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速恆定理論

2021-03-01 處月歸藏
   

  因為光速與觀測者相對於光源的運動速度無關,即相對於光源靜止和運動的慣性系中測到的光速是相同的。愛因斯坦在他1905年發表的狹義相對論提出:相對任何以恆定速度運動的觀察者來說,不管這個速度是多少,物理原理及光速都是一樣的。

如果在一枚火箭裡,與一道雷射脈衝一同衝入宇宙空間。地球上的觀察者會看到這一脈衝以光速遠去。但無論火箭相對於地球運動的速度為多少,譬如光速的99%,光線仍以光速超越火箭。光在真空當中傳播,沒有任何的介質,速度非常的快,但是光在許多的介質,比如液體,玻璃,氣體當中,速度可能就會「變慢」——實際上並不是光在這些介質當中的速度變慢了,是光在這些介質中傳播的方式,和光在真空中傳播的方式,並不是同樣的一種方式,所以才會導致光速在不同介質中會變慢。光在介質中傳播,需要經歷一個「吸收-釋放-吸收-釋放」的循環過程,直至穿越整個介質。光在傳播經過這些介質的組成的基本粒子時,會與這些基本粒子發生相互作用,被吸引,從而導致減速。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對於人類科技的進步發展來說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愛因斯坦在相對論中曾經提出過這樣一個理論,那就是光速恆定理論。這個理論所說的就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就是光速,任何物體只能無限接近於這個速度而無法達到。如果真是如此,那麼人類無疑是被關在了一個巨大的囚籠之中。雖然知道外面廣闊無邊,但是卻無法前往。那麼光速恆定真的是無法打破的嗎?科學家們說了,在這種速度面前,光速真的不夠看。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什麼叫做光速恆定?我們都知道,光線的組成原子是光子。而光子在靜止時質量為零,所以它在獲得一個加速度時,會變得非常快。而除了光子以外,任何物體的組成微粒都是有質量的,或者說都是有靜止質量的,所以在獲得加速度之後,會因為自身的體積和質量產生阻力,使之無法和光子一樣達到光速。所以愛因斯坦才會說,任何物體只能接近於光速而無法超越光速。但其實在宇宙之中還真有這樣一種速度,不僅超越了光速,而且比光速快的多。這個速度其實就是宇宙膨脹的速度。我們都知道,宇宙自誕生至今已經有一百多億年的時光了,而宇宙無時無刻都在往外擴張,沒有人知道它會擴張到多大。但是這個擴張運動一直沒有停息過。據科學家們的研究表明,在距離地球300萬光年的地方,這裡的星球正以每秒七十千米的速度向地球相反的方向逃逸。而在700萬光年的地方,這個速度變成了一百四十千米每秒。這也能夠讓我們看出一個規律,那就是越接近宇宙的邊際,擴張速度就越快。根據科學家們的估算,在距離地球140億光年的地帶,這裡的星球逃逸速度就已經達到了光速。而超出這一範疇,就已經達到了超光速運行。而這不是星球本身的運動速度,而是空間的膨脹速度。也就是說在一瞬間,兩顆星球之間的空間驟然拉大,造成了這種星球運動的假象。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理論面臨挑戰:光速並非恆定不變!
    這次檢測有可能打破由愛因斯坦提出的理論:光速在真空中是恆定不變的,為每秒30萬米。據美聯社報導:物理學界的科學家們為之震驚。但是他們也十分高興,因為最新提出的一項關於宇宙在次原子狀態下運作方式的假設可能是正確的。澳大利亞雪梨市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約翰·韋伯教授是這個觀測小組的負責人。他說:「這將對物理學的基礎有巨大的影響。」
  • 光速恆定不變?量子理論不這麼認為
    羅默認為就是這樣,他粗略計算出光速每秒大約22萬公裡。考慮到當時對行星大小的數據並不完全準確,這個結果不算糟糕。在我們自己的行星上進行的光束的進一步實驗使科學家更接近正確的數字,然後在19世紀中期,物理學家詹姆斯·克萊克·麥克斯韋(James Clerk Maxwell)介紹了他的麥克斯韋方程組--在真空中測量電場和磁場的方法。
  • 如時間和距離都非恆定,光速為何恆定?光速可變理論有沒有前途?
    最著名的、最眾所周知的常數應當是光速,真空中的光速為c=299792458米/秒,這是一個國際公認值。而根據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這個數值是永遠不會變化的。撇開物理學那些深奧的理論不談,僅從人類現在對宇宙的認知來看,這個宇宙中能有什麼東西是永恆不變的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又憑什麼認定這些常數會永恆不變呢?
  • 怎麼理解光速是恆定的
    光的速度相對於任何參照系都是恆定且相同的,這是狹義相對論的兩大理論基礎之一,它又稱為光速不變原理。
  • 光速並非恆定 而是越來越慢?
    狹義相對論描繪了時間與空間的關係,它建立在兩條基本假設的基礎上:物理定律對於所有的勻速運動的觀察者來說都相同;真空中的光速對任何觀察者來說恆定不變。在過去的一個世紀內,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都經受住了實驗的檢驗,並且能夠用於解釋許多物理現象,包括宇宙的起源。但在20世紀90年代末期,少數幾位物理學家向狹義相對論的一條基本假設發起了挑戰。
  • 光速恆定?或許還有比光速更快的速度,人類無法想像
    人類無法製造出和光速一樣快的裝載機器。人類科學家們對光速世間知識的獲取多了之後,就發現光速似乎是無法超越的,以及光速在真空之中是恆定的。如果現在有人說還有著其他比光速更為快的速度,或許你會不信。但筆者今日要說的是,換一個角度看,宇宙之中或許真的有比光速更快的速度。既然如此說,那是不是這光速恆定的理論就是錯誤的呢?
  • 在所有參考系中,光速都恆定嗎?
    當人們討論「光速」時,是指真空中的光速,通常還表示在慣性坐標系中測得的速度。 該真空慣性速度表示為c。在真空慣性系中光速是恆定的嗎?如果光子是有靜止質量的,那麼對米的定義將變得毫無意義,因為光速會隨其波長而變化。國際單位制委員會不能僅僅將其定義為常數,取而代之的是,他們必須通過說明使用哪種顏色的光來確定米的定義。實驗表明,光子的質量如果不為零,則必須很小在可預見的將來,用光子來定義米是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因為它的靜止質量太小,但是即使目前公認的理論表明光子的質量是零,也不能證明它是正好為零。
  • 光速恆定真的無法打破麼?科學家:在這種速度面前光速真的不夠看
    愛因斯坦在相對論中曾經提出過這樣一個理論,那就是光速恆定理論。這個理論所說的就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就是光速,任何物體只能無限接近於這個速度而無法達到。如果真是如此,那麼人類無疑是被關在了一個巨大的囚籠之中。雖然知道外面廣闊無邊,但是卻無法前往。那麼光速恆定真的是無法打破的嗎?科學家們說了,在這種速度面前,光速真的不夠看。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什麼叫做光速恆定?
  • 為什麼光速恆定無法超越?或許這就是一個宇宙牢籠
    從古至今,光始終是我們感知世界和傳遞信息的重要渠道,同樣,也得益於研究光,產生了影響深遠的相對論和量子理論;人類對宇宙的所有認知都是來源於光,包括大爆炸理論等等,都是基於光的紅移理論建立的。光是如此的神奇,但是光又是如此的殘酷,因為根據相對論,所有物體的運動速度都不能超越光速,而光速居然是一個恆定值!這意味著,所有物體都不可以超越這個數值c=299792458米/秒。
  • 光速不變原理:既然光速恆定,為何在不同介質中,速度存在差異?
    光速不變原理:既然光速恆定,為何在不同介質中,速度存在差異?我們知道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一個重要理論基礎,那就是「光速不變原理」,所謂光速不變原理,也就是說對於宇宙當中的任何一個參考系,光速都是恆定不變的299792458米每秒。
  • 怎麼理解光速是恆定的,跟參照系選擇無關?
    光的速度相對於任何參照系都是恆定且相同的,這是狹義相對論的兩大理論基礎之一,它又稱為光速不變原理。至於如何理解光速不變原理,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例子來了解一下。那麼,甲測得光相對於他的運動速度為c,乙測得的光速不是c-u而仍然是c,丙測得的光速不是c+v而仍然是c。因此,無論觀測者具有怎樣的運動狀態,他們測得光相對於他們的運動速度都是保持恆定的c。換句話說,光速與任何大小的速度疊加之後既不會大於光速也不會小於光速,而是仍然等於光速。
  • 墨西哥火山上挑戰相對論極端實驗:光速依然是恆定的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9日消息,光速是宇宙中已知最高的速度,而在墨西哥一座死火山的頂部附近,科學家通過一項實現對一種極端情況進行測量,試圖找到光速有可能並非恆定不變的證據。相對論是愛因斯坦最著名的理論,而這項新研究將該理論的應用範圍擴展到了一些不可能在地球或太空中直接獲取的能量上。大多數量子引力模型中,相對論行為將在極高的能量下崩潰,許多奇特的現象就變得可能,例如高能射線粒子的傳播速度可能會比光速更快或更慢。一些物理學家試圖用稍微不同於現有理論的觀點(如弦理論)來解釋宇宙中出現的一些神秘偏差。
  • 光速恆定是怎樣測量的,這個實驗導出了物理學新理論的數學基礎
    麥可遜-莫雷實驗解決了絕對非運動和光速恆定這兩個問題。為狹義相對論的誕生做足了準備,麥可遜-莫雷實驗(1887年)是一個殘酷的實驗。所謂殘酷的實驗,意思是說,這個實驗決定了一個科學理論的生死。當時,這個實驗驗證的是以太理論。
  • 愛因斯坦這樣解釋光速恆定問題 一大波圍觀網友來襲
    小編喊你看網友神評論啦~百聞神評論,精選每日用戶熱評,為你分享網友最新鮮、最犀利的觀點~下面給大家分享的熱點話題是【愛因斯坦這樣解釋光速恆定問題】,此消息一經曝出,在網絡上掀起了不小的波瀾,截止目前點擊量已達9122,1921位網友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態度~快來圍觀,前排搶個沙發吧~光的速度,不管觀測者的運動狀態如何,永遠都是每秒30萬公裡,為什麼?
  • 光速恆定不變,這是怎麼被發現的?源於一次大膽的假設
    光速為299792458m/s,且恆定不變。光速不變是怎麼一回事呢?光速是宇宙系統內部運動的最快速度,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都無法超越光速,且光速相對於任何參考系而言都是恆定不變的。這是不是有些不好理解?那就讓我們從牛頓說起。
  • 為什麼光速恆定為30萬公裡每秒?光速定值被推翻,物理界豈不炸了
    為什麼光速恆定為30萬公裡每秒?光速定值被推翻,物理界豈不炸了!對於光的討論,古代就有。亞里斯多德堅持認為光的傳播不需要時間,一觸即達。但古希臘的哲學家恩培多克勒則堅持認為光是在不斷移動的,既然是移動就需要時間。
  • 檢驗光速恆定假設真實性研究項目建議書
    編制人:彭曉韜 編制日期:2020.04.24 一、項目目的愛因斯坦在建立狹義相對論時,根據前人對光速的一些實驗結果進行了一個大膽的假設:光速在任意慣性系中速度恆定不變。但前人也有部分實驗和天文觀測結果證明光速與介質的運動狀態存在關聯性,如:斐索流水實驗及光行差常數。因此,迫切需要對光速到底是否恆定進行驗證與判定,為正本清源提供最基礎的素材與力證。
  • 恆定的光速: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經受住了高能量測試的考驗
    洛倫茲不變性,是以荷蘭物理學家亨德裡克·洛倫茲(Hendrik Lorentz)的名字命名的理論。該理論認為,物理學定律對於整個宇宙中的觀察者都是相同的,無論觀察者身在何處或移動多快。洛倫茲不變性是狹義相對論的核心,它預測在任何情況下,真空中的光速都是恆定的每秒186,282英裡(299,791公裡)。
  • 有三種方法可讓光速慢下來,但並不否定光速最快光速恆定的性質
    光速最快光速恆定是現代物理學基本槓槓,自從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定下了這個槓槓,歷經100年檢驗越來越牢不可破。但不少人有這樣一個疑問,有沒有辦法讓光速慢下來呢?當然有,如果不設定條件,起碼有三種方法。我們知道現代物理學有兩塊天花板,一塊就是光速極限,這個世界上沒有物質能夠達到和超越光速,一個最小的粒子也不行;還有一塊就是絕對零度,使我們世界理論上的最低溫度,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也就是不可能達到。這兩塊天花板在目前理論框架下是無法突破的。
  • 為什麼光速恆定?
    對於任何經驗,人類其實都可以發明出無數種理論工具來對原經驗的加工放大,理論僅僅是人類意識工具化的結果,但是幾乎99.9999999999999999999999%的人都會把工具本身的「構件」當作真實的存在,並且還會向其他人解釋這些構件為什麼存在,以怎樣形式的存在。