晴天走的是『揚灰』路,現在沒有路的地方都有了路,都是柏油路。天然氣取暖做飯,通到家家戶戶。原來垃圾圍村,現在有了專供垃圾桶,日子好得不得了啦!」

地下管網改造的完成標誌著這些村的綜合治理水平邁入了一個新階段。

2018年,晉源區對轄區農村確定了「城市化一批,城鎮化一批,產業化一批,生態化一批」的「四個一批」改造模式,擬用3年時間,實施「百村景區化、三年大變樣」工程,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如今,晉陽湖片區、店頭等歷史文化名村人氣與日俱增。

在近日農業農村部公布的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鎮候選名單中,太原市小店區劉家堡鄉,晉源區晉源街道趙家山村、陽曲縣黃寨鎮錄古咀村光榮入選,太原市農民群眾的幸福指數正在節節攀升。

清潔環保

END

美麗宜居

相關焦點

  • 太原市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掃描
    12月8日,在太原市晉源區晉源街道晉陽堡村,村民趙吉仙給記者講述晉陽堡村的華麗蛻變和自己生活的變化。  道路乾乾淨淨、小院錯落有致、文化牆多姿多彩、垃圾桶擺放整齊……連日來,記者在太原市農村的大街小巷穿梭而行,看到的情景讓人難忘。
  • 生活更美麗 太原市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掃描
    12月8日,在太原市晉源區晉源街道晉陽堡村,村民趙吉仙給記者講述晉陽堡村的華麗蛻變和自己生活的變化。道路乾乾淨淨、小院錯落有致、文化牆多姿多彩、垃圾桶擺放整齊……連日來,記者在太原市農村的大街小巷穿梭而行,看到的情景讓人難忘。
  • 湘潭縣茶恩寺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掃描
    (記者 李容容 攝)建設美麗村莊 助力鄉村振興——茶恩寺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掃描湘潭在線5月29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李容容)清新的空氣,優美的環境,寬敞的路面,整潔的民居……5月27日,記者走進湘潭縣茶恩寺鎮茶花村,一幅美麗鄉村新畫卷映入眼帘。
  • 醉美山鄉入畫來——遂川縣營盤圩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掃描
    走進遂川縣營盤圩鄉小夏村,仿佛走進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一座座錯落有致的民房,一排排放置有序的柴火堆,一陣陣迎面撲來四溢芳香錦簇花團,一處處鬱鬱蔥蔥的搖曳綠植……今年以來,營盤圩鄉以村莊環境整治為重點,以建設宜居村莊為導向,學習推廣浙江「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作經驗,重點圍繞整治提升村容村貌、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文明鄉風引領等工作,探索打造一個依託優勢生態資源、發展美麗鄉村、共享美好生活的鄉村振興山鄉樣板
  • 上猶開展城鄉人居環境整治掃描
    圍繞打造「乾乾淨淨、漂漂亮亮、井然有序、和諧宜居」的城鄉環境,上猶縣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高位推動,補齊短板,一個個村莊社區華麗變身,不僅有「顏值」,更有「氣質」,接連摘取「全國美麗鄉村創建先進縣」「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等國字號招牌,再次上榜「中國最美縣域榜單」。
  • 小營鄉分批次常態化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評比「晨掃描」活動
    為全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乾淨、整潔、美麗、宜居的新農村,增強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要把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作為人居環境整治的工作重點,定方案、下任務、明職責、強措施,切實落實好各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的開展。
  • 河間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辦公室致全市人民的倡議書
    關於動員全市人民積極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倡議書廣大農民、市民朋友們: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全國人民投入到防控戰「疫」中。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鄉村振興的一場硬仗,號召廣大群眾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要求結合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以疫情防治為切入點,加強鄉村人居環境整治。希望大家一起行動起來,村村戶戶搞清潔,共建整潔優美、清新亮麗、宜居宜業的美好家園。
  • 內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顯著
    「十三五」以來,內江市著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積極開展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把整治農村人居環境、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鄉風文明建設水平作為突破口,進一步增強農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 擦亮生態美的「金字招牌」——北海市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掃描
    近幾年,東山村大力整治村容村貌,開始實施村莊保潔,專門成立清潔鄉村理事會,組織實施環境綠化以及村容美化等。「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得到普及,群眾才能安居樂業。」東山村黨支書、村委主任唐冠飛介紹,該村先後被評為自治區新農村百村建設示範村、自治區清潔鄉村示範點,先後獲得「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村」等稱號。東山村發生的變化,是北海市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一個縮影。
  • 關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方面!兩項工作會持久推進,村村都有
    現在,第一階段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還有一個多月就要全面完成,從2018年開始到現在,我國已經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相關的多項行動,比如「三清一改」、「村莊清潔行動」、「垃圾分類」、「汙水治理」等惠民工程。
  • 市政府常務會議通過《關於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
    市政府常務會議通過《關於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實施方案》等一批重大事項 2018年09月07日 23:04
  • 蔡甸城管集中人力物力 助力農村人居環境提升
    為了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城鄉衛生管理水平,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近日,蔡甸城管執法三隊緊緊抓住「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的契機,多措並舉助推侏儒山街環境的提升,讓人民群眾享受良好的宜居環境。圍繞街辦事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百日攻堅行動計劃,城管執法三隊根據自身工作職能,緊密配合侏儒山街辦事處積極行動。為改善河道環境,他們集中人力物力,對侏儒長河水草進行打撈清理。隊員們正清理河道水草由於河道水草長期無人清理,任其生長且大量沉積,影響沿河路街容街貌。
  • 新顏舒展山水間———鄂城區人居環境整治掃描
    鄉村承載著獨特的田園記憶,生態宜居讓村民過得幸福又舒心。近年來,鄂城區加大鄉村綜合環境整治力度,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推動全區美麗鄉村建設,讓綠水青山重現,農情鄉愁長存。自然之美美在自然破磚瓦、舊壇罐,好像與「美麗」不相干。然而,在華伍村上熊灣,舊磚殘瓦壘砌成庭院圍牆,舊壇罐變身房前花盆,生鏽的犁、鍬、耙掛在牆上。
  • 美麗鄉村新風貌 宜黃縣圳口鄉人居環境整治顯成效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新聞客戶端訊 通訊員郭浩、寧思敏報導:近年來,宜黃縣圳口鄉把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作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圍繞「農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清理、農村汙水得到集中有效處理、村容村貌得到明顯治理」的總體目標,在全鄉範圍內掀起一場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攻堅行動,讓美麗圳口從青山綠水中緩緩走來。垃圾「革命」 革出鄉村新風貌「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改變鄉村環境面貌,要從最基礎的垃圾治理做起。
  • 信豐西牛:黨建引領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西牛鎮黨建主題公園——紀財公園  今年以來,西牛鎮積極推進黨建引領與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深度融合,探索「黨建+人居環境整治」新路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人居環境整治中的「頭雁」作用,掀起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新熱潮,有力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
  • 霑益區播樂鄉:「四個突出」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為進一步改善村莊人居環境,提升人民生活健康水平,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播樂鄉強化措施,上下聯動,「四個突出」,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在幹群同心協力整治農村人居環境的過程中,形成人人愛護鄉村環境衛生的新風尚,塑造群眾共建和諧美麗鄉村的良好形象。
  • 長春市市委副書記徐晗到寬城區蘭家鎮調研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6月9日下午,長春市市委副書記徐晗同志來到寬城區蘭家鎮調研蘭家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寬城區蘭家鎮黨委書記王相文詳細介紹了蘭家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具體工作情況,以及蘭家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施工的進展情況,市委副書記徐晗同志對長春市寬城區蘭家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進展表示肯定,並指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一定要做好系統的統籌規劃,做到真正的服務於民,讓農村人居環境舊貌換新顏,全面實現「淨起來,綠起來,美起來」三步走的目標。
  • 湘東區廣寒寨鄉環境整治不停歇 人居環境大改善(圖)
    環境整治後的河道一側(湯慧 供圖) 鄉、村黨員幹部開展環境整治工作(湯慧 供圖)  中國江西網/萍鄉頭條客戶端訊 湯 慧報導:近日,湘東區廣寒寨鄉根據宜居湘東要求,在全鄉範圍內持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 濰坊濱海環境整治顯成效 美麗農村綻新顏
    大眾網濰坊·海報新聞5月14日訊(記者 劉建永 通訊員 陳鴻林)近年來,濰坊濱海區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性工程,下決心、用氣力,使農村人居環境得到全面改善,群眾滿意度大幅提升。
  • 黨建帶動 因地施策 成風化俗 黎明村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麗鄉村
    ,構建風景優美、文明和諧的人居環境,打造既具「顏值」,又有「內涵」的宜居村莊,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持續增強。2019年,農業農村部公示的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鎮中,柳河縣駝腰嶺鎮黎明村榜上有名。黨建帶動,提供鄉村建設組織保障黎明村在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通過建強用好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推動工作深入開展。2019年以來,黎明村投入資金6萬元改造村部,建成標準化黨群活動中心,黨員有了規範化的學習活動場所,群眾也有了心有所依的方便辦事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