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動力系統理論 | 集智百科

2021-01-19 集智俱樂部

「集智百科精選」是一個長期專欄,持續為大家推送複雜性科學相關的基本概念和資源信息。作為集智俱樂部的開源科學項目,集智百科希望打造複雜性科學領域最全面的百科全書,歡迎對複雜性科學感興趣、熱愛知識整理和分享的朋友加入!

本文是對集智百科中「動力系統理論」詞條的摘錄,參考資料及相關詞條請參閱百科詞條原文。


本詞條由集智俱樂部眾包生產,難免存在紕漏和問題,歡迎大家留言反饋或者前往對應的百科詞條頁面進行修改,一經修改,可以獲得對應的積分獎勵噢!


目錄


一、什麼是動力系統理論?

二、綜述

三、歷史

四、相關概念

五、相關領域

六、應用

七、相關概念與學者

八、相關資源推薦

九、集智百科詞條志願者招募

動力系統理論 dynamical systems theory ,也常譯作動力學理論、或動力系統理論,它是數學研究的一部分。它主要利用微分和差分方程,來描述和研究複雜的動力系統。


當系統由微分方程描述時,該理論被稱為連續(時間)動力系統 continuous dynamical system。當系統由差分方程描述時,該理論被稱為離散(時間)動力系統 discrete dynamical systems。


當動力系統由微分或差分方程描述時,這個方程被稱為動態方程、也常被稱為動力方程;動力系統的變化過程也被稱為動態過程 dynamic process。


還有一些情境下的動力系統可以由微分-差分方程 differential-difference equations [1] 來建模,例如動態過程中存在時間延遲的情況時,動力系統可以由時滯微分方程 delay differential equation 來描述。


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連續動力系統是經典力學的推廣。具體來說,我們不再受限於利用最小作用原理,從Euler-Lagrange方程導出運動方程,而是直接構造運動方程,並把它接受為公設,接下來主要研究由這一運動方程所描述系統的演化。


這項理論對動力系統的長期行為進行定性研究,研究系統運動方程的基本性質以及方程的解(當可解的時候)。這些系統主要是機械系統或其他物理過程系統,例如行星軌道和電子電路,以及出現在生物學、經濟學、以及其他領域內的系統。大量現代研究主要著眼於探究混沌系統chaotic systems,這一研究領域也被稱為動力系統、動力系統、動力學系統、數學動力系統理論、或動力學系統的數學理論。




動力系統理論和混沌理論 chaos Theory 都對動力系統的長期行為進行定性研究。這裡說的定性研究,是指側重於研究動力系統的性質,去回答諸如「系統長期來看,會達到或趨於穩態嗎?」、「如果可以,都有哪些可能達到或趨近的穩態?」、」系統的長期行為受初始條件影響嗎?「之類的問題,而不那麼關注於(經常也不可能)求動力系統方程的精確解。


描述和尋找給定動力系統的不動點(或穩態),是動力系統理論研究的重要目標。穩態(或不動點),是指,」系統狀態量不會再隨時間變化「這種情況下的狀態值(或定義動力系統的方程中的因變量不會隨方程中的自變量變化而變化的值),一些穩態(或不動點)具有「吸引性」 attractive,意思是如果系統的初始狀態在這個穩態」附近「,那麼系統的狀態量將會隨著時間逐漸靠近這一穩態,我們稱其」收斂「於此不動點。也就是說如果系統的初始值在它的附近,系統最終會收斂到這個不動點。


類似於不動點(或穩態),周期點 periodic points 也是動力系統理論研究的重要目標。周期點是指系統的某種情況下狀態量的值,這種情況是說,系統經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其狀態量的值只取這些周期點。有些周期點也具有吸引性。Sharkovskii定理描述了一維離散動力系統的周期點的個數。


即使是簡單的非線性動力系統也常常表現出看似隨機的行為,這種行為被稱為混沌 chaos 。動力系統理論的一個分支,混沌理論chaos theory,就是界定和研究混沌行為的。




動力系統理論的概念源於牛頓力學。像在其他自然科學和工程學科中一樣,動力系統的演化律隱含在系統狀態量的變化關係中,這一變化關係描述了系統當前狀態量,和經過一個很短的時間間隔後的系統狀態量,之間的關係。


在能進行高速計算的機器出現之前,人們需要通過複雜巧妙的數學技巧才能求解定義動力系統的方程,這樣還只能求解一小類動力系統問題。隨著電子計算機的誕生和計算資源的不斷提升,動力系統理論中的數學技巧也逐漸和科學計算方法相結合,同時繼續著眼於定性研究。


一些優秀的動力系統理論專著包括:Luenberger (1979), Padulo & Arbib (1974), and Strogatz (1994).


Luenberger, David G. (1979). Introduction to dynamic systems: theory, models, and applications. Wiley. ISBN 978-0-471-02594-8. OCLC 4195122.

Padulo, Louis; Arbib, Michael A. (1974). System theory: a unified state-space approach to continuous and discrete systems. Saunders. ISBN 9780721670355. OCLC 947600.

Strogatz, Steven H. (1994). Nonlinear Dynamics and Chaos: With Applications to Physics, Biology, Chemistry, and Engineering. Addison Wesley. ISBN 978-0-7382-0453-6. OCLC 49839504.




動力系統這一概念,是一種數學形式,它是對某種固定「規則」的數學抽象模型,這種固定規則描述了一個點在其的周圍環境中,這個點的空間位置隨時間變化的關係。舉例來說,描述鐘擺擺動、管道中的水流以及每年春天湖中魚的數量的數學模型,都屬於動力系統的概念範疇。動力系統在某個時刻的系統狀態,由一組實數所表示和確定,或者更一般的說,由適當的狀態空間中的一組點的集合來表示和確定。系統狀態的微小變化對應於數值的微小變化。這些數字也是某種幾何空間——某種流形 manifold——的坐標值。動力系統的演化律是一種固定的規則,它描述了系統從當前的狀態如何演化為未來的狀態。這個規則可能是確定性的(可以由給定的系統當前狀態,精確地預測,系統經過某給定時間段後,那一瞬間的系統狀態),也可能是隨機性的(系統狀態的演化只能用確切知曉的概率進行預測)。動力主義 dynamicism,也稱動態假設 dynamic hypothesis ,或稱認知科學的動態假設 dynamic hypothesis in cognitive science 或動態認知 dynamic cognition,是一種認知科學領域的新方法,以哲學家Tim van Gelder的工作為典型。這種方法提出,相比於傳統的計算機模型,微分方程更適合於對認知進行建模。數學上來講,非線性系統 nonlinear system是指系統不是線性的,即這一系統不滿足疊加原理。更通俗地說,非線性系統的系統狀態量(在定義系統的微分/差分方程中,所要求解的因變量)不能被寫成某些獨立分量的線性組合。


非齊次線性系統是一類特殊的線性系統。和齊次線性系統一樣,在這些系統的定義方程中,因變量(以及因變量關於自變量的導數)之間是線性組合在一起的。但是和齊次線性系統的區別在於,這些非齊次線性系統的定義方程中,也有若干項和因變量無關只和自變量有關的函數,通過加法和其他項結合在一起。


由於這些函數的"次數" degree 是0,因此我們說這樣的系統是非齊次的,這些函數所構成的項被稱為非齊次項。根據線性系統的嚴格定義,即需要滿足疊加定理,非齊次線性系統實際上不能算作線性系統,而是仿射系統 affine system。(這裡可以對比齊次線性方程組和非齊次線性方程組的區別)。


即便如此,考慮到這類系統和線性系統只差一個「常數項」(這裡的常數,是相對於系統的定義方程中的因變量而言的),總可以被轉化成線性系統來研究。這種轉化一般由兩類方法,第一類是採用齊次解+特解的形式。只要知道一個滿足系統的定義方程的特解(或者特解的形式),就通過求解這一方程所對應齊次線性系統的解,而獲得齊次解,從而得到解。


第二類是利用線性代數,把系統的定義方程轉化為一階形式的方程組,從而能寫成矩陣形式,同時非齊次項也能在這種形式中被納入整體考慮,整個系統就還原為線性系統的標準形式,從而可以用研究線性系統的方法來研究這樣的系統。




算術動力學

算術動力學 Arithmetic Dynamics是20世紀90年代出現的一個領域,融合了動力系統和數論這兩個數學領域。經典的離散動力學研究的是複平面或實實數軸的自映射的迭代,算術動力學是在反覆應用多項式或有理函數的情況下對整數,有理數,p進數(p-adic)和/或代數點的數論性質進行研究。


混沌理論

混沌理論 Chaos theory 描述了某些狀態隨時間演化的動力系統的行為,這些系統可能表現出對初始條件高度敏感的特點(通常被稱為蝴蝶效應 Butterfly Effect)。由於這種敏感性,在初始條件下表現為擾動呈指數增長,因此混沌系統的行為似乎是隨機的。即使這些系統是確定性的,也會發生這種情況,這意味著它們的未來動力完全由其初始條件定義,而沒有涉及隨機元素。這種行為稱為確定性混亂,或簡稱為混亂。


複雜系統

複雜系統 Complex Systems 是研究自然、社會和科學中複雜現象的共同性質的科學領域。它也被稱為複雜系統理論、複雜性科學、複雜系統研究和關於複雜性的科學。這些系統的關鍵問題在於對系統的形式化建模與仿真的困難。因此,複雜系統是根據在不同的研究語境中的不同屬性來定義的。


複雜系統的研究為許多科學領域帶來了新的活力,在這些領域中,更為典型的簡化主義策略已經不足以提供研究動力。複雜系統通常被用作一個應用廣泛的研究方法術語,並涵蓋許多不同的學科,包括神經科學、社會科學、氣象學、化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心理學、人工生命、進化計算、經濟學、地震預測、分子生物學以及對活細胞的研究等許多不同學科的問題的研究方法。


控制理論

控制理論 Control Theory 是工程和數學的一個交叉學科。控制理論是一個研究如何調整動力系統特性的理論,它也是工程和數學的一個交叉學科,逐漸的應用在許多社會科學中,例如心理學、社會學(社會學中的控制理論)、犯罪學及金融系統。


控制理論一般的目的是藉由控制器的動作讓系統穩定,也就是系統維持在設定值,而且不會在設定值附近晃動。維持設定值保持小範圍穩定甚至不變的控制行為稱為控制調節,設定值快速變化,對於跟蹤速度加速度等的控制要求較高的控制行為稱為伺服。控制理論的研究的一部分研究對於動力系統行為的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遍歷理論

遍歷理論 Ergodic Theory 是數學的一個分支,它起源於為統計力學提供基礎的"遍歷假設"研究,並與動力系統理論、概率論、資訊理論、泛函分析、數論等數學分支有著密切的聯繫。


泛函分析

泛函分析 Functional analysis 是數學分析的一個分支,研究向量空間和作用於向量空間的算子。它源於對函數空間的研究,特別是對函數變換的研究,例如傅立葉變換,微積分方程的研究等。泛函分析的名稱「Functional Analysis」中,「functional」這個詞的用法可以追溯到變分法,也就是說函數的參數是一個函數。這個詞的使用一般被認為歸功於數學家和物理學家Vito Volterra,其創立很大程度上歸功於數學家Stefan Banach。。


圖動力系統

圖動力系統 Graph dynamical systems(GDS) 可以用來描繪圖或網絡上發生的各種過程。圖動力系統的數學和計算分析的一個主要主題是將其結構特性(例如:網絡連接性)與其所產生的全局動力學聯繫起來。


投影動力系統

投影動力系統 Projected Dynamical Systems 一種數學理論,用於研究將解決方案限制為約束集的動力系統的行為。這門學科與靜態理論中的最優化和平衡問題以及動態理論中的常微分方程都有聯繫和應用。一個投影動力系統是由投影微分方程的流形給定的。通過對投影微分方程的流形分析,給出了一個投影動力系統的表達式:



其中K為約束集。這種形式的微分方程因具有不連續的向量場而受到許多研究人員的注意。


符號動力學

符號動力學 Symbolic Dynamics 是通過離散空間對拓撲或平滑動力學系統進行建模的方法,該離散空間由無限的抽象符號序列組成,每個抽象符號對應於系統的一個狀態,並且動態(演化)由移位運算符給出。


系統動力學

系統動力學 System Dynamics 是一種理解系統隨時間變化行為的方法。它是用來處理影響整個系統行為和狀態的內部反饋迴路和時間延遲的方法。系統動力學不同於其他系統研究方法的地方在於它使用了反饋環、存量 stocks和流量 flows的元素。這些元素有助於描述看似簡單的系統如何顯示複雜的非線性行為。


拓撲動力學

拓撲動力學 Topological Dynamics 是動力系統理論的一個分支。在拓樸動力學中,動力系統的定性性質和漸近性質是從一般拓撲學的觀點來研究的。




在運動生物力學中的應用

在運動生物力學中,動力系統理論在運動科學中展露頭角,成為一種對運動表現建模的可行框架。從動力系統的角度來看,人類的運動系統是由高度複雜和相互依賴的子系統網絡(如呼吸、循環、神經、骨骼肌系統和知覺系統等)組成的,它們由大量相互作用的部分組成(包括血細胞、氧分子、肌肉組織、代謝酶、結締組織和骨骼等)。動力系統理論中,運動模式通過物理系統和生物系統中的一般自組織過程出現。沒有任何研究證實與這一框架的概念應用相關的任何主張。


在認知科學中的應用

動力系統理論已經被應用於神經科學和認知發展領域,特別是在認知發展的新皮亞傑學派 neo-Piagetian中。人們相信,物理學理論比句法學 Syntax 理論和人工智慧理論更能代表認知發展。人們還相信微分方程是人類行為建模最合適的工具。人們認為微分方程可以解釋為通過狀態空間代表一個主體的認知軌跡的算式。換句話說,動力學家認為心理學應該是(或者就是)(通過微分方程)描述在一定的環境和內部壓力下的主體的認知和行為的學科。混沌理論在相關領域也經常被採用。


在學習的過程中,舊的模式被打破,學習者的思維達到了一種不平衡的狀態。這是認知發展的階段性轉變。自組織隨活動水平 Activity Levels 相互聯繫時產生。新形成的宏觀和微觀結構相互支持,加速了這一過程。這些聯繫在頭腦中形成了一種有序的新狀態結構,這個過程被稱為「扇貝化 Scalloping」,也就是頭腦的複雜表現的不斷累積和崩潰的過程。這種新的狀態是漸進的、離散的、異質的的和不可預知的。


動力系統理論最近還被用來解釋兒童發展中一個長期沒有答案的問題,即 A-not-B 錯誤。


在第二語言發展中的應用

動力系統理論在第二語言研究中的應用歸功於 Diane Larsen-Freeman教授,她在1997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中認為,第二語言學習應該被看作是一個包括語言流失和語言習得在內的發展過程。她在文章中認為,語言應該被看作是一個動態的、複雜的、非線性的、混沌的、不可預知的、對初始條件敏感的、開放的、自組織的、反饋敏感的和適應性的動力系統。




相關概念

貝克地圖 Baker's map

分支理論 bifurcation theory

動力系統 Dynamical system

具身嵌入認知 Embodied Embedded Cognition

斐波那契數 Fibonacci numbers

分形 Fractals

Gingerbreadman map

Halo 軌道 Halo orbit

振動性 Oscillation

Postcognitivism

遞歸神經網絡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組合數學和動力系統 Combinatorics and dynamical systems

協同學 Synergetics Haken


著名學者

德米特裡·阿諾索夫 Dmitri Anosov

弗拉基米爾·阿諾德 Vladimir Arnold

尼古拉 Nikolay Bogolyubov

安德烈·柯爾莫哥洛夫 Andrey Kolmogorov

尼古拉·克雷洛夫 Nikolay Krylov

于爾根·摩澤 JürgenMoser

雅各布·G·西奈 Yakov G. Sinai

史蒂芬·斯瑪萊 Stephen Smale

希勒爾·弗斯滕伯格 Hillel Furstenberg

格裡高裡·馬古利斯 Grigory Margulis

伊隆·林登史特勞斯 Elon Lindenstrauss




書籍推薦

Chaos: Making a New Science

本書由普利茨獎獲得者James Gleick撰寫。它是一本易讀科普書籍,側重介紹對混沌概念的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和數學家們。


現代動力系統理論導論 Introduction to the Modern Theory of Dynamical Systems

本書提供了動力學系統理論的第一個獨立的綜合性論述,它是與大多數主要數學領域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核心數學學科。作者介紹並嚴格發展了該理論,同時為對應用程式感興趣的研究人員提供了基本的工具和範例。該書首先討論了幾個基本但基本的示例。這些用於制定一個漸進性質的一般研究程序,並介紹主要的理論概念和方法。該書針對從高級本科生到各級數學的學生和研究人員。應用動力學,非線性科學和混沌領域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將在這個具體而清晰的演示中找到許多新見解。


課程推薦

聖塔菲課程:Introduction to Dynamical Systems and Chaos

本課程中,主要介紹動力學系統和混沌系統,您將學到蝴蝶效應 Butterfly effect、奇異吸引子 Attractors等基本概念,以及如何應用於您感興趣的領域。



課程推薦:Introduction to Dynamical Systems and Chaoshttps://campus.swarma.org/course/1655




作為集智百科項目團隊的成員,本文內容由嘉樹,木子二月鳥,打豆豆參與貢獻。我們也為每位作者和志願者準備了專屬簡介和個人集智百科主頁,更多信息可以訪問其集智百科個人主頁。



以上內容都是我們做這項目的起點,作為來自不同學科和領域的志願者,我們建立起一個有效的百科團隊,分配有審校、翻譯、編輯、宣傳等工作。我們秉持:知識從我而來,問題到我為止的信念,認真負責編撰每一個詞條。



在這裡從複雜性知識出發與夥伴同行,同時我們希望有更多志願者加入這個團隊,使百科詞條內容得到擴充,並為每位志願者提供相應獎勵與資源,建立個人主頁與貢獻記錄,使其能夠繼續探索複雜世界。


如果你有意參與更加系統精細的分工,掃描二維碼填寫報名表,我們期待你的加入!


點擊「閱讀原文」,閱讀網絡效應相關內容與文獻



相關焦點

  • 什麼是耗散系統 | 集智百科
    作為集智俱樂部的開源科學項目,集智百科希望打造複雜性科學領域最全面的百科全書,歡迎對複雜性科學感興趣、熱愛知識整理和分享的朋友加入!本文是對集智百科中「耗散系統」詞條的摘錄,參考資料及相關詞條請參閱百科詞條原文目錄一、什麼是耗散系統?
  • 什麼是人工生命 | 集智百科
    「集智百科精選」是一個長期專欄,持續為大家推送作為集智俱樂部的開源科學項目,集智百科希望打造複雜性科學領域最全面的百科全書,歡迎對複雜性科學感興趣、熱愛知識整理和分享的朋友加入!本文是對集智百科中「人工生命」詞條的摘錄,參考資料及相關詞條請參閱百科詞條原文。目錄一、什麼是人工生命?
  • 什麼是分形 | 集智百科
    「集智百科精選」是一個長期專欄,持續為大家推送複雜性科學相關的基本概念和資源信息。
  • 生態系統理論 | MSW專欄
    生態系統理論是系統理論的進一步發展與延伸,二者的核心觀點多有重合,針對系統理論的整理,五味側重了從理論方向的整理,而對於生態系統理論的整理,五味側重的是從實務方向的作答整理,如果遇到重合知識點,小夥伴們就當做二次記憶吧~生態系統理論強調社會工作實務的幹預焦點應將個人至於其生活的場景中,重視人的生活經驗、發展時期、生活空間與生態資源分布等有關個人與環境的交流活動,並從生活變遷、環境特性與調和度三個層面的互動中來考慮社會工作的實施
  • 動力電池系統輕量化技術研究
    雖然三元電池能量密度較磷酸鐵鋰電池高,但是距離工信部提出到2025年動力電池單體比能量達500Wh/kg的目標還有較大距離,因此,新的材料體系或電池體系要進一步研究以滿足上述目標。石墨的理論比容量為372mAh/g,是常用負極材料,但是對電池能量密度的提高有限。矽負極的理論比容量高達4200mAh/g,是石墨容量的10倍多,成為高容量負極材料開發的熱點。 為解決純矽負極材料的體積膨脹和循環性差問題,一種方式是製備納米矽材料,另一種是製備矽的複合材料,矽/碳或者矽氧複合材料。
  • 超越光速的動力系統知道嗎?盤點科學家正在研究的超光速動力系統
    目前美國航天局下屬的動力系統研究小組,已經開始研究曲速引擎發動機,這款發動機能夠在不斷的加速中逐漸的超越光速。曲速引擎發動機的原理是通過利用暗物質的強大能量,達到讓宇宙飛船快速的進行加速,而曲速引擎發動機將是一個吸收宇宙暗物質和發動暗物質的機器。
  • 禁毒社工理論知識:生態系統理論
    【導讀】華圖北京社工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禁毒社工理論知識:生態系統理論--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有了布朗芬布倫納的理論,就可以思考許多可能影響兒童發展的不同水平和類型的環境效應。   一、生態系統理論微觀系統   環境層次的最裡層是微觀系統(microsystem),指個體活動和交往的直接環境,這個環境是不斷變化和發展的,是環境系統的最裡層。對大多數嬰兒來說,微系統僅限於家庭。
  • 家庭中的系統動力|《原生家庭:影響你一生的心理動力》導讀
    系統動力學(System Dynamics)於1956年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福瑞斯特教授所創立。1968年他出版的《系統原理》一書,全面論述了系統動力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至此,系統動力學從理論上整體完成,並被廣泛應用於企業管理、組織管理和社會管理等層面。《原生家庭:影響人一生的心理動力》一書,是基於嘗試把系統動力學用於對家庭系統的探討與研究。
  • [理論研究]孤立波、非線性動力與價格波動投機
    確定性系統中的混沌使人們看到了普遍存在於自然界,而人們多年來又視而不見的一種運動形式;分形的研究把人們從線、面、體的常規幾何觀念中解放出來,而面對更為多樣且更真實的大自然;孤立波則揭示了非線性作用引起的驚人的有序性。顯然,非線性科學的這些認識無疑會起到開闊眼界、解放思想的作用,而且已經成為解決複雜系統問題的有效手段。對於非線性現象的研究,目前主要從可積系統和不可積系統兩個極端方面展開。
  • 動力總成懸置系統設計
    二、性能目標支撐:能夠對整個動力總成(包括發動機、離合器、變速箱)起到有效的支承作用;限位:限制動力總成在汽車各個行使工況下的位移,防止動力總成與汽車機艙內其它系統零部件發生幹涉,並滿足發動機廠家對發動機位移的要求;隔振:衰減並隔離動力總成的振動,減小動力總成振動對車身的傳遞;隔離路面不平等產生的振動,減小對動力總成的振動傳遞,避免其他零部件因為過多振動而產生的疲勞損壞
  • 美首次演示熱管核裂變動力系統
    科學家表示,一個飛行系統或許需要若干個熱管和斯特林引擎組成的模塊才能產生大約1千瓦的電力,這次成功演示證明,可靠的核反應堆有望被用作新型太空飛行動力系統。 熱管技術是指1963年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發明的一種名為熱管的傳熱元件。它充分利用熱傳導原理與致冷介質的快速熱傳遞性質,被廣泛應用在宇航和軍工等行業。透過熱管可將反應堆的熱量迅速傳遞到熱源外而無需運轉部件。
  • 動力電池系統輕量化技術研究總結!
    單體電芯通過串、並聯方式實現高電壓和高能量的電池系統。過重的電池系統使電動汽車的續航能力與傳統燃油汽車相比明顯不足,有數據表明,電動汽車質量減10%能提高續駛裡程5.5%。因此,尋找高比能量電池系統是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也是實現電動汽車輕量化的主要途徑。實現電池系統輕量化可從三種途徑展開:(1)提高單體電芯的能量密度;(2)減輕電池系統配件質量;(3)優化電池系統設計。
  • SIMPACK混合動力傳動系統的齒輪箱振動主要影響因素
    通過對動力學模型施加激勵和設置輸出通道,構建了扭振仿真系統。應用扭振仿真系統分析了多級齒輪傳動機構的振型,並與理論計算和實驗結果進行了對比驗證。 扭振仿真系統振型分析的結果與理論計算的傳動系統固有頻率以及噪聲實驗獲得的主噪聲頻率一致,證明了構建系統的正確性。在此基礎上,分析了阻尼減振器的阻尼、剛度的變化等目標優化參數對多級齒輪傳動機構產生的扭轉振動的影響。
  • 理論創新是中國共產黨砥礪前行的不竭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之所以能夠歷經考驗磨難無往而不勝,關鍵就在於不斷進行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可以說,黨的奮鬥史就是一部理論創新史,理論創新是中國共產黨砥礪前行的不竭動力。  理論創新的動力源於黨的初心和使命  中國共產黨的理論創新源於高度的理論自覺,而這一理論自覺又源於建黨初心的堅守和使命的召喚。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是激勵中國先進分子經過反覆比較,自覺接受馬克思主義指導、成立中國共產黨的內生動力。
  • 系統思維和全息視角下的經濟學理論創新
    在《螺網理論》一書中,甘先生應用系統科學的哲學思維、進化論的基本範式和結構功能主義的基本方法,對傳統經濟學和社會學進行綜合研究,把社會系統劃分為人文、經濟、政治、科學、法制、教育等子系統,探討了這些子系統之間的聯繫以及它們與社會進化的複雜關係,闡述了經濟與社會的動力結構及其演化規律。
  • 案例分析 | 不同安裝角度下平板集熱器陽臺壁掛式太陽能熱水系統...
    關鍵詞:陽臺壁掛 平板集熱器 傾斜安裝 豎直安裝引言:近年來太陽能作為清潔能源備受歡迎,陽臺壁掛系統已然走進了千家萬戶,本著無動力自然循環,可靠、穩定、節能;分戶獨立,方便管理的優點,加上天普公司的無過熱、安全防護、智能控制等技術,讓用戶使用做到舒適、安全、節能。
  • 動力電池熱管理系統有哪些主要功能
    打開APP 動力電池熱管理系統有哪些主要功能 發表於 2019-06-06 15:59:11 一、動力電池熱管理系統的功能
  • 堅持系統觀念的理論邏輯
    從理論上搞清楚堅持系統觀念的內在邏輯,有助於謀劃和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錯綜複雜的矛盾,全面協調推動各領域工作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遵循系統的動力學特性  經濟社會系統是一個動態系統,始終處於運動、變化、發展的過程中。那麼,系統演化的動力來自哪兒?
  • 一帶一路英文紀錄片第三集:工業化的動力
    在這一期節目中,我們會了解到 「一帶一路」 的使命和源動力,以及中國如何通過國際產能合作,幫助沿線國家實現強國夢想。一帶一路英文紀錄片第一集:起源>一帶一路英文紀錄片第二集: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