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光速恆定的科學理論不能打破,人類將永遠被困在有限的範圍內

2020-11-25 探索浩瀚星空

人類地球唯一的智慧生命,是地球的真正霸主。自人類誕生那一天起,就開始了對這個世界的初步探索,現代人類的祖先智人在數萬年前走出非洲向世界各地擴散,開啟了人類探索世界的重要一步。

可以說正是由於我們的祖先從非洲走出,才能夠迎來快速的發展,才能夠在數萬年的時間內有現在輝煌的成就。可是當人類祖先從非洲走出,尋找到能夠滿足自己族群長久穩定發展的地方之後,就不再繼續向前探索,於是古時候的人們對這個世界的了解極其少,東方人不知道西方人的存在,西方人也不知道東方人的存在。

之所以會如此,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先進快速前行的交通工具。我們都知道,古人的出行基本都是靠走,不管是幾裡地,還是幾百裡地,甚至是上千裡地,基本都是靠著自己的雙腳前行。少數的人可能會騎馬前行,靠自己的雙腳走,想要到達遙遠的地方,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努力。這可是一個非常消耗能量的體力活。

所以古人除非是遇到天災實在是活不下去了,是不會選擇遠行的。而想要了解整個地球的情況,就必須要走出去探索才行,古人沒有這個能力,因為交通工具不行。直到人類走進科技時代,有了越來越快的交通工具之後,我們才拋棄了古人落後的出行方式,有了更強大的工具,從此地球之大,只要你想去,都可以很快到達。

這個時候,人類對地球也有更多的認知,同時地球在人們心中也不再是大到無法想像的世界,而是一個有限的世界。隨著人類科技更進一步,走出地球之後,地球也變成了地球村,在面對浩瀚的宇宙,地球渺小得連塵埃都算不上。

人類能夠走遍全世界,能夠走出地球,依靠的就是不斷提升的速度優勢。在過去人們認為,速度是無限的,只要你努力,速度可以無限提升下去。可是當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之後,速度也有了極限限制,它不再是一個可以無限提升的量。

根據愛因斯坦相對論,有質量的物體只能無限接近光速,也就是說光速就是速度的極限值,也就是所謂的光速恆星論。當光速恆定論出現之後,很多人都想到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光速恆定論是正確的或者這個科學理論不能打破,那麼人類將會永遠被困在非常有限的宇宙範圍內,如果是這樣,那人類的太空探索還有意義嗎?人類還有未來嗎?

人類努力發展太空科技,不斷探索宇宙,最終的目標還不是希望有一天能夠走遍宇宙,將浩瀚的宇宙變成人類的宇宙村。現在突然出現一個光速恆定論,告訴我們,不管我們如何努力,未來能夠實現的飛船速度極限是光速。

而大家都知道,光速在浩瀚的宇宙面前,也只能算是龜速,以這樣的速度我們能夠輕鬆飛出太陽系,可想要走出銀河系卻依然非常困難,最快也需要幾萬年的時間。如果是這樣,那人類將永遠被困在銀河系這個非常狹小的範圍之外,更不要說去探索整個宇宙了,那是永遠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當我們認知到,人類再怎麼努力也無法以超越光速的速度航行,試問,人類探索宇宙的意義何在?所以想要讓人類探索宇宙有希望,有意義,我們就要做到去打破光速恆星論,去顛覆光速不能超越的理論,那麼人類能夠做到嗎?

為什麼相對論中認為有質量的物體無法超越光速呢?原來是當某個物體從零向光速加速的過程中,會不斷產生強大的能量。這股能量會轉化為阻礙物體前行的力。當物體的速度無限接近光速的時候,產生的阻力也無限大,所以光速無法超越,只能無限接近。

相對論提出的這個光速恆定論是否正確呢?從目前的一些研究探索中,它依然是一個正確的理論。如果這是一個正確的理論,那是否意味著速度是永遠不可能超越光速的呢?當然也不是,想要實現超光速飛行,首先我們要確定宇宙中是否存在超光速現象?

通過科學家的觀測研究,目前發現的超光速現象有宇宙的膨脹,大爆炸之後的宇宙一直都在快速發展,而這種膨脹速度超越了光速,尤其是大爆炸的瞬間,膨脹的速度更是遠遠超越光速,超出我們的想像。由此可見,宇宙是存在超光速現象存在的。除了宇宙的膨脹速度超越了光速,科學家通過觀測也在遙遠的宇宙深處,同樣發現了一些物質的超光速現象。

既然宇宙中存在超光速現象,那說明光速並不是速度的極限,它只是人類現有科技體系理論之下的極限速度,並不是宇宙中的極限速度。看到這些,人類的鬥志重新燃起,探索宇宙大世界,讓它變成宇宙村的夢想還是有可能實現的。

當然,想要真正研究出超光速飛行,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想要實現它,依然傳統的動力能源模式是無法實現的。也就是說即使我們掌握了反物質動力技術,暗物質動力技術,最多也就是將飛船的速度提升到無限接近光速,卻無法突破。在現有可見宇宙下,速度的極限依然要遵守相對論。那麼,科學家在未來要如何實現超光速飛行?

有科學家提出了蟲洞的理論,這個蟲洞它是連接著宇宙兩處遙遠空間的一道門,進入門中有可能就會進入理論上存在的暗宇宙空間。我們都知道,宇宙除了可見物質之下,還有暗物質,暗能量的存在,而且暗物質和暗能量所佔的比例才是最大的。既然有可見宇宙的存在,那麼暗宇宙的存在可能也是大概率。

可見宇宙和暗宇宙的規則可能完全不一樣,可見宇宙的速度光速恆定論在暗宇宙中可能將失效,也就是說在暗宇宙中,速度沒有上限,可以無限提升下去。如果飛船能夠進入暗宇宙中航行,可以輕鬆實現光速飛行,而且速度還會不斷增加,10倍光速,百倍光速甚至是上萬倍的光速都有可能在暗宇宙中實現。

只要我們能夠將理論中可能存在的蟲洞在現實中實現,那麼真正的星際航行時代也會到來。那個時候走出銀河系不再是夢,甚至走遍宇宙的各個角落也是有可能的。我們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相關焦點

  • 光速恆定理論
    因為光速與觀測者相對於光源的運動速度無關,即相對於光源靜止和運動的慣性系中測到的光速是相同的。愛因斯坦在他1905年發表的狹義相對論提出:相對任何以恆定速度運動的觀察者來說,不管這個速度是多少,物理原理及光速都是一樣的。如果在一枚火箭裡,與一道雷射脈衝一同衝入宇宙空間。地球上的觀察者會看到這一脈衝以光速遠去。但無論火箭相對於地球運動的速度為多少,譬如光速的99%,光線仍以光速超越火箭。
  • 如時間和距離都非恆定,光速為何恆定?光速可變理論有沒有前途?
    最著名的、最眾所周知的常數應當是光速,真空中的光速為c=299792458米/秒,這是一個國際公認值。而根據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這個數值是永遠不會變化的。撇開物理學那些深奧的理論不談,僅從人類現在對宇宙的認知來看,這個宇宙中能有什麼東西是永恆不變的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又憑什麼認定這些常數會永恆不變呢?
  • 光速恆定真的無法打破麼?科學家:在這種速度面前光速真的不夠看
    愛因斯坦是人類歷史上一個非常知名的科學家,他提出的相對論,對於人類科技的進步發展來說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愛因斯坦在相對論中曾經提出過這樣一個理論,那就是光速恆定理論。這個理論所說的就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就是光速,任何物體只能無限接近於這個速度而無法達到。
  • 光速並非恆定 而是越來越慢?
    他們認為,光速並非恆定不變:在早期宇宙,光速比現在要快。自提出之日起,光速可變理論一直存在爭議。而根據發表在《物理學評論D》的一篇論文,在不久的將來,這一理論將有望得到檢驗。如果實驗結果支持光速可變理論,那就意味著自然界的法則並非如我們今天所理解的那樣永恆不變,我們也需要重新審視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
  • 光速恆定?或許還有比光速更快的速度,人類無法想像
    人類無法製造出和光速一樣快的裝載機器。人類科學家們對光速世間知識的獲取多了之後,就發現光速似乎是無法超越的,以及光速在真空之中是恆定的。如果現在有人說還有著其他比光速更為快的速度,或許你會不信。但筆者今日要說的是,換一個角度看,宇宙之中或許真的有比光速更快的速度。既然如此說,那是不是這光速恆定的理論就是錯誤的呢?
  • 如果人類製造出光速飛船,能夠縱橫銀河系嗎?科學家表示不可能
    由此可見,光速在宇宙中也只能算是一個非常普通的速度,曾經有人問:如果人類製造出光速飛船,我們能夠縱橫銀河系嗎?站在太陽系的角度,直徑只有一光年左右,以我們現在的飛船速度,要飛出太陽系需要數萬年。可如果是光速飛船,那只需要一年左右,可見如果人類製造出了光速飛船,我們可以縱橫太陽系,那個時候的太陽系就是人類的的後花園。
  • 愛因斯坦理論面臨挑戰:光速並非恆定不變!
    這次檢測有可能打破由愛因斯坦提出的理論:光速在真空中是恆定不變的,為每秒30萬米。據美聯社報導:物理學界的科學家們為之震驚。但是他們也十分高興,因為最新提出的一項關於宇宙在次原子狀態下運作方式的假設可能是正確的。澳大利亞雪梨市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約翰·韋伯教授是這個觀測小組的負責人。他說:「這將對物理學的基礎有巨大的影響。」
  • 三個細思極恐的科學理論,最後一個或預示著人類消亡方式
    隨著人類對自然對宇宙的不斷探索,越來越多的科學理論慢慢揭開自己神秘的面紗出現在科學家的面前,而在這些出現在人類面前的科學理論中,科學家也發現了許多令人害怕的科學理論,下面就挑選其中三個具有代表性的理論介紹一下。一、平行宇宙平行宇宙概念其實最早起源於量子力學。
  • 物理學界讓人害怕的三大理論,每一個都不能深想,讓人細思恐極!
    人類科學的發展,甚至連人類都感到不可思議,為之驚嘆,自從兩次世界工業革命之後也標誌了人類即將進入科學資訊時代,縱觀人類的歷史,在這近200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們用了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就突破了地球引力的限制,進入到了夢寐以求的外太空,在探索未知世界領域中,人類也多次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理論,在這其中科學家也發現了許多令人懼怕的科學理論!就比如說以下的三個!
  • 人類未來可以移動的空間是有限的 而膨脹的宇宙在鎖定我們的空間
    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人類所能觀察到的空間是「有限的」,而這個距離之外的宇宙對現在的人類來說是一個黑暗的地方。這個範圍也被稱為「可觀測的宇宙」。對人類來說,這個宇宙是人類科學理論的極限。 「可觀測宇宙」是一個以地球為中心的球體,其半徑約為460億光年。人類能觀察到的真實距離遠小於這個範圍。我們可以考慮一下。
  • 人類被困在自己的星系內,對浩瀚宇宙而言,生存的意義是什麼
    而星系之間的距離卻遠的讓人絕望,至少都有數百萬光年甚至數億光年,光速作為我們知道的最快速度,就算我們能夠以光速進行航行,對著浩渺的宇宙而言也是微不足道,就像蝴蝶永遠也飛不過滄海。這意味著,我們的跨星系航行就算以光速來行進,也需要無數代人的傳承,穿越銀河系10萬光年的距離,以20年一代人來算,我們需要傳承5000代人左右才能完成,這個結果意味著,我們可能永遠走不出我們的星系。既然註定無法遠航,那宇宙的浩渺對我們人類還有什麼意義呢?
  • 愛因斯坦這樣解釋光速恆定問題 一大波圍觀網友來襲
    小編喊你看網友神評論啦~百聞神評論,精選每日用戶熱評,為你分享網友最新鮮、最犀利的觀點~下面給大家分享的熱點話題是【愛因斯坦這樣解釋光速恆定問題】,此消息一經曝出,在網絡上掀起了不小的波瀾,截止目前點擊量已達9122,1921位網友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態度~快來圍觀,前排搶個沙發吧~光的速度,不管觀測者的運動狀態如何,永遠都是每秒30萬公裡,為什麼?
  • 如果人類以光速旅行,不管多遠的距離,感覺上都是瞬間即達?
    如果我們想要將基本質量粒子加速到光速,就需要無限的能量,而我們宇宙中的能量是有限的,所以不僅僅是我們人類無法創造光速粒子,就連宇宙中非常強大的「粒子加速器」,例如:黑洞物質噴流、伽馬射線暴、超新星爆發這樣的高能量事件,也無法創造出光速或者超光速粒子。雖然我們無法通過直接觀測的手段去觀察超光速以後會發生什麼?
  • 為什麼光速恆定無法超越?或許這就是一個宇宙牢籠
    從古至今,光始終是我們感知世界和傳遞信息的重要渠道,同樣,也得益於研究光,產生了影響深遠的相對論和量子理論;人類對宇宙的所有認知都是來源於光,包括大爆炸理論等等,都是基於光的紅移理論建立的。光是如此的神奇,但是光又是如此的殘酷,因為根據相對論,所有物體的運動速度都不能超越光速,而光速居然是一個恆定值!這意味著,所有物體都不可以超越這個數值c=299792458米/秒。
  • 為什麼不能超過光速?科學事實和理論分析給出了答案:光速是極限
    根據研究人員估計,第一個光年裝置將在大約四萬年後被淘汰。但我們永遠不知道它們是否能跑完那段距離。畢竟,在如此長的一段時間內,它們很容易與某個宇宙物體相撞,而且它們發出的信號將在大約十年後停止到達地球了。那麼,為什麼它們不能以光速發射信息,或者為什麼它們不能在太空運動中發展成這樣的速度呢?首先,讓我們看看在物理學中,為什麼光速是一個常數?為什麼任何物理物體的運動速度都無法越過它呢?
  • 為什麼說人類永遠不能走出銀河系?是誰在控制?科學家說出實情!
    科技的進步讓人類首次進入到宇宙內,看到了宇宙內的形象,自從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後,在大家的印象中任何事物都不能超過光速,或許正因為如此人類才遲遲沒能創造出超光速的宇宙飛船,只能無限接近它。可是人類並沒有因此被打敗,仍然不斷研究關於光速的秘密。在宇宙內除了速度以外,還有眾多行星和恆星,讓人懷疑在宇宙內是否還有其他文明呢?
  • 如果光速並非恆定不變,並非絕對的,物理學將一夜回到400年前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如果現在有有利的證據證明光速並非是恆定不變的,光速是相對的,那麼科學會倒退回三四百年前,回到牛頓,甚至是伽利略之前。光速是人類對時間、空間、信息、能量理解的一把鑰匙,這把鑰匙的特殊性就是光速絕對的。
  • 執著的希望之光,光速與現代科學有什麼聯繫,為什麼無法超越光速
    假設你能以光速前進,在一秒內就可以繞地球大約7.5圈,如果一個人以800公裡每小時的平均速度飛行,繞地球一圈需要50個小時。從天文學角度來看,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離為384398.25公裡。因此,光在大約一秒多一點的時間內就能到達月球。而太陽到地球的平均距離約為149597886公裡,這意味著太陽光需要約8分鐘才能到達地球。
  • 光速不變原理:既然光速恆定,為何在不同介質中,速度存在差異?
    光速不變原理:既然光速恆定,為何在不同介質中,速度存在差異?我們知道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一個重要理論基礎,那就是「光速不變原理」,所謂光速不變原理,也就是說對於宇宙當中的任何一個參考系,光速都是恆定不變的299792458米每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